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2021-09-14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1

  一、教学设计(一)基本情况1.所属学科及领域——语文——网络环境下学生主体学习模式2.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3.设计者——姓名:滦县六中4.教学实施者——冯颖

  (二)学习者情况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6至18岁的高中学生。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较好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

  我设计这堂网络自主学习课的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难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评价机制等自主性和能动性。

  2.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网络学习之前,学习者首先应对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对内容,思路,思想、观点和感情,以及词句含义,语言效果,文学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等等,并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程度从各个角度对文本提出不同的见解、评价和疑问。其次,学习者应具备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钟600—800字的浏览速度。

  再次,本课采用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纪律素养和网络文明素养,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中要使用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探讨和互相学习,还要能对网络信息进行评价、选择、筛选和组织。

  学习者应具有以下计算机操作技能:

  1.打字每分钟不少于40个字。

  2.具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

  3.熟悉http://www.google 、http://www.baidu.com等功能较强的搜索引擎,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准确的输入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

  4.能够下载和上传网络资源。

  (三)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基础目标(标准阶段):

  ①背景—主旨学习(主要通过考察文本创作的特定背景观照文本主旨)

  ②语言表达学习(主要是让学习者从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线索思路,鉴赏其表现手法以及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句段的含义、归纳总结语言特点)

  发展目标(创新阶段):(置疑——合作——解决)

  2.综合置疑(对文本尚存的丝毫疑问或者与本文有关的任何资料,都可提出和公布,供学习者共同讨论和交流)

  3.作品评价(允许学习者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讨论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题及发现理解文本主题的一般性规律)

  4.素养目标:

  ①训练学习者利用公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质疑问难的能力。

  ③发展学习者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分析

  重点——理解背景对作品主题的影响,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难点——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加以迁移应用。

  学习内容的类型——对文本作者、背景、主题、内容、思路、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讨、质疑和评价。

  (五)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法

  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学模式、方法——采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阅读,质疑与评价,搜集并处理信息,交流探讨,迁移写作等学习方法。

  如何组织教学——教师首先提供网络学习专区,其次说明网络自主学习的要求、步骤和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及评价标准,最后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指导以及阶段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七)相关资源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硬件——56台学生上网电脑、教师机

  软件——不需要特别的应用软件

  设备——

  1.PPT课件

  2.上网搜集资料、相关的音乐FLASH和辑录相关视频资料

  主要访问网站—— http://xinzhilu.vicp.net/jxlt/list.asp?boardid=33 [论坛—春华秋实版块]。教材、图书、影象材料——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朗诵《故都的秋》(mp3)

  人力资源——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

  (八)评价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试图把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分强调,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以往课堂内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学生敢于提问题,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显现,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并提高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课内延伸到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者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节课最大的效果就是教会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建构。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录

  三、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如,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校结果评价

  学生在信息搜索过程中确实发现了许多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语文专业网站,如,

  三槐居http://www.hischool.net.cn/shj/等。

  (三)致谢和参考资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2

  【指导思想】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2)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中外散文名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一类散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够激发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绿”,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语文教学阅读和鉴赏的总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⑵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时,可由文中的某些语句联系到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对“绿”的认识,明白本文的主题。

  ⑵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囚绿”后感情的变化,并且对于作者对绿的“爱”进行探讨,提出爱的正确方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囚绿”后情感发生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理解爱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一篇以此为话题的小作文,这一目标在课外能够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音韵和谐,情感真挚而且长于变化,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魅力,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运用“复述法”和“圈点法”,复述作者“囚绿”的过程,圈点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再由老师总结。

  文章用笔细致入微,全文围绕“爱绿”展开,所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以及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解决这一问题我运用讨论点拨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总结,提出文章的主题。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即有涉猎,学习中能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了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就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学习第一模块古代散文和现代诗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采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因此,对现代散文更易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关“绿”的散文他们在平时的课外拓展阅读中也读过不少,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绿》等等,这些知识储备为感受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气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鉴赏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而且文章中的“绿”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个难点,必要时需要老师一定的介入和点拨。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各自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将学生带入一种“爱绿”的情境之中,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对“绿”的爱。

  2、讨论点拨法。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作者对绿的这种“爱”,学生畅谈看法,讨论“绿”的象征意义,老师在总结时结合相关背景点出文章的主题。讨论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点拨则在关键处点燃思维火花,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学生思路,画龙点睛。

