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

2021-04-15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9加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PPT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2 = 7+10=

  3+10= 10+9 =

  8+10= 10+6 =

  利用10加几的计算,作为铺垫;

  二、新授: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出示课本9+几的情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9加几

  2、根据主题图“数饮料”中,让学生读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板书:9+4=

  3、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结果;

  ①点数出结果,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因为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所以在此处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探讨,没有用小木棒摆,让学生上台展示就可以;

  ②用卡纸出示:9+4= 9+7=

  10+3= 10+6=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上面卡纸的结果,然后观察比较,让他们发现哪一种比较简单,为凑十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板书:凑十法

  4、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5、初步练习:

  出示卡纸:

  9+2= 9+3= 9+4= 9+5= 9+6= 9+8=

  【设计意图】:把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利用凑十法的方法,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数过程;学生完成后,让另外几个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上黑板帮他们改正;起到了互评、检查的作用,同时的,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馈练习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闯考:40、41页。

  六、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凑十法:

  9+2= 9+3= 9+4= 9+5= 9+6= 9+8=

  反思:这是一堂公开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还不错,只是在练习方面做得还不够,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练习方面有点过少。

9加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9--80页例1--例4。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探索凑十的方法,知道9加几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懂得用凑十法把9转换成10加几计算,会看算式口算9加几。

  2.渗透转化、集合和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素质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没有用"使学生……"这样的字眼,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说明了教师对教法与学法结合的重视,映射出教师对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根据凑十法的需要,合理地将第二个加数分成两个数。

  教学工具:9根绿小棒、3根红小棒、9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寻找一种方法,计算一些题目好不好?

  二、基本训练

  1.借助组成,预作埋伏。

  (1)电脑出示的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10根,右边5根。请生说是多少根小棒?

  (2)电脑出示14根均匀摆放的小棒图,引导学生操作,讨论,想办法很快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汇报,电脑演示:分成两部分,左边10根,右边4根。)

  2.类比联想,诱导凑十。

  (1)促使学生看9想1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9根,右边5根。让生操作、讨论,类比、联想上法,得出:从右边5根小棒里移1根到左边来分成十和几就能很快看出是多根了。(电脑演示)

  (2)驱使学生看8想2,看7想3等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①左边8根,右边5根;②左边7根,右边5根。要求与方法同上。

  (3)观察思考,比较归纳:不管左边是9根、8根、7根小棒,我们总是从右边移动一些小棒把左边的凑成10根,分成十和几。当左边是9根时,只要从右边移动l根……,也就是只要想9()=10,8()=l0……

  3.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凑十的方法,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作用可大呢!

  【设计意图::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转化思想。没有就课论课作简单化处理,而是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对教材作创造性加工,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讨论,类比联想,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有效展开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在进位加法中的有效迁移。】

  三、探求新知

  1.教学例1:92=口

  电脑出示例题图(可随师生语言进行动态性展示)

  (1)引导观察:盒子里面有几个皮球,盒子外面的皮球是怎样分开的?

  (2)学生操作、交流得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把2个分成1个和1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上1个得11个。

  (3)指导学生完成算式(板书),初步形成凑十的思路,即9加1得10,10加1得11。

  (4)学生完整地说92是怎样算的?用什么方法算?

  2.教学例2(板书)摆摆算算,93=口,97=口

  (1)指导学生分别摆出小棒图和圆片图,同桌讨论,进一步探索凑十的方法,加深理解,学生展示凑十的过程(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口述)。

  (2)学生完成书上的算式,形成凑十思路,即9加1得l0,10加2得12;9加1得10,10加6得16。

  (3)提问式小结:在计算93和97时,我们也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3(板书)边摆边算,94=口,98=口

  (1)学生独立操作形成凑十思路,正确填写得数,同桌互说凑十的思考过程;展示思考过程,完整表达凑十思路。

  (2)提问式小结:计算这两题,你仍然是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把后边一个加数分成1和几呢?应该怎样想?

