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

2021-09-15 教学设计

  目标: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xx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

  当前,幼儿园的国家课程,实质上就是20xx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具体的课程形式。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困扰课程推进的重要障碍。因此,地方课程的自主开发是每一所幼儿园面临的共同任务和实际需要。

  主题:

  淮安秦时置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鼎盛时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英雄故里——韩信城,而且有革命史迹——新四军军部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不仅有唐代的文通塔、宋朝的镇淮楼、明代的魁星亭等亭台楼阁,而且有“两淮刹首”慈云寺、“水下皇陵”明祖陵等祠庙陵墓;不仅有老子炼丹、大禹治水、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优美动人的历史传说,也有江淮人家独具特色的民情民俗。周总理故居、纪念馆、刘老庄82烈士陵园,到处可见革命与文化先驱者生活的足迹与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更何况,改革开放后城乡巨变,林立的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新的火车站、新的体育科技场馆等等,无不让人感受到家乡坚实有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丰富、最鲜活的课程资源,对生长在这里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独特的、全方位的教育价值。如何“利用淮安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适宜的园本课程”?我园在省级立项课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开发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做出了大胆尝试。

  我执教的大班社会:《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就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活动。目的在于1.了解家乡的八十二烈士陵园,知道82位战士英勇抗日的历史故事;2.萌发对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萌发爱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3.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介绍有关八十二烈士的历史故事

  1.观看影片《浴血刘老庄》的片段,了解有关八十二烈士的历史故事。

  鼓励幼儿认真观看,学会倾听。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萌发爱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鼓励幼儿平时能继续阅读、观看、倾听更多有关的英雄故事,在培养爱国、爱家乡情感的同时,提高多种能力和阅读兴趣。

【大班社会活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相关文章:

1.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2.刘老庄八十二壮士的观后感

3.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4.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5.2015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6.抗日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7.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2015最新

8.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1000字

上一篇:小班综合活动 下一篇:古诗,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