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说明事理的方法。(二)重点掌握实词表中“上”、“法”等10个实词和“而”、“所以”等虚词的用法。(三)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懂得人的认识也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道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重点词义析疑(包括实词和虚词)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词。人或益之,意思是说,人们有的益补它。
虽人弗损益:虚词“虽”有虽然、即使两种解释,根据上下句关系选择恰当的解释。这里的“虽”应讲成即使,有假设存在某种情况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样。
以近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近处的、远处的。
以所见知所不见:“所+动词”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名词,即见到的,没有见到的。
堂下之阴:阴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运行。
先表澭水:标志,标准,名词作动词,设标志。
循表而夜涉:标志,标准,名词。
千有余人:相当于“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涨了许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有似于此:类似,像。似于此,像这种情况,或,和这种情况相类似。
守法而弗变:遵守、遵循,这里有贬义,即墨守、保守。
向之寿民:先前;长寿者。即本来可以长寿的人。
因时而化:根据、依照;变化。即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是故:因此。
非务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务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时势异也:时代,形势。时势异,时代和形势不同了。
以故法:用;旧。用旧有的法令制度。
为其国:治理。
时已徙:变迁。
人问其故:原因,缘故。
其父虽善游:虽然。
(二)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本文的题目揭示了中心论点。“察今”,即明察当今实际情况。本文针对当时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对变革的错误思想,提出了应当随着时代的改变来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张,即“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三)本文的基本观点就是制定法令制度应当从当今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一观点我们应当怎样评价?
分析:这一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作者反对的是“法先王之法”的顽固守旧的思想,提倡的是变法革新从实际出发的主张,这对于推动时代、社会的向前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说“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主张以人为依据,从人出发,来制定法令制度,这就掩盖了统治阶级制定法令制度的阶级实质。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法令制度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不可能有,也从未有过为所有“人”服务的法令制度。这是作者认识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四)文章的层次怎样划分?
分析:总的说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论点,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第二部分(3~6段)进一步论证论点,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主张。
第一部分。
开头用设问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观点。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法呢?两个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在漫长的年代里,“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已非本来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既“有要于时”,那么,“时不与法俱在”,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来制定适应现实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这两个原因之后,作者提出了“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主张,以“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为依据,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论点,就是说,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当今的实际。
第二部分。
以“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为核心,从多方面论证中心论点。这一部分里,作者讲寓言故事、打比方,反复强调先王之法与现实情况已经不适应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改变先王之成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就进一步证明,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法令制度对治国是十分重要的。
(五)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论证了什么问题?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观点,列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三个例子:“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几个例子说明了“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的道理,从而论证了“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观点,治理国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应当在“察今”上下功夫。
(六)文中什么地方用了这种方法?论证了什么道理?
分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之后,以良医治病为喻进行论证。由“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讲到治国的道理:“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因时而化”就是要察今、变法,从而论证中心论点。
(七)本文讲了哪几个寓言?各说明了什么道理?各包含怎样的寓义?根据这三个故事可以推断出怎样的结论?
分析:本文讲了三则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荆人袭宋夜渡澭故事,讽刺了不顾时间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时间不同了,条件就应有所变化,做事就应从具体的时间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讽刺了不顾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地点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地点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引婴儿欲投江中的故事,讽刺了不顾人的条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说明人不同了,条件就应有变化,做事就应当从具体的人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因循守旧。这三则寓言是从时、地、人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八)上面研究了比喻论证和用寓言故事论证这两种方法,运用这两种方法论证事理有什么作用?
分析:主要作用是把比较抽象、复杂的道理讲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同时,也能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采,更吸引读者。
(九)请说出课文中有关说理、举例、设喻的段落,并谈谈这三者较完美地结合的好处?
分析:第一部分(1~3段),重在说理,兼有设喻、举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设喻、举例。这三者很好地结合,使文章的论据充足有力,深刻透彻。特别是文中的精譬设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十)本文的基本观点寓含着什么哲理?
