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教学设计

2023-01-29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字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能力目标: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命运的同情、

  情感目标: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金字塔外观特点及建筑方法。

  2、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教学准备:

  埃及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体会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2、入题,读题。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激趣:“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好奇与向往,开始今天的探险之旅,揭开金字塔神秘的面纱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重难点词语,认一认,记一记。

  2、同桌分读课文,互查字音。

  3、提出重难点字词,认读。

  4、轻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你从中了解到关于埃及金字塔的什么知识?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由交流。[=小 学 教 学 设 计 网=]

  三、研读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出研读专题:为什么说“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是埃及的象征”呢?以金字塔的“外观结构”和“建筑方法”为主题,分小组选题后合作研读,再在班上汇报交流。

  2、小组分工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1)金字塔的外观结构有什么特点?它的宏伟和精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找出作者的观察点,理解重点句子,指导领会句子的说明方法。

  指导朗读。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的设问句,交流有关建造方法的几种说法。

  4、拓展提升。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数的。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谈谈你的感受。

  假如你是当初建造金字塔的一个体力劳动者,你会有什么想法?

  假如你是当初金字塔的设计者,你会怎么想?

  (2)小辩论:为了给一个帝王建造陵寝,有多少人陪葬在沙漠中啊!你认为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你想对埃及法老们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结合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所了解的埃及。

  2、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及中国长城等古代建筑的课外书。

  板书设计:

  所见 巨大矗立

  埃及金字塔见闻: 所闻 劳动者用血汗、身躯垒成 劳动人民

  勤劳智慧

  不朽 劳动者所创造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了解了兵马俑的宏伟壮观,感受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不被其折服,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十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 ,去探索未解之谜,你们有没有信心?

  2、学生介绍: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3、师:(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4、读好这些词。解释: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过渡:埃及金字塔凭什么能“傲对碧空”呢?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 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介绍的?(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学生交流。

  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6、拓展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为“傲对碧空”的? 课件图片 (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长龙,备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还有我国的故宫,它气势磅礴,精妙绝伦,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呢。 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 , 悉尼歌剧院构思奇妙,造型独特,气势非凡,傲对碧空。)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度: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清朗读第四节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是怎样介绍金字塔的建造的'?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练笔 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此刻面对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5、小结

  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五、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过度:金字塔的确是这样建造的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据说”→不解之谜: 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根据估计,胡夫金字塔用了260万块石块。假设近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须费时近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到底在没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将石块搬运、砌迭。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即使以现代最先进的土木技术也很难以完成。建造金字塔的石块,是以木制的滚轴运送,可是尼罗河流域生长最多的只是棕榈树,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热沙漠中惟一的遮阳材料;古埃及人决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榈树的材质比较柔软难以充当滚木。如果滚轴的确是木制!那么,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舰队由外输入木材,然而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运输木材的船只遗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一把锐利的刀也难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隶之手,的确令人难以相信。同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金字塔作为法老(Pharaoh)的陵墓自然实在难以置信,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要完成此建筑所需时间长达近70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们又为何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打开金字塔不解之谜吧。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表现一个事物的写法。

  3、通过反复诵读原文的语言材料,充分感受埃及金字塔“宏伟而精巧”、“建造科学”的特点,从而深刻领悟这一工程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

  2、 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过程】

  一、选准教学切入点

  1、 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一遍课文,思考你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的什么最感兴趣?

  2、 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

  生1:对它的作用感兴趣。

  师:那它有什么用?

  生2:对它的年代感兴趣。

  师:距今有多少年了?

  生3:对它的位置感兴趣。

  师:它在什么地方?

  生4:对金字塔的外观感兴趣。

  生5:对金字塔的建造办法感兴趣。

  生6:对金字塔中的胡夫金字塔感兴趣。

  3、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金字塔的外观、胡夫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办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提问,做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简单的问题在提出时,就当时解决,将金字塔的外观、胡夫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办法串于一线,熔于一炉,形成板块,突出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深入文本,层层展开

  (一)学习外观板块:

  1、 默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金字塔外观的句子。

  2、 指名汇报。

  3、 指导朗读。

  4、 指名学生概括地说一说金字塔的外观特点。

  5、 师总结:这些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现已成为埃及的象征。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降低学习难度。)

  (二)学习胡夫金字塔板块

  师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共有多少座,作者重点写了哪座金字塔?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两个板块之间,过渡紧密,又轻易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得以巩固。)

  1、 胡夫金字塔有什么特点?

  2、 外观宏伟体现在哪?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宏伟气势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

  3、 互动交流:

  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比较句子,哪句话好,好在哪里,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座塔高146米多。

  这座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塔高146米多高!那是什么样子?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动笔算一算:塔身共用的石块有多重?假如一辆火车有三十节车皮,运这些石块要跑多少趟?

  4、 指导朗读。

  5、 结构精巧体现在哪?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结构精巧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

  6、 互动交流: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比较句子,哪句话好,好在哪里,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7、 指导朗读。

  7、师总结:胡夫金字塔外观如此宏伟,结构如此精巧。它工程浩大,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它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对比,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对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静心思考,用心揣摩,感受金字塔之宏伟,之精巧,体悟语言文字之精妙。通过算一算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

  (三)学习建造办法板块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古埃及人民

  “运石”和“砌塔”的情景。同桌之间再议一议。

  2、文中“据说”一词能否删除。

  3、用积木演示“运石”和“砌塔”的情景,再交流文中“据说”一词能否删除。

  4、(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用积木演示的过程中体会“运石”和“砌塔”的不容易。)

  4、总结:“运石”和“砌塔”的科学方法,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课外延伸

  1、 阅读课外资料:关于胡夫金字塔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和推测,其中最著名的即所谓金字塔十奇,阅读金字塔十奇。

  2、 看胡夫金字塔的结构图。

  3、 看狮身人面像图片,阅读相公资料。(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金字塔的兴趣,拓展阅读,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练习说话

  学习本课后,你想说些什么?

