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教学设计

2021-12-06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恐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恐龙》教学设计1

  【预期学习目标】

  1、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2、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知道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并重演考古过程。

  3、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记录纸、恐龙模型、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认识对恐龙的了解来源于恐龙的化石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从录像上你们了解到了什么?请大家看完后讨论一下。

  (教师播放一段恐龙以及挖掘恐龙化石的录像)

  2、学生观看录像,并讨论。

  3、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们了解到了什么?能说说吗?

  开始汇报。

  4、谁知道关于恐龙更多的知识?可以用简短的话来补充补充。

  5、哎呀,同学们的恐龙知识可能比老师的还丰富呢!你们的知识是哪里来的?书上是幻想吗?是猜测吗?科学家们对恐龙的了解又是来源于何处呢?

  学生进行讨论并猜测。

  6、说说你们的想法。(聚焦化石)

  板书:发现化石

  7、下面我们来看看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看书第25页,相关介绍?

  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化石发掘视频),看看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恐龙的。(请你们边看边思考)教师出示需要请学生思考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科学家们挖掘恐龙化石经过了哪几个步骤?

  (2)科学家挖掘恐龙化石可是很不容易的,你们觉得他们在挖掘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8、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这些问题。

  学生汇报

  根据将学生说的步骤板书:

  挖掘搬运清理修复

  细致坚持风吹日晒不气馁

  9、小结:恐龙已经消失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所有有关恐龙的知识,都是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得到的。

  板书课题:消失了的恐龙

  二、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复原活动体验复原恐龙化石的全过程

  1、看了古生物学家们的工作,你们想不想学着古生物学家去挖掘恐龙化石?(想)可惜我们不可能到实地去参与古生物学家的工作,但是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后续研究,你觉得古生物学家在修复了恐龙化石以后,就需要做什么了?(判断、复原、分析、)

  板书:判断、复原、分析

  今天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恐龙骨骼化石的模型,现在请同学们也来当一次小古生物学家,像古生物学家家那样,对你们的化石模型,进行分析好吗?你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注意要边讨论,边记录:

  出示PPT课件:

  (1)你从化石模型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初步判断它是恐龙骨骼上的那一部分吗?

  (3)它有哪些功能?

  (4)你能根据恐龙的骨骼化石,大致判断它有什么习性吗?

  2、学生讨论

  3、汇报:边汇报边组装

  重点比较头

  (1)展示尖角

  你从这个尖角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它是什么?

  牙:为什么?(尖尖的)从这颗牙齿中,你能分析一下它有什么功能(撕咬)?为什么?(尖利)它就一定是牙齿吗?

  角:为什么?(如果是牙就太大了)你能分析一下,这个角可能长在什么地方吗?(头、背)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想得到答案光靠这一块骨骼行不行?(不行)

  (2)展示完整的半个头骨

  介绍半个头骨信息(有牙齿,有尖角,有宽宽的挡板)你认为它可能是什么?(头骨)那么前面的那个角还会不会是牙齿?(不会)为什么?(两个牙齿比例不对)从恐龙的牙齿方面判断你觉得你只恐龙是食草的还是食肉的?(食草)你觉得头骨上面的角可能有什么功能?(防御)这时能不能判断前面的那个小角就是头部的?(不能)那还需要什么?(另外半个头骨)

  (3)展示另外半个头骨

  拼装,这时你觉得前面的小角在什么部位?(头部)

  (4)完成头部拼装

  其实古生物学家们就是像我们今天一样去分析、讨论、研究的,这只恐龙别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时间关系请同学们简单说一说?

  4、(整体拼装好以后)看看刚才同学们说的功能,是不是这样的?现在还能不能发现其他的信息?

  (1)低矮

  (2)防御

  (3)搏斗

  5、如果现在要你给这只恐龙命名,你可以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

  6、小结:其实科学家们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时候也无法确认他们是何种生物,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具有这样骨骼的生物和目前在地球上生存的蜥蜴类动物很相似,所以给他们取名为“可怕的蜥蜴”,翻译过来就是“恐龙”。又根据恐龙的形态、发现地的不同带恐龙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

  三、拓展:

  1、(出示各种各样龙的视频)

  它们这些龙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

  2、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找出和我们今天研究的恐龙骨骼一样的恐龙吗?为什么?

  3、今天我们学习了《消失的恐龙这课》这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你们对恐龙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几种获得知识的方法。图片出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观看课件上提供的几种获得知识的方法。

  课件出示:

  1、上网查找

  2、阅读书籍

  3、请教老师或者专家。

  4、电视节目或者DVD光盘

  《恐龙》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3、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几种恐龙的'样子和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恐龙》这一课中,见到了你们喜欢的恐龙,可是我们还没有更深地了解它们,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入远古时代,和可爱的恐龙交个朋友,愿意吗?(播放录像)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吧。是啊,恐龙世界里充满了惊险、刺激和神秘的色彩。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看看课文里的介绍吧!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认识几种恐龙。

  1、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它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你喜欢哪个词语?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两亿年以前,恐龙是地球的霸主啊!在电视上、画报上,你一定认认识了很多,是吗?能说说你知道哪些恐龙的名字吗?哦,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么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呢,让我们看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吧。请大家自由读文,看看从课文中可以了解哪几种恐龙,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面做上你喜欢的符号。这几种恐龙你最喜欢哪种,把描写它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边读文,边在书上勾画。)

  读完了吗?画好了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恐龙?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现每一种恐龙的图片。