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寓含着这样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应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这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在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的时代,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在今天,这种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加快四化建设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察今《吕氏春秋》
(二)解题。
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今本分12纪、8览、6论,共26卷,约20万言。(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写作背景、《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简介。
1.《吕氏春秋》是在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期间编写的。吕不韦开始任丞相是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罢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统一全国的前夕。当时秦的变法已有百年历史,但六国中反对变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书”,就是由齐人淳于越提出“师古”引起的。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师古”的主张写的。
2.《吕氏春秋》是杂家代表著作,其编写经过见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结构。
说明:这里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于诵读分段。在学生基本上达于成诵后,再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1.先划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用讨论方式进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第3段:“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法之”,“岂不悲哉”。
第4段:“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简答:
①作者对“先王之法”是否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不是,他认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
②文题是“察今”,这跟学习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有什么关系?(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则就是从当时人们的实际状况出发的,学先王就要学习这一点,所以必须察今。)
据此可见,第1、2段为第一部分,论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为法”必须“察今”的观点。
③第3~6段大部分是设喻——分别以人、事、物设喻,这些设喻的共同点是什么?
由此可见,这四段可合并为一个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阔悖谬。(要指出各个设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细微差别,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诵读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注意对设问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实质上是解释;后一答“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顺序不能颠倒。
②“损”“益”是固定的反义词,类似的有“徐疾”“优劣”“虚实”“浮沉”等。
③既有“损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虽”,这里表示假定,相当于“即使”。这是退一步的说法。为什么“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呢?这要留待下文作解释。
(以上内容也可以采用提问形式使学生了解。)
2.学生自读三四遍后进行检查。
(六)诵读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也可采用提问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为需要。“有要于时”就是时代的需要,这是推论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犹若不可法”是解释上段末句的,“法虽今而在”呼应上文“虽人弗损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题:“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即不学条文学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为了突出先王为法的精神,用设问方式,又重复了“问点”(即“先王之所以为法者”)。
⑤“故察己……人与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今一也”应读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样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
⑥“贵”,这里是“以……为贵”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写成“贵乎以近知远……”,可译为“贵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之”,都是助词,只有调整音节的作用。
2.学生分层练习诵读。
第一层:‘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一鼎之调。”
3.检查背诵。
重点是第二层。如果学生背不好,可以这样提示他们:本层有三组排比句,第一组采用“察……则可以知……”句型,是总提;第二组采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组采用“……而知……”句型,是举例。
(七)诵读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①“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孔疏:“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变”:指水位变化。下文“益”,仍用本义。“益多”,就是上涨了许多。
③“此其所以败也”:判断句,代词作主语,其后不加逗号。意思是“这就是它失败的原因”。
④“亏”:历来有多种解释(如“亏”通“诡”,“诡”训“异”)。课本注释用的是引申法,“亏”则不合,训“不适应”是正确的。
⑤“以此为治”的“治”:指治国,不指治军。
2.学生讨论本段行文层次。
步骤是:①齐读这一段;②复述“循表夜涉”的故事;③分析这个故事,指出荆人失败的原因(不顾情况变化,仍按早先划好的路线行军);④这件事对治国有怎样的启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来对付新的情况)。最后划层次如下:
①叙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表之时可导
(要于时)
变益多则不可导
其时已亏,不可法之
3.逐层练习背诵。
4.归纳本段大意。
问:“循表夜涉”的荆人和“法先王之法”的当代国君的共同点是什么?(泥古不变,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变,其结果是可悲的。这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性。
(八)讲析课文4~6段。
1.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4~6段。
明确:
第4段:“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治国。”这一句的第一个字“故”,连词,作“所以”讲,表明这是紧承上节而来的推论。“则”,连词,表示两事时间相承,作“就”讲。“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讲,“以”,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譬之若良医”的“譬”,作“比喻”讲。“之”,代词,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这是一个复句。主语“良剑”出现在第一分句,两个分句都是主谓谓语句。主谓词组的主语“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宾语是省去主语(其)的主谓词组。“乎”,义同“于”。这句也可以这样写:“良剑(人)期(其)乎断,不期(其)乎镆铘。”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结构是:“中心词+定语+者”。翻译时应将定语挪前而译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剑之所从坠”的“所”,附在介词“从”的前面,和介词连同介词后面的动词“坠”组成“所”字结构,指代介词所介绍之处所。全句意思是: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结构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词组)是定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连同附在它后面的动词“契”组成“所”字结构,指代行为对象,“所契”即“刻记号的地方”,后加“者”构成“所……者”结构,这就更明确了这个“所”字结构的名词性。“之”,代词,代“剑”。
第6段:“有过于江上者”的“上”,按《辞海》解释:指处所。按于在春说:“上”按古义为“侧畔”。今暂从于说。“者”,用于动词性词组后面,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一个“其”,代词,代婴儿。“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吕览纂》:“荆国”作“乱国”。“为”,动词,这里作“治理”讲。“于”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4~6自然段的逻辑结构: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了什么论点?
