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

2021-12-24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5篇1

  【教学目标】

  领悟文章寓意,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

  【重点难点】

  1、领悟文章寓意。

  2、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

  【教学方法】朗读法、开放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ppt出示图片,介绍图片)

  最近有张照片在网上很火,我请大家欣赏一下。照片上的女孩前几日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考试,在表演复试中落榜,一时情绪失控,在现场大喊大叫,被网友称作“咆哮姐”。同学们,你知道她咆哮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她喊的是“为什么啊”,言外之意就是我的表演已经很好了,为什么就没人赏识我呢?那么你们也有这样不被人赏识的时候吗?

  (学生谈自己不被赏识的经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看它是否说出了你的心声。(板书课题——马说)

  二、共鸣

  文章中有你的影子吗?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正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寻找身影。

  1、千里马的特征?(可原话,可自己说)

  明确: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

  2、千里马的遭遇?(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指导朗读,突出“也”字的不同语气)

  明确: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这里的“也”有惋惜意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里的“也”有不平的语气。“策之……食之……鸣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的“也”有愤慨的语气。

  3、你最痛恨谁?痛恨他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疏通文意。然后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出憎恨、鄙视的语气)

  第一遍读: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二遍读:(你)策之不以其道,(你)食之不能尽其材,(我)鸣之而(你)不能通其意,(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二遍读时注意添加字和最后的感叹号所起的作用。)

  4、谁能拯救千里马?

  屏显资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明确:这就是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故事。只有伯乐才能拯救千里马。没有伯乐,千里马永无出头之日。也正如作者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隔着遥远的时空,我分明听到了一声叹息。可这叹息和不平真的仅仅是为了千里马吗?

  5、《马说》说谁呢?屏显资料:

  韩愈资料(一):

  韩愈资料(二):

  ①25岁中进士。

  ②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③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是一代语言巨匠,其语句形成成语的有:一视同仁、异曲同工、垂头丧气、袖手旁观、弱肉强食、落井下石、牢不可破、杂乱无章、名存实亡、再接再厉。

  ⑤留下大量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明确:看了资料二,同学们你们觉得韩愈是千里马吗?(是)那为什么会有和千里马相似的遭遇呢?因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得力之人的推荐。马说说谁呢?其实说的就是韩愈自己。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达到的一个共识是这篇文章名义上是在写马,其实是写人。马中的精品是千里马(板书:马──千里马),人中的精英是人才(板书:人──人才)。作者在其中寄寓了很丰富的情感和意图。(板书:托物寓意)所以,韩愈借马的遭遇发的不平之音也就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同学们不是也从此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吗?

  (三)韩愈,我想对你说……

  那么,既然都是同病相怜的人啊,彼此温暖一下吧。韩愈写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也拿起笔给怀才不遇的韩愈写几句安慰的话。

  (下发纸条,学生写安慰的话,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三、争鸣

  千里马和伯乐,谁重要?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学情也可以形成一个小辩论会)

  屏显下图:

  小结:关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展示了良好的口才和思辨能力。伯乐和千里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觉得这张图可以很好地诠释它。两者应当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少了谁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而黑中的白,白中的黑揭示的是千里马会成为未来的伯乐,而伯乐曾经也是一匹千里马。所以当韩愈后来终于成为朝廷命官,由千里马变成伯乐后,他——

  (屏显资料)

  韩愈发现提携的千里马有:

  李翊在韩愈的推荐下,考中进士。

  培养出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提携孟郊、张籍、李贺、贾岛……

  韩愈把孟子的地位提高到了孔子的后面,使他成为一代儒家宗师。

  四、一鸣惊人

  如果你是千里马,你想怎样获得他人的赏识?

  学生讨论交流后,出示太极图。

  教师分析:

  我找伯乐,是主动;伯乐找我是被动。两种方案皆可,但是无论如何选择,要记住的是主动里会有等待,被动里其实暗藏着蠢蠢欲动的心。而两者都有成功的案例。

  屏显资料: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获得他人赏识的途径。)

  五、课堂小结:

  “文言文”三个字的意思是美好的语言文章。跨越千年,这些文章依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智慧和启迪。《隆中对》中有

  诸葛亮一站成名的秘密;《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有怎么说别人才爱听的技巧;《扁鹊见蔡桓公》里有讳疾忌医的教训……这些文

