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 、 教材简析:
教材用通过小熊串红果准备请客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做好准备,然后通过“填一填”的活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编制口诀的经验,编出4的乘法口诀,最后安排了“说一说”、“练一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
二 、 学情简析:
学生通过2、3、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有编制口诀的经验,因此自己编制出4的乘法口诀应该不是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形成过程,发扬教学民族,让学生体验成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 、 目标预设:
1、知道4的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较熟练记住4的乘法口诀。
2、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
3、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知道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帖图
2.学生准备:小棒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小熊快过生日了,他请了许多小伙伴到他家里做客,看,他正在为客人准备好吃的红果串了。
(二)、探索口诀,解决问题。
1、数一数
看图说一说:每串有几个红果?小熊串了几串呢?
同桌两人数一数,思考回答:每串有4个红果,小熊已经穿了9串了….
2、填一填:
(1)将数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2)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方法多样化:4个4个的数。
先用口诀算出2、3、5串有多少个,再用加、减法来算出其它的个数。
用乘法算式。(板书算式)
(3)自主研究,尝试编制4的乘法口诀(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交流)。
根据乘法算式,和以前的经验,自己编制4的乘法口诀。
(4)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时的引导。
3、说一说
(1)汇报学习过程,说说是怎样推导4的乘法口诀?
(2)说说4的乘法口诀有和特点?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3)说说你认为4的乘法口诀哪几句难记?你是怎么记的?
(4)活动:小组合作边摆4边形边记口诀。
(三)、练习巩固
1、请打开书20页动手快速完成.(板书如下)
1 × 4=一四得四
2 × 4=二四得八
3 × 4=三四十二
4 × 4=四四十六
4 × 5=四五二十
4 × 6=四六二十四
4 × 7=四七二十八
4 × 8=四八三十二
4 × 9=四九三十六
2、连一连。
出示书P21.1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弄清题意,然后连一连,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3、算一算
出示书P21.2,独立计算,记时,竞赛。集体讲评。
4、看图写算式
出示书P21.3方格图,先数一数,再根据数的情况列出算式,并结合图说出算式的含义。
参考:一个大方形里面有4个小的正方形,4个大蓝正方形里面有几个小的蓝正方形?
4X4=16(个)
一个大方形里面有4个小的正方形,5个大黄正方形里面有几个小的黄正方形?
4X5=20(个) 或 5X4=20(个)
(四)、拓展性学习
1、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内开展竞赛进行游戏。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2、一块正方形地块,每边各种有7棵树,4个角上都有1棵树,这块地4边共种了几棵树?
4X8=32(棵)或8X4=32(棵)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六)、 板书设计
4的乘法口诀
1个41×4=4一四得四
2个42×4=8二四得八
3个44×3=12三四得十二
4个44×4=16四四得十六
5个44×5=20四五二十
6个44×6=24四六二十四
7个44×7=28四七二十八
8个44×8=32四八三十二
9个44×9=36四九三十六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篇一:三年数学《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故事吧。同学一定要认真看,看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微视频,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1、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2头牛约重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3)小组汇报。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
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小活动:先了解自己同桌的体重,在背一背,说一说感受
(2)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3)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2、谈收获
四、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1吨=1000千克
字母表示:1 t=1000 kg。
篇二:《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吨有多重》 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的教学。对于单位“吨”,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所以对于“1吨有多重“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实际地感受并认识。
学情分析:
《一吨有多重》这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方面来看:已经有克与千克的认识作基础。同时学生已学习数学两年多了,他们喜欢上了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该班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想敢说,愿意发表自己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吨”的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法和联想教学法,从多角度地让学生感知1吨的重量,如学生最熟悉的自身的体重,并通过算一算,背一背,提一提来认识单位1吨的大小。
课前准备:课件、一袋面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在三国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曹冲称象。谁来讲给大家听?一个同学说时,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出示课件:曹冲称象的情境图)。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
(学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头牛还要重,大概有1000多千克吧。) 师: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们认为合适吗?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合适,因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质量单位。) 师:真会动脑筋!确实用千克、克有点不合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
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知道称较大的物体的质量时,要用“吨”作单位。
二、探索新知
1、认一认,说一说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个要用磅秤才能称出来,但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可以把1吨分成小的单位来计量。
师: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体重有多少千克,现在请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站出来,(正好有8位同学:王源,慕子恒,慕翻燕,王保,薛佳艺,王娜,杰张,王雪曼)
师:这样,如果以这8个同学为一组,请大家算一算,他们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学生计算出:25×8的结果是200千克,)
师:如果有这样5组的同学,他们的体重又有多重?
(学生计算:200×5的结果是1000千克。)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知道像这样5组同学的体重为1000千克,也可以用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吨”作单位,即:1000千克的质量的物体,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2、感知1吨
师:1吨到底有多重,同学们?