明确:作者在课文第4段提出的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提问:这个论点与课文前三段的论述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1~3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的法令制度应当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如果墨守成规,拘泥于古法,必将失败。显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点,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推论的结果。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提问: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除1~3段的论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个事例作为比喻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1)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总的说来,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讲究实效。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法令制度必须随着世易时移有所改变。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5段讲的“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刻舟求剑”为喻,从反面论证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中心论点。如果时徙而法不徙,是糊涂迂阔的表现。
提问:作者在课文第6段又讲了“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引婴儿投江”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不能因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这是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4~6段主要说明时代改变,法令制度就应该随之改变。如果时代已改变,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会取得积极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通过逐层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把道理说得更充分,更晓畅,使人易于接受,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理、举例、设喻三者结合得很自然,颇有说服力。三个故事的写法,都是先叙述故事本身,再对故事加以评论,最后就故事引出本意,说明道理,使故事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本文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有一定的进步性。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九)总结全文。
(见“难点、重点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见“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评《梦溪笔谈》作业,强调认真预习、积极思考对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题(作品介绍)。
1.指名朗读课文注释①和“预习提示”第2段。
2.教师补充讲解:从课文注释及“预习提示”的说明我们可知,《吕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吕不韦集合其门客集体编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学说的论著汇编。全书由12纪、8览、6论三个部分组成,共26卷,约20万字。当时秦国行将统一中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渐告结束,思想界也需要总结百家争鸣的成果。《吕氏春秋》便是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为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而产生的。
《吕氏春秋》作为诸子散文,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各篇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举例说理,设喻为证,最后回复到原来的立论,首尾呼应,条理分明,语言简练,富于形象,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是我们学习课文时应细加品味的。
(三)检查预习情况。
1.通假字。
“脟”通“脔”
释义:切成块状的肉。
“益”通“溢”
释义:涨水。
“有”通“又”
释义: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亏”通“诡”
释义:差异,不适应。
“契”通“锲”
释义:刻。
2.指名口述三则故事。(故事内容见课文3、5、6段)要求讲述之后,口译作者议论的句子。(请三位同学分别讲述,教师补正。)
(四)词句讲解。
1.第1、2段中,“法”出现15次之多,其义项有:A.动词,取法,沿用;B.名词,法令、制度;C.动词,照旧沿用。
将两节中15个“法”字标上序号,答案由学生选择,教师明确:
A.①(12)
B.②④⑦⑧⑨(11)(13)(14)(15)
C.③⑤⑥⑩
2.教师讲解“所以”等词句。
“所以”是由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以”后面的词、词组(短语)、句子看作介词宾语,那么,其结构就是“代词‘所’+介宾词组(短语)”,介词“以”可以表示原因、凭借、目的、方式等内容。译为现代汉语,可以理解为:“……的原因(缘故、根据、凭借、方法等)”;“用来……的”等等。
“虽……犹若……”为转折复句,意为“即使……也还是……”
“……者……也”判断句式。
(五)请三名同学口译1、2、4段,师生共同补正。
(六)讨论“预习思考题”④,引起学生对本文“中心论点”的争辩。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点拨。
在学生充分讨论、争辩的基础上,教师谈自己的观点: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同学们谈了各自的观点,摆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这里,不强求统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我的看法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理、设喻、举例,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需要的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是课文的基本观点,也是课文的中心论点。
(七)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段。
明确: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这是一句并列复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词,代“上”(国君)。“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这里作“……的根据”讲。“察己则可以知人”的“则”,连词,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相承,相当于“就”。“可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词,相当于“凭借”,后省略代词“之”。“人与我同耳”的“耳”,助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3.引导学生分析1、2段的逻辑结构。
明确:
文章一开头,通过设问设答,提出论点: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论据是什么?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论据之一)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于它有所损益。
那么,如果先王之法未经损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着指出: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这是为什么?