  五、巩固总结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长城、秦兵马俑是中国的象征,……这些都是世界性的历史文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爱惜保护这些历史文物,将来来探索这些历史文物。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澄、译”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

  2、默读课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根据两篇短文介绍的金字塔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对金字塔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金字塔夕照》

  朗读课文。课文是什么体裁?结构是怎样的?(写景散文。“总一分”结构。)

  (1)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

  (2)第二自然段写金字塔与周围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开阔雄浑的画卷。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是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是:真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3)第三自然段写作者对“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来历的思考。

  (4)第四自然段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难忘。

  全文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和作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这一人类建筑奇迹的赞叹之情。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

  (1)本文由两部分组成

  ①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读图和筛选信息。说一说你从这一部分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约600万吨。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3万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开罗郊外的沙漠里。(引导:读图。有骆驼说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观雄伟。(“用大约230万块石头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引导: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金字塔的雄伟。)

  生5:工艺精湛。(“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引导: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6:设计巧妙。(两个“正好”突出了这一设计的巧妙。)

  ②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筛选概括信息。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术、采石技术和石窟陵墓、神庙等建筑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结晶。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你能搜集资料。回答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吗?(答案不唯一。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金字塔是一伟大奇迹。体会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包含两篇短文。体裁各不相同。描写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异。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描写一处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查找相关资料。试着介绍一下金字塔吧。

  教学反思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金字塔的资料。了解金字塔的基本情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非连续性文本是阅读文本的一种。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读图和筛选信息。在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总结。培养他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兴趣和能力。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

  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出示烈士陵园塔和海会寺双塔等各种各样的塔,过渡到“金”字,再过渡到金字塔。

  2、板书并交流课题

  说一说从题目中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问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重点

  1、自主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还不少,请带着自己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2、学生交流,自主释疑。

  说一说通过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第一段交流。(播放课件)让学生用第一段中的词语来描绘你所看到的金字塔。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宏伟、精巧和科学建造

  3、找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承上启下)

  4、学习“宏伟和精巧”部分。

  (1)课文哪部分是写金字塔“宏伟而精巧的”?(第3自然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宏伟,哪些句子写精巧?

  (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a、高146米多,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指导朗读:我们的教学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

  b、绕一周走一公里:体会到到金字塔底面积很大,用数学来说明;

  c、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

  d、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将石块打磨得十分平整,然后叠放在一起,中间没用任何水泥类粘结物。这样堆砌起来的金字塔牢固吗?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知道吗?为了保证金字塔永远不倒,古埃及人没用一颗钉子,没用一根木料。因为钉子时间长了会生锈,木料时间长了会腐朽。整座金字塔都是用这些巨石构建的。)

  e、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驾岭乡约有3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5、学习“建造过程”,感受埃及人民的智慧。

  过渡:如此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5自然段。

  (1)学生交流汇报:

  运石料——修土坡——移土坡

  感情朗读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画一画。

  读完这一段,你想说什么,想对古代埃及人民说什么?

  三、学习首尾,体会情感

  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评价金字塔的?请读最后一段。

  1、感受词语(矗立、起伏的黄沙、四、五千年,)解决“傲对碧空”的问题。

  2、思考: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学生讨论)

  3、再读最后一句,体会埃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四、课堂拓展延伸。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这也是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之一的重要原因;由于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它建造过程的艰难与埃及人民的聪明、智慧,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是当之无愧的。

  课后探究:(课件)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为什么被称为文明古国?

  (2)查找“世界八大奇迹” 的相关资料。

  (3)小秘密:金字塔里存放着法老的尸体——木乃伊,你知道木乃伊是怎么回事吗?

  五、总结升华。

  我们今天不仅了解了金字塔的外形和结构特点,而且更感受了古代埃及人民的聪明和智慧,相信你们通过努力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来可以在月球或者太空中建造比金字塔更宏伟更精巧的建筑。

  附:板书设计

  宏伟而精巧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进一步熟悉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作出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质疑、探究的能力。

  3、情感:通过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世界地图一张。

  2、李小佳父亲的来信。

  3、李小侍的卡通图片和她的录音。

  4、非洲气候分布简图。

  5、非洲政区轮廓图每个小组一张。

  6、彩色橡皮泥。

  7、多媒体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昨天,老师接到一位同学的电话,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可我也没法回答,你们愿意帮助她吗?好的,今天,老师就把她带来了(出示李小佳卡通图片),当面向你们请教,希望咱们能帮她解决一些问题,帮上她的忙。(放录音。大意是李小佳的父亲在埃及工作,父亲让她暑假去埃及旅游,而她对于埃及却一无所知)

  2、这就是李小佳爸爸给她寄的一封信。

  (出示爸爸来信,信的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工作,埃及风光以及希望小佳能来埃及的想法)

  请学生读信。

  3、刚才小佳说非常想到埃及去看她的爸爸,可是不知道出行前该做哪些准备,你们能替她出出主意吗?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1、小组交流,提出建议。

  (了解埃及位置、准备衣物、购买飞机票)

  2、教师帮助整理建议,列出方案。

  (三)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1、看来,要去埃及旅行,我们要做的事还不少,那么现在我们来一条条看一看,刚才大家提到,要去埃及首先要知道埃及在哪里,那我们来看世界地图,上节课,我们在介绍印度时,大家已经学会了怎样看地图,从地图中获得知识,那么现在请你来看地图,你能在这张世界地图上找到埃及吗?

  请学生说出埃及的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部,小部分领土(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

  2、小佳去旅行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平时旅游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所带的衣物,雨伞等旅行用品)指导学生在非洲气候分布简图上找一找埃及的气候类型。

  (教师介绍: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年温差在12℃-16℃间,变化较小,地中海附近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3、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小佳订好机票,可由于中国还没有直达埃及的航班,所以准备取道香港转机再飞往埃及。

  (出示多媒体)现在地图上有两架飞机都前往埃及,一架乘坐的是从欧洲转道而来的中国贸易考察团,一架是李小佳乘坐的航班,李小佳的父亲要去接机,那么他要接的是哪一架呢?两架飞机分别正飞越什么海域上空?

  4、空间位置的拓展训练,除了乘坐飞机到埃及外,李小佳还可以怎样去埃及?经过哪里?