  章都是同学们即将要学到的。爱上他们吧,同学们,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仿“陈欧体”,为自己写一段代言词。

  选做题:推荐阅读

  如果你想知道韩愈最后怎样当上了朝廷的命官,请读《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韩愈》。

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5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把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预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预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熟悉。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留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熟悉?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熟悉。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假如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洁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熟悉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假如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5篇3

  一、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点

  1、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三)情感体验点

  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四)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难点: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

  疑点: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教读课。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诉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观看“万马奔腾”的音像视频资料。

  师:马是一种吉祥、神圣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而且是十二生肖之一,哪些同学属马?请站起来。请每一个人说一个有关马的成语再坐下。

  生:一马当先(师:好!果真如此,说完请直接坐下)、马不停蹄、快马加鞭、金戈铁马(师:好,战场建功、巾帼英雄)、放马南山(仗打完了,放马南山,我们都渴望的和平生活)马首是瞻、马革裹尸、五马分尸、万马奔腾、千军万马、龙马精神、青梅竹马(师: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富有表现力)、马马虎虎、走马观花、人仰马翻、马失前蹄、人强马壮、害群之马、单枪匹马、犬马之劳、一马平川、心猿意马、招兵买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指鹿为马。

  师总结: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这很好,就应该一马当先,有龙马精神。

  (二)课前热身: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骈(pian)死于槽枥(caoli)之间才美不外见(xian)食(si)之不能尽其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即使)(一起)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饲养)(吃)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况且)

  ⑤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抽)

  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鞭子)

  (3)重点句子翻译

  ①马之千里者

  日行千里的马,之,定语前置的标志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不识千里马吧!

  (三)课文朗读

  《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提拔重用,均未成功,郁郁不得志。正所谓“不平则鸣”!

  课文要读出这种情感,请齐读。齐读后老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举例:

  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找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范读,读出痛惜之情,然后学生齐读。

  ②请同学读第二段,注意: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教师范读,读出愤慨之情,然后学生齐读。

  ③请同学读第三段,注意: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内容探究

  同学们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读的很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那你想,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千里马”、“伯乐”又分别象征什么人呢?

  请讨论三分钟回答。

  明确:见板书

  马说

  韩愈

  千里马人才

  伯乐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

  写法托物寓意

  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即使是这样的旷世之才,仍被埋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请让我们饱含感情再齐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读的很好,要想打动别人,先得陶醉自己。同学们做到了这一点。

  文章既表达了韩愈壮志难酬的愤慨,更激起古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鸣,故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但有人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过分夸大了“伯乐”的作用,不符合客观规律。对此你怎么看?

  另外,你认为今天的“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请讨论五分钟回答。

  师生交流:

  甲生:我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也不会有诸葛亮的“隆中献策”、“三分天下”。恐怕诸葛亮只能老死隆中。

  乙生:我也这样认为,有典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尚在预先知道周文王将外出巡游之际,以退为进,守株待兔,故意用直钩钓鱼,引起文王注意,周文王问他何故,他说“我不是在钓鱼,而是在等真龙天子”。如果不是周文王这位伯乐发现姜尚,以姜尚的年龄,被老婆赶出家门的境况,恐怕除了钓鱼,也干不了什么了。楚汉战争中,正因为刘邦,这位伯乐,善于用人,才最终让项羽“乌江自刎”,夺取天下。

  丙生:我不这么看。千里马有很大的自主能动性,姜尚如果不是精心设计,而是空等,也不会被起用。楚汉战争中的韩信先追随项羽,不被重用便投靠了刘邦,而不是空等。

  丁生:我认为,韩愈只是宣泄了一种情绪,他是“千里马”但因为无人能赏识他,所以一直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所以格外看重伯乐的作用,但事实上韩愈这位“千里马”,何以能彪炳史册,是因为“伯乐”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他自己没有放弃。历的蒲松龄、曹雪芹、苏轼、哪个不是生前不得志,甚至穷困潦倒,埋没终生。可见没有伯乐,一样有千里马。

  师:好啊!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了伯乐,能让人才尽快施展,但即使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应奋发图强,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更应毛遂自荐,努力展示自己,不能坐以待毙,等待“伯乐”。

  那你认为今天的“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A生:我认为一个人应先有大的志向,想毛泽东那样“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有梦才有远方,有目标才有未来。

