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2021-07-18 教学设计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今晚,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小学阅读教学设计方略》,作者是山东省济南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江洪春先生,他是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江老师这本书是他30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成果,由山东教育出版社XX年8月最新出版,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很有指导作用。江老师说,当广大教师已经理解并接受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之后,就会感到一种新的困惑,即用什么的教学手法、手段去落实,体现这些新的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缺少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所以说,没有技术上的支持,会直接影响教学新理念的落实与体现,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江老师认为,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不高,主要因为存在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我对此是非常认同的。

  一是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重视。

  “认真钻研教材,方法就在其中”这已经是一句老话了。但是现在很多教师没有通读全套教材,教研员也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校长抓得也没有到位,进修学校的培训也是这样。当然,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如果自己不想钻研,内需不足,外因再强硬效果也是不好的。苏霍姆林斯基讲的“用一生时间备课”指得就是钻研教材。我自己对全套教材的研读也不够,现在正在弥补,我对自己提出要求,至少三到六年级的教材要做到基本熟悉,努力把握教材的体系。

  二是语文味不足。

  语文味就是“既得言又得意”,就是“文道结合”,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在的课堂教学,大都数公开课得意太多,弄得学生泪水涟涟的,学生上课像在听一个动人的报告似的,真所谓“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下课之后一无所获”。

  三是阅读基本功训练有所削弱。

  前几年“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这是工具性太强,新课程之后矫枉过正变成“情感课、人文课”,《语文课程标准》中基本找不到“训练”这个词语,这就是人文性太强了。要做到恰到好处也许真的不容易,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这是肯定的。按照我的观点,语文课还是工具性占60%要好,毕竟语文课的任务不但要掌握“内容”,还要掌握“形式”。这个“形式”还是需要训练的。

  四是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到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样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新课程实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就误以为“一些以学生为主体”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了,课堂上只讲学生自己能发现的,学生不能发现的东西,即使是教学重点,教师也有意回避了。这是非常有害的。我详细分析过国内很多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

  我的结论是这些特级教师都是很“强势”的,整个课堂教学基本上沿着教师的“预案”走,即使出现一些“火花”,教师也会灵活“处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不是学生自学。“教学”的特点一定要把握清楚,教师的主导不能缺位。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读字组词。

  2、会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

  3、正确、流利的有个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4、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小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回答问题:

  1、这些小朋友要去干什么?

  2、你知道各位小朋友各叫什么名字吗?

  3、说一说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4、师: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也可称为小伙伴。

  板书课题:《小伙伴》

  同学们读课文,看看课文怎样把这里发生的事情叙述完整。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1、自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1)、全文共计几个自然段?

  ﹙2﹚出示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指生读。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组词读字。

  ﹙5﹚用词说话,重点抓住“丢、记、保”三字组词说。

  三、再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体会说话人的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

  3、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朗读。

  ﹙1﹚指生读出不同人物说的话,读后讨论说话人的态度。

  “维加”————询问 责怪 怎样读?

  “安东”————恳切 怎样读?

  ﹙2﹚进入角色比赛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议一议

  玛沙没有午饭吃,三个小伙伴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谁做的对?为什么?

  2、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生交流,师总结。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1﹚要读出小伙伴的 “询问”、“责怪”“教育”和“关心”玛莎的不同语气。

  ﹙2﹚玛莎丢了东西没吃的,心里一定很难过。读她说的话声音要小。

  二、学写生字

  1、自读“我会写”的生字。

  2、交流:

  ﹙1﹚指生组词读字。

  ﹙2﹚自己会写哪几个字?怎样学会的?

  ﹙3﹚师重点“汽 记 粗”三个字。

  ﹙4﹚生写字,评议。

  三、再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词语。

  1、交流词语。

  2、用喜欢的词语写话。

  四、小结: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课前交流一下:

  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待会儿屏幕上会出现三组词语,老师只让大家齐读一遍,看看只读一遍,聪明的你能一下子记住几个词语?(屏幕出示)同学们表现真棒,相信这节课同学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一、复习引入课题

  1、开学初,我们就学习了一首词,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遍。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张志和写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是词牌名,你还知道有哪些词牌名吗?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0页。

  出示学路指导: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提示:

  仔仔细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要注意把词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出示词语认读。强调多音字“塞sài”,看插图理解“箬笠、蓑衣”。

  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读的时候很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

  4、教给大家一个声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抬头看前面??再念一遍。

  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画的江南美景

  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2、数数,有多少景物?整首词27个字就描写了9种景物,诗词就是这么简洁。正是应为简洁,这些景物的颜色呀、姿态呀都没有写进去,那请同学们展开想像,说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师先说:怎样的西塞山?

