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封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一封信》是一篇意味隽永的课文,主题是关于成长、家、爱与亲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对比两封信理解语言运用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2、学会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
3、明白凡事要往好处想,生活才能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多种方法识字及规范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在话语后面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你们写心得时候一般会告诉亲人或朋友什么事情呢?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1)勾画出课文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读准字音;
(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哄、闭、紧、润”等字音,读通句子。
(5)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
(6)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
(7)写字指导:观察“珠、圆、笔”写的时候要注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
2、明白妈妈对露西情绪的引导作用。
故事的开始,出现了一个满腹怨气的小姑娘。放学回家后,妈妈还没回,爸爸又出差国外。露西铺开一张纸的.时候,满腹抱怨就出来了:不开心、妈妈昨天哭了、台灯坏了没人修??
当妈妈拍露西胳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妈妈是不是看到了女儿信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妈妈一定通过女儿的神情看出了些什么,所以,当露西重新写下“亲爱的爸爸”时,母亲便插言道:“我们过得很好。”
露西的情绪瞬间又低落变得积极起来。母亲继续引导:“请告诉我螺丝起子在哪儿??”
开篇时露西就在抱怨床头柜的台灯坏了没人修,这时母亲主动询问工具的位置,言外之意就是,这些事咱们可以自己做,不必让爸爸担心。
再到后面,露西的心情变得格外好,吃鸡蛋、看电影,最后还给爸爸画上了一束鲜花!妈妈成功地将露西的情绪调整过来,也不会让外地的丈夫担心了。
妈妈主动提出修台灯,说明她一直是给自立的人。这种自立其实早就传递给女儿露西了。露西一回家就把土豆削好煮上你注意到了吗?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明白课文成长的主题。
露西早早回家开空调,洗土豆并放锅里,可见她的懂事,而懂事源于成长,父母时常不在身边加速了露西的成长。
2、明白家的重要性。
露西给爸爸写信了,第一段的关键词是“冷清”,一个没有爸爸的家是冷清的,在露西的记忆里,家就是一大早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她玩,是的,这样的家是热闹的,甚至嘈杂的,但家就该是这样的,不是么?
3、明白爱与亲情的重要性。
妈妈陪伴露西重新写信,把第一段改成了“我们过得挺好”。妈妈不希望爸爸操心家里,所以最深切的思念不是告诉对方自己有多么想念他,而是告诉他,我们很好,你安心工作,无须挂念。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家里一切安好的佐证。是的,我们过得很好,家里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甚至还有心情和时间去看一场电影虽然时间尚远。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虽然我和妈妈过得很好,但这一切无法代替你的存在你早点回来吧。
4、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讲述了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的内容讲给父母听;
2、在生活中你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体格式。
2、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3、会坦诚地面对父母、理解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儿子变了朋友”的内涵。
三、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
前面两篇文章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展现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和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给傅聪的一封信》,看看父辈们对于孩子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和情感。
2、初读课文,谈谈自己从信中读到了什么?
主要指导学生圈画、体会信中蕴含的情感:
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和关爱之情;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体谅;父母对孩子的劝诫和教导……
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得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抓住关键词“没一天不”、“翻来覆去”,透露出父母非常想念儿子的心情。
3、在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品析,感受父子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抓住“儿子变了朋友”进行探究,傅雷和傅聪本是父子,现在变了朋友,亲情之中又加了友情,非常难得。(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父子变成了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从文中找一找。)
想儿子,却怕儿子厌烦,于是作罢;想倾诉回忆,想到年轻人向前看的特点,也作罢;对自己提出不落伍的要求,对儿子提出理解父母的要求;相互学习
4、拓展延伸
1、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你们和父母是如何相处的?
2、你们希望和父母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你该怎么做?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 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 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 :
(1)作业 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4
【习作要求】
1、能根据搜集的资料,给心目中的英雄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2、能用书信的方式介绍英雄的事迹,并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作前热身,活跃思维
1、播放几个学生熟悉的奥运健儿、救灾英雄的画面,说说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
2、教师评点,板书:英雄
3、讨论:你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英雄?
