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孔子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词语。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教学准备】
课件:孔子的画像、生平简介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引入揭题。
同学们,对于老师,大家都非常熟悉,能说说你对老师的认识吗?(学生可就自己认识的教师畅所欲言)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最有名的老师,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八”,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被中国人尊为“万世师表”,他是谁呢?(板书课题:孔子,读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孔子的一些什么呢?请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本课的生字新词,可借助文中拼音多读几次。
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互当小老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然后再请几位学生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孔子生平的哪些情况?讲述了他的哪几个故事?用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的意思。
故事1: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2:不喝“盗泉”水
故事3:谈“识人不易”故事4:晚年读《周易》
四、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的新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谈谈自己第一课时的收获。)
二、精读课文,感悟品味。
(一)精读第一段,了解孔子的生平概况。
1、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介绍了孔子的什么?
2、结合插图,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向同桌介绍孔子的生平概况。
3、出示课件,结合有关图片,向学生介绍孔子及《论语》。
(二)精读第二段,了解孔子的几个小故事。
1、读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思考: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多读几次,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相互释疑。
4、汇报点拨。
抓住文中描写孔子的言语行为、神态心理的语句,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并认识孔子的形象风貌: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这方面的经历。
(2)“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3)“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可启发学生体会如下两点:①、孔子知错即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气。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见其过而内自讼。”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品质,逐渐走向完美。②、认识、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作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只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结论才正确。推而广之,认识和了解一件事、一种物,也是这样的。)
在理解、品味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语句,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如读第一自然段对孔子的生平简介和第八自然段孔子怎样读《周易》的语句都可以带着称赞、敬佩的语气读;对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可以安排分角色朗读,弟子的疑问语气及孔子对弟子的循循善诱,都可在朗读中充分体现,指导学生要读得恰如其分,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感情。
5、选择自己的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在小组内说说,再推选出最优秀的同学在全班说。
三、总结拓展,作业布置。
1、说说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的收获。
2、作业:找找有关孔子的书来读一读。如:《孔子的故事》等。
孔子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致内容。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读与说。
教学准备:
查阅孔子与老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上新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了吧?
(老子)对,是老子。(板书)。
3、借助资料带了解孔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现在大家对孔子和老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习生字与词语的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教师适当作指导。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解释“远近闻名”和“渊博”,造句练习。
2、孔子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师,可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找出原因,全文找。(知识不够渊博,学习没有止境)板书:渊博、学无止境(用自己的话概括)。
3、再读,这是孔子拜师的开始。
4、学习并讲解孔子的语录。
(课文后面选做题。)。
老子。
渊博。
学无止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学习孔子虚心好学、尊敬师长,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拜访、拜见”、
“迎候、等候”
两组词语。
教学重点: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通过朗读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和上下文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方法:
复习、分角色演与读。
教学准备:
板书拜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使用板书回顾(课前写)。
原因:知识不够渊博、学无止境。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孔子和老子,知道了孔子想拜师的原因,他认为人活到老应该学到老,学无止境。这节课来看看孔子拜师的过程和结果怎么样。
二、研读课文,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孔子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了,课文是怎么写的,用直线划出来。
到洛阳。好不好?和课文里的'有什么不同?(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为什么这样写?相距上千里——说明路途十分遥远。
风餐露宿——一般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孔子一路上十分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路途如此遥远,但凭着毅力和信念,最后还是到了洛阳,所以用终于这个词。
(板书:过程: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
4、说话练习: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月明星稀的夜。
晚,孔子还在赶路。这是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千里迢迢、万水千山;风尘仆仆、跋山涉水、
翻山越岭;不分昼夜,孔子??;不管风雨,孔子??)。
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把这个词语送给他:求知若渴。
(板书)。
6、如果你是老子,看到孔子如此执着的信念,收不收这个学生呀?好,下面老子出场了,谁来读读描写老子的句子。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7、大家来演一演孔子和老子吧。
(请两组,其余的读旁白)。
8、觉得他们说话怎么样?(很有礼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上前行礼、拜见、请、迎候、再次行礼、多谢)教师适当解释讲解词语和句子。
9、老师总结,我们是从这些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们的品质,把这两个词语送给他们。
(板书:彬彬有礼、谦虚有礼)。
10、好,我们再来读一读,要把这种礼貌表现出来。
(角色分组,教师读旁白)。
11、在这里面老师发现了两组近义词,同学们发现了吗?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板书。
拜访——是敬词,访问的意思。
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迎候——有等待的意思,是到某个地方等候。
等候——也有等待的意思,但不表示迎接。
12、学生体会:
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对老子有什么了解?