  (此题留给小组交流)

  (水路:太平洋、印度洋)

  (四)小组拼图,巩固新知

  1、刚才通过小组学习,我们同学都弄清楚了埃及的地理环境,那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拼图游戏,看哪一小组能用橡皮泥制作一张埃及轮廓模型。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张非洲政区轮廓图,请你们用像皮泥捏出埃及以及邻近埃及的国家轮廓模型,并将它们粘到相应位置。

  2、在非洲政区轮廓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埃及所濒临的海洋名称。

  (五)教师总结,引出下文

  李小佳经过十几小时的飞行终于来到了非洲埃及,见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爸爸,那在非洲她的爸爸又带她到哪里游玩了呢,让我们下要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尼罗河,知道它的走向,注入的海洋,理解她对埃及的重要意义。

  2、能力:通过埃及气候对居民建筑风格的影响,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进一步培养学生多途径获得信息,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通过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态度,通过埃及人民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差异的学习,感受到劳动人民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的民罗河资料和埃及风光图片。

  2、有关尼罗河的挂图。

  3、有关尼罗河的风光照片及录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尼罗河

  上节课,在我们的帮助下李小佳到了埃及,见到了她的爸爸,爸爸看见小佳非常高兴,想利用这个暑假带小佳在埃及好好游览一番。那么先去哪里呢?爸爸说,他要带小佳去尼罗河观光。

  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生息繁衍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我们中国有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和长江,而埃及则有尼罗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为什么这样说呢?

  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一段话。

  (没有了尼罗河,埃及沙漠面积就更大了。)

  (二)借助资料,走近尼罗河

  1、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师生感情充沛地诵读课文中的诗句: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

  2、这样一条与埃及人民息息相关的河流究竟是怎样一条河流呢?

  小组借助资料讨论。认识尼罗河。

  3、小组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结果,进行整理。

  (尼罗河的概况,尼罗河的作用)

  (三)放映录像,感知尼罗河

  (四)借笔抒怀,赞美尼罗河。

  1、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离开座位去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五)分辨照片,了解民居特点

  1、在埃及旅游是令人难忘的,因此李小佳拍了许多照片,你能在以下两张照片中辨别出哪张是埃及的吗?能够说出原因吗?(出示多媒体展示的课文中的照片)

  2、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给出提示:

  埃及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气温最高可达40℃。(多媒体出示)

  那么相应的建筑会有什么特点?

  (厚墙、少门窗,平屋顶,材料多以砖头为主)

  这样看来,每个地方的建筑不仅是本地经济水平的反映,还可以看出气候与地形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其实这样的影响还不止于建筑,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还会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性格特点产生影响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们根据手里的资料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3、小组交流,以表格方式呈现并汇报交流。

  (六)教师总结,活动引向纵深

  根据你们对埃及的认识与了解,李小佳在埃及期间还会到哪里旅游,在哪里留影呢?下节课要继续探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历史及传说,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2、情感: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通过对木乃伊的教学减少学生对死亡的恐惧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

  3、能力: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图片。

  2、木乃伊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介绍激发兴趣

  1、出示“金字塔”的图画,边看图边听老师介绍或事先指定学生讲述。

  2、听后让学生谈谈,资料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讲述埃及的历史:法老时代是埃及的全盛时期,但随着内乱外患来袭,埃及势力逐渐变弱,后期的埃及遭逢了来自利比亚、波斯以及希腊等外族的侵略,到了公元前30年,也就是大约距现在20xx年前,埃及最后一位女王去世后,埃及遭罗马帝国并吞,法老时代至此正式宣告结束。

  (二)解答小佳的疑问

  1、有一个小叫小佳的.同学,她的父亲在埃及工作,她对埃及的事很关心,尤其对埃及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她有一些弄不明白的地方,你能帮帮她吗?

  (1)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被搬运过来的?

  (2)古埃及的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法老”是什么人?

  2、请同学们阅读“是谁搬运来建筑金字塔的巨石?这一页的内容,然后和同座的同学议一议,看能否回答小佳的问题。

  3、阅读讨论后交流(鼓励有更好地猜想)

  (三)金字塔的传说与来历

  1、为什么人们都称它们为“金字塔”,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内容见课文“金字塔的传说与来历”)

  2、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金字塔”的传说?

  3、总结:我们中国人之所以称这种坟墓为金字塔,是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字中的“金”字。

  4、有谁知道“金字塔”里有什么?(木乃伊)展示木乃伊的资料(见课文“知识窗:木乃伊”)

  5、教师:木乃伊的产生令人惊奇,其制作的方法更是叫人惊叹!

  6、提问: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

  7、小组讨论话题:

  (1)你们相们“木乃伊”会让人重生吗?

  (2)人死亡后还会有灵魂吗?

  如果学生知识面比较广,分析能力比较强的话,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一个小小辩论会,辩论的题目可以在上述讨论的话题中选择确定,最后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客观认识人的生与死。

  (四)介绍狮身人面像

  1、出示“狮身人面像”图

  2、讲解:埃及除了有闻名的“金字塔”以外,还有另一个奇迹-----“狮身人面像”

  3、你们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4、请学生阅读课文“狮身人面像的传说”。

  (五)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为什么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古代埃及人在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2、情感: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3、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的能力,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展现埃及古代文明的图像资料。

  2、学生分小组搜集有关埃及古代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埃及著名的建筑奇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埃及在农业、文字、医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哪些灿烂的文明。

  (二)分组学习、介绍

  1、课文给大家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内容:农业、文字 、医学、数学和历法,现在我们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你对哪个内容感兴趣,或者收集了哪个方面的资料,就到哪个内容的探究小组里学习。

  学习活动要求:

  (1)阅读书上的相关资料。

  (2)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3)讨论后,形成某一方面的资料集。

  2、分组交流。

  (三)课外知识拓展

  1、古埃及还有许多灿烂的文明,谁还有其他的介绍吗?