( 背一背)请一个平时认为是大力士的男孩背一背体重是25千克的一个学生,背2个学生(非常吃力),然后想像一下刚才8个学生的体重,5
组这样同学的体重,即1吨的重量。
(提一提)1袋面粉质量5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吨。
(想一想)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约重1吨 。
师小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3、找一找,说一说,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吨大约有多重。找一找,在生活中在哪见到过“吨”?
(大桥的承重是50吨,吊车能吊起8吨重的物体,电梯限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算一算,知道了1吨=1000千克,再通过背一背,想一想,提一提,找一找,说一说,充分让学生感知吨,并在大脑里建立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用法。
三、回归生活,知识应用(智勇大冲关):
第一关:填一填。
4千克=()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xx kg
18t=()kg ( )kg=6 t
(分组完成,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二关::帮小明改日记
(课件出示日记并播放录音)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我们先到超市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0克了。到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可真多,我估计了一下,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 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学生抢答,教师评价)
第三关:开放题:(课件出示)
我是小小检查员
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1)、张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2)王叔叔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3)一辆载80袋水泥(每袋50千克)的车子。
(4)一辆13吨和一辆2500千克的车能不能同时通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智勇大冲关,让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一觉清晰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面进行单位换算练习,灵活地把握克、千克与吨的关系。 师小结:其实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现在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作业:
篇三: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 一吨有多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指导完成课本第22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图
2.让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讨论曹冲为什么要以用这个办法称象。
3.请你计算这头大象有多重。
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本文文质兼美,不仅让读者对相关的科学知识有所了解,而且也让读者得到了美的享受。在学习本文时,一是要着眼于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二是要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教学设计】
一、语言描绘导入(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示有关蝈蝈图片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后示文章中描写蝈蝈的语句并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绿色蝈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绿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色 拟人
蝈 生动
蝈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教学反思】
本文应重在对学生的语言方面的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时,应把握文本,以朗读、感悟、体验为主,并进行一定的语言训练,达到学习和运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受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劳动者提供的服务。
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交流,通过议一议、写一写、画一画树立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劳动者的感激。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难点:
感受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谈早餐,引出课题
1、同学们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
2、谁能告诉我,这顿早餐包含着哪些人的劳动汗水呢?(种粮食的农民、生产面粉的工人、烤面包的师傅、商店里的服务员、挣钱的父母等)
3、是呀,原来准备一顿早餐却需要这么多人的服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为我们服务的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也许平日里我们忽略了他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共同寻找他们的踪迹吧!
板书课题:9、为我们服务的人
二、引导发现,提升认识
1、活动一 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
(1)除了刚才所提到的劳动者,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能在一分钟里写得最多。
(2)学生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
(3)分小组汇报所写的数量。
(4)集体交流。
(5)一分钟的时间太短,根本没有办法写完。这也说明,我们的生活每一刻离不开劳动者的服务。
2、活动二 故事会——我所了解的劳动者
(1)师讲述故事园《传递快乐》。
(2)请学生讲故事
(3)交流听故事后的体会。
(4)小结:即使是一份最普通的职业也是很重要,光荣而艰辛的,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帮助,随机板书(重要,光荣,艰辛,快乐)
3、假设: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1)如果没有了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人们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如果没有医生,我们生了病怎么办呢?
如果没有交通警察,我们会……
如果没有电视台的叔叔阿姨,我们……
如果没有……,我们……
(2)说说你的亲身经历和感想:没有了他们,我的生活……
(3)小结:每一个行业劳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一项劳动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应该受到尊敬的。(随机板书:感激,尊敬)
(4)赶紧拿起笔,尽情地写下你想说的话吧!也许,你有很多人想感谢,现在,你最想感谢谁呢?播《感恩的心》音乐,学生写感激小语。
我对我们的班干部说:
我对我的老师说:
我对校园的清洁工人说:
我对警察说:
……
三、明辨是非,回归生活
1、活动四 他们这样做,对吗?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景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画面,讨论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1)小倩边吃雪糕,边把雪糕包装袋随地乱扔。( )
(2)在吃晚饭时,琳琳对妈妈说:你做的这些菜一点也不好吃。( )
(3)方方对妈妈说:你给我买的写字笔太普通了,我的同学用的是可涂改的、带香味的笔,可漂亮了!( )
(4)小明在写作业,妈妈蹑手蹑脚地端来一杯热牛奶,小明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端起来就喝,甚至埋怨妈妈牛奶太烫了。( )
(5)老师让小丁留在办公室,面对面改作业,耐心地纠正他的错误,小丁烦透了,一脸不高兴。( )
2、交流看法。
3、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身边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让我们共同用心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感激为我们服务的人,珍惜为我们服务的人的劳动成果,学习为我们服务的人,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机板书:珍惜、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体味莫泊桑在本文中所运用的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体会行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行写作练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我虽然是第一次踏上长清这块土地,但是,长清人的热情大方、质朴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咱班的一位身穿橘黄和黑色相间的上衣的男孩,他圆圆的脸庞上洋溢着微笑,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也遮不住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让我在这个春暖乍寒的
了日子里,感到阳光的温暖,你们猜猜他是谁?
