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2022-03-16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仔细观察呼吸系统结构图,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结构特点,总结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概括呼吸道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中空气的清新;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

  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引导交流、讨论、观察、分析、体验综合等方法进行教学。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呼吸道疾病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拓展知识小故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的知识、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导入

  1、出示问题: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学生:婴儿第一声啼哭表明要呼吸空气。

  教师:如果哭不出来,可能是呼吸道不畅通,医生会拍婴儿的后背或小脚丫。

  2、亲身体验(小活动):请同学们起立闭嘴,同时用手捏紧鼻子,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教师组织学生活动。

  可见,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今天我们来认识人体的呼吸。(板书课题:人体的呼吸--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环节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人体呼吸作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教师出示资料和讨论题

  (1)长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不仅四肢和全身肌肉骨骼在活动,而且胸腹起伏剧烈,嘴张开,呼吸急促。

  (2)一个人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测得体温37℃。

  讨论: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量从哪里来?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交流,归纳出结论:呼吸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决定性作用。

  2、呼吸系统的组成:

  学生自学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填出课本44页呼吸系统组成的各个器官名称。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提出争议:“嘴也可以用来呼吸,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有什么区别?”

  知识拓展

  这样做合理吗?

  有一对夫妇被控告犯有溺杀女婴的罪行,法官在提审时,他们都矢口否认,说婴儿生下后就死了。法官当即解剖死婴,取出其肺放入水中,望着沉在水中的肺,法官无罪释放了这对夫妇。如果你是法官,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结论:合理。法官的做法非常明智。孩子出生前肺里面没有空气,所以放入水中会下沉。

  环节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1—42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问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气管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

  问题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呢?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引导学生联系鼻腔气管的结构特点,根据刚才对讨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得出正确答案,并对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问题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谁来谈谈你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

  组织小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尘肺、肺炎等。学生讨论得出:呼吸道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就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等。

  问题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师生共同小结: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它通过粘膜表面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逐步推向喉部然后经咳嗽排出体外。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随着尘埃飘浮在空气中,易引起人体疾病的传播,同时也不文明。

  问题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北欧人的鼻鼻端较尖和大,这可能与御寒有关。

  教师讲述:北欧人鼻子较大,鼻腔较长,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展示鼻口呼吸示意图,理解呼吸方式的不同。

  教师讲述:用鼻呼吸,不仅使吸入的空气温暖、湿润和清洁,还可以减少不清洁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图片展示哮喘、肺炎病人症状和尘肺状况。

  教师讲述: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常由吸入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闷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

  展示健康者与吸烟者的肺比较图。

  教师讲述:呼吸道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环境中空气过于污浊,经过呼吸道处理后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献计献策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当沙尘暴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剧毒气体环境时,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如:戴口罩、佩戴防毒面具、大面积植树造林等。

  环节四:归纳小结,知识拓展

  小活动

  “呼吸道四兄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每个人来表表功,说说谁最重要。得出结论:一个都不能少,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理解团队的力量,以及生命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概念。

  小资料

  会厌软骨与吞咽和呼吸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演示:呼吸与吞咽的关系。

  教师强调: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生活小常识

  吃饭时为什么不要大声说笑?

  观察“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得出正确答案。

  小资料

  声带拉紧和松开与发声

  观察“声带拉紧和松开”的图示,讨论声音的发出。明确大喊大叫的危害。

  教师强调:青春期为了保护声带,应避免大声喊叫,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吸烟、不喝酒。

  环节五:学以致用,展示提高

  1.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C)

  A.气管、支气管、肺B.鼻、喉、气管、支气管、肺

  C.呼吸道、肺D.呼吸道、气管、支气管

  2.痰生成的部位是(D)

  A.鼻腔粘膜B.喉腔侧壁

  C.食道粘膜D.气管和支气管粘膜

  3.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D)

  A.气管分泌的粘液增多B.喉部肿胀,喉腔变小

  C.鼻黏膜分泌增多D.鼻黏膜充血肿胀

  4.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用鼻呼吸更好地原因是(D)

  A.鼻腔能湿润空气B.鼻腔能温暖空气

  C.减少吸入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

  D.A、B、C都是

  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叙述这些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

  通过练习巩固了知识,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练习册》第二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使到达肺的气体湿润、温暖、清洁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说课稿11-08

对化石吟的教学设计11-05

四年级科学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课件教学设计04-20

教学设计:我想对您说02-15

《认识空气》教学反思范文12-23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课件设计05-13

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02-15

使用空气清新剂对人有什么危害08-07

空气的近义词09-08

空气的歌词07-18

《匆匆》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