4、交流学生熟知的英雄的姓名。
说明:
英雄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还是比较遥远的,不是身边触手可及的,但他们又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个英雄的姓名。但究竟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学生又一知半解,有的男生可能会以为只有英勇善战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甚至有的学生会误以为英雄都是男性。通过这样一个画面的播放,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英雄的含义,明确英雄的范畴。这样有助于为学生接下来扩宽写作的思路,丰富学生写作的材料做铺垫。
二、指导审题,明确写法
1、揭示本次习作的题目:给英雄的一封信
(1)齐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以书信的形式来写)
师:对,作文的'题目给我们规定了这次写作的体裁。
(2)出示本次写作要求:
①给心目中的英雄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②用书信的方式介绍英雄的事迹,并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指名读要求,讨论:要求告诉我们这次作文要写什么内容?
(适当写一写英雄的事迹;重要的是把自己对英雄的感受以及英雄对自己的影响写具体。)
3、小结:细细咀嚼这两句话,我们才知道这篇作文要求我们写些什么。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理解题目,读懂要求。
说明:
要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往往对作文的标题感兴趣,对于要求一类的提示,往往匆匆而过,不加咀嚼。在这个教学板块中,教师通过对题目(包括要求)的解读,旨在让学生关注提示语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审题,确定文章体裁。然后根据习作的要求,学生知道本次习作既要适当写一写英雄的事迹,又要重点把自己对英雄的感受以及英雄对自己的影响写具体。只有明确了这些,学生动笔时才会在要求的范围内,不至于想到哪写到哪,没有条理和内容。
三、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英雄事迹,准备大组交流。
2、大组交流,要求: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地说一说一位英雄的事迹,不能重复。
3、要给你最崇敬的英雄写一封信,怎样才能写具体,写出你的心里话呢?
(1)要针对英雄的某一举动或某一句话来写;
(2)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
(3)可以写自己对英雄的感受;
(4)也可以写英雄对自己的影响。
4、学习例文。
四、完成习作,交流修改
1、静心思考,独立选材。
2、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3、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说明:
交流、评议乃至修改同样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步骤之一。让学生课后自己修改文章会有很大的困难,让学生把作文放到课后去写,学生说不定就会忘了要求,当堂完成是最好的方法。它既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写,又可以限制学生写作的时间,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时间,有选择地让学生写一个片段,而不必完成整篇作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建议这个环节教师要舍得花点时间,这样坚持训练收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一封信》一课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对于这类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体验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学情分析
对于书信,二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学生从中体气到母亲对露西积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并学着练习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同学)写一封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手上有许多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读信)
2.你们觉得哪封信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给她的爸爸写信的。(板书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
2.同桌轮读,互相纠正错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露西在给谁写信?
(2)露西写了几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别写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过才能回来,所以露西想给爸爸。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
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笔顺。(出示生字课件)
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火”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三、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四、拓展延伸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分析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 认识 16个生字, 会写 9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质疑:谁给谁写信?写了些什么?
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谁在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 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 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2)认读本课新词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 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 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 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 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 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单 居 招 呼 快 乐
(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呼、乐”字的书写。(板书:呼 乐) “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其中,第八笔是“竖 勾”。
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 导 .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 笔顺,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露西,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 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 认识 16个生字, 会写 9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 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露西具体写了些什么?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封信)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 2— 14自然段,想想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 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 第二次写信的。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 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 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 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围绕“露西是怎么给爸爸写信的”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 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一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 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第一次写信, 我是从课文的'第 2、 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 2、 3自然段,找出描写第一次写信 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 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
A.“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B .“以前每天早晨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C.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总是修不好。”
D.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4)露西的爸爸不在家,露西多么不开心呀 ! 谁还想读。 (板书:不开心 冷清)
(5)读得好 ! 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全班女生一起读。
(6)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 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9)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
2.哪些自然段时写露西第二次写信的 ? 写了些什么?
