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2024-09-28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例题:

  某村今年植树2000棵,_________,去年植树多少棵?

  (设去年植树x棵)

  2、连线:

  1。去年植树是今年的3/5(1—1/4)ⅹ=2000或2000÷(1—1/4)

  2。今年植树是去年的3/52000×(1+1/4)

  3。今年比去年少1/42000×3/5

  4。去年比今年少1/43/5ⅹ=2000或2000÷3/5

  5。去年比今年多1/4(1+1/4)ⅹ=2000或2000÷(1+1/4)

  6。今年比去年多1/42000×(1—1/4)

  (二)、解法分类,归纳总结。

  1、小组交流:

  A: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B:把这六题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2、小组汇报:

  A: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a:画出分率句,找出单位“1”。

  b:写出数量关系式。

  c:列出方程再解方程。

  B:把这六题进行分类,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a:当单位“1”是已知的的量时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b:如果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c:当单位“1”是未知的量时用除法或用方程计算。

  (三)、练习

  1、说出单位“1”的`量,写出数量关系。

  (1)行驶了全程的3/4。

  (2)一本书,看了2/5。

  (3)今年比去年增产1/4。

  (4)本月用水量比上月节约3/11。

  (5)铁丝比铜丝短1/3。

  (6)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5。

  2、根据问题写算式,根据算式提问题,不计算。

  一批水果900吨,第一周运了它的2/9,第二周运了它的1/4。⑴第一周运了多少吨?(算式)

  ⑵两周共运多少吨?(算式)

  ⑶900×(1-2/9-1/4)(问题:)

  ⑷900×(2/9-1/4)(问题:)

  ⑸再运多少吨就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一半?(算式:)

  (四)、全课小结。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逆解题,从而认识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突出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数量关系的分析,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难点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辅垫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好多的物质是什么吗?(水)

  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那么你们了解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

  师: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2.复习旧知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吧!同学们如果告诉你们,我的体重是50千克,你们能很快算出我体内水分的质量吗?

  学生回答后说明理由。

  师:算一算你们自己体内水分的质量吧!

  生答

  师:一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你们能帮他算出他体内水分的质量吗?你们都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回答后出示:儿童的体重×5(4)=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

  35×5(4)=28(千克)

  师:谁还能根据另一个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式?

  成人的体重×3(2)=成人体内的水分的重量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以前的知识学得可真好,如果老师告诉你们小朋友们体内有28千克水分,你们能算出他的体重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

  2.合作探究

  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数量关系是怎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解答出来。

  3.学生汇报

  生1:根据数量关系式:儿童的体重×5(4)=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再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课件)

  生2:直接用算术方法解决的,知道体重的5(4)是28千克,就可以直接用除法来做。

  28÷5(4)=35(千克)

  4.比较算法

  比较算术做法与方程做法的优缺点?

  (让学生进行何去讨论,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列方程解,思路统一,便于理解。)

  5.对比小结

  和前面复习题进行比较一下,看看这题和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1)看作单位“1”的数量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

  (2)复习题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例1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

  (3)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相同,所以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确定是用乘法解还是方程解。

  6.试一试: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3(2)。一件上衣多少元?

  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谁和谁在比?哪个量是单位“1”?

  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的?

  根据学生回答画线段图。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学生列出等量关系式。

  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找学习板演,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师:这道题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解答吗?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只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为用除法计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投影)看图口头列式,并用一句话概括题中的等量关系。

  (1)

  (2)

  2.练一练:

  (1)、小明体重24千克,是爸爸体重的3/8,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2)、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2),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3.对比练习

  (1)一条路50千米,修了5(2),修了多少千米?

  (2)一条路修了50千米,修了5(2),这条路全长是多少千米?

  (3)一条路50千米,修了5(2)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即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6、7、8、9题)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中第6~9题是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其中第6题是求两数和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第8题则适合用方程解,第7题是在第8题的基础上可以两种方法结合,先列方程求出下半年的产量,再列算式求全年的产量,这些实际问题是属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第9题有关获奖作品的表格填写是对三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综合应用的实际问题,其中的第(1)题要先根据第三栏的信息求出获奖作品总数48件(即计算单位1的量),再求一等奖、二等奖的作品数(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2)题可以用获奖作品件数除以作品总数(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有助进一步认识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三种分数应用题的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容易出现判断错“单位1的量”的问题,特别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种类型更容易出现混淆,缺乏对具体情境中实际数量与分率的关系及单位“1”的分析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弄清三种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及解题思路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三种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改编、解答、比较、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三种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进一步巩固解题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流程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梳理知识

  谈话导入:前阶段我们学习了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抓住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

  板书课题,公布目标。

  1、出示投影,找出单位“1”,并补充数量之间的关系。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为单位“1”。关系式:×45=

  (2)一堆沙子,运走了35,()为单位“1”。关系式:×35=

  (3)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多18,()为单位“1”。关系式:×=

  2、(板书)选择条件回答问题,下列算式及方程求的是什么?

  条件:男生15人,女生30人,男是女的12。算式:(1)15÷30(2)30×12(3)x×12=15

  指名回答,要求说出问题及单位1,并板书问题。

  问题:

  a、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b、求女生的12是多少?

  c、求女生有多少?