文章说: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论据之二)
意思是说,先王之法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显然,这第二个论据比第一个论据更为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于是得出结论: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接着,作者通过设问设答,阐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意思是说,先王制定法令制度主要是从当时的人出发,为当时的人着想。
那么,今天制定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无疑义,就得从当今的人出发,为当今的人着想。由此可见,明察当今的人是制定法令制度的前提,这很重要。
文章接着说,“而己亦人也”,“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为什么?“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以上是从正面论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制定的。古今时代不同,所以制定法令制度应该详细了解当今的实际情况,以切合当今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墨守成规,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课文第3段。
明确:
“溺死者千有余人”的“有”(音y^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的“向”,时间词,跟“今”构成一对反义词。句中的“也”,语气助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尚犹”,同义副词复用,起强调作用。“此”,是主语,复指它前面的'转折复句。“所以”,这里作“……的缘故”讲。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5.提问学生这一段所讲的“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有什么寓义?它与第一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关系?
明确:“荆人袭宋”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包括制定国家法令制度在内,都需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简言之,必须察今,不能泥古。这是作者从反面形象地论证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论点。
(八)诵读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义。
(1)“故治国无法则乱,……悖乱不可以持国”:先分说“乱”和“悖”,而后总说“悖乱”。“悖”,又同“背”,“背”则不可行,是再引申。重点是“守法而弗变则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来。
(2)“病变而药不变”一句是针对庸医而言,要注意上句“药亦万变”的句号。这前后两句是从正反两面设喻。
(3)“凡举事必循法以动”承段首“治国无法则乱”,可见“举事”是指处理国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时而动”的“而”相对应,可证)。
(4)“变法者因时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变则悖”。“因”,与“循”同义(“因时而化”跟“循法而动”相对应,所谓互文见义是也)。“因时而化”,即随着时代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之意。以上两句,重点是这一句。“变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据当前客观情况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圣”。
(5)“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时势异也”:这是用事实来论证“变法者因时而化”这一论断的。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变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变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观愿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务相反”),而是时代变化的要求(“时势异也”)。
(6)“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这句说“变法”的目的在于取得实际效果。“功名”,功业和名声,功业是造福于众的,名声则是个人的收获,指实际效果而言。这句话课本注释中是这样解说的:“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是他的‘千里马’。”笔者认为,“是他的‘千里马’”一句应删。“千里马”是手段,不是目标。作者说“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马”的省称。说“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马”,就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了。
2.划层次,分层练习背诵。
第一层(段首至“今为殇子矣”)说明时代在变化,法令制度也要跟着变化。
第二层(“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至段末)说明变法的目标是实际效果。
(九)诵读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层:叙事、评事、引申到治国。
②这个设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处,但前者说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水位上升),这个设喻说的是地点的变化(舟行而剑不行)。
③“时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剑不行”。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诵读第6段。
1.提示:
①也可分为叙事、评事、引申说理三小层;
②评事只有一句话:“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其事荒谬,不言而喻。
2.诵读练习与检查。
(十一)总结全课。
1.关于逐层论证的方法。
步骤: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①细读第1、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察今”这个中心论点的。②说说第3、4段跟这一论点有什么关系。③最后两个寓言故事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用这两个寓言结束全文的用意是什么?然后做小结。
小结要点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论断,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已有损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而“时不与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个论断:“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然后指出,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先王为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论点——“察己”为宾,“察今”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于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师古”(依先“表”而涉),这是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由此得出又一个论断:“守法而弗变则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并以良医用药为喻,以七十一圣法皆不同为证,突出地说明了变法的必要性,唯有变法才能成就功名。
“变法”,是“察今”的结果,“察今”而后知“势异”于前,知“势异”则必“变法”。
③前4段是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最后两段则带有嘲讽性,以“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两件事辛辣地讥讽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国者。这是政论作品常有的特色。
2.关于设喻的方法。
步骤:教师解说;讨论;小结。
解说要点:①设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论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带有说明事理的性质,应列入设喻范围;但描写性的比喻是一种辞格,不算设喻。
讨论问题:①本文中有哪些设喻?哪些是简单设喻?哪些是复杂设喻?②这些设喻各说明了什么?③运用设喻应当注意什么?