(爱护晚辈、谦虚有礼)否则不能充分体现。
孔子说:“多谢老师等候。”是晚辈向长辈致谢,不宜换成“迎候”。
13、齐读第。
2自然段,再次感受他们的美德。
三、研读课文,继续品味。
(学习第三、四段)。
2、强调“每天不离左右、随时请教、毫无保留、传授”。说明孔子和老子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好学生,一个是好老师)。
(板书:勤学上进、诲人不倦)。
3所以人们佩服他们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你们觉得呢?(也很佩服,很敬重,敬佩)。
4、把这两个自然段齐声朗读一遍。
拜访-拜见。
原因:知识不够渊博。
学无止境。
孔子的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流程:
课前三分钟:
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或名人。
一、学习单元导读:
师: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
生:齐读。
师:读完过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等。生:我们要以自豪的心情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灿烂。
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板书:孔子)
二、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师小结: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呢,学了今天这篇课文可能会有所启发。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三、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1、读题。提示:“子”在这里读第三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你们能从课题中想到什么吗?
生:齐读课题《孔子拜师》
问:孔子为什么拜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孔子拜的是谁为师?
师:同学们的这些疑问提得很好,抓住了文章的主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在我们学习过这篇文章过后,你们自然就明白了这些问题了。首先,请同学们自读一边课文,并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人物,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概括成一个词就是——板书:学无止境
2、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学无止境”意思。
3、联系生活理解学无止境:是啊,孔子当时很有学问了,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4、小结:是啊,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拼搏,才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语:好学的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第二小节,划出有关孔子拜师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有几个词很难读,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再读一读。为什么把“终于”或“上千里”读得那么强调?
2、理解上千里、几个月:从曲阜到洛阳比瑞安到上海还要远,而且当时又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除了感受到路途的遥远,你还感受到什么?板书:不畏艰辛
3、想象理解“风餐露宿”:
(1)可见孔子拜师的旅途是多么艰辛,特别是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读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 ……;有时走累了,就…… ;白天,孔子在加紧……,天黑了,孔子还……;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
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他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
板书:求知若渴
4、面对如此好学的孔子,不想再读读这个句子吗?
5、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尘仆仆”:
(1)经过了几个月的拔山涉水,千难万险,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
(2)风尘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样的?
过渡语: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拜师的?
出示句子: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从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板书:谦逊有礼
2、快速读读这几句,圈出表现孔子谦逊有礼的词语。
3、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出示句子: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抓住“每天”、“随时”来理解)
(1)什么叫随时请教?(什么时候有问题就什么时候向老子请教。)
(2)他可能什么时候有问题?(吃饭时、睡觉时、走路时)板书:勤学好问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观看图片,升华主题
1、出示图片介绍:正因为孔子如此好学,所以后来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为了纪念这位圣人,人们为他修建孔庙,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响。韩国举行祭拜孔子活动,日本为孔子设立孔庙。美国还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2、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3、带着敬重、佩服我们再来讲讲孔子拜师的故事。_齐读全文。
4、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孔子的好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谈谈老子的高尚品质。最后,老师想送同学们一句警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六、当堂小测:
(一)形近字组词
差()境()授()纳()袍()着()镜()受()抱()
(二)近义词
迎候——()闻名——(拜见——()纳闷——(
(三)想一想
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设计:13孔子拜师、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谦逊有礼
孔子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对“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等词语的理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拓展阅读、课外资料的展示,了解孔子、老子。交流所收集的孔子、老子的名言。
3、学写12个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理解“学习是无止境的”。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古代的大思想家,他们是谁呢?(板书:孔子 老子)
2、千百年过去了,孔子和老子为什么能受到人们的敬重呢?这堂课,让我们继续在课文《孔子拜师》里,去揭开这个秘密。
二、整体研读
1、故事里,老子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给你什么印象呢?默读课文,划起有关的句子,并在旁边注明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三、重点研读
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一)谈孔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个句子:
⑴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⑵ 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理解: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个词,你怎么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曲阜与洛阳相距上千里啊,那时,没有汽车,没有飞机,孔子是靠着双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几个月到洛阳求学。想一想,这一路上,孔子会遇上些什么呢?