  4.教学例4(板书)想一想:95=口,96=口,99=口

  引导学生把操作过程内化为凑十法,正确地、熟练地口述凑十过程。

  5.齐读以上算式,发现共同点,揭示课题,让生归纳算法及注意点。(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设计意图: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儿童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学习重点不断得到强化,难点逐步得到突破,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程按时准确到位。】

  四、轻松一刻

  (电脑出现动画和音乐)

  边舞边说儿歌:你的眼睛里有个9,我的眼睛里有个1,9和1好朋友,凑成十不分手,不分手。

  【设计意图:利用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将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政编,融学习于娱乐之中,取得了寓教于乐的双重效果。妥贴自然,无雕凿痕迹。】

  五、巩固练习

  1.出示卡片,看题口算:

  913=口915=口94=口96=口

  (1)口算得数;(2)找出每组算式间的联系;(3)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直接想91口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小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说明:大家喜欢看大风车节目吗?我们A大组扮演金龟子(贴头像),B大组扮演风车娃(贴头像),看哪组算式算得又对又快,优胜队奖励一个大气球,好不好,有没有信心拿第一?

  91=92=93=94=95

  96=97=98=99=、

  汇报结果、评奖并让学生理解算式与结果之间关系,帮助学生初步领会算式与结果之间的特殊关系,并通过这9道算式渗透函数思想,引导得出简便的方法。

  4.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凑十法计算86、76等;表扬鼓励小朋友真了不起,把凑十的方法用活了,老师也要向小朋友学习!

  【设计意图:练习紧扣目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注意扩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凑十法进行认识,为后继学习作好方法上的准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六、学生谈学习体会,结束全课

  【全课总评:注意在激趣的基础上,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保证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加强。】

9加几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 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 把 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习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以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凑十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 填空 9+()=10 9+1+1=( )(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 (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 10+7=( ) 10+2=( ) 9+4=( ) 9+7=( ) (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2、提出学习目标

  ①自主学习课本96—97页的内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②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③完成99页的第1题。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学习课本96、97页的内容,根据课本上的运动会场景,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

  (1)问题与算式展示

  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3 =

  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 + 6 =

  生3:有6人跑步,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 + 7 =

  生4:有7人跳远,有9人踢毽子,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9 =

  生5: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3 =

  生6: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6 =

  (2)算法展示 以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为例

  a、点数法: 1 2 3 ┄┄ 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 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 10 11 12 13,一共有13盒。或456 7 8 9 10 11 12 13。c、凑十法: 9放进1凑成10,10 加3得13

  (3)师: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

  四、拓展延伸。

  1、开火车口算。

  2、练习十七第1题 根据图意列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3、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9加几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的计算产生直接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既能联系巩固旧知识,又能更好地为学习“8加几”、“7加几”等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圈一圈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评价:

  1、针对目标一,主要采取观察、比较、交流计算9加几,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2、针对目标二,注意采用交流性评价和样题评价。通过观察、比较、练习等方法,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结果。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求环节一,回忆旧知,情景引入1、复习旧知: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3、闯关成功的我们可以去运动会场了。能快速说出2-9的分成和组成,能正确计算10加几的得数。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1、图片上有什么数字信息?2

  2、箱子里有几盒牛奶?箱子外面有几盒牛奶?

  3、提出数学问题。

  4、列算式。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带着问题,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给适当地指导。能找出图片上的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会列算式。环节三,汇报交流,梳理方法课本练习第89页例题。

  1、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

  2、画一画,圈一圈,掌握算法;

  3、说说圈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法;

  4、做一做1题。1、指导学生说算法;

  2、指导学生圈一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3、指导学生说算法。学生会画,会圈,会算。环节四,对比分析,感悟优法课本第89页做一做第2,3题。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总结发现:结果都是十几;得数十几中的几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掌握此规律会计算得又快又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总结算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环节五,体会应用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规律。会用凑十法较准确计算。环节六,全课小结,拓展方法学生尝试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凑十法的方法是什么?能说出凑十法即可。

9加几教学设计6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磁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前小热身:开火车说10的组成。

  师:同学们火车开的真快,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颗苹果树,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啦!你只要说出算式的得数就能把苹果摘下,谁来说一说,你想摘哪个苹果?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1+2= 9+1+5= 9+1+8=

  刚才我们一共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现在,老师用红磁铁代替红苹果,将它呈现到黑板上,老师边摆你们边数。用绿磁铁代表绿苹果,摆几个?

  二、新授。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用3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2个学生说)

  预设:左边9个红色的吸铁石,右边3个绿色的吸铁石,一共有几个吸铁石?

  (二)教学算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吸铁石?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9+3=

  (师板书出算式9+3)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数一数。(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2:用计数器拨一拨。(师追问:用计数器怎么拨?)

  预设3:12分成9和3,所以9+3=12。(你是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预设4:把3分成1和2,9和1加起来是10,10再加2是12。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9+3=12。这么多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么多方法中,这个同学是怎样计算的?请你再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为什么要这么算?