(1)我是从课文的第 7--14自然段中读到的。
(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 子。
A.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B.太阳闪闪发光,我们的希比希在阳光下又蹦又跳。
C.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 自己修台灯了。
D.下星期天我们要去看电影。
E.爸爸,我们天天都向你。
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读得好 ! 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3.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你更喜欢那一封,为什么? 我喜欢第一封信,因为读后让人感到心情很好。 我也喜欢第二封信,内容上虽然和第一封是一致的, 但是第二封信更充满乐观、阳光、坚强。(板书:乐观、阳 光、坚强)
指名朗读 4 14自然段。读出对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 情,读出露西的坚强、乐观和自信。
四、小结全文。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 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
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
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理念
《给儿子的一封信》是当代作家刘亚洲写给将满14岁的儿子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父亲深情回忆了儿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肯定了儿子“心地善良”“有平民思想”的优点,也指出了儿子“举轻若重”“意志稍缺”的不足,并针对儿子的不足提出了希望:希望儿子有“博大的胸怀”,有“铁一般的意志”。阅读本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书信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受到亲情教育,体会“父母心”的深厚博大。
这篇文章语言意味深长,感情真挚动人。针对它的特点,我们将这节课定位为自读感悟课,由“把握内容”“赏析语言”“体会感情”三大板块组成。在进行每个板块的学习时,均采用“阅读—交流—畅谈”的学习方式,由阅读带动思考,由思考激发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教育,从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书信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字词及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和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问题,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儿子的'爱,体会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深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现在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打电话等便捷的交流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而写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被一些人淡忘了。同学们,你们写过信、收到过信吗?你们对写信这种交流方式有什么看法?
(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归纳总结)
写信固然不如打电话等手段方便、快捷,但它却能更有条理地表达人的想法,更生动地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信体的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当代作家刘亚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看似随意的聊天,却能使学生对书信表情达意的作用有所认识,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把握内容
1.通读感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与身在异地的亲人、朋友通信,很少与朝夕相处的亲人通信,作家刘亚洲的这封信恰恰是写给朝夕相处的儿子的,他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
2.小组交流:作者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作者在信中列举了很多事例,肯定了儿子的优点,也指出了儿子的不足,并针对儿子的不足提出了希望。
3.个人畅谈:在父亲所列举的儿子的优点与不足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儿子的优点为什么可贵,不足为什么需要改正。最好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去谈。
(设计意图:默读课文、讨论问题两个环节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畅谈想法这个环节意在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赏析语言
1.品味赏析:在这封信中,作者除了列举事例对儿子循循善诱,还写了不少思想深刻、文字精练的警句,这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耐人寻味的语句。
2.小组交流:你找到了哪些精辟的语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3.个人畅谈:在你找到的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精辟的语言,使学生体会作者对儿子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另外,品味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还可以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产生积极影响。)
(四)体会感情
1.总览归纳:通过前面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总览全文,说说透过这篇文章,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父亲。
2.小组交流:本文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位父亲?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它包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子、欣赏儿子的优点、不溺爱儿子、注意培养儿子优秀的意志品质等。
3.个人畅谈: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胖胖”,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立足文本,客观评价文中父亲的爱,再让学生置身角色,以“胖胖”的身份感受父亲的爱。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
(五)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上,同学们通过这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产生了不少感悟。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是这样关注孩子的成长,只不过有些父母不擅表达罢了。下面,请同学们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体会一下他们对你的感情,然后说说:你在父母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你的父母欣赏你哪些方面?他们认为你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他们对你有什么期望?)
(学生自由畅谈)
父母对孩子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同学们刚刚所谈的,也许仅仅是他们对你们深厚感情的一小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父母心”,同学们不妨请父母给自己写一封信,看看父母对自己寄托了怎样的深情与期望。
(设计意图:进一步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语文课堂拓展延伸至生活,让学生感受伟大的父母之爱,给学生提供一个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六)布置作业
1.收到父母的来信后,请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回信,或表达你对他们的理解、感激,或针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
①格式正确。
②语言诚恳,有礼貌,富有真情。
2.课外阅读《傅雷家书》。
(设计意图:给父母写回信,一方面促进学生与父母交流,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书信这种文体,锻炼写作能力。课外阅读《傅雷家书》,既能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使学生再次受到情感教育。)
设计反思
《给儿子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渗透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对本课的设计重在突出“体会父母心”这一中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学习过程划分为三大板块,“把握内容—赏析语言—体会感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个板块中又分别设置了三个小环节,“阅读—交流—畅谈”,立足文本,联系生活。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对儿子的深情,并进一步体会到了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感情。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
(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
(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
(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
(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
(2)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
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9、作业 :完成作业 本第七题。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
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
二、教学过程
1、指出学习目标。
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
(汇报过程略)
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
(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
(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
4、给课文分段。
(1)回忆分段方法。
(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
5、作业 :作业 本4、5题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倾听故事,感悟真挚深切的母子深情。
以生动自然的表情和真挚夸张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第5号,故事磁带,一封较大的画满爱心的信。
用来画信的纸、笔,每人一只信封。
活动过程:
猜猜这是谁的信。
出示信。这是谁的信?他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爱心?