  B生:我认为还应该有恒心,正所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再大的志向也无用。

  C生:我们学过《在山的那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D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认为人才应该谦虚好学、见贤思齐、虚怀若谷、都够三省吾身,不断进取。

  E生:俗话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应有团队精神,有合作意思,达到双赢的局面。

  F生:我们刚学完《五柳先生传》,我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用其所学服务于社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应该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G生:我想到,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爱国的思想应该有利于社会、人民。一个坏人能力越强对社会危害就越大。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人要先立志,既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与气概。也应有淡泊名利,安闲乐道的高洁情操;既要有愚公移山的坚韧与恒心,也要有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豁达胸襟。

  既要虚心好学,“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要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品格……千里马的内涵太丰富了。

  其他同学还有吗?我看刚才发言的同学都具备上述素质。其他同学只缺少一种素质,那就是自信!

  李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要相信自己的势力与潜能、自信、自然出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六)扩大阅读:(课下)阅读韩愈的《龙说》、岳飞的《良马对》附:《良马对》

  帝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

  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已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5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寓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

  2、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它用力挣扎,汗水淋漓,还是拉不上车去。伯乐见了,就赶紧挽住千里马,泪流满面,并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又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马说》是通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议论文体。“说”是“谈论”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字词学习:祗(zhǐ)骈(pián)

  3、学生齐读课文。

  三、翻译理解

  1、学生自学,划出疑难点;

  2、全班交流:

  ⑴重点词:

  祗:只是。

  辱:受到屈辱。

  骈:并列,一同。

  是:这。

  能:才能。

  见:通“现”,表现。

  且:尚且。

  等:相等。

  安:怎么能

  临:面对。

  ⑵一词多义:

  虽:A、故虽有名马:即使。B、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以:A、不以千里称也:用。B、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食:A、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B、食不饱:吃。

  其:A、其真无马邪:难道。B、其真不知马也:指代他们。

  C、食之不能尽其材:指代千里马。

  策: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B、执策而临之:马鞭。

  能:A、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B、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四、课堂小结

  翻译文言文,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这三字诀。而且,必须大声朗读,投入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并且领会文章的要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作业本》基础部分;

  3、课外查找有关韩愈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背诵课文;

  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

  二、探讨质疑

  1、千里马指什么?伯乐又指什么?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2、世界上肯定是存在千里马的,但有的千里马能被发现,原因是什么?而有的千里马却被埋没、被摧残,原因又是什么?

  前者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后者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控诉。

  三、拓展探究

  1、文章为何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问题?

  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可避免终身被埋没、被摧残的命运,其价值就无从体现。这样阐述,突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即突出了发现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重要性。

  2、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真不知马也!”

  3、古代的人才是要等待“伯乐”的出现,被人发掘了才真正成为人才,那么,我们当今社会又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呢?是不是仍像古代那样等待别人去发现,抑或是怎样呢?

  (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四、总结全文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3、阅读《骥伏盐车》,回答文后题目: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冪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⑴千里马受到怎样的不公对待?

  ⑵千里马为什么“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

  ⑶文中表现出伯乐怎样的思想性格?

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5篇5

  一、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2、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点

  1、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三)情感体验点

  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四)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

  难点: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

  疑点:如何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教读课。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诉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观看“万马奔腾”的音像视频资料。

  师:马是一种吉祥、神圣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而且是十二生肖之一,哪些同学属马?请站起来。请每一个人说一个有关马的成语再坐下。

  生:一马当先(师:好!果真如此,说完请直接坐下)、马不停蹄、快马加鞭、金戈铁马(师:好,战场建功、巾帼英雄)、放马南山(仗打完了,放马南山,我们都渴望的和平生活)马首是瞻、马革裹尸、五马分尸、万马奔腾、千军万马、龙马精神、青梅竹马(师: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富有表现力)、马马虎虎、走马观花、人仰马翻、马失前蹄、人强马壮、害群之马、单枪匹马、犬马之劳、一马平川、心猿意马、招兵买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指鹿为马。

  师总结: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这很好,就应该一马当先,有龙马精神。

  (二)课前热身: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骈(pian)死于槽枥(caoli)之间才美不外见(xian)食(si)之不能尽其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即使)(一起)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饲养)(吃)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况且)

  ⑤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抽)

  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鞭子)

  (3)重点句子翻译

  ①马之千里者

  日行千里的马,之,定语前置的标志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不识千里马吧!