  2、学生补充知识内容。

  (四)知识竞赛

  1、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埃及的知识,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进行知识竞赛。

  2、选出获胜方代表发言,发言主题:采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取得竞赛的胜利。

  (五)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师: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灿烂文化,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灿烂文明,试着从农业、医学、文字、数学、历法等方面对比一下两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六)总结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并积累“象征、宏伟、巍然屹立、傲对长空”等词语。

  2、了解作者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3、能根据提示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复述正确、清楚。

  4、体会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预习作业】

  1、读课文,自学生字,再选择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轮廓(guō kuò)砌上去(qìqiè)

  矗立(zhí chù)倾斜(qǐngqīng)

  2、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 锐利()

  显现()

  3、读课文,想想你对埃及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请你用一句话写一写。

  埃及金字塔

  【说明】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如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等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仍需要老师的指点和引领。本课的课前预习仍注意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关注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辨析与选择,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较易理解的词义,同时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读文后捕捉作者介绍的金字塔的相关信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授课打下基础,以力求达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一致性。

  【教学时间】

  1课时至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埃及,引入课题。

  1、(板书:埃及)你知道埃及吗?学生简单交流。

  2、(板书: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一说起金字塔,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埃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25课,一起读课题:《埃及金字塔》。

  二、反馈预习,整体进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介绍顺序。

  1、预习了课文,你对埃及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呢?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

  出示:埃及金字塔

  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归纳课文相关内容,板贴卡片。

  位置形状作用名字由来建筑特色建造方法历史地位

  2、你们真了不起,预习了课文后,就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把这么多内容一步一步介绍清楚的呢?打开书,读读课文,根据作者的介绍,为黑板上的这些卡片排顺序。

  (先介绍位置形状,再介绍作用和名字由来,接着写金字塔的建筑艺术特点,然后写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最后说明了它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

  3、小结:这也正是人们了解一样事物时的一般思路。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介绍埃及金字塔的。

  【说明】

  教学一开始,通过反馈预习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借助为板贴整理顺序的活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从而了解说明文的一般说明顺序,随文渗透一些语文知识和阅读策略。

  三、学习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体会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过渡: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内容一一介绍清楚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学习。

  (一)读开头,了解作者逐层推进介绍的写法,并初步感受金字塔的宏伟气势。

  1、课文开头很重要!我们先来看课文的'开头。引读第一句话,体会金字塔群数量多、外形高大雄伟、形状奇特。指导朗读。

  2、引读第二句话,理解“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板贴: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指导朗读,读出金字塔的雄伟的气势和自豪的情感。

  3、指导朗读第三句话,突出其中的强调之意,体会其中的情感。

  4、小结:就这样,这三句话一句一句写来,把我们的视线拉近、再拉近,最后定格在埃及金字塔上,让我们的心也随之激动起来!连起来读第一节。

  【说明】

  课文开头的几句话写得非常精彩。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把读者带入那一片金黄色的沙漠中。随着目光的逐步聚焦,作者的介绍也层层推进,最后定格在那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金字塔上,情感也随之逐步高昂激动起来。“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两个词语不仅写出了金字塔的气势雄伟,这里还有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在全文中一以贯之。因此,这部分的教学需通过朗读来引领学生感受其中强烈的情感。

  (二)读第三节,通过具体数字和比较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过渡:在刚才的交流中,同学们一下子就把第二节中写的金字塔的作用和名字由来说得清清楚楚,这些同样是读者迫切要了解的基本信息,所以,这一节作者虽然写得很简单,但是必须要写。

  师:那么,接下去作者又是怎么介绍金字塔的建筑特色的呢?

  1、自由读读第三节,边读边想想:金字塔有什么特点?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一下。

  交流:(板书:宏伟精巧)你怎么知道的?(过渡句)

  2、金字塔究竟有多么“宏伟”呢?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金字塔很多,大大小小有70多座。一座座都介绍吗?不可能。那么,作者是怎么介绍的?(选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作代表。)

  (1)自由读读第3节的相关语句,试着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出它的宏伟。(生自由读)谁来读?

  (2)(媒体:数据变红)老师和你们一起读。(师生合作读中指导朗读,读出“宏伟”的气势)

  (3)作者列出了具体的数字,还把它和我们熟悉的摩天大厦做了比较,把金字塔的宏伟写得非常清楚,也非常具体!谁能把他们读好?生自由读,指名1人交流。

  (4)小结:这些具体的数字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金字塔塔身高大,气势宏伟,难怪作者在课文一开始就要写——它们(指板书)巍然屹立,傲对碧空。齐读。

  3、感受“精巧”:

  (1)胡夫金字塔如此宏伟,它的工艺却是非常精巧的。

  (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2)指导朗读:抓住两个“很”、“连……都”体会精巧。

  (3)胡夫金字塔的工艺就是如此精巧,一起读。

  (4)金字塔将宏伟和精巧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男女生配合读。

  4、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感叹,埃及金字塔真是——(象征;伟大的奇迹;智慧的结晶)所以千百年来,它们——齐读: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三)学习第4小节,知道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并根据提示复述,再次体会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过渡:同学们,四五千年前,是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啊!读到这里,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了(出示第四节第一句话):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作者就抓住了我们最想了解的问题作过渡,接下去为我们介绍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

  1、(出示第四节)我们就来读第四节,看看作者是怎么把古埃及人一步步建造金字塔的过程写清楚的。

  (1)自己读这段话,数数共几句?

  (2)(变两色)边默读边想想,红色的写什么?蓝色的又是写什么?

  (板书:砌塔移“山”)

  2、学习金字塔是怎么一层一层砌起来的。

  (1)学习第一层是怎么砌起来的。

  ●它先是怎么砌?读读句子。谁用自己的话来说?【老师板画演示】

  ●体会“顺”字中包含的古埃及人智慧。带着你的感情,谁再来说?

  (2)第二层砌好了。第三层呢?(一生说)第四层呢?(集体跟着说)【板画演示】再上面几层还要一层层说吗?(不要,后面几层是一样砌的,不要重复说了。)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齐读第二句话。

  (3)引读,体会建造过程的艰辛。

  师:塔建成后——(板画完成)然后——(泛红:然后)这座土山是一点一点“移”走的啊,同学们,你怎么想?(艰辛!)就这样,一座金字塔终于建造完成。

  (4)借助提示,复述建造过程。

  ●试着根据这几个连接词的提示,看看老师画的简笔画连起来说说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自己先试试,指名说。

  ●不给连接词,你还能说清楚吗?