  3、启发体验法。阅读是从感受和体验开始的,但学生的阅历有限,体验比较浅,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师一定的启发。

  【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在这一课中我首先以朗读带动课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绿”后对“绿”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主要用讨论点拨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爱绿”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题。再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法联系他们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谈一下他们对于这种“爱”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这一课时谈谈教学的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顾导入本课,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学生还沉浸在北国清净、悲凉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导入对本课北平夏日之“绿”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感受也比较容易调动,这也完全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北国的秋色,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犹未尽,对于北方的风光,还恋恋不舍,尤其对于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很多期待。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是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体会一下作者深沉的“爱绿”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情感”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他们看得见、听得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蕴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个体性活动是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⑴请学生复述“囚绿”的经过。

  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圈点出表现作者对“绿”挚爱的语句。

  学生初读课文,一般只能对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通过以上两个思考题,就能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听读,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内容。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首先自己发表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而学生的归纳不免零散,需要教师的整理和提炼,并作为板书,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行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三、析读、教读

  如果由教师一个人教授,学生密密麻麻地做笔记,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背道而驰的。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地阅读。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讨论点拨法。

  在“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对全文的脉络已经熟悉了。为实现“学生把握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安排学生讨论:

  1、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挚爱?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课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可以自己先做一个示范:

  作者在文中不吝笔墨地赞美了“绿”,比如说: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看到这里我就联想到欧亨利的一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幸患上肺病的琼珊,心情低落。她说,等到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落叶的时候自己将死去。画家老贝尔曼为挽救她年轻的生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将象征着希望的“最后的叶子”画在了墙上,而他自己却因着凉死于肺病。老贝尔曼为了爱而死,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后一抹绿留给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类似的方式来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是: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它还象征着爱和幸福,是人们追求光明的象征,它代表着猗郁的年华等等,老师以板书的形式做好归纳。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时给出象征手法的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老师总结:作者在释绿的时候提到的“卢沟桥事件”正是本文的写作背景,联系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对“绿”的认识应该更进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顽强正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们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于日本宪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对“绿”的歌颂正是对中国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精神的颂赞。一篇文章文质优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贵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满着时代气息,并结合了作者鲜明的写作个性,能够撩拨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它往往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四、知识拓展、提升

  作者对“绿”的爱是真诚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绿”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囚绿”后,作者发现“绿”病损后,有一些后悔和内疚,但仍不放走它。在这里,作者对“绿”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表现得很到位。然而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于这种情感很难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类似的经历,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

  老师讲庄子的寓言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必恭必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羊牛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节仪式供奉,结果呢?这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郁,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老师总结:面对人生百态,面对种种冲突,有多少时候我们站在了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很多的纷争往往就是因为站在自我的立场,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判断评价,造成了诸多的格格不入。

  结合寓言故事,运用启发体验法来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爱”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绿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战敌人的刺刀。他通过对那一抹绿的歌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1、再读全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对于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七、评价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结构全文的。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空间的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3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4

  【教学设计思路】

  《囚绿记》是新课程必修2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教授这篇课文是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为“经”线,以探究文章主旨为“纬”线,在经纬线索中体会散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

  【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主旨,并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实验情况

  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导入

  1、引用顾城的《一代人》。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

  一、课前准备

  1、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引用《一代人》创设美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探究本文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

  学生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大致意思。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文第五至七段,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

  三﹑合作探究

  1、明确:作者喜欢绿是因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色宝贵啊!

  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绿的心情,而绿对作者来说犹如涸辙里的鱼期盼雨水一样,是一种生命、希望。

  (学生朗读,体会那样一种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读进而全班齐读。)

  2、明确:因为喜爱绿所以想要“囚绿”,但“囚绿”带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恼怒。

  示例:“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说明这绿的执著深深刺伤了作者,他的满腔热情化为泡影,所以喜欢变成了恼怒。

  (学生朗读,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尊重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朗读品味散文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中韵味。

  四、扩展延伸

  通过分析囚绿的过程,进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现实意义。

  四、扩展延伸

  学生谈启发。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作者“囚绿”并没有带来快乐,一时的自私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愉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五、主旨探究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过“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文章最后两段。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

  五、主旨探究

  明确:文中提示性语句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大背景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囚绿”之“绿”其实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在扩展延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板书设计】