  (三)课文朗读

  《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之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提拔重用,均未成功,郁郁不得志。正所谓“不平则鸣”!

  课文要读出这种情感,请齐读。齐读后老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停顿、情感。举例:

  ①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找学生朗读第一段,老师范读,读出痛惜之情,然后学生齐读。

  ②请同学读第二段,注意: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教师范读,读出愤慨之情,然后学生齐读。

  ③请同学读第三段,注意: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内容探究

  同学们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读的很好,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那你想,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千里马”、“伯乐”又分别象征什么人呢?

  请讨论三分钟回答。

  明确:见板书

  马说

  韩愈

  千里马人才

  伯乐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昧无知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

  写法托物寓意

  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即使是这样的旷世之才,仍被埋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请让我们饱含感情再齐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读的很好,要想打动别人,先得陶醉自己。同学们做到了这一点。

  文章既表达了韩愈壮志难酬的愤慨,更激起古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鸣,故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但有人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过分夸大了“伯乐”的作用,不符合客观规律。对此你怎么看?

  另外,你认为今天的“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请讨论五分钟回答。

  师生交流:

  甲生:我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也不会有诸葛亮的“隆中献策”、“三分天下”。恐怕诸葛亮只能老死隆中。

  乙生:我也这样认为,有典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尚在预先知道周文王将外出巡游之际,以退为进,守株待兔,故意用直钩钓鱼,引起文王注意,周文王问他何故,他说“我不是在钓鱼,而是在等真龙天子”。如果不是周文王这位伯乐发现姜尚,以姜尚的年龄,被老婆赶出家门的境况,恐怕除了钓鱼,也干不了什么了。楚汉战争中,正因为刘邦,这位伯乐,善于用人,才最终让项羽“乌江自刎”,夺取天下。

  丙生:我不这么看。千里马有很大的自主能动性,姜尚如果不是精心设计,而是空等,也不会被起用。楚汉战争中的韩信先追随项羽,不被重用便投靠了刘邦,而不是空等。

  丁生:我认为,韩愈只是宣泄了一种情绪,他是“千里马”但因为无人能赏识他,所以一直没有更大的施展空间,所以格外看重伯乐的作用,但事实上韩愈这位“千里马”,何以能彪炳史册,是因为“伯乐”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他自己没有放弃。历的蒲松龄、曹雪芹、苏轼、哪个不是生前不得志,甚至穷困潦倒,埋没终生。可见没有伯乐,一样有千里马。

  师:好啊!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了伯乐,能让人才尽快施展,但即使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应奋发图强,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更应毛遂自荐,努力展示自己,不能坐以待毙,等待“伯乐”。

  那你认为今天的“千里马”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A生:我认为一个人应先有大的志向,想毛泽东那样“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有梦才有远方,有目标才有未来。

  B生:我认为还应该有恒心,正所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再大的志向也无用。

  C生:我们学过《在山的那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D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认为人才应该谦虚好学、见贤思齐、虚怀若谷、都够三省吾身,不断进取。

  E生:俗话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应有团队精神,有合作意思,达到双赢的局面。

  F生:我们刚学完《五柳先生传》,我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用其所学服务于社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应该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G生:我想到,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爱国的思想应该有利于社会、人民。一个坏人能力越强对社会危害就越大。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人要先立志,既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与气概。也应有淡泊名利,安闲乐道的高洁情操;既要有愚公移山的坚韧与恒心,也要有以苦为乐,苦中作乐的豁达胸襟。

  既要虚心好学,“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要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品格……千里马的内涵太丰富了。

  其他同学还有吗?我看刚才发言的同学都具备上述素质。其他同学只缺少一种素质,那就是自信!

  李白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要相信自己的势力与潜能、自信、自然出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六)扩大阅读:(课下)阅读韩愈的《龙说》、岳飞的《良马对》附:《良马对》

  帝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

  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已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八年级语文《马说》优秀教学设计5篇】相关文章: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03-17

《马说》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06

《马说》教学教案设计课件02-27

精选韩愈《马说》教学设计10篇11-11

精选韩愈《马说》教学设计(通用5篇)09-23

韩愈《马说》教案设计03-17

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说课稿范文11-25

文言文《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12-16

沁园春雪优秀说课教学设计08-23

小学语文《飞向月球》优秀说课设计03-12

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