对啊,这一路走来,不简单啊,让我们再来读读句子,再来感受孔子求学路上的`艰辛。
☆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理解孔子谦虚、好学)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事例吗?(说话拓展)
(二)谈老子
☆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迎候换成等候,可以吗?为什么?)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礼 诲人不倦)
(三)整体回顾课文,感悟孔子、老子的高贵品格
看板书总结: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老子谦和大度、诲人不倦,让一起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断,再次感受两位思想大师的高尚品格吧!(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四、拓展阅读
1、过渡:正因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们的佩服与敬重。孔子门下有许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编成了《论语》。而老子撰写的《道德经》,这两本书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后,大家可以去找来读读。
2、学习是无止境的。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为了学问,也有过许多动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同到文章中去读读这些故事吧!(阅读《参考读物》(下)阅读天地二)
五、小练笔
学习无止境,生活处处需要学习,读书、做人……你的身边,有没有一些刻苦求学的人和事呢?请你写下来。
孔子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主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并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地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简,齐诵论语的宏壮场面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叹。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诵上几句孔子的名言呢?
(2)、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资料袋,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3)、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2、提出提出目标
(1)识记生词
(2)读通课文。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感知文意: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4)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会读、会记这些字。
兼、仆、纳、丘、毫、授、佩
2、我会读、会写生字新词。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4、我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知识拓展延伸
1、复习生字词,读课文。
2、摘抄孔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2、提出学习目标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写一写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我会悟。(学生结合文中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2)谈老子。
(二)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2、展示自创性诗歌或心得体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四、知识拓展延伸
1、 展示自主主收集的资料。
(1)、有关孔子、老子的名言。
(2)、有关孔子、老子的故事。
2、孔子、老子是我的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课后多搜集他们的一些故事,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吧。
孔子的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风尘仆仆、迎候、等候”等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感悟孔子老子品行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年轻时历经艰辛拜老子为师的故事。(完成主体板书)
2、提问过渡:读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文中的孔子和老子吗?作者喜欢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二、品读课文
(一)学习全文中心句。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小黑板出示)
1、指名读。
2、这句话写了谁?主要写谁?重点写他的什么?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过渡: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孔子有哪些美好品行值得人们敬重?
(二)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把能体现孔子美好品行的句子用“——”画出来,并写上批注,说说你了解到一个怎样的孔子?(读、画、写、说)
(三)学生反馈。
第一板块感受孔子的辛苦
1、生:我读出的`是一个不怕吃苦的孔子。我是从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读出来的。
2、小黑板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3、指名读。
4、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字来形容。——苦
5、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比较句子,体会“终于”
几个月后,他走到了洛阳。
几个月后,他终于走到了洛阳。(小黑板出示)
师:哪句好?为什么不能删去“终于”这个词语。
生:因为路途遥远——“上千里”。我们想象一下,孔子从曲阜出发,一里、俩里、三里、四里、五里……就这样一里一里地走,一直走了上千里,他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累吗?请你把孔子的劳累读出来。(指名读)还有理由吗?
生:因为孔子的旅途十分辛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指名读词语,说意思,齐读词语。
师:苦吗?请把孔子的苦读出来。(齐读)
师:孔子就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一里又一里,走了一天又一天,走了一月又一月,就这样走啊走,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今天,他——终于走到了洛阳。
6、全班齐读。把孔子的苦、孔子的累读出来。
7、师:此时此刻,如果你见到这个不怕吃苦的孔子,你会对他说什么?