  中

  绿 囚 国

  人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5

  论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新课程试验,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应用(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它对落实新课程计划有着特殊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试验中教学手段改革的物质基础。但多媒体技术不应只以手段论,应从教学新理论新思想的高度上使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完成从手段到方法、从实践到理论,以此彻底改革传统教学观,形成完善的教学观。为达到这一目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尤为重要,这是由于教学设计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方法实施的总体构想。本文试图在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上展开讨论。

  一、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评价

  怎样的教学思想就会导致怎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如果是以传统思想作指导,就一定是把多媒体作一种单纯的先进教学工具,不可能融多媒体优越性于教学过程中,抑制功能优势的发挥,难以转变教学方式,将电化教学变为“电灌”,这样将可能适得其反,会把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弊端推向极端,对新课程试验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以建构学生认知结构,倡导自主学习的建构主义,已成为多数人认同的先进的学习理论基础。它与新课程试验的重视基础,面向现代化,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有着相当的共性。试验中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认知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引导者。

  这就是说,多媒体教学设计,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学生被动受教育的格局,使老师学生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共同协调发挥作用,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空间;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能以顺序方式进行教学的落后教学形式,使教学过程具有交互性、交叉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要转化学生听、看单一的剌激反应形式,将教学过程变为:教师的感染力、示范性与生动运动的形象、丰富的色彩、轻松愉悦的声乐融于一体,学生在犹如亲临其境的环境中,各种器官协同发挥作用,在学习的情境中全面发挥学生的潜能。

  新兴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能用应试教育评价的标准来衡量,应从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快慢,结构的优化,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程度来确定;应从新课程试验目的出发,全面衡量教学改革任务的落实情况。现代学生,处在科技日益发展、视野不断开阔、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环境里,思维发展由直线型变为发散型,感知事物的能力由片面型转向立体型,接受知识的方式由被动型进化到主动型,掌握知识的方法由记忆型逼近于探索型,只以掌握条条本本的多少是不能完全刻划他们了解事物的全貌,说教模仿不能满足他们的总需求,应试不是现代学生希翼的目标,也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全部内容应是使下一代对未来的人如何适应他们所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生活环境,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有可能使学生全方位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对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结构,各种素质同步提高,特殊素质优先发展。一堂多媒体课的好坏,主要以教师的前缘性引导、教

  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学生的主动学习、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知结构的优化,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来评价。传统的应试标准不应为新试验下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的准则。

  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和未来教学的一种普遍形式,它的教学设计直接地影响教学的质量,也是推广应用多媒体技术必然的准备。根据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我们认为,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是:

  1.信息情境与学习目标相一致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使教师过去文字、符号的讲授,语言启发思考的静态刺激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课堂能够组织、输出更多的信息形式和信息量,使课堂变成一个较大的学习空间。但是每一堂课的信息情境不能是简单的声像堆切,不能将媒体演播变为讲授式的新变化,也不能一味地将无连贯性的未经选择的声像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应该在意义上有一定秩序形式,在情境中有趣味,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生动的信息集合。多媒体课堂教学,既要创设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更要对信息资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环境进行设计,达到信息情境与学习目标的高度一致。

  2、教师前缘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试验乃至今后教学的主要教学思想。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对各种信息的接受与处理应有全新的方法。学生要在丰富的情境中利用自己某一方面的信息加工优势,灵活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不能是对每条信息都进行解释,或者是一味地进行“启发”,当然也不能让学习像看电视节目或听音乐各自为政不放任自流,教师应站在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最邻近发展区),进行前缘性的引导;应适度分析当前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研究归纳,引导学生优化认知结构进行意义建构。这样既可排除非主要信息给学生带来的干扰,同时又积极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我们在教学中,要克服过多的启发,避免抑制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要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品质、形成并改善认知结构。

  3、刺激适度与充分记忆的原则

  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都应遵循学生生理发展的规律,按照其特点组织教学。我们知道,较大的刺激量,能使学生增强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而过度的刺激会引起过早疲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刺激的方式,准确把握刺激量的大小,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情绪即利用非智力因素,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其课堂容量往往比传统教学形式下的容量要大,给学生的刺激程度也较高,这样加速了学习的进程,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就减少了学生理解记忆时间。如果不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就全造成欲速而不达事与愿违的后果。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由于对刺激量大小的认识不足和控制不当,结果事与愿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安排的刺激量适度,把握教学节奏,使学生有充分理解记忆的时间和过程。