  3、同学们,作者在介绍的一开始就用上了一个词(“据说”泛红齐读),想想能不用这个词吗?(不能。埃及金字塔到底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始终是个谜。人们对此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作者介绍的是其中的一种传说)

  小结:这样一写,文章表达得就非常准确了。

  【说明】

  段的教学是中年级的重中之重,需扎扎实实地落实。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作者的介绍过程清晰、语句简洁、用词准确,是进行段的训练的绝好资源。同时,也正因为这样,这段的内容显得较为抽象,学生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就要致力于指导学生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简笔画重点指导学生一步一步说清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了解作者对后几层介绍时极为简洁的写法,抓住“顺”和“移”两个动词重点体会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的艰辛。

  四、总结,布置作业。

  1、引读结尾,总结课文。

  2、配乐读开头和结尾。

  3、小结写作方法,布置作业。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对金字塔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想要把一样事物的某个特点介绍具体,可以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课后大家可以试着这些方法,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个你熟悉的景点,或者直接把课堂里学到的金字塔介绍给他们,别忘了课文中用到的介绍的方法哦!

  【板书设计】

  位置形状作用名字由来建筑艺术宏伟

  25埃及金字塔精巧

  巍然屹立建造过程砌塔傲对碧空移“山”历史地位

  【作业设计】

  1、抄写教材词语表中的词语。

  2、完成课后“词句活动室”练习2。

  3、学了课文后,你对埃及金字塔又有了哪些了解?请你用几句话来介绍。

  【说明】

  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预习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能用一句话介绍“金字塔”,经过课中学习,要求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一、体现“课前课中课后”要求的一致性;其次,练习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坡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三,段的教学是中年级的重中之重,结合文本学习,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重组,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经历自读自悟、主动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去咀嚼文本,在师生对话中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议等方式,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次课的学习,哪些词语印在你的脑海里了?(指名说,并写下来)

  2、用上刚才写的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3、分组分节读课文。

  过渡:通过上次课的学习以及刚才的朗读,你已了解“埃及的金字塔”是……

  二、话题导读

  1、话题:埃及金字塔是……(过渡:还是什么?你还了解到什么?)

  2、交流、导读

  导言:

  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你还有什么发现?

  下文哪句话做了具体介绍?

  请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

  宏伟表现在什么地方?精巧呢?

  伺机板书

  三、探究意义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文中勾画出来)

  2、小组交流(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四、巩固拓展

  1、口头练习(出示题目)

  2、畅所欲言:完成( )的.金字塔

  3、书面练习:你想对建造金字塔的埃及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五、总结:

  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的财富。

  六、作业

  试着用上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介绍你熟悉的景物。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9

  教材简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但对我们这儿的小学生来说,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知识的链接,缺乏与文本的共鸣。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训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当你面对着外国游客时,我们这些小导游会向他们介绍哪些地方呢?

  自由说,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出示图片(万里长城、秦秦兵马俑、北京故宫)。

  如果此时,我们来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会向我们介绍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题: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金字塔图片,看到了吗?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巨大的角锥形建筑)

  2、此时,站在金字塔脚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样建成的?————————)

  3、带着你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待会儿和大家交流。

  4、看到你们自信满满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收获一定不小,谁来说一说?

  预设:

  (1)金字塔的位置

  (2)金字塔的作用

  (3)金字塔名字的由来

  (4)金字塔的数量

  (5)金字塔的特点

  (6)金字塔的方法

  相机板书:宏伟、精巧。

  三、再读课文,领悟方法。

  1、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老师太为你们高兴了!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除了这些知识之外,你有没有学到什么方法?

  预设:生:说明方法,师:在哪个段落中?再读课文第3段,看看你从哪些语句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预设:生:沉默 师:再读课文,看看你能从哪个段落中学到一些方法?生:第3段中,说明方法。再读第3段,看看从哪些句子中学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交流

  预设:1)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举例子、列数字 )

  a、是啊,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作者能不能一个一个介绍给我们呢?作者就想了个办法,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为例来给我们介绍金字塔。

  b、出示图片,欣赏胡夫金字塔

  2)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等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列数字、作比较)

  a、课件出示这句话,自由朗读,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高)

  b、作者给了一个具体的数字,(146米多),究竟有多高呢?相当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手势:一层、两层……二十层、三十层、四十层,仿佛与天相接,太高了!)

  c、如果去掉后部分,你认为如何?

  看来,作比较的用处还真大,能让我们更真切、更形象、生动地感受到金字塔的高。

  3)、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多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列数字)

  a、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石头:大、多、重)

  4)通过这些说明方法,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金字塔的气势宏伟。 这就是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5、学到怎么多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考考你会不会学以致用?

  出示幻灯片 交流

  四、细读课文,挖掘情感。

  孩子们,你的收获大吗?了解了知识,学到了方法,收获还不够大,我们还要走进这些语言文字的背后,去感受它所蕴藏的情感。

  1、赶快细读课文,可以合作学习,你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2、交流:

  预设:a、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出示课件(资料、图片)

  b、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

  体会到建造金字塔的艰辛,花费的心血与汗水。

  c、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是啊!孩子们,在那遥远的古代,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任何先进的设备,有的只是埃及人民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他们硬是靠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这一座座人间奇迹。四五前年过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

  (出示图片)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着这一块块巨石,想到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说。 板:勤劳、智慧。

  2、说的真好,阿拉伯人有一句话,时间能改变一切,就是改变不了金字塔。(出示图片)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像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多,课前我们所谈到的(——————)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永恒。

  板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勤劳

  精巧 智慧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感受金字塔的特点及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掌握有关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热爱及对古埃及人民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埃及的金字塔。通过上节课对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对金字塔一定有所了解,现在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1、为什么把这些建筑物称为金字塔?

  2、这些金字塔又有什么作用呢?

  3、你能用这两段中学过的词语来形容金字塔吗?

  二、读中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出示金字塔)师:古埃及各个王朝共修建了70多个金字塔,最大的就是胡夫金字塔!课文第几自然段为我们详细介绍胡夫金字塔?

  师: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胡夫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宏伟、精巧。)请学生默读这个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宏伟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精巧的句子。

  1、感受胡夫金字塔的“宏伟”。(板书:高、大、多)

  2、体会金字塔的“精巧”。(板书:平、紧)

  小结:同学们,在整个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三种说明方法准确、形象、生动的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让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次去感受一下这种宏伟和精巧。

  三、金字塔的建造。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又是怎样建成的呢?

  1、学生猜想

  过渡:同学们都很聪明,设想了很多方法。古埃及人民是不是也像我们那么聪明呢?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找了一些资料,请看视频:

  2、播放视频。

  a:师:看来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几千年前埃及人民想到的方法,你们小小年纪也想到了。那么课文是怎样为我们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b:师生交流(板书:运、垒)

  c:此时此刻你想对埃及人民说句什么话?