8、生反馈。
过渡:当孔子来到老子面前时,老子又对他说了什么呢?
第二板块感受孔子的谦虚礼貌
感受礼貌
学生默读,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读,读完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小黑板出示对话。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研究学问你不必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学生补充词语(迎候、等候)。
指名分角色读。
说体会:彬彬有礼。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他们的彬彬有礼?
师:没礼貌的人会怎么问?请你试着问问。(让学生从对比中体会孔子的礼貌)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
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感受谦虚好学
通过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含义感受孔子的谦虚。
老子说……你认为呢?(再读第一段,重点词“远近闻名”)
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意思。(学无止境)请联系实际生活实际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引读:我们知道
孔子之所以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拜师,是因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之所以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去拜师,是因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孔子之所以求知若渴、迫不及待去拜师,还是因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这里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孔子?(谦虚好学)
指名分角色读。全班分角色读。
师小结:对呀,活到老,学到老。你要学习,我要学习,我们所有人的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因为——(生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第三板块感受老子的谦虚、礼貌、大度
过渡:文章除了写孔子还写了——老子(谦和、知礼、诲人不倦)
学生说老子。
指名班上表演读,注意读出彬彬有礼。(学生认真看插图)
全班同学分角色读对话。
齐读最后一段。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
三、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你决定今天怎么做?
四、总结: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孔子和老子的敬意。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老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孔子的教学设计 7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去用心感受文本,走进文本,品位语言描述的特色,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材分析:《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教材一方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另一方面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一、二、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孔子游春》,一起读课题。
2.这篇课文大家已经初读了,文中有一些优美的词语,老师特意把他们请到今天的课堂,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阳光普照 奔流不息 有福同享
桃红柳绿 和顺温柔 深思熟虑
草色青青 荡涤污垢 从容不迫
3.请大家看,这些词语是横着读还是竖着读?
学生读后板书: 春景 论水 志向
4.请大家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对词语的朗读、思考,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既巩固了所学的生词,有降低了学生说话的难度,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促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文中人物的距离。)
二、享受美丽春景
让我们一起走进泗水的春天,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韵。请大家朗读课文1、2两小节,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学生自由读文,完成学习任务。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所画的句子,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3.组织交流:
(1)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2)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大自然多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来展开叙述的。
(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这里连用了四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都是什么的什么是她什么的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子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这比教师直接教来的更有意义,学生记忆也深刻,并且为下面句式的背诵和仿写做了铺垫。)
4、同学们真会阅读!在这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刻画出大自然的美丽,又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段的句末有个省略号,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多媒体,同桌互相讨论:
5、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就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看来读书的时候不要小看文章的标点符号呀!谁能将文章内容和想象补充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配乐、配多媒体)
6、你能将如此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印如你的脑海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深入地理解文本的过程。教学时层层深入,利用多媒体、学生讨论等方法来教给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方法,给他们提供感悟的空间,提供引领迁移运用的场所,让学生在感悟中积累新语言,在运用语言中发出更规范、更丰富的语言。这既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又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巩固,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实在听说读写训练上。)
三、言论之美
1.面对如此美景,你会以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呢?
2.弟子们是怎样的?
3.看着泗水的美丽景色,孔子的心情了极不平静,他陷入了沉思。那么孔子在想些什么呢?要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他的话不是失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吧……
(出示孔子论水的段落)
4.孔子遇水而观,观而沉思,从平常的水看出了不寻常!这里的每个词,每句话都闪烁着孔子智慧的光芒。请大家或高声朗读或静思默想,拿出你的笔,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在文章空白处写下你的读书感悟。
5.同学们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本段围绕“水是真君子”一句话来写的,写了水四个方面的特点: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2)多媒体出示水的形态、声响,引导学生说出水的四个特点的原因:
有德行:引导学生认识万物生长都需要水的滋润,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私奉献的,然后由“奔流不息”联想到水的“顽强、坚持不懈”的品格。没有水就没有一切!读出对水的感激和敬佩。
有情义:联系《山谷中的谜底》,感悟水的“顺势而行”,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联系盛水的容器,或池塘,或小溪,或高山,或平原……水似乎通解人性,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读出这种情义吧!
