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1.(展示吉普车和公共汽车)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辆汽车,瞧……我们来猜一猜,哪辆车开得快一些?(学生先独立思考)
生:我认为是公共汽车开的快,因为平时我观察到它的速度比较快
…….
生:我认为是吉普车快,它上面坐人少一些,没有那么重,所以吉普车快些。
……
师: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谁更快一些。(逐步出示其它条件)
师:根据这些信息,来证明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生:吉普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所以公共汽车快一些。
算式:120÷2=60210÷3=70
师:你们刚才所比较的其实就是它们的速度。
吉普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说吉普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公共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也就是说公共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千米∕时是表示的是速度的单位,它和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表示方式有所不同,我们来读读看。(千米每小时)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其它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时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
师:那根据刚才我们所比较的是两辆车的速度,那根据刚才你所列出的算式,你能说一说速度是与什么有关的吗?
生:(议论纷纷)有可能是长度和时间,有可能是时间,有可能是路程和时间……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在数学上说,是与路程和时间有关系(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
师:你来说一说,刚才的数学信息中,哪个是路程,哪个是时间呢?
生:120千米就是吉普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
210千米就是公共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
2时是吉普车行驶120千米所用的时间
3时就是公共汽车行驶120千米所用的时间
师:你能从下面的一些信息中找出那些是路程,那些是时间,那些是速度吗?
出示一些资料,让学生口答
师:看来同学的知识还真不少,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算式,你能得出什么关系式呢?
生: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师:板书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2.合作探究,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其他关系式。
师:猜猜看,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还有哪些联系呢?你从“我发现了”这张探究纸上来进行推理论证吧。
3.反馈: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二.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同学们真爱思考,能通过自己的推理获得新的知识,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吧!
1.秋游:学校要去秋游,我们来算算从我们学校出发到东莞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时刻表:接着我们到火车站去走一走吧!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理解“速度”以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内容:
一.情境引入,根据生活经验比快慢。
1、看比赛,引入比快慢。(视频插入)
2、路程相同,比时间。
3、时间相同,比路程。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引出速度概念。
师:同学们刚才比快慢比得都不错。如果路程、时间都不相同我们又怎么比呢?吉普车和大巴车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示信息)
请一生说信息。
师:我们能根据刚才的方法比吗?为什么?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比出它们的快慢的。在你的本子上试者算算吧!
2.生独立算,师巡视。
3.汇报交流。
师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每个算式算的是什么?这里算出来的60千米和70千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每时行驶60千米
每时行驶70千米
4.介绍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比出他们的快慢来。
师:无论通过计算还是画线段图,都是比较这两辆车多长时间行驶的路程?(1时。)
师揭示吉普车、大巴车的速度。(板书:速度)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什么是速度。(板书课题:速度)
师:那你们想想,吉普车PK大巴车的时候,我们比快慢是比的它们的什么?
请生回答。(速度)
6.再算算下面2个速度。(大屏幕出示)
(1)“神七”飞船在太空中5秒飞行了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是()。
(2)一架飞机2分钟飞行了16千米。飞机的速度是()。
生列式:40÷5=8(千米)
16÷2=8(千米)
师:咦?速度都是8千米,难道他们的速度是一样的?
生不同意。
请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说两个“8千米”各表示什么意思。(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每秒飞行8千米,每分飞行8千米)
7.(1)介绍速度单位的读写方法及意义。
(2)补充完整上面两个速度单位。
8.学到这儿,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速度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多请几生说。
师小结:一个物体每秒、每分、每时所行驶的路程就是它的速度。
9.我们再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速度。(大屏幕出示)
(1)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
让生读,说意义。
(2)猎豹和蜗牛的速度
让生体会速度的快慢。
(3)电闪雷鸣图
师:夏天雷雨天气的时候同学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呢?
介绍:声音的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让生体会一秒钟的长短,340米大约有跑道圈半。)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我们的地球大不大。就刚才一眨眼的工夫,光已经围绕地球走了7圈半了。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快的速度了。)
师:现在知道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了吗?
10.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速度,我们又是怎样求速度的呢?你能根据上面的这4个算式总结出求速度的关系式吗?
生总结:路程÷时间=速度(师板书)
师:原来路程、时间与速度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补充板书课题:路程、时间)要求速度就要知道相应的路程和时间。
11.路程又该怎么求?时间呢?(出示大屏幕)
生根据具体题总结出求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三.应用关系,解决问题。
1.填表格。(大屏幕出示题)
请生说算式,求得数。
2.请你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从我家到学校的路程是400米,我步行的速度是40米/分,我从家出发步行8分钟能否到达学校?(你有不同方法吗?)
小组合作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表示法以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新知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用教具直观演示,增强感染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品味成功的喜悦;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由形象到抽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电闪雷鸣”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速度的一些问题。(板书“速度”)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已有感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你们看,这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有关速度的信息。(教具出示信息:图片)
1、出示课本45面彩图挂图:从这些关于速度的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2、“单位时间”的介绍
(1)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本45面彩图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叙述。并说明各种交通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速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继续探究:以上列举的速度中,都是以“每小时”为单位时间,如果出现其它的“单位时间”呢?(板书:时间)
(3)小结:比较速度的大小,就要有相同的单位时间才能比较,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等。
3、“路程”的含义:路程就是指两点间的长度,可以是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直线的距离。
4、速度的表示
(1)描述:像以上这样“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分钟行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等等,都是速度。
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2)统一的速度表示法。
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
如:每小时行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小时
1(3)把课本45面的挂图中的速度改写成统一速度表示法。
三、提供思维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出示例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很密切,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继续来学习。
(2)学生小组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情况,教师板演。80×2=160(千米)
(边板演边讲: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就要行两个80千米,两个80千米的和可以列式为80×2)
2、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引导学生独自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想一想:算式中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式来吗?
80×2=160(千米)
(2)请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关系式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3)引导学生继续探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板书:160÷2=80(千米/时)
160÷80=2(小时)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出示例3: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1)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2)指出各个数量表示什么
四、课堂练习:大家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
(1)卡车2小时可行120千米,卡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丽乘一辆速度为70千米/时的车回家,要走210千米,几小时她能到达?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并用统一的方法来表示速度,还学习了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八第5-6题。
2、课外作业:
(1)完成练习八第7-9题。
(2)熟记三个关系式及速度表示法。
板书设计:
例3(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80×2=160(千米)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速度×时间=路程
60÷2=80(千米/时)
160÷80=2(小时)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例3(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225×10=2250(千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千米。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
接着出示条件:
第一辆2时行驶了120千米,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
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
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速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3、完成“练一练”
第3题:在运算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发现规律,并让学生记住一些特例。可以适当扩充。
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根据条件,可以提出并能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用“△”在图上做标记时,要学生讨论,说说你为什么画在这个位置上?
学生小结
四、总结谈话
【北师大版《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