  四、教师小结

  师:正因为埃及人民的智慧才有了今天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让我们深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五、拓展:

  (1)关于金字塔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试试?

  (2)出示课后练习,查一查:

  1、这么重这么大的石块是怎么磨平的?

  2、法老们的棺墓又是怎样搬到金字塔里的呢?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1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 投影或出示金字塔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在什么地方。

  2、 出示课题:埃及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运用字典解决生字的读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 交流读懂的词语,不懂的词语讨论解决,或随课文学习。

  4、 自由读课文,试着边读边批注,想一想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 读第1段,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 学习第2段:引导学生了解金字塔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3、 学习第3段:感受参观金字塔的心情。

  4、 学习第4段:投影金字塔图片,学生边读边思考,然后交流各自的认识、体会。

  (1)作者途中的所见所感。

  (2)远看金字塔的印象。

  (3)近看“胡夫”金字塔,其外观和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

  (4)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胡夫金字塔?

  5、 学习第5段: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承上启下的方法,同时体会作者由参观而引起的'疑问,鼓励学生质疑。

  6、 学习第6段:让学生了解建造金字塔的两种不同说法。

  7、 学习最后一段:以读代讲,交流读后的体会。

  四、拓展延伸

  1、 根据课文内容,交流对埃及金字塔的了解和认识。

  2、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金字塔的图片资料和相关信息,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3、 搜集金字塔及你所知道的堪称世界奇迹的建筑资料。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给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

  4、思考:文章的体裁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

  5、《金字塔夕照》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6、《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思考,朗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

  2、“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金色”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三座金山”“金色的光源”等。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的.,宏阔的画卷。)

  3、说说《金字塔夕照》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生自由读《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找出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5、说说金字塔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引导学生在散落的图标、示意图,批注,还有文字描述的信息中,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回答。

  6、读懂课文内容,借助文中的批注,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

  (1)第一个批注:为什么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更高的建筑呢?

  明确:文本里说,金字塔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直到1889年,地球上才有了跟金字塔在高度上可以媲美的埃菲尔铁塔。在这长达四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居然没有一个建筑的高度能够跟金字塔相媲美,文明的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断层呢。从这一个批注中,学生很可能就会想到,当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说不定就是有外星人,有远远超越当时人类文明成就的存在,可以这么想。在后面的内容,讲的是当时的古埃及所取得的文明成就,讲他的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发展,讲金字塔周围还有类似的文明成就的存在,好像又在暗示我们,其实,在当时古埃及人有能力建成这样的金字塔。)

  (2)第二个批注: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明确:古埃及人动用了无数的人力,利用木筏顺着尼罗河,远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将石头搬运过来。

  (3)小组探寻、想象、猜测,交流其他批注中提出的疑问,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文本语言描述的内容和阅读批注的展开自己的推测和想象,学生的想象,结果和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大的方向应该就是这两种可能。一个是埃及人自己的成就,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非人类所为。

  师小结:语文的教学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去追求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关于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至今科学家也没有给出一个科学说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文本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欲,把想象的火花给点燃,让它充满一个又一个无尽的思考,一个又一个大胆的推测。

  四、拓展延伸

  1、说说《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两篇短文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

  2、如果你和爸爸妈妈打算一起去金字塔游玩,你会如何介绍金字塔呢?(提示:可以搜集资料;融入你对金字塔的了解;将两篇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今天所学的这两篇短文,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共同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我们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

  [教学板书]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烘托、渲染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归纳和梳理

  推测和想象

  [教学反思]

  非连续性文本,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的比较新鲜的短文样式,课文由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表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这是其他文本可能都不具备的特点。基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利用文本的多元化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梳理“金字塔不可思议在哪?”并结合文本中的批注,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知欲。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课堂,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3

  设计说明

  本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节选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第二篇则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精湛的工艺及巧妙的设计等,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这两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读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指导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学文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对阅读所得的整理再现,检验阅读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先欣赏一组图片。(出示金字塔图片)

  2、导入:曾经,它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国度之一,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至今,人们都无法破解金字塔的秘密。埃及,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金字塔,令世人惊叹的建筑。作者用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字向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画面。今天,让我们走近金字塔,欣赏它独特的美,了解金字塔,让更多的人认识金字塔。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介绍一下作者。

  穆青(1921—2003),新华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是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引入,由直观的画面唤起视觉的感知,引发一探究竟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要求: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词语:

  翻译 无愧 熠熠发光 遐想 黏着物 刀刃 埃及 泛滥 淤泥 精湛

  (2)指名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适当简略,以学生自学为主,降低掌握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三、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文章哪些内容充分体现了这句话?请读读课文,找一找。

  2、学生读文,找句子。

  3、交流找到的句子,说说读后的感受。

  4、指导朗读:用你的朗读展现你发现的美。

  5、欣赏图片。(出示金色夕阳下的金字塔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片,说说自己产生了哪些遐想。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欣赏美,感受美。

  6、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7、关于金字塔,你还了解哪些信息?

  8、学生阅读第二篇短文。

  9、交流阅读所得,这篇短文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习阅读方法。

  (1)有图又有文字的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让我们一下子就能看明白,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我们要图文结合着看,同时关注图上的细节。

  (2)内容较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先浏览,然后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对号入座”,进行定位阅读,提取需要的信息,快速地解决问题。

  10、你的阅读收获是什么?

