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2021-12-17 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父的园子》是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难点】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明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篙、棹”)

  (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3)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六)拓展活动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第二课时

  (一)乐调情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

  3.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

  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读入情

  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读准:醉、相、媚、锄、媪、亡赖、剥)

  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三)品悟情

  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四)议深情

  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五)布置作业

  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而宋词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3.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村居》给父母听。

【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通用15篇)

2.《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3.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4.祖父的园子语文课件

5.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汇编15篇

6.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说课设计

7.祖父的园子作文八篇

8.祖父的园子作文五篇

9.祖父的园子作文11篇

S版一年级语文《石榴笑了》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