我们来听个故事,谜底就揭开了。
乌龟给妈妈的信。
教师以生动自然的表情、语气讲述故事至“……小蜗牛还不会写字,他想了一想,画了一幅画”。
乌龟给谁写信?信里写了些什么?
结合挂图再次讲述这一段故事。
乌龟妈妈收到信后心里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蜗牛为什么也想给妈妈写信?
小蜗牛给妈妈的信。
小蜗牛不会写字,你们猜他是怎么给妈妈写信的。
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蜗牛妈妈看懂小蜗牛写的信了吗?信上说了些什么?
你看了这封信,心里有什么感觉?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感觉一样吗?
一张纸、一幅画,竟会让妈妈这么高兴,你觉得奇怪吗?
我给妈妈的信。
你觉得妈妈爱你吗?为什么? (如,妈妈给我做香喷喷的饭菜,给我买可爱的玩具,给我讲好听的故事,总是亲我抱我,等等)
引导幼儿一边静静地倾听故事录音,一边甜甜地想像乌龟和妈妈、蜗牛和妈妈之间浓浓的情意。
你们爱妈妈吗?你们这么爱妈妈,妈妈知道吗?怎样让妈妈知道呢? (如,告诉妈妈“我爱你”,给妈妈一个甜甜的吻,送给妈妈一个节日礼物,给妈妈写封信,等等)
让我们也学着小蜗牛的样儿给妈妈写封信吧,想一想怎么写才能让妈妈看懂你的意思呢。
提供纸笔,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方式给妈妈写信,写完后将信装入信封,回家后交给妈妈,并与妈妈一起读信。
建议:
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充分感受作品中洋溢着的爱意,具体体验自己对妈妈表达爱意时,妈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妈妈积极回应自己时,自己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有可能的话,在幼儿写信时配以温馨的背景音乐,有助于幼儿表达。
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妈妈一起读信,目的是促进亲子交流,增进亲子情感。教师可事先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重视孩子的表达并予以积极的回应。当幼儿以语言、动作、神情表达对妈妈的爱时,他心里潜隐着的爱意会由朦胧到清晰,由零散到集聚,从而获得愉悦、温暖的情感体验。
同伴间的交流放到第二天最为合适(最好让幼儿把信带来),教师既可让幼儿公开说说信的内容及表达方式,又可让幼儿重点讲讲妈妈收到信后的语言、动作、神情,使交流活动成为又一个感受母子亲惰的高潮。
可在日常活动中组织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相关内容,重点观察图中故事角色的表情、动作,在此基础上学习复述角色间的对话。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本课生字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领会信中所饱含着的深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讲一则小故事,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让学生感觉到自然界中母亲的伟大。故事略。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更不用说,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你们认为你们的父亲是这样吗?(学生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板书课题),注意这位将军的.名字(亚洲)并展示多媒体,了解作者。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圈画生字词,自己动手解决。(展示多媒体及时检测);
2、信中主要讲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1、优点:
A、写了哪些事例?你对哪个事例印象最深?并谈感受。
B、为什么只突出这两个优点?
C、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实际谈谈。
2、希望:
A、写了哪些事例,哪些事例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B、为何只强调这两点呢?