小结要点:①设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于设喻。②简单设喻用于说明单一的事理,如“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说明能“察”则能“以此知彼”,“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说明能“察”则能从部分了解全部,“病万变,药亦万变”说明法令制度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③复杂设喻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当前泥古不化的治国者的心态、愚蠢而荒谬的做法及其后果维妙维肖地刻画了出来。这便是所谓寓言了(我国古代没有专业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说明事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与印度的《百喻经》相仿)。④运用简单设喻,必须注明本意,如良医一喻之前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句话就是作者本意;运用复杂设喻一般都要就其内容做分析评论(这是它跟寓言用简明话语点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十二)背诵全文。(齐背)
(十三)整理词语、句式。
1.整理词语。
先整理练习题中的词语。
[上]①呈递。例:题干、C。②国君、皇上。例:A。③时间在前的。例:B。④位置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题干、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则。例:D。
[成]①成就(动词)。例:题干。②现成的。例:A。③成为。例:B。④成功、胜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题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题干中的“成”含义不同,但《教学参考书》认为D与题干同。)
[反]①返回。例:题干、D。②颠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补充一些词语(例句课后补写):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虽人弗损益。③更加。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好处:例:有所广益。
[要(y1o)]①邀请。例:便要还家。②要求。例:有要于时。
[表]①文体名,臣子给君主的呈文。例:《出师表》。②作标记。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从前。例:寻向所志。②朝……走。例:闻操已向荆州。
[亏]缺损,引申为不合、不适宜。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悖]背谬。例:守法而弗变则悖。
[任]①任务、使命。例: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担负、承任,引申为处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课后补写)
①[……所以……]两种基本用法: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败也”;一种是表示行为的工具、方法,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岂不……哉]表示感叹和反问,如“岂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强调也只有一个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
④[虽……,(犹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后总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练习第四题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据或精神。2.同1。3.(失败的)原因。4.同3。5.的缘故。6.靠他来。7.用来……的方法。8.的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儿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蔬菜的颜色、形状、生长特点等,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孩子们掌握。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课后的生字都是常用字,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认字,在读中习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文中蔬菜,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丰收的喜悦,体会劳动的愉快。
教学重点
借助汉语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儿歌,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常见蔬菜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几个谜语考考大家。
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瓜,紫瓜顶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
(打一蔬菜)
头戴大圆帽,身住泥中央,有丝不织布,有孔不生虫。
(打一蔬菜)
抽生回答。茄子和莲藕还有好多伙伴呢!让我们去看看,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叫它的名字。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蔬菜),那它们生长在哪里呢?(菜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菜地的一首儿歌《热闹的菜地》,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
2、送生字回家。
(1)媒体展示本课生字。孩子们,生字娃娃来到菜地,也被这些新鲜的蔬菜迷住了,走迷了路,我们赶快去找找吧!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见这些生字娃娃把它们圈起来,给它们一个家,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媒体相机展示圈出的生字,进行订正。)
(2)跟这些生字娃娃交交朋友,反复拼读,记住它们的名字。
3、读准生字字音,提醒大家注意容易读错的字音。
抽生读、小老师教读、齐读。教师相机区别本课平、翘舌生字,对比巩固,齐读、抽读生字。
4、以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1)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你们组喜欢的方式,检查伙伴的识字情况。
(2)检查小组学习识字情况。大家学得真认真,菜地里的蕃茄娃娃也被吸引来了,它出难题难住了小猴,咱们帮帮它(抽读、齐读、小组读并相机给生字组词、说话)。
5?猜字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对老师,老师指一个字,抽上来的同学猜是不是××字,如果猜对了,大家就边拍手边说:对对对,请回位。如果猜错了,大家就说不是××字。当然,如果你的伙伴猜不出来,你想帮帮他,可以用动作、手势、口形帮他,但千万不能出声。师生互动猜字。
三、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能在文中发现哪些秘密,了解文中有哪些蔬菜?你还知道其他哪些蔬菜?