  生:翠绿的西塞山

  生:危峰兀立的西塞山

  生:陡峭的西塞山

  生: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师:怎样的桃花?

  生:粉红的桃花

  生:多姿多彩的桃花

  生:姹紫嫣红的桃花

  师:怎样的斜风?

  生:微微的斜风

  师:细雨?

  生:蒙蒙的,凉凉的

  师:流水、白露、鲑鱼?选一个说说?

  生:鲜美的鲑鱼时快时慢的流水

  3、这些景物加了颜色、姿态,生动多了。那能不能把这些颜色、姿态送到这首词中,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色?

  4、在他们两个的描述中,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如画)(板书)

  5、张志和把江南写得多美啊!其实不仅张志和写江南,还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 (课件出示:白居易《忆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四、入境如情,体悟心情

  1、这首词中,不仅有这些景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人,这个人是怎样的穿着?怎样的姿态?

  生:悠然自得的渔夫

  生:渔夫在斜风细雨中迟迟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这美丽的意境中

  板书:悠然自得 人

  2、此时的渔夫心情如何?

  生:高兴,有鳜鱼钓

  生:舒畅

  生:兴奋,他想,今天的晚餐有着落的

  生:平和,笑眯眯的。

  师是啊,表情都看到了。

  完善板书:

  美丽如画 景

  悠然自得 人

  兴奋舒畅 情

  3、词中没有一个字写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写的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心情。)

  补充另一首词《天净沙 秋思》你再看看,这个人的心情如何?是兴奋舒畅的吗? (悲哀、忧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虽然没有学过这首词,但是聪明的孩子,你们能从作者笔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

  你看,张志和笔下的白鹭、桃花、鳜鱼、斜风细雨??你们就是从这些景物中窥伺到作者的心情。这首词,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时的美丽景色,还通过景物感受到诗人悠闲自得、兴奋舒畅的心情。

  再读读这首词,请问,这里的“归”指的是回到哪里?(回到自己的家)

  五 深探“不须归”

  1 同学们,让我们联系时代背景去感悟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怀。

  词人张志和年少得志,曾经是朝廷命官,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官,他干脆辞官不做,隐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自称"烟波钓徒",过起了天大地大四处是我家的游历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所以这里的不须归是指回哪里?后来朝廷派人找张志和回去做官,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又是指回哪里?

  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出示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齐读)不须归。

  师:(指生)志和啊,你为何不归?

  生1:西塞山的风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风景里,不想回家。

  生2:我爱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这么好,我想多玩会儿。

  2 是啊,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每次垂钓,

  他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有鱼饵,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能钓到鱼吗?师:是啊,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3 让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

  读——[音乐响起]

  4 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已上千年。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

  让它在我们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

  6、后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首词,里面有一个句子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在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常常被用到。你觉得是指哪一句?为什么?

  :西塞山??因为景色美丽,一看到美丽的景色,就想起这句诗。

  :青箬笠??

  7、如果朋友看见我在雨中散步,问我,咦,你怎么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诗回答他——斜风细雨不需归

  如果有一个人遇到了困难,经历了艰难,他也可以用一句诗安慰自己——斜风细雨不需归

  看来斜凤细雨不仅指自然界的斜凤细雨,还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小结:现在,到底词会流传哪一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首诗还会千古流传,一定还会流传下去,从同学们中间流传下去。最后我们在这首音乐中结束这堂课。

  板书:

  美丽如画 景

  悠然自得 人

  兴奋舒畅 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本篇课文的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四个不同的颜色的太阳。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纯真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朗朗上口,亲切惬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设计中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初读、品读、美读三个层次的读,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一种螺旋循环中上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在指导学习的书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落实。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四季景象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材料、实物等。

  2、四人小组自制一套生字卡片,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制作成太阳、动物、植物形状,体现识字的趣味性。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认识这13个生字;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可以打节奏。(师点击课件:播放《种太阳》)刚才大家听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2、交流感受:你们了解太阳吗?请你说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3、导入课题:歌曲中的小朋友他想在寒冷的南极和北冰洋种上太阳,想把温暖送给冬天。那我们课文中的小朋友他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师点击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带着声响依次跃上天空,指名读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由歌曲引入太阳这个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兴奋点。同时从音乐方面给学生以美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读法:同学们,我们平时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怎么办呢?

