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学设计

2021-08-21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树之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树之歌》教学设计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汉之星平台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板书: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树的了解,可树的用处、样子、特点等不同方面交流。

  3、过渡: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认识这些树木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初读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句,出示词语:杨树、壮大、梧桐树、手掌,指名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壮、掌”都是后鼻音。(2)指名朗读第二句,出示词语:枫树、松柏、绿装,强调“枫、松、装”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特别是“柏”字的读音,要指导学生读正确。

  (3)指名朗读第三句,出示词语:木棉、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名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桦”读第四声,“耐”是鼻音,“守”是翘舌音。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耐寒”的意思。

  (4)指名朗读第四句,出示词语:银杏、水杉、化石、金桂,指名认读,注意“银”是前鼻音,“杉”是翘舌音。

  3、再次练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并与同桌互读。

  4、多种方式巩固识字,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

  5、全班齐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习第一句

  (1)出示第句一话,指名认读,说说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三种树,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树的样子,注意语言表达完整。

  (3)交流后,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

  (4)全班齐读,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大自然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请自读第二句,说说你的发现。

  (2)指名朗读,交流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松树和柏树四季常青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套。

  (3)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装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

  3、学习第三句

  (1)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哟!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树,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朗读第三句话。

  (3)小结:由于自然环境、树木的生活习性和外形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4、学习第四句

  (1)过渡:我们了解了树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接下来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出示银杏、水杉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树的外形。

  (3)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交流后适当补充。

  (4)出示金桂树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金桂开花的香气。

  5、整体回归,指导背诵

  (1)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趣味朗读:同桌分句朗读、拍手打节奏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要抓住每一种树木的特点帮助记忆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树木图,指名说出树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学习情况。二、学习儿歌,理解意思

  1、学生自己读儿歌。

  2、指名每人读一句,并说一说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说出了杨树长得高的特点,榕树树冠大、树干分枝多、很粗壮的特点。还讲了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边指图边总结这几种树的特点。

  杨树——长得高,笔直。

  榕树——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梧桐树——叶子呈掌状分裂。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4、指名读儿歌,分组读,指名读。

  5、看图,说说图中的是哪一种树。(出示课件或卡片)

  三、学习朗读儿歌

  1、学生自读儿歌,体会这首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第一、二、四、五、六、八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这首儿歌是用ang来押韵的。这是儿歌的一般特点,一般是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再读这首儿歌,你们还有什么感觉?(节奏感)

  3、指导朗读。

  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儿歌所讲的'意思,读出它的节奏感,就必须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你们自己体会一下,除了句逗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汇报、评议。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说出理由

《树之歌》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树之歌》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都介绍了哪些树?每种树有什么特点?)

  3、师引导: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认识不同的树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句

  谁能把这一句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句,边圈画出本句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杨树、榕树、梧桐树、手掌、壮”。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壮”是三拼音节,“杨、榕、桐、掌、壮”是后鼻音,“掌、壮”还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4句

  ①用学习第1句的方法,分别学习2句、3句、4句等,学生自由读第2—4句,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守北疆、耐寒、绿装”,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相机提示“松”是平舌音,“杉、守、装”为翘舌音,“枫、松、疆”是后鼻音,“棉、杉”为前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4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杨、杉”。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杨”字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杉”的右边是“杉字部”,三撇的写法要注意:第二撇在第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第三撇在第二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树之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树之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树之歌教学设计

2.《 树之歌》教学设计

3.《树之歌》教学设计

4.树之歌教学设计

5.树之歌教学反思

6.《树之歌》教学反思

7.树之歌教学反思

8.《树之歌》教学反思

上一篇:部编版荷花教学设计 下一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