3、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想一想:还能发现哪些秘密?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勾画表现蔬菜颜色、形状的词语。和同桌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有这样的颜色和形状。抽生汇报。
4、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如:为什么说萝卜地下捉迷藏?怎么说茄子身穿紫衣裳等。
5、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有关语句,并适时指导朗读。
(1)想不想看看那个躲在地下和我们捉迷藏的萝卜娃娃?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齐读萝卜地下捉迷藏。大家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萝卜娃娃了吗?(爱藏猫的、顽皮、可爱、乖巧、淘气的)抽生读,学生互评,哪些地方读得好,老师范读,学生再读、齐读、表演读。还有哪些蔬菜和萝卜一样和我们捉迷藏?(土豆、地瓜、莲藕)
(2)多音字长的区别,图文结合,并组词巩固。
6?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读读,加深体会。抽生读,并适时展示蔬菜图片。齐读全文。
四、创设情景,美读课文,及时拓展
1、种蔬菜(贴蔬菜卡片),感受丰收喜悦,体会劳动的愉快。
(1)农民伯伯看见自己的菜地里这么多蔬菜会怎么样?让我们去看看蔬菜丰收的场景,学生谈体会。
(2)蔬菜娃娃也跑进了我们的教室,快把它们请出来吧,我们这儿也有一块菜地,想把蔬菜种上去吗?(想)是啊!劳动是最光荣的,手里没拿蔬菜的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唱唱《劳动最光荣》这首歌。种蔬菜的孩子踏着欢快的步子上来吧!
(3)学生谈种蔬菜的感受。(高兴、愉快)
2、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
3、教师引读。
4、男女赛读。
5、加动作美读。
6、创编儿歌。
五、总结延伸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好多生字,还和蔬菜娃娃们交上了朋友,回家把你喜欢的蔬菜娃娃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创造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
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
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
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
《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
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造教育渗透点
一、复习前文
导入新课
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
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
回答:
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习导入,保存持思维的性。
二、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
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
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故意延迟,不给齐练)
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
4、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习借箭经过
突出神机妙算
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 样做的。
5、小结
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
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五、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
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业
3` 幻灯片,填空(略)
板书设计 创造教育得失
草船借箭
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
周瑜:妒忌 故意迟延 不给齐全 长叹一声
自有妙用 管保有箭
诸葛亮:才干 只要三天(大雾漫天)靠近水寨
立军令状 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
神机妙算(放箭如雨)掉转船头
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2、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想了解这奇观吗?
二、快速读课文,说说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2)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
二(3)镜泊湖自然朴实而又绚丽多变的景色特点。
三(4)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景色。
四(5)重点写地下森林的景色。
四、词语质疑。
五、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全文,并用一句或几年来句话概括自己的感想,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概括。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
六、分工合作,自主探究。
1、镜泊湖的景色的确奇妙,让我们来仔细欣赏一下。
2、分工:每小组负责研究一段。
研究要求:认真研究,相互合作,把你所领略到的美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讨论后再向大家交流汇报。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交流体会、互相质疑解疑。
4、大组交流讨论。(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他组同学可以提问。)
交流方式:(1)通过交流感受体验美;(2)通过提问发现美;(3)通过朗读感悟美、表现美。
第一段交流重点:镜泊湖的地点、形成、及名称是否名副其实。
第二段交流重点:理解镜泊湖景色的自然朴实和绮丽多变。
第三段交流重点:体会吊水楼瀑布的形成以及它磅礴的气势。体会雄壮的确良瀑布与幽静的确良镜泊湖形成的鲜明对照。
第四段交流重点:了解地下森林的形成过程及壮丽的景色,感受地下森林的欣欣向荣、充满活力。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指导朗读。)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 :
摘录文中优美片段。
板书设计 :
景点 景物 特色
镜泊湖 山湖花树 自然朴实
绮丽多变 静态
吊水楼瀑布 瀑布 万斛珍珠 动态
千朵银花
千军万马
地下森林 森林 郁郁葱葱 静态
野生动物 活动 动态
火山口 峭壁如屏 静态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 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并主动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
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
(3)交流识记字形。
(4)引出多音字 转 假 缝 差
(5)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 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 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朗读这一段。
(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这个难题指什么?
