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杜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1
活动准备
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目标
能正确熟读古诗。
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过程
一、入场
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
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伸
学习歌曲《清明》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过程与方法:
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展开想像,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导读、导析法。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出示插图,并配以古典音乐,尽可能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2.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清明》这首诗的资料拿出来,互相交流。
二、走进古诗
1.学生各自试着读读《清明》,注意准确地读认“魂”“借”“牧”“遥”。
2.听录音,学生划出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根据刚才听的录音朗诵,学生进行反复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同桌之间相互示范读,互相指正。
三、走进诗中
1.自读自述
学生结合工具书自读自悟全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清明》所表现的画面和情境进行描述。
2.互读互述
同桌或小组间相互讲、相互说自主品味诗句的收获。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3.让学生结合插图和诗中所反映的景与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找一些关于清明的诗句。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设计意图: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默读古诗,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理解古诗内容,画出自己体会的诗句的内容,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四、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板书设计:
清明
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提升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加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诗歌美。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视频课件教材或者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视频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个节日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引导幼儿自由回答)
2.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3. 教师播放视频课件(PPT)请幼儿观看。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二)出示主题课件,引导小朋友观看视频教材,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视频,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 出示主题课件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 教师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一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 请幼儿再一起朗诵1-2遍。
活动结束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参考资料:
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源自于上古时代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又称踏青节、祭祖节。这时,天气转暖,人们换上了轻薄的衣装,纷纷外出踏青郊游祭祖。虽然是一个肃穆的节日,也是人们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杜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杜牧赤壁教学设计10-21
杜牧赤壁优秀教学设计10-21
赤壁杜牧优秀教学设计10-21
清明杜牧古诗03-08
杜牧清明诗词11-07
清明杜牧全文11-07
清明杜牧赏析10-01
杜牧《题乌江亭》教学设计范文07-07
唐诗清明杜牧注释10-04
杜牧《清明》原文赏析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