  4、人机交互与师生交际的原则

  多媒体课堂教学通过超文本链接和网络学习,能够实现人机的交互学习,增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大显著特点。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脱离教师进行学习,而我们许多的教师,也容易依赖于机器,使讲课的对象与教师分离,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忽视了教师的形态、教师的参与及教师的个人气质和教学艺术魅力对学生情感和知识掌握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人机交互的作用,更要在协作学习中,体现师生的相互作用,注重师生交际,使交互与交际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目的和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我们得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

  情境创设环节

  观察引导环节

  认知建构环节

  交互反馈环节

  整体归纳环节

  三、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多媒体课堂教学要设计什么,怎样进行设计,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任务,我们要遵循其教学基本原则,确立如何去实现教学目的,解决信息的组织和输出方式,明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及学习效果等问题,从整体上去设计教学。

  1.信息情境的创设 多媒体信息是多样化的,信息要进行合理、适度的组合,达到某种能够刺激学生,实现当前学习主题和教学目标。

  · 信息资源的设计 确定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各利资源以突出主题进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可接受性,深化学习主题、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 情境创设的设计 通过有关的信息资源,使教学内容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逼近实际生活和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吻合。通过生动、直观、运动的形象,营造与学习主题气氛一致的声态环境,并动静结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引起积极的观察,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和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新的认识,有新的理解、掌握深化的知识,进行新的建构。情境创设要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其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主动地发现和探索,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协作式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前缘性的引导,使学生在营造的氛围里感受新的事物,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进而运用新的知识、形成意义建构。

  · 信息刺激的设计 情境的创设与刺激量密切相关。要正确处理各种信息输出方式、时机和量度的问题。动态有促于引起注意,超量则容易造成可记忆时间的缩短、深度的分析理解不能完全消化,从而浮于表面,对知识的自我链接不牢靠;音像有促于营造气氛形成新的感受,使学生在愉快中、在与学习内容一致的氛围里引起共鸣,可减轻学习疲劳,但使用不当会干扰对事物的深入分析和干扰严密思考的进程。因此,信息刺激的设计要从方式、时机、量度、动态、声态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安排,达到和谐。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课堂教学,由于显示内容相对较多速度高于一般情况,特别是显示的内容屏与屏之间无残留性,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整体感受相对下降,因此要通过概括性的小结和高度浓缩,刺激学生回忆、记忆和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系统的完整和连贯,完成知识系统的建构。

  2.学习方式的设计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能够很大的改变也必须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影响多媒体教学目的的实现。

  · 交互式学习设计 交互式学习设计要体现各种学生层次的需求,并由不同基础向深化知识趋近,使学生主动地通过交互式的对话,引入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交互的内容要有随机的进入和随机的处理方式,能够通过选定的典型问题、情境,引导正向迁移;也要通过框架式、树式等形式的填充使学生形成整体认识。交互式学习设计的三个主要要素是主动性、引导性和探索性。

  · 协作与引导学习设计 协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分组讨论、协商,以及小组之间提出各组统一见解的学习,是用集体智慧深化个体理解的方式。协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在教师设计的问题范围内进行充分的思考。因此,协作学习可以是在每堂课的初始期,由教师提出能引起争论的议题开始,并通过设计,步步向教学目标靠拢的后续问题,统一学习认识,使学生在协作之中发挥主动性,进行认知建构;也可以是在教学中对遇到的实际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通过一些变式的问题组让学生明辨是非,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在协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性要充分地发挥,让学生在老师教学艺术的感染下,在其魅力的呼唤下,进入智力邻近发展区,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6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信息的特征,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的评价标准;; 2.掌握如何用适当的方法多种渠道获取与制作各种多媒体信息,并能合理运用; 3.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制作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呈现主题,表达

  创意;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制作一个有关多媒体基础知识与应用的内部教学网站,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知道教学的内容、练习的要求等等,也可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查阅,同时也能通过网站提供更多的例子和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课堂和课后的自主学习。

  1.体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主题、创作作品的优越性;通过思考和实践感受不同媒体信息的表达作用;

  2.能辩证地从多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作品,学会欣赏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3.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鼓励原创,体验作品创作中的艰辛和乐趣。

  多媒体作品制作要求:

  自选主题,利用熟悉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记录制作过程。 一、确定主题

  字素材,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使用软件编辑过的图片,自行创作的图像、动画,使用扫描仪扫描图像,使用数码摄像机录制视频录像,使用录音软件录制解说词,使用软件抓取音轨,使用软件进行音频格式转换,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对声源素材进行剪辑、上网下载(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等。 三、设计内容

  画出作品的结构图,并用箭头表示各内容间的转向关 四、准备素材(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你使用了那些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如果是在网上下载的请注明下载该素材的网址,原创作品请注明使用的软件和参考资料。谈谈你准备和获取各种素材的经验。

  你使用了那种多媒体创作工具来编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去体现你的创作意图? 六、经验交流,推荐作品 请你推介一下你的多媒体作品。 你觉得还有那些方面有待改进? 你希望得到的作品评价: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你有哪些收获?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8

  语文课程理念下的多媒体课堂学习设计

  《故 都 的 秋》

  教学设计

  户县第五中学 王美智

  目 录

  前言……………………………………………………………………… 4

  一、 教材分析 …………………………………………… 4

  二、 学习对象分析 ………………………………………………… 5

  1. 知识基础分析………………………………………………… 5

  2.能力基础分析……………………………………………… 5

  3.情感基础分析.……………………………………………… 5

  4. 学习方法分析 …………………………………………… 6

  三、 学习目标 …………………………………………………………6

  1. 知识目标 ……………………………………………………… 6

  2. 能力目标 ……………………………………………………… 6

  3. 情感价值观目标 ……………………………………………… 7

  四、 学习重、难点 …………………………………………………… 6

  五、 学习研究目标 …………………………………………………… 7

  六、 学习思路设计 …………………………………………………8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8

  (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8

  (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8 教法方面 ……………………………………………… 8

  学法方面 ……………………………………………… 8

  学习流程 ……………………………………………… 8

  七、 学习软件设计 …………………………………………………… 8

  八、 学习准备 ………………………………………………………… 9

  九、 课时安排 ………………………………………………………… 9

  十、 学习程序设计 …………………………………………………… 9

  (一)学习流程图………………………………………………… 10

  (二)详细学习程序 ………………………………………………12 十一、板书设计………………………………………………… 19 十二、学习评价量规 ……………………………………………… 20

  《故都的秋》学习设计

  前言: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 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为一体,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在《故都的秋》(两个课时)教学设计中努力实现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制定出信息化教学设计,因此,设想将相关内容有效整合,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和高效能的知识网络。

  一、 教材分析

  课文的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位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中国现代散文,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这些散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还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的思考。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三是语言美。本文与同在本单元的的《荷塘月色》一样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表现北平特有的“秋味”,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从五套高中必修教材来看,本单元是第一次介绍写景散文的单元,本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用两课时完成。

  二、学习对象分析

  1. 知识基础分析。本课是学生步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二篇散文,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背影》、《春》等散文名篇,初步了解有关散文的基本常识,在学习这课之前学习了《荷塘月色》,对散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学生也学习过好多有关“秋”的诗文,了解到文人墨客对秋的感情各有不相同。

  2. 能力基础分析。 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的限制,他们对于散文审美意境的体悟能力比较弱,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的意境,培养学生把握文字和审美的能力。再者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仍有一定困难。

  3. 情感基础分析。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当今,孩子们是很难体会当时在20世纪30年,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人民衣食无安、居无定所,读书人生活颠沛流离,他们理解很

  难诗人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的悲凉感受。

  4.学习方法分析。学生想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更深刻的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景物描写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 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深情朗读法。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一篇优美的散文不能缺少深情的朗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将会选取文中具体写景的几段,让朗读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朗读。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将自己的感情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其他学生注意借鉴示范的学生的朗读技巧,在课后再巩固朗读的能力。

  (2)引练法。鉴于学生在散文分析鉴赏上能力的欠缺,教师可以选取文中的部分内容作示范性分析,引导学生明白散文分析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从哪些方面着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

  (3)、合作探究法。以文本为载体,进行以“秋”为话题的赏析式、仿写式的拓展。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以组内讨论的形式加强对文本的研读,体会文章的文字优美、意味隽永、浓情厚意,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积极讨论交流,学会宽容沟通,学会协作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发展变化。

  (2)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突破难点的关键。

  如何更好的理解“景”和“情”的和谐统一,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障是本课学习的碍点。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9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4.《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5.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6.故都的秋 教学设计

7.《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

8.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

上一篇:《前后》优秀教学设计 下一篇:《微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