有志向:联想到“水滴石穿”、联想到 “人无志则不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水的志向是么呢?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水不惧怕任何困难,那么我们呢?你的志向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读出这坚定的信念!
善施教化: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来谈,水洗米、洗菜、洗衣服……正如孔子,不管你是贫穷或富有,或正直或曾有过污点,孔子都愿意对其进行教化。如此伟大,你能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对课文内容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交流、互动,充分展示了个性。)
(3)这是水的特点,也是君子的特点,想想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君子的哪些特点,你能帮孔子补充两句吗?(学生思考,交流)
(4)同学们想得真好!孔子教育弟子做人,没有直接的说教,而是用水作比喻,巧妙地暗示弟子,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5)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再次朗读孔子的话,再次走进孔子的心灵世界。
(设计意图:本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紧扣“水是真君子”来进行质疑、解疑,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适时的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交流,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真正走进“真君子”的内心世界,课堂将会充满智慧和活力。)
四、体会志向美
1、泗水河畔的春景是美的,孔子论水是美的,文中还有美的地方吗?相信通过同学的朗读定会有多收获。
2、学生自由读文,展示交流,适时点拨,体会子路和颜回的不同志向。
3、分角色朗读。
4、你的志向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生体验角色,丰富认识,实现与生活的链接,并在朗读中加深了情感体验。)
五、感受心灵春天的美
1、同学们,在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悠扬的乐声中,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你能对照这幅孔子游春图谈谈你读这句话的理解吗?
2、交流讨论。
3、学到现在,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4、孔子是个伟大的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被奉为最正统的思想,被后人崇拜。你知道关于孔子的言论吗?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有效的对话莫过于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此段正是文章的总结和升华,是孔子和弟子情深意浓时,抓住此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表达心声,净化心灵。)
六、自主设计作业
同学们,我们得感谢孔子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洗礼啊!在这课的结束,你想为自己设计一项什么作业呢?
(设计意图: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此课一改传统作业的布置方式,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和想象,实现语文由课内向课外和谐地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12 孔子游春
有 德 行
有 情 义
有 志 向
善施教化
孔子的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我们此刻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补充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关于孔子的《论语》的。课文简短通俗,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必须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文章的重点资料“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孔子了解甚少,务必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学生的自学潜力得到了必须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构成,所以,像划句子这样简单的学习潜力,还需要对学生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这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的情绪怎样?这让我想起了孔子以前说过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期望你们能用你们用心认真的学习状态来欢迎所有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们。好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读)《孔子拜师》。
3.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孔子和老子那令后人敬佩的品行。
二、品读课文,感受拜师诚恳虚心。
(一)、体会拜师的诚恳。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个性让你觉得孔子拜师诚恳的句子。
2、反馈指导。
(1)重点句中品诚恳。
A、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
我们先读这一句,哪些词语让你个性感动,用小圆圈画出来
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我们在读一个词语的时候要眼前出现画面,这样才把词语读活了。再读这个句子,读出表现远的画面。
生读句子
B、当你读到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先说两个。
出示:孔子顶着炎炎烈日,冒着狂风暴雨。饿了就(),渴了就(),累了就()。
生发挥想象。
C、就这样,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用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几个月后,最后――生接读(最后走到洛阳)
一心拜名师,哪怕千里路遥遥,再读。
(2)、两人对话中显诚恳
过渡:凭着求学的信念,凭着坚强的毅力,孔子最之后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洛阳,在那里,他见到了一心要拜访的大思想家,那位身穿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的七十多岁的老人老子。
A、初次见面,两个人说了些什么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后边的资料,用“――”画一画孔子说的话,看能体会到孔子的什么品行。
B、检查学生自读状况:抽一名学生读出本自然段中孔子的话。出示: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必须会大有长进的。”
C、师:千里迢迢,最后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又表现出他怎样的品行呢?
D、让学生谈体会。指导结合具体词语说,板书。
(引导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能够用一个成语来表示:板书“学无止境”,实际上,学无止境这个词就是孔子说的。你明白什么叫做学无止境吗?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吗?正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才不远千里前来拜访(板书)老子,正因为学无止境,孔子三十岁了还要日夜兼程地赶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E、你对哪句话体会更深刻,就起来读给大家听。相机指导。
F、应对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是怎样说的?