  11、快速浏览两篇短文,说说哪些内容是相互印证的。

  12、文中还介绍了古埃及的哪些成就?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抓住景物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欣赏美景,陶醉于美景中。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朗读,感受金字塔的雄浑之美。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四、总结全文,提炼介绍

  1、结合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2、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3、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梳理课文内容,多种形式做展示介绍,对埃及与金字塔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取得阅读成效。

  教学反思

  课上我引导学生朗读句子,欣赏夕阳下的金字塔是雄浑之美,又鼓励学生由迷人的色彩美展开无限的遐想,进入文明古国之境,感受古人类的智慧。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信息的分析。最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则是把阅读所得与搜集的资料进行再次整合,更全面地了解、认识金字塔,实现有阅读、有收获。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4

  课题

  金字塔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0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秦始皇陵、赵州桥、黄鹤楼、岳阳楼……)

  【出示课件2】

  (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出示课件3】

  (4)展示资料:老师曾经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古关埃及和金字塔的图文资料,谁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利用投影展示多个同学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3、4】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金字塔)

  【出示课件5】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

  从交流学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接下来关于金字塔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32)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课件6】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金字塔夕照》

  1、(板书:金字塔夕照)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7】

  (1)文章采用描写式开头的写法,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绘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用形象的描绘推出说明对象,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在金色的夕阳下,……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又因循着语言固有的意思和想象的功能,是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交融渗透的产物。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板书:开阔而雄浑的画卷)

  (2)文章对意境的描绘十分出色。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说是得益于其对音乐、美术、摄影等的借鉴上。作者十分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的、局部性的特色,并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例如:

  【出示课件8】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出示课件9】

  (3)接着作者又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经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到来的,究竟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①作者运用浓重笔墨描述自己的感受,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创造。

  ②这些形象的描绘,描绘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十分形象、具体。就这样,作者层层展开,带领着读者一起欣赏它的外部形象——多像一个“金”的汉字,感受几千年来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板书:比金子还贵重)

  【出示课件10】

  (4)最后,作者通过金字塔自身的鲜明对照,抒发了对金字塔夕阳无限好令人陶醉的情怀,饱含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同时又有作者眼见的现实写照,流露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板书:怀古的幽思)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4、教师小结:《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描述厚重文化遗产,歌颂人类伟大创造。

  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二)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板书: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读懂课文,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1)从金字塔的重量、体积、底面积了解到金字塔的庞大。【出示课件11】

  塔的重量:约600万吨

  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进行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金字塔重量大、体积大、底面积大的特点。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使人感受到修筑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板书: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

  (2)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采石、运输、施工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板书:建造工程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2】

  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筑金字塔的?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只怎样运送这些石头的吗?

  (3)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几千年前的工匠之手,叫人难以置信。金字塔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出示课件13】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是怎样将这些石头叠加在一起的吗?

  (4)数据之谜: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板书:数据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4】

  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从塔基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正好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

  【出示课件15】

  几个数字所显示的精确的等式,使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都迷惑不解。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l0l5=地球的重量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l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

  谁能相信,这一系列的数据,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还有,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中心。

  还有,大金字塔的尺寸与地球北半球的大小,在比例上极其相似。

  这些数字的“巧合”说明了什么呢?

  (5)古埃及一览:了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

  ①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岸边?(人类的文明大多发育在河流沿岸,在那个时期人们都是沿河流定居的。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

  ②古埃及人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③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

  ④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三)引导学生了解两篇课文中的相互印证的内容。

  【出示课件16】

  1、金字塔的建造位置: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字塔夕照》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7】

  2、周围的环境:

  (1)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

  《金字塔夕照》

  (2)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在尼罗河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8】

  3、智慧的结晶:

  (1)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金字塔夕照》

  (2)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9】

  4、不解之谜:

  (1)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觉,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金字塔夕照》

  (2)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塔高的10亿倍。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1、小组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评议。

  让学生在学会字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放手学生小组交流,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探究交流之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读、思、想、论、写、说,合作、商量,积极参与,随时询问老师,深刻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从而获得自我感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板书: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2、试写调研报告。以课堂学到的知识为主,介绍你的探究成果,可以联系你的课外知识,加以介绍。

  让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既是课内的总结,又是课外的延伸。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查找积累资料,把研究引向更大的课堂,引向更深的层次。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影象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人类历,曾有世界七大奇观之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长久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让大家不断揣度的不解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字塔,一睹它的风采。

  2、板书课题:埃及金字塔。

  3、齐读课题。

  二、媒体导入,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感知:

  (1)瞧,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出示埃及金字塔背景图配埃及的古典音乐。

  (2)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一听(初步感知金字塔的宏伟)

  2、出示第一小节: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小节,走进文字我们会有更多的了解。

  3、指名读文,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随机学习词语:矗立,巍然屹立,举世闻名,傲对碧空。重点理解“举”的意思,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

  4、齐读第一小节。

  5、此时,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金字塔干什么的?角锥形是怎样的形状?为什么说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为什么金字塔举世闻名?)

  三、存疑读文,初步了解金字塔

  1、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课文,看看你们的问题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边读边想,边想边划。

  2、交流。(利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理解“角锥形”的结构,知道金字塔的作用、形态、规模、建造等)

  四、细读课文,体会金字塔的宏伟而精巧

  1、看来,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宏伟气势和建造工艺的精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作者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的第三小节,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2、生自由读书,写写划划。

  3、交流:

  (1)媒体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

  A、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

  B、金字塔实在是太高了,需仰视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那么你该怎样读出这种感受呢?

  C、请你再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呢?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2)媒体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师生合作朗读)

  4、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又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关于这方面的传说有很多,据说它是这么建造的:

  (1)媒体演示古埃及人民垒石头的情景。

  (2)读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3)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五、回顾课文,质疑交流

  1、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耗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创造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让我们再读第一节。

  2、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金字塔能举世闻名了吗?

  3、对谜一样的金字塔,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大胆讲出来,邀请同学们和你一起去探秘。

  作业布置:

  1、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

  2、读课文片段填空:

  片段再现: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尖,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一试身手:这段话先写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片段再现: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一试身手:这句话采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说明的方法,这种说明的方法使得我们读了以后,能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

  我们学校约有1000人。你想想看10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10万,估计一下30年要多少人?他们每天在烈日曝晒下、在奴隶主的皮鞭之下,度日如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

  基于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自然段,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首先学生自由朗读,然后交流,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金字塔的知识。设计时我曾想,学生到时候一定会捧着书本一字一句的把他们找到的读出来,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用一句话就概括全了。这让我突然发现,我的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们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依赖我的习惯。这个结果令我有些惊喜,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并且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并最终转向对写作方法的体会。首先,请学生分别找出能让他们感受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接着,一起来体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难以想像的数据,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呢?此处体会“作比较”的好处。

  最后,作者在这么多座金字塔中单选胡夫金字塔来体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就是应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通过数字体会写作方法,通过数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在语言教学中渗透着写作教学,用写作教学强化语言教学,并深化情感教学,彼此互为相长,学生也较容易理解与接受。另外,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读能熟记,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理解,因此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此处安排读的次数也比较多,讲解前后各齐读一次,中间自由默读一次,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得较为紧密,一张一弛,节奏紧凑,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整节课下来,依然存在着需改进的问题:如:板书不够及时。及时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梳理,还能加深印象。但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有时竟忘了板书,而后想起来了才补上去,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6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为什么叫金字塔?