“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
(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
(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
(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
(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
(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16、风娃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抽、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转”,会写“吸、极”两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3自然段,风娃娃。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体会识字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风车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风车)
2、怎样才能使风车转起来?(吹一下,有风)
3、只要有风,风车就能转动,多么神奇的风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6、风娃娃
(注意娃娃要读轻声,再来读一次)
二、初读课文
想了解“风娃娃”吗,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书中的枫叶老师或者同桌的小朋友,读完之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现在我们请小老师们教我们认读生字吧。
2、出示课件,交流识字方法
刚才你们是怎么学会生字的,把你好的识字方法告诉大家吧。
只要我们掌握识字的方法,我们就能很快地掌握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风娃娃都笑了。
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引读 女同学模仿风妈妈来对风娃娃说说。
2、风娃娃一听可以为人们做好事了,可高兴了,你们看他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谁能看图说说。(板:风车慢慢转动 用力吹 秧苗喝足水)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动人的画面写下来的。(自由读读第二节)谁把这段话读正确。注意转是多音字,转动(齐读开火车读),齐读句子。
当风娃娃看见风车慢慢地转动,抽上来的水只能断断续续地灌溉田里的秧苗,他是怎么想的?于是他----引读 多么乐于助人的风娃娃,谁来读读。
“吸”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发现吸为什么是口子旁?
谁来模仿风娃娃做作动作,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风娃娃》。谁能把风娃娃的动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风娃娃就这么用力地吹着,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引读。
风娃娃看到自己能为人们做好事了,多开心呀,你们能把风娃娃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是呀,连秧苗也在夸风娃娃了,谁来读读。
让我们再来到田野,给这动人的画面配配音,请你们当风娃娃,读风娃娃的两句话,再请个学生读叙述部分,一起来读读第二节。
3、风娃娃还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呢?你们能自学第三小节吗?
自学要求:1、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2、读读课文。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交流: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板书: 纤夫用力拉船 船飞快行驶)
当纤夫用力拉船时,风娃娃急忙跑过去帮忙,多热心的风娃娃,谁来读读。(指名读)
当纤夫遇到困难时,是风娃娃帮助了他们,他们十分感激风娃娃,你能把纤夫们的感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小老师带读、男女比赛读)
当别人有困难时,风娃娃就急忙去帮助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夸夸风娃娃吧。齐读
4、风娃娃还会帮助人们做什么事,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
我会说:风娃娃还来到--------看到---------------,他-------------------------------------
于是,风娃娃想:引读
是不是只要风娃娃用力吹就能帮助人们做好事?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推荐课外读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风的知识,有空看看《半小时阅读》 《拓展 积累 》 《中国百科知识全书》
六、巩固识字
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很认真,等一会儿我来考考大家的生字,看谁记性最好。先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默默地记生字,如果有哪个生字不认识了,轻轻地问问同桌。
2、识字游戏:这是个识字魔方,你们能读出磨房上的词语吗?(齐读、开火车)
3、写生字
嘘,老师听见有两个生字娃娃在说悄悄话了,他们说不知道我们二(6)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我们长的挺象的?(我的发现)
---------------------------
口子旁的是“吸气”的吸,木字旁的是“北极”的极。我们可要把他们区别开来。
他们又说话了,我来听听他们说什么?你们能把我们正确地写到田字格中吗?
他们的右边都是个“及”,注意他的笔顺是---请小朋友们先看看他们的右边的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描一描,体会一下及字在田字格的写法一样吗?看完后在书中先描一描,老师请个小朋友来写写。(学生选其中的一个写)
小朋友观察这样仔细,只要用正确的姿势写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写得漂亮。
在本子上写两个,评评自己这两个字哪个最漂亮,打上五角星,再模仿这个漂亮的字,看看第三个字能否超过他?(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书写)
16、风娃娃
风车慢慢转动 秧苗喝足水
纤夫用力拉船 用力吹 船飞快行驶
------------------------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