出示老子的话: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谁来读老子的话?从老子的话中,你能体会到老子的什么品行?
抽说。哪个词最能表现老子的谦和有礼?“迎候”的意思是什么?(板书:迎候)是的,一个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对一个来向自己讨教的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说“迎候”,这是多么的谦逊、大度、有礼。相机指导“迎候”和“等候”区别。
师: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话彬彬有礼。我们一起来用心读一下他们的话。
G、分主角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对话,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老子的谦逊有礼。(出示整段对话)师:一个谦虚好学、尊敬老师,一个博学多才而又谦和大度,这一老一少的话多有意思,想读好这段对话。你能够自由请人和你对话。
师:体会得太好了,你们同桌也学他们的样读读吧。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孔子说的话,一组读老子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H、同学们看,一段精彩的对话描述就生动地刻画了两位大师的完美品行。
3.孔子和老子是这样说的,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读第三段。
出示:从此,孔子每一天……传授给他。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老师听到你们把每一天,随时,毫无保留这几个词读得很重,为什么?
(2)正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行,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佩服,崇拜。在我国,说起孔子家喻户晓,在外国他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三、升华情感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孔子的社会活动。看完之后你有没有对孔子和老子说的呢?
出示:我想对孔子说:(
我想对老子说:()
四、总结课文,子曰登场,运用拓展。
孔子拜师已成为一段佳话,传为美谈,孔子以老子为榜样,成为比老子更有名的大思想家,他的话语被弟子编在一起,就是我们熟悉的《论语》。
出示:子曰:温故而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齐读。
课堂教学结束了,学习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这“中华古文化”的旅程。布置课外作业:收集周围的传统文化,语文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孔子-老子
谦虚好学-谦逊大度
孜孜以求-诲人不倦
孔子的教学设计 9
一、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教给边读书边注旁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连段意的方法来归纳课文大意。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胸襟博大的品行等。
三、教学难点:
从文中的词句表达中体会、学习任务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名读
2、介绍孔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生字词过关,概括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读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段意思,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总结归纳文章大意方法。
三、学习第一段,初步领会孔子品质。
1、齐读,边读边想: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
2、指名说(谦虚好学)
3、你是从哪一句话感受到的,请用波浪线画下来。
4、在旁边写上标注。
5、小结:这种把相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体会的学习方法就叫做标注法,课文的2、3、4段我们也将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6、出示句子,用上“虽然,但是”把两句话边成一句。
四、写字
1、大家觉得哪一个字最好写?(仆)其实笔画少的`字要写漂亮反而不容易,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写这一个字。
2、注意左高右低,左右两部分距离要适中。
3、范写
4、学生写。展示。
板书:孔子拜师、标注法、谦虚好学
三、感悟课文,领会孔子品质。
1、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哪一句话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
2、交流。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看图,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有礼貌?(鞠着躬、低着头、双手作辑、表情诚恳)
指导朗读 :表演读。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当时也是一名远近文明的老师了,为什么他还要拜老子为师呢?(学无止境)
知识是学不完的,学得越多,就会感觉自己不会的越多,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呢?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演示距离远。
“风餐露宿”什么意思?(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白天夜晚不停地走。)说话练习:白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夜晚,(),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雨天,(),孔子步行向洛阳走去。
四、小结
看着板书,用上“不但、而且”来说说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五、写字。
板书:孔子拜师、彬彬有礼、谦虚好学
孔子的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要求
1.认读“碑、楷、瓦、砌、挡、喂、误、博、倡、驱”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自主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二、重点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到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人。
三、教学准备:
课件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录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提问:这是什么书中的语句呢?(选自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三字经》中有“昔仲尼,师项”一句话,你们知道这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孔子和项))
2.简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著作编为《论语》。
3.揭题:项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孔子为什么要称项为老师呢?他向项学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孔子让路。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带着以上问题默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练说,师生补充、评议)
2.指名认读课文的生字词,开火车读课文,纠正读音不正确的字。注意多音字:喝——喝(hē)水;喝(hè)彩。
(三)自主阅读,合作释疑
1.自主阅读,质疑:
(1)课文讲孔子向项学习什么?(板书:问礼)
(2)理解“问礼”。“问礼”这个词语在词典里是找不到的,但课文里有几段解释了它的`意思,画出相应自然段并标记号。
2.合作交流,释疑:
(1)合作学习,画出相应句子。
(2)汇报交流,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1“孔子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面前说:‘孩子,给我们的车让路好吗?’”