C、你怎样看待自身的不足?联系实际谈谈。
(四)、口味语言:
从本文中推荐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作业
1、把你从本文中推荐的名言、警句制成卡片,看看谁做的最好(从布局、内容、字体等方面比较)
2、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尽可能回答你父亲可能对你提出的的希望。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封、削”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生字,会写“出国、半年”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
梳理出前后两封信的内容,明白信的内容不同,生活态度也有所不同。
教学难点:
通过前后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并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懂得要调整好情绪,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一封信的旅行》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五、总结全文。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6
活动目标:
1、 在情景中大胆感知、理解、表述信的内容。
2、 初步感知信的格式,并尝试“写”信。
3、 在听听、讲讲、做做、说说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材料创设:
图片,纸、笔
活动过程:
一、 设疑、猜测妈妈的去向,引出图画信
1、 出示小男孩设疑:今天是星期天,宝宝起床发现她妈妈不在家,急得快要哭了。你们想象看,他妈妈会去哪?
2、 引出信:小宝宝在家找呀找,发现了一封信,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它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它看一看,读一读。
二、 理解、表达信的内容,掌握解读信的方法
1、出示图片,理解内容。
2、这信是谁写给谁的`?
3、分步理解图画信的含义:妈妈让小鸡在家做些什么事?这箭头是什么意思?
4、小结:原来这是妈妈让宝宝在家做事的顺序
5、个别幼儿大胆读信,宝宝有点明白了,谁能把信完整的读出来,记住不要忘了念称呼和落款
三、尝试制作图画信,尝试连贯讲述。
1、写信重点:告诉妈妈你要为她做些什么去关心自己的妈妈
2、幼儿写信,并读一读信
3、寄信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对木偶的形式是很喜欢的,幼儿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初步尝试了认读信,而且也尝试了自己写一封信,从反映上看幼儿中三分之一的幼儿能正确使用信的格式进行写信,还有一部分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写信还有困难,这对我很有启发,我想集体教学活动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指导和学习,这样也便于老师的个别指导,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是比较高的,也能很好的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对于中班孩子来说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是我们以后活动中可以尝试的。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读文理解举例在书信中的作用,积累文中的经典语言。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交流深刻理解书信中所讲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母的爱子之情,培养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体会书信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并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深化的。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块用来出示预设问题及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的一生中会拥有许许多多珍贵的东西,(问学生)生命中你最看重什么?为什么?(生答)(老师归纳)我们每个人最看重的事物也许不一样。有人最看重艺术,愿意为艺术奉献终生;有人最看重自由,“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人最看重学识;有人最看重健康;有人最看重诚信等等。然而不管你最看重什么,人的生命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也应该是人人必须看重的,那就是亲情,它是我们每个人生命里的.永恒。
今天,我们来学习刘亚洲先生《给儿子的一封信》,这封信寄托着父辈对子女浓浓的真情,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不少新的感受和启发。
二、解题
1、介绍作者刘亚洲先生。
刘亚洲 1952年10月出生,1968年参军,1972年人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大学毕业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以敏锐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捕捉国际军事斗争新动向,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等。1984年,南国有战事,随军采访,负伤,创作了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响。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语言系客座教授。1990年后创作了《广场》、《之死》、《实录》等作品。多次获奖。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
2、读了标题后,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
明确:刘亚洲先生为什么要给儿子写信?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解读这封书信的关键。
三、初步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文后字词积累,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2.思考“解题”2中提出的问题。
四、研读课文
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①刘亚洲先生为什么要给儿子写这封信?