  预设:因为9和1可以组成10,10再加上2就是12。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师引导说,请个别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男生女生说,全班说。)

  (三)巩固新知。

  师:如果再加两个绿苹果,你也能用3句话说一说吗?(1个学生)

  预设: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5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怎么列式呢?师板书:9+5。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后,全班一起说。)这两道题都是把9凑成10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叫做凑10法。

  师:现在小棒也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了,观察这幅图,列出加法算式,用凑10法算一算。(生在本子写,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看到9想到1,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

  (四)小结。

  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9加几。(板书:9加几)

  师:像这样9加几的算式还有吗?

  (生举例。)

  师:谁能有顺序地一口气把它说完。(ppt播放。)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

  师:哦,你观察到第一个加数不变,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那观察这两列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后面的一列数都比前面的一列数少1。

  师追问:那这1跑哪去了呢?

  预设:和9凑成10了。

  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傅老师欣赏你。

  拍手互动:

  师生对口令,边对边拍手。

  例:9加3得多少?9加3得12。

  三、练习反馈。

  1.9+3= 9+8= 1+8= 9+4=

  4+6= 9+5= 9+6= 9-5= 9-7=

  2.苹果后面藏着几?

  3.看图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9加几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一场生动有趣的运动会正在进行,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开始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和几组成十几的习题)

  1、口答

  3 4 6 5

  / / / /

  1 ( ) 1 ( ) 1 ( ) 1 ( )

  2、口算:

  9+( )=10 9+1+2=( )

  9+1+3=( ) 9+1+6=( )

  10+5 10+8 10+6 10+2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大家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踢毽子9人,跑步6人,跳远7人。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没有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9加几教学设计8

  活动片段展示:

  我首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

  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再用小棒来代替饮料来数一数。

  生1:我是1盒1盒地数……一共13盒。

  生2:我是2瓶2瓶数,再加1盒……一共13盒。

  生3: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4:我是先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老师有意识地抽出各种数法的代表来比赛看谁数得快)

  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同时数一数老师这里一共有几朵花。(出示红花9朵,黄花8朵,分三组来数)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

  反思: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从情境入手,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凑十法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动脑思考获得的。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数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9加几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图片:练习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习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习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教案点评: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里自主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现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确立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初步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 师:小朋友们,之前我们学习了10加几,老师这里有几道题目考考大家,你们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题目)

  一题一题出示。

  请学生逐一计算。

  师:你们真棒,算得又快又对。同学们,我们知道10加几就是?

  生:10加几就是十几。

  2、 师:那不是10加几你会算吗?有信心的小朋友坐端正认真看。

  (课件出示题目)

  9+1+2=( )

  9+1+5=( )

  9+1+3=( )

  9+1+7=( )

  (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师:看来,不是10加几,我们也可以把它变成10加几。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整理条件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例题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生:有9个红苹果,有4个青苹果。(板书条件)

  师:你看的可真仔细。

  2、提出问题

  师:谁能来提一个数学小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板书问题)

  师:你可真会思考。我们一起来把条件和问题响亮地读一读,预备起!

  学生集体读。

  师:同学们真有精神。

  3、列出算式

  师:你会列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一位学生列式。(板书:9+4=)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4、计算得数

  师:9+4等于多少呢?和你的同桌谈论一下,有困难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我看看哪一队同桌最有智慧,开始。

  学生展开讨论。

  师:好,时间到。请小朋友们坐端正。谁已经想到办法了?

  学生可能回答:

  ①1、2、3、4……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

  ③把一个青苹果放到盒子里面。

  刚刚我看到有一个小朋友用小棒摆了一摆。

  贴小棒,圈出10根。

  刚刚有一个小朋友说,把1个青苹果放到盒子里。现在盒子里有几个?盒子外有几个?你知道一共有几个苹果了吗?

  5、书写计算过程:

  师:我们一起在算式上看一看:

  师:先把4分成了?先算?再算?

  生: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听明白的同学坐好。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说?

  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说。

  全班说。

  追问:为什么把4分成1和3.

  (二)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出示花朵图)

  师:听说你们学会了凑十法,小猴可高兴啦,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左边有几朵花?(9朵)右边有几朵花?(7朵)老师想让你们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应该怎样列算式?(指名说,根据回答板书:9+7=)

  (2)师:9+7等于多少呢?你会用圈一圈的方法,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学习单上圈一圈,再填一填。(教师巡视,及时加以指导)

  (3)投影学习单,请一位学生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先把7分成了1和6,9+1=10,10+6=16。

  师:你真勇敢,我们为他鼓鼓掌。和他算的一样的小朋友举手。。

  师:你们也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吗?先把7分成了预备起!