  1)出示鱼龙图片,它是哪种恐龙,书中是怎样描写它的?朗读一下吧。(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潜入水中寻找食物。)(出示海豚图片,与海豚做比较。)在书中的插图上找到鱼龙,并在下面的空白处写上鱼龙。

  2)出示翼龙图片,这是哪种,你怎么知道的?(书中说: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轻型飞机在天空中飞翔。)出示描写翼龙的句子,这句话把翼龙比做了什么?在说明文中这种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在书中的插图上找到翼龙并写上名字。

  3)出示雷龙图片,这又是哪种呢?书中是怎么写的?谁愿意读一读?(出示描写雷龙的句子)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概括雷龙的特点?你从哪儿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这句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出示大象的图片)这种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能用你的声音把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给读出来吗?在书中找到雷龙。

  4)出示梁龙图片,它是什么样的恐龙呢?它的特点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描写梁龙的句子:(最有趣的是梁龙,它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有二十多米,其中蛇一样的脖子和鞭子似的尾巴就占了大部分。)在这句话中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呢?(打比方)为了说明梁龙身体长,作者用了一个数字“二十多米”像这种说明方法就叫做列数字,让学生走二十米感受梁龙的长。谁能把梁龙的长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5)在恐龙家族中多数都是以植物为食的,但却有一种极为凶狠的.恐龙,你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霸王龙。(出示霸王龙图片)我们来看看书中又是怎么来写霸王龙的,谁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出示蜥蜴图片与霸王龙对比。用你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霸王龙。

  6)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鱼龙、翼龙、雷龙、梁龙和霸王龙,你能在书中的插图上找到每一种吗?

  7)恐龙乐园实在太热闹了!让我们来扮演自己最喜欢的恐龙吧,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学生先选择,并多读一读相关语句。然后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到台前向大家介绍。)

  8)课文中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恐龙。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了解哪些有关恐龙的知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恐龙的资料,请大家看看(课件出示其它种类的)。

  9)学习第四自然段。

  恐龙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其它同学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5、学习第五自然段。

  看课件:恐龙的灭绝。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恐龙从地球消失了呢?科学家们也有不少猜测,但至今仍是个谜。同学们,老师多希望你们现在能努力学习,将来解开这们谜啊。有信心吗?

  三、作业

  完成课后的表格;收集其它种类恐龙的图片。

  《恐龙》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教学切入点:由复习课文内容切入,培养学生理清课文条理的能力

  二、学情预测:

  学生自会:通过读文能够写出图中恐龙的名字,找到相应的句子

  学生质疑:什么是“庞然大物”?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三、教学资源:课件;恐龙的资料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恐龙的形态。

  2、初步掌握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几种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恐龙》。

  2、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恐龙?

  二、精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其他同学找文中隐藏了哪几种恐龙?用横线画出名称。

  (生:5种。鱼龙、翼龙、雷龙、梁龙、霸五龙)

  2、自主合作学习五种恐龙的种类形态

  (1)自主学习

  完成口语课堂交流指导

  通过默读独立思考你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喜欢它?书上是怎么介绍它的这个特点的?在图上找到你喜欢的恐龙,并写上它的名字。(有不明白的可以和同桌或老师沟通,两人为一组)

  同桌交流,用以下句式完成“我喜欢……因为它……书上是这样说的……”

  (2)抢说名称,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a、翼龙:学生汇报

  介绍说明方法打比方,这种方法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指名读文)指导读“如同一架轻型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b、鱼龙:学生汇报

  c、雷龙:学生汇报

  师:哪个词能看出雷龙的大?(什么是庞然大物?)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个词的意思的?

  交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小结: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到阅读当中,再难的词语也迎刃而解了。

  师:其中把雷龙和大象进行对比,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它让我们更直观地领会了雷龙的庞大。(指名读文)

  d、梁龙:学生汇报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两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梁龙?(打比方)请看图,这蛇一样的脖子,鞭子似的长尾巴,怎能不像一座长长的吊桥?摇摇晃晃的。(列数字)二十多米到底有多长?(一个教室8米长,二十多米有三个教室长)这种说明方法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了梁龙的长度。(指名读)

  e、霸王龙:学生汇报

  师:它头大身小,牙齿锋利,看上去就凶猛十足。(指名读文)

  3、学习生活习性和繁殖后代

  雷龙吃什么为生呢?(有吃肉的还有吃植物的)

  恐龙是怎么繁殖后代的呢?

  (卵生)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什么?

  (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恐龙,同时运用了说明方法,以及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扩展

  你知道哪些恐龙?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也搜集到了几张恐龙的图片,请你也介绍一下,最好用上一种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不仅适用于大动物,还适用于小动物,让我们也来说一说。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小组之间交流一下。)括号内为机动训练内容

  四、学习开头、结尾。

  了解了这么多的恐龙知识,你知道恐龙生活在多少年前?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多长时间吗?

  1、男生读开头,女生读结尾,边读边想,你心里产生了哪些疑问?

  2、生:恐龙为什么会在地球上消失?(说说不同猜想)

  五、师小结:

  恐龙在地球上以及消失了几千万年,虽然有这么多猜想,但却没有一个科学的定论。所以这个奥秘就等你们去探索、去发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在科学领域有所发展,才能解开这个地球之谜!

【苏教版《恐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恐龙》教学设计

2.《恐龙》课件设计

3.苏教版《观沧海》教学设计

4.苏教版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5.制作电子楔 教学设计(苏教版)

6.恐龙的灭绝课件设计

7.苏教版《肌肉》教学设计(通用5篇)

8.苏教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9.苏教版《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范文

部编本《风娃娃》教学设计 四年上册语文《乌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