  (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埃、尸、葬、廓、厦、砌、吨、宏、倾、矗。理解并积累“宏伟、矗立、巍然屹立、举世闻名、摩天大厦”等词语。

  2、借助提示介绍埃及金字塔的概况;了解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3、能感受其建造方法的巧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2、能感受其建造方法的巧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遥远的非洲,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那就是埃及(板书:埃及)。在这个古老的国家里,遍布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其中,最的就是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板书: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埃及金字塔,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2、揭示课题:25埃及金字塔。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读了课文,我觉得埃及金字塔。

  交流。指名分节读课文。

  预设;

  1、我觉得金字塔很宏伟。我觉得金字塔设计精巧??

  2、我觉得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不容易,神奇。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走近埃及金字塔,来感受一下她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

  三、学习1——2小节,了解埃及金字塔概况

  1、默读课文1、2小节,边读边圈划你了解了埃及金字塔哪些方面的内容?口头完成填空。出示填空:埃及金字塔位于( ),它们是一座座( )。因为轮廓有点像( ),所以称为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 )的坟墓。

  2、交流填空。埃及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它们是一座座(角锥形建筑物)。因为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3、师: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金字塔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学习;

  (1)金字塔的所处位置(板书位置):(引读)埃及金字塔矗立在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 (出示埃及金字塔位置图)

  (2)金字塔的外形(板书外形):是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

  理解:角锥形(媒体演示;联系课文语言理解)

  师:什么叫角锥形建筑?课文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快速默读第2节,找出相关的句子。

  角锥形建筑物:底是四方形的,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出示图片,理解)齐读。

  (3)金字塔名字由来(板书):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师:为什么把这种角锥形建筑取名为金字塔呢?(出示句子)

  师:哦,原来金字塔名字的由来和它的外形有关,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齐读

  (4)金字塔的作用(板书作用):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师:法老是什么意思?读一读课后的注释。(法老:古代埃及国王的称呼。)齐读。

  (5)金字塔的气势(板书气势):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看到金字塔后的感受,写出了金字塔的气势。看,金字塔如高山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站立着,它骄傲地面对这天空。(出示图片,感受气势。)

  (6)金字塔的知名度(板书知名度):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师:埃及金字塔举世闻名,还可以说:闻名世界。齐读。

  4、读第1、2节。

  5、从地理位置、外形、作用、名字的由来、气势和知名度的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

  师: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1、2节就是从金字塔的位置、外形、作用、气势、知名度和名字由来几方面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概况的,我请同学们借助提示介绍一下埃及金字塔。

  四、学习第3节,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

  1、过渡:埃及金字塔为什么能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奇观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之中最的胡夫金字塔,去一探究竟。

  2、默读课文第3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胡夫金字塔高大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的一块重160吨。

  (1)指名读,其他人思考:这3句话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2)交流,板书:列数字

  (3)齐读这几句话,注意把数字读清楚读准确。

  (4)在列数字的'同时作者用我们熟悉的东西给我们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样的方法就叫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5)分析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摩天大厦我们最熟悉了。在这儿,作者不仅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还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说它相当于——

  师:(出示大厦图)看,这就是40层高的大厦。男生读读这句话。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师:一公里有多长呢?绕学校操场一圈是200米,一公里就是要绕操场——谁能用上“相当于”这个词说一句话,将胡夫金字塔的“大”表现出来。女生再读这句话,将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的一块重160吨。

  师:这句话写出了石块的——齐读这段话。

  4、师:作者就是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大宏伟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板书:宏伟),让我们很生动地体会到了金字塔的——宏伟。金字塔不但宏伟,而且它的结构也十分——精巧。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出示图)体会紧密的程度和它经得起时间考验。师引读:这些巨石,被工匠们磨得——,石块与石块之间——,甚至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所以这座金字塔不仅——,而且——。

  5、师:多么了不起的胡夫金字塔,带着你们的感受和老师合作来读读第3小节。引读:这座金字塔——

  6、过渡:在没有任何铁制工具的情况下,古埃及人民究竟是如何建造起如此宏伟和精巧的金字塔的呢?建造金字塔的传说有很多种,文中“据说”这个词语告诉我们其中的一种传说。

  五、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埃及金字塔的位置、外形、气势、知名度、作用和她的名字的由来,关于金字塔还有许多不解之迷,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成为这支探索队伍中的一员,进一步地去了解这伟大的历史奇观。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第三自然段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

  2教时

  14、埃及的金字塔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学习第一段,图文结合,整体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词语,以及金字塔为什么成为七大奇迹之一?

  预习提纲:

  1、自学课文:自学课文

  (1)读文、质疑、批注;

  (2)抄词组词、解词;

  (3)读文、分段、概括段意。

  2、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材料。

  教学流程:

  读题解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掌握——读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读题解题,了解学情。

  1、读题,请学生介绍“埃及”、“金字塔”?(教师介绍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

  2、第一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通过自学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3、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检查字词掌握。

  1、同桌共同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难读的句子。

  2、指读课文,帮助正音。出示生字,读,注意音形。

  3、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些词的意思。

  傲对碧空摩天大厦巍然屹立

  4、读习题3中词语,选择其中几个说词语说一段话。

  三、读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同桌讨论给课文分段。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自然段)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2—3自然段)金字塔的用途、名称的由来及构造。

  第三段:(4—5自然段)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第一段:(6自然段)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象这一段语言在你脑海中勾画了怎样一幅画面。生描述。看图感受。再自读,指读,齐读。

  2、理解“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角锥形”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课文,预习下文。

  2、选择三个自己新理解的词语,将意思写下来.

  3、选择习题3中几个词写一段话。

【《金字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生态金字塔》教学设计03-19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12-22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05-13

金字塔下留个影教学设计09-26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通用11篇)05-30

《金字塔》教学反思04-12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09-17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04-22

埃及金字塔教学反思04-22

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反思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