a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孔子对这个孩子很礼貌,说明有礼节)
b 谁来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生评议)
2“‘请问老人家,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路呢?’”
a 这句中“车”和“城”各指什么?(马车和“城池”)
b 同桌之间模仿孔子和小孩的对话,说说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孔子是个长者,又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是个倡导礼仪的人,此时他想到孩子尽管是摆城池玩耍,但也应尊重他的想法,“城”已砌成,但车可以绕道,而且,在城面前,车应先让路,这也是一种礼节啊!孔子明白这个礼节,所以驱车绕“城”而过)
3“三人行,必有我师!”
a 指名读句子。
b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指的是人各有所长,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3.反复读第2~1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感情。
(四)深读课文,发散思维
1.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谈各自的想法。
(孔子是个不耻下问、虚心学习的人,他也是一个爱护孩子、尊重他人想法的人)
2.面对项这个孩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阅读
课外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准备召开“孔子故事知多少”故事会。
孔子的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字,正确读出“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潜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2.抓住描述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孔子名言及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3.练习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孔子与老子的崇敬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拜师的经过部分,带领学生抓住描述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章插图,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感受人物的品行。
教学难点:
抓住描述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三、教学策略
这篇课文从文题看,直接揭示了课文的主要资料,文章紧紧围绕“拜”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以及拜师后怎样学习的过程,这是一条贯穿全篇的主线。事情的经过部分又是围绕孔子与老子的对话展开的,这又出现一条辅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抓住主线体会孔子的品行,又要不放辅线,体会老子的品德。在文章结尾处进行小结,把两条线并拢,让学生体会先人品行的伟大。教学时能够采取如下策略:
1.沿着作者行文思路,遵循学生阅读的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文本对话。
2.借助孔子名言解读人物品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这些名言警句,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这些名言警句。真正落实积累与运用的目的,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中得以传承。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直插行文思路
1.同学们,你能依据课件中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人物吗?
出示课件:(孔子画像)
画上人物是(),名叫(),字()。
他是()时代的()家。
他的代表著作是()。
我明白他的一句名言是()。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这个伟大人物的故事孔子拜师。注意把“拜”字写准。
3.在这个故事里,“拜”字的意思是就是很有礼貌地请对方做老师。
4.还记得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总结:为何拜师、怎样拜师、怎样学习、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回顾整体,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运用已知,通过提示,整合对孔子的认知。借助课题中的关键字──“拜”字理清行文思路,既对主要人物有了初步感知,又理清了学习文章的思路。
(二)品析文本,感悟人物言行
1.学习第一部分:决意拜师。
(1)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虚心好学)从哪些资料感受到的?(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远近闻名)
(2)小结:同学们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正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才使他走上了拜师之路。你明白孔子名言中的哪句话能体现他的这种行为吗?