讨论后明确:(老师补充介绍)这封书信原来有个题记:“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遂作。”联系全文,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才让作者意识到“十四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进而联想到在这个人生的台阶上,有人胸有大志,例如:“我和你妈妈都是十五岁参军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十六岁参军、“闹红”的;有人失足,进了劳教所。作者在这个重要关口给儿子写这封信,是企盼儿子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打造生命辉煌的篇章。
②信上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信中提出了儿子的优点:一是“心地善良”,一是“具有平民思想”;还对儿子提出了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并解释词语:
倚马万言、希冀、豁达、诀窍
2、思考:十四岁作为人生的一个台阶,你认为还必须具备怎样的一些品质?要求:(1)要言之成理,(2)形成文字,准备下一节课演讲发言。
《一封信》教学设计 篇18
活动来源:
信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幼儿在以往的生活中,已经有了关于”信”的朦胧的经验,本活动将带领他们进一步体验、探索和尝试。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通过特定方式传达信息、表达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儿口语听说和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来说,让他们体验写信、寄信、送信的乐趣,远比教他们什么是信,什么是邮票更有意义。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的是幼儿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教师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下,自发的去探索、发现,获取一些相关知识,促进其能力的发展。本活动利用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画形式,表现书信的基本格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材料的供给,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乐趣。
教师还通过活动的延伸,促使幼儿对”信”有进一步探索,了解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新形式的”信”,引发他们对信息世界的好奇与思考。探究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及其变革,激发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信件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图的含义,体验获取信息的快乐与成功。
2、知道写信所需的工具(信纸、信封、邮票等)。
3、了解信及信封的基本格式,能用文字加绘画的方式写回信,体验写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信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2、情境准备:将活动室的门贴上小狗的头像以及小狗家的地址和门牌号,表示这就是小狗的家。
3、教师自制的PPT课件《一封信》,录制好小熊读信的录音。
4、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封与教师PPT课件内容相同的信,准备一个相同内容的大信及信封给教师。
5、为幼儿准备写回信所需的:信纸、信封、笔(铅笔和水彩笔)、邮票、以及小狗家的地址、小熊家的地址、收信人(小熊的头像)、胶水等若干。
6、小狗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玩游戏《开火车》,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先组织幼儿在室外玩《开火车》的游戏,活动室内另一名教师则在幼儿的椅子上放上事先准备好的信。待信放好后,教师就可以将幼儿带入活动室了。
教师拿出小狗的头饰并请幼儿戴上,告知幼儿游戏的玩法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游戏玩法:教师扮小狗的妈妈,幼儿扮小狗。
师:宝宝们,妈妈今天要带你们一起去旅行,好吗?(幼儿一个跟在一个的后面,随妈妈玩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自由的行走,边走边念儿歌:小乖乖,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呜–
幼:开哪里?
师:开北京。
幼:谁来开?
师:我来开。(教师更换不同地点,游戏反复进行。)
二、导入活动。
1、进入故事情境,引出信。
师:宝宝们,我们的旅程已经结束了,现在,妈妈带你们回家吧!(教师将幼儿带入活动室。在进入活动室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门上的头像、地址和门牌号。)
师:宝宝们,我们已经到家了。现在,我们各自找个位置坐下吧!(幼儿找座位坐下,发现了问题。)
幼:老师!你看,这是什么?
师:这是一封信,我也收到了一封信。
幼1:怎么会有信呢?
幼2:这是谁的信呀?(幼儿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搜寻信封上所反应的信息,体验收到信的快乐。
师:你们看,信封中间有一个头像还有一个”收”字,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1:是小狗的头像。师:谁是小狗呀?
幼2:我知道了,这表示是给我的信。
师:对了,这就是一封给我们的信。
三、引导幼儿读信。
1、激发幼儿读信的兴趣。
师:这封信是谁写的呢?让我们打开信封,一起来看看吧!(幼儿和教师一起打开各自的信封)
幼:老师,信封里有张纸。
师:这个叫信纸,是写信用的。让我们看看信上是怎么说的?
幼1:老师,纸上什么都没写,只有图。
幼2:老师,信上怎么没有字呢?
2、引导幼儿对信件内容进行探索、讨论的活动。发展它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师:这些画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看懂吗?这些画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能猜出来吗?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让我们来一起仔细的看看吧!(给幼儿探索、猜测、讨论的空间)
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结果大胆地表述出来。
师: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又知道些什么?把你看到的和知道的讲给大家听听。(请个别幼儿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述)
四、教师播放幻灯片,带领幼儿共同观看阅读,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1、教师播放幻灯片
2、将幼儿探索得出的结果集中反馈到PPT课件中。
师:谁来说说信中的这些图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请个别幼儿回答)待幼儿回答正确后,教师将文字置于信中图的位置。
- 一封信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封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封信教学设计03-08
一封信教学设计03-01
《给英雄的一封信》教学设计03-23
《一封信》教学设计(精选20篇)10-18
[画风教学设计]画风教学设计09-27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02-02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 教学设计05-31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07-06
教学教学设计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