(生答)杨光!
哪一位是杨光?站起来我瞧瞧, 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谈理由)
怎样才能更好的刻画人物呢?这一节课我们跨越时空隧道,去拜访一位世界文学巨匠,看看他是怎么作的。
二、新授:
(一)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或者向同学着重强调的字词。
2、用一句话表示所感知到的环境氛围 。如:这是一个…………的聚会。
3、文学常识简介:
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
(二)研读赏析
(导语 ):这几位文学大师倾毕生心血,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位都值得永远敬仰。
1、你最喜欢哪一位?作者莫泊桑是怎样刻画他们的性格的?
(提示:可从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方法:找一名擅长漫画的同学上讲台划出四位文学家的肖像,学生根据漫画分析人物性格
教师以福楼拜为例:
肖像描写:
蓝色的大眼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语言描写:
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动作描写: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 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衣裤鼓起 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和讲一小 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性格特点:博学善辩,热情好客、开朗豪爽。
以此为例概括其他三位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博学多识,
都德:开朗活泼 幽默健谈
左拉:沉默寡言 坚毅聪慧
2、你认为作者为何能把人物的性格表现的如此鲜明,将人物刻画得那么栩栩如生?
(同桌之间讨论,教师巡视、倾听、点播。)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下列内容:
准确的肖像描写
(1)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
(2)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
(3)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
(4)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补实但很固执的面庞。
(5)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和性格。
(6)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
(7)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墨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8)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 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精彩的语言描写
(1)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2)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
(3)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
(4)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的脸上录打谈话的气氛
生动的行动描写
(1)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2)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3)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4)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物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
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纯客观描写:
“头颅不漂亮,肥胖的脸,近视眼。”
(小结):
(1)抓住了四位作家不同的特 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2)和以往的纯客观描写不同,作者在记叙、描写的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插入了恰切的议论和抒情,这样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的认识这位作家。
3、品味语言
(导语 ):文章写了四位作家,每一位作家都有血有肉,生动形象,靠得是作者在抓住人物最大特征和兼顾人物各自性格的同时运用了准确的语言。
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品读,可用“我发现 用得好,好在 ”来回答。
(学生思索发言,教师适当点播)
如:(1)我发现“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的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用得好,好在采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福楼拜热情万分,激情洋溢的神态。
(2)我发现“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中“迸发”一词用得好,好在用的准确而生动,两块石头撞击在一起,发出了火化。
三、拓展延伸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写咱班的一位同学,让大家猜猜他(她)是谁。
1学生写作。
2生读作品。
3问被写者满意与否?
4其它学生谈优缺点。
四、本节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
推荐阅读: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的《羊脂球》
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葫芦岛小学 王倩 知识目标:
1.观察、认识春天动物、植物、人等显著的特征,从多个方面了解春天的变化。
2.歌颂春天的词语、诗歌。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春天动植物等变化细心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亲手制作警示语、影响周围的人一起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体验等活动感受大自然在春天发生的美妙变化,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欲望和情感。
2.通过对保护树木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春天到来之后,动植物的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关心和保护大自然的态度;让学生感悟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姑娘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呢?
你们听!(唱《春天在哪里》歌曲)
一、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啊,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嘀哩,嘀哩嘀哩……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二、 汇报自己找到的春天
师:歌中的小朋友找到了春天,听说你们也去找春天了,你们找到了吗?
春天到了,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
生:春天到了,我在……发现了……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
1、 图片:(学生自己照的照片)
这是**找到的春天,他很用心地把它们拍了下来!
2、 画春天:已经画好的
3、 写春天:写下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
总结:我发现咱班同学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你们找到的春天真美啊!
三、赞美春天
老师也非常喜欢春天,我也去找春天了,想不想一起看一下我找到的春天? 小草:小草也偷偷地从土地妈妈的怀抱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特别可爱! 朗诵:《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迎春花:你们看,迎春花也开放了,金灿灿的,特别漂亮!
师:花儿草儿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了,小燕子也不落后,它们也来参加春天的聚会。 小燕子: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春天的百花园里看看?
(欣赏图片)
师:刚才你们为什么会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啊?
生:春天太美丽了!
四、课外延伸
春姑娘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这么美!让我们用我们喜欢的春天的歌,在春风中尽情地享受春天吧!(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