  生:看拼音、问同学、问老师、查电脑等。

  那就用上你们的好办法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师巡视,随时接受学生的求助。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认读字词: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会合作,那课文中的生字你们认识吗?

  ⑴ 师点击课件:出现本课的13个生字,这13个生字写在13种不同颜色的小太阳上,教师指名认读时,学生读一个生字,教师就点击该字,带有生字的小太阳就升起来,并发出你真棒的声音。

  ⑵ 去掉拼音,随机认生字。(课件设计和运用同上一个环节,只是没有拼音。)

  ⑶ 认读词语。去掉拼音还读得这么好,那老师想难难大家,这些生字组成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认读。街道、挂在、熟了、伙伴、尝尝、香甜、温暖、冻僵、应该、因为、手脸。)

  5、读通长句:老师这里有几个难读的`长句子,你们有信心读好吗?自己试着先读一读;指名全班交流读;集体读。(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也是本课难读的句子: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先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尝试自读,边读边找出不认识的字,这是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构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注重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检验。小组合作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有组织的,有调控的,有导向的。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方法识字,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这要比教师领着学,记忆扎实,基础牢固。识字与游戏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知情互促,兴趣浓烈。

  三、品读想象,感受奇妙

  1、自由选读:这么难读的长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就把那个自然段多读几遍吧!

  2、组内合作,展开想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其他人边听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全班交流,评议补充:

  ⑴ 指名品读: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其他同学想象一下,在你的面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鼓起了掌。)

  ⑵ 指名描述:把你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还可以展示自己准备的四季景物的图片和实物,充实自己的语言描述。如有的同学在评价别的小朋友的朗读,说道: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注意了停顿和重读,我的眼前仿佛真的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香蕉,还闻到了水果的香味。你们瞧,我就带了苹果和香蕉,多香呀!

  (此时,许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做出了闻香味的动作。)

  设计意图: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注重调用各种手段鼓励学生想象展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带入课堂中,用规范、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美读感悟,升华情感

  1、教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向大家挑战。(学生鼓掌欢迎)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喜欢哪个太阳?(师点击课件:出现《种太阳》的伴奏音乐,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诵。学生很陶醉,有的忍不住鼓起掌来。)

  2、感悟交流:你喜欢哪个太阳呢?想想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画个这样的太阳呢?指名交流,并补充。

  3、欣赏四季:一年有四季,小作者画的太阳多有创意呀!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课文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师点击课件:出现一年四季有特征的景色和景物,有鲜明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下是播放课件时,教师的一段旁白:

  盛夏,烈日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照射着大地一直到黄昏,多么沉重闷人的时光!人们懒洋洋地,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画个绿绿的太阳吧!让大地到处一片清凉。金秋,登高望远,大地犹如茫茫的金海,它给人们献上一个丰收、欢乐的季节。画个金色的太阳吧!它会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让辛勤?劳动的人们有更多的收获。寒冬,寒风刺骨,天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画个红红的太阳吧!让阳光温暖每一个的心田。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画个彩色的太阳吧,给人惊喜,给人希望。)

  4、课文美读:看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你能不能把这种美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挑战读、比赛读、下位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给他听,请他评价等等。)

  设计意图: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本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整的朗读效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齐读来升华课堂气氛的惯例,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的选择听众,自由的选择朗读方式,自由地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在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五、创新实践,积淀美感

  你们还喜欢什么颜色的太阳,回家以后用你的彩色笔把它画下来,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歌唱谁的歌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王二小”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1.按顺序一幅一幅地看,一边看图一边按要求说图意。

  (1)每幅图上画的都有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

  (2)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2.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在小组内说一说。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问号“?”。

  4.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注意指导:“员、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响、雄”是三拼音节:又是后鼻音;“助”的声母是zh,不是z。

  5.一边看图一边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几段。找出图文对应的部分,然后看图想读,弄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1.认读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认读字词。(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二、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3)句式训练:一边……一边……

  (4)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2)小组讨论,汇报。

  (3)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4)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5)(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王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 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相关文章: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

2.【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9篇

3.【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九篇

4.【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四篇

5.【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6篇

6.【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

7.【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

8.【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穿珠子》教学设计 下一篇: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