  师:为什么把7分成1和6?

  生:因为 9和1合起来是10。

  小结:

  师:其实呀,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名字呢!它的名字叫---凑十法。

  (板书凑十法)什么意思呢?

  生:把9凑成10,就是把9变成10。

  师:同学们,你学会凑十法了吗?

  你们能用凑十法来计算下面的题目?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小猴像大家一样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看,小猴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搬砖)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来说一说图意。

  (3)指名学生说:小猴子搬砖,原来左边有9块砖,右边有6块砖,一共有几块砖?学生列式。

  (4)师:聪明的小猴还说了一句话:“再放一块,就是10块。”你知道小猴是怎么想的吗?

  生:因为小猴搬了一块到左边,9和1凑成10。

  师:嗯,看来同学们和小猴一样聪明,那么9+6等于几,你会算了吗?请小朋友们在导学单上填一填。

  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怎么算的: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师:你们同意吗?我们一起为他送上掌声。谁也能像他这样,响亮地来说一说怎么算的?

  全班说。

  (5)师:再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牙刷,同桌互相说一说三句话?

  师:你会用凑十法来算一算吗?

  学生自主尝试。

  请学生交流。全班说。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师:这几道题目呀,都是把过程写出来,让同学们计算的。如果不写过程,你还会算吗?

  (2)师:我们先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先圈出10根,在计算。

  先要干嘛?(圈出10根)

  然后再计算。

  (3)完成填空,请学生交流答案。

  (4)师:同学们真棒,不写过程,都能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来看第三题,这里有两组题目,先看左边,边算边想,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指名交流答案。

  指名学生说:

  ①得数一样

  ②上面那题是下面那题的计算过程,做9加几时想上面的连加算式。

  请你想着这个规律完成右边的题目。

  计算9+7,试着写一写连加算式。

  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我们可以想这样的连加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蚂蚁在推木块,用9分别加下面的数,请你说算式,算得数。

  指名回答。

  4、9加几和得数的联系

  (1)得数都是十几。

  (2)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第二个加数少1。(数字变色)

  少的那个1去哪儿了?(生:给9凑成10了)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9加几)

  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凑十法)

9加几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学具准备:

  场景图,复习和练习用卡片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利用画面上的比赛及观战的学生等,让他们理解9加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9+( )=10”,指两名小学生口答。

  2、口算:9+1+2 9+1+5 9+1+3

  二、新课谈话: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图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A点数出结果。B、接着数,数出结果。C、用“凑十法”算出结果。D、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6

  (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四、练习

  做练习十七第1、2题。

9加几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习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

  (练习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平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习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习,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9加几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师、生)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与时间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0 第一题

  (1)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人?

  ②生数

  (2)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习课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1、出示P90 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90 T3

  ①学生独立口算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0 T4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②生独立列式计算③交流算法

  ④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⑤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出示P90 T5,

  先弄清题意,再填“>、<、=”。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 凑十法

9加几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亲历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 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 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 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 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习(做一做第二题)

  师: 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 9+2= 9+9= 9+4=

  9+8= 9+6= 9+7= 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本及书中练习的部分内容。

9加几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程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基本口算练习

  1.看卡片口算

  8+67+56+58+36+67+68+47+48+87+7

  2.听算

  8+39+69+57+58+2

  9+48+76+410+87+3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子

  1.放合唱录音

  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的校歌,是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报影出示例子,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

  (乐队有5人,合唱的有9人)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乐队5人和合唱的9人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板书:9+5)

  师:那到底一共有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

  师: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

  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5.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师:这两种方法都好,先分一个数,再用凑十法来计算,你们也是这样计算的吗?

  三:巩固拓展

  1.完成做一做

  2.报影出示“学生搬南瓜”图

  2.小组合作,要求

  A.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B.要求什么?记录下来.

  C.怎样列式?

  D.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2)计算比赛,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

  四: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校书设计:

  用数学

  9+5=149+5=14

【9加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9加几》教学设计

2.9加几教学设计

3.《9加几》教学设计

4.9加几教学设计反思

5.人教版《9加几》教学设计

6.9加几教学设计范文

7.《9加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

8.《9加几》教学设计15篇

上一篇: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下一篇:语文《匆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