总结:学无止境。
(3)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决意拜师这段资料。
【设计意图】强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这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把孔子的语言和孔子的行为这两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教学策略。
2.学习第二部分:洛阳拜师。
(1)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边读边思考:“孔子是怎样拜师的?与老子见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借助默读思考资料,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书,既理清叙述层次又帮忙学生明确了本段的重点资料。
(2)孔子的拜师路有着怎样的艰辛?在文中标画出相关词句。这些又让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路途之遥,时间之长,行路之艰,求师之切)
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最后走到了洛阳。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最后”这些词语体会到孔子拜师的艰辛。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学习,能够帮忙我们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品行。
(3)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艰辛之后,孔子最后见到了自己的老师。这就是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看,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啊?(图中孔子弯腰行礼,态度恭敬;图中老子俯首弯背,态度谦和)
【设计意图】插图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学生会先对两位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了解,再引导他们回归到文本,研读对话资料,使学生逐渐明白,只有通过品读作者生动的文字,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构成鲜活的画面。这样图文结合,旨在提升学生对两个人物品行的认识和理解。
(4)课文中写到了孔子在见到老子时他们之间的两组对话。圈一圈孔子的表现,想一想孔子在拜师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彬彬有礼:上前行礼、连忙、请、再次行礼;诚心诚意;执着求学)
(5)在孔子的治学名言中,哪些名言体现出了他这样的言行呢?(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老子迎接孔子言行时,又是怎样的?(谦和有礼:迎候;喜悦)
(7)分主角朗读这两组对话,再现孔子和老子在相见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联系前期了解到的孔子的治学名言,来解读人物的品行。再次运用“名言解读人物言行”的策略,帮忙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次感受到孔子确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3.学习第三部分:认真求学。
(1)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词语并交流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孔子很刻苦:每一天、不离左右、随时;老子诲人不倦:毫无保留)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配合朗读,读出对他们的敬佩。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词语,使学生感悟到求学者的刻苦,传授者的无私,在孔子与老子身上都有着令人欣赏与敬佩的地方。在交流之后的朗读能够将理解与情感融入其中。引领孩子们读文入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三)回归整体,评价人物品行
1.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段,思考:通过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你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全班齐读孔子名言。
出示课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小结:先人们的品行见证了他们的语言和思想,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设计意图】借助积累的孔子名言对人物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孔子的人物形象走进孩子的心里。
(四)拓展延伸,引入综合性学习
1.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面。
2.拓展延伸: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在本单元的课内课外学习中,继续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设计意图】小结语既让学生认识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明确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属于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拓展延伸的资料则是引导孩子认识到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多姿多彩,激发孩子们对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的兴趣,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迁移延伸,再去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名人与知识。
孔子的教学设计 1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孔子年轻时代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于是不惜行千里去拜访老师,得到了老师的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传授。赞扬了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精神和老子真诚无私、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印发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班上寻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的同学,以他们的事例说说对课文的理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说说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会读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等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习是无止境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3、阅读课后的选做题与资料袋,并通过补充其他资料,加深对孔子的.了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自然段,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
难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五、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资料介绍孔子,板书课题。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齐读)
2、提问:你们知道这三句话是谁说的吗?你还知道他说的哪些名言警句?
3、板书小结:孔子(齐读)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仅在中国有广泛影响,在世界上也有较大影响。
4、导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5、学生自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感受孔子的伟大,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受“诚心”
1、学生自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可回读。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毫无保留
日夜兼程远近闻名学问渊博
传授佩服纳闷止境敬重
等候迎候拜访拜见请教
3、同桌互读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板书,小结。
(三)研读“诚心”
1、自主阅读,用“——”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用“。”画出重点词语。
2、交流
(1)“屈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a)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孔子的诚心,圈一圈,读一读,说一说。
b)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表明途中生活艰苦的词是(风餐露宿),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的词语是(日夜兼程)等。
c)指导朗读。
(2)孔子想: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a)自读,体会到了什么?
b)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这句话。联系自己实际谈感想。
(3)“从此,孔子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a)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b)教师补充资料。
3、积累:用一分钟时间,背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四)拓展,深入感悟“诚心”。
1、你还知道孔子拜师的其他故事吗?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两则孔子拜师的故事。
1)孔子跟师襄子学琴。
2)孔子拜项橐为师。(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第二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孔子,谁来说说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老子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二)自主研读
1、自主阅读思考,划出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
2、交流。重点研读“迎候”与“毫无保留”两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孔子文化交流
1、你还想知道关于孔子的其他资料吗?
2、师生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习了解孔子的《论语》及“三孔”方面的文化。
(五)布置作业
1、回家跟父母讲《孔子拜师》的故事。
2、综合性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了解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准备在班上开展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孔子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4-06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5-04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1-04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5-27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0-05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0-10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5-1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6-20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4-15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