  3、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过渡语:为了进一步理解每种类型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的生活问题。

  二、对比练习、探索本质

  1、投影出示题目。

  题目设计:从下面条件中选择两个条件,并按要求提出问题来编写应用题。

  A、学校有20个足球

  B、学校有25个篮球

  C、篮球个数比足球多14

  D、足球比篮球少15

  (1)编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2)编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3)编写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选择哪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在练习本用“字母+问题”形式编写题目。

  3、小组汇报结果,并订正,教师以“字母+问题”形式板书归纳出三组应用题。

  通过集体交流编题,让学生体会到三种类型的问题结构不一样。第一次编题时(求分率问题)必须已知两个实际数量,并且它们是相比较的,也就是“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在第二次编题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必须有单位1的量及分率,而在第三次编题时单位1的量是未知。

  4、让学生对所编写的问题,列出算式或方程(不要求计算),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5、小组讨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通过集体交流,归纳出三种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思路上的异同点“不同点: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用什么方法解答。第一种,求分率用除法;第二种知道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第三种知道分率和分率的对应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或方程。

  6、练习: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6、8题

  第6题:

  第8题: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km,东西相距是南北的5255、南北相距多少千米?

  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并在练习本上解答,最后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发展提高

  1、课件出示练习一:

  题目: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正确解题方法。

  果园有40棵苹果树,_________,梨树有多少棵?

  ①苹果树比梨树多14()②苹果树是梨树的14()

  ③梨树是苹果树的14()④梨树比苹果树多14()

  a、40×14b、40×(1+14)c、设梨树x棵。x×(1+14)=40d、设梨树x棵。x×14=4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讲评。

  2、课件出示练习二:

  题目: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比一个篮球价钱少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同位互相检查,最后集体讲评。

  (2)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3、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7题

  第7题:某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生产电视机48万台,是下半年产量是的45、这个电视机去年全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台?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同位互相检查,最后集体讲评。

  4、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9题。

  第9题:

  先让学生审题说说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引导找出获奖作品总数是单位“1”的量,并且在填写表格时要先计算出来。

  由学生独立思考填表计算后,再同学之间互相检查,说一说各自的思维方法和结果。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说说解决分数应用题应当注意哪些地方?(找出单位1的量以及分析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作业布置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13、14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的对比

  男生15人,女生30人,男是女的12。A、学校有20个足球B、学校有25个篮球

  (1)15÷30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C、篮球个数比足球多14D、足球比篮球少15

  (2)30×12求女生的12是多少人?1、A+B问题:(略)2、A+C(B+D)问题:(略)

  (3)x×12=15求女生有多少人?3、A+D(B+C)问题:(略)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4

  一、设计思路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数学对于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数应用题,为聋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意义,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设计注重联系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目的在于培养聋生的分析、理解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并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使得数学课的教学即轻松又有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应该题中份数与量间的关系,并准确的确定单位“1”,寻找到等量关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等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数快速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分数单位“1”与总量间的关系的理解,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的兴趣。

  4、缺陷补偿:通过对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及明了的解题思路的概括,帮助学生确定清晰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尽可能的发展语言培养思维。

  三、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及方法难点:单位“1”与总题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聋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引导法、观察法,总结归纳等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对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并运用方程的方式变未知为已知,确实单位“1”,从而达到区分份数与量间的变化和联系。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

  1、温故知新

  我校有培智学生36人,聋生是培智人数的,求聋生有多少人?

  2、启迪新知

  我校分聋生和培智两部分学生,其中聋生占,培智儿童有36人。我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1)看:观察本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已知:聋生占全校学生数的

  培智学生有36人

  未知:我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找:画出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

  “1”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聋生+培智学生=全校学生

  全校的学生数便是总量,也就是单位“1”,求单位“1”的量我们便可以把全校共有的学生数设为X。那么聋生占的量就是可以表示为X,再根据所得的等量关系表示为:X+36=X。

  (3)解: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求解。解:设全校共有学生X人。

  1X+36=X41(1-)X=3643X=36X=36×X=48(人)

  答:全校共有学生48人。

  3、方法总结

  运算求得结果后,让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发现谁以后才能求解出聋生的人数?为什么要用全校学生的人数去乘聋生的份数?

  经过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发现,只有先找到总量,然后确定单位“1”才能求出占总量份数的量。

  根据学生的发现总结方法:

  43

  (一)找到总量,确定单位“1”

  (二)求出占份数的量

  (三)用各部分量来表示总量(即相等关系)

  4、强化巩固

  总结方法后:课本25页的例4,并让学生按方法分析,并列出相等的关系式。

  例4: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下15千克。买来时大米多少千克?

  (1)看:

  已知:吃了

  还剩15千克

  求知:买时大米多少千克?

  (2)找:

  5858

  吃了+剩下=买时大米(3)解

  解:设买时大米X千克。

  5X+15=X8X=15×X=40(千克)

  83

  答:买时大米40千克。

  5、随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求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业:

  下面是樊老师三月份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看后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樊老师三月份预支出1000元,三月份的工资收入比支出多了,而这个月我又准备为母亲买药用去了300元,请帮樊老师算一下本月还可以剩下多少钱?(答案:300元)

  六、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35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利用其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理解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会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小红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

  1.画图理解题意

  2.指名叙述解答过程.

  3.列式解答40-40×40×(1-)

  教师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是已知的`,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变式引出例

  例6.小红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读题

  2.画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

  4.教师提问:题中表示等量关系的三个量是什么?可以怎样列方程?

  (1)解:设买来大米千克.

  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2)买来大米的重量×剩下几分之几=剩下的重量

  学生自己解方程并检验.

  答:这袋大米重40千克.

  (二)归纳总结.

  例6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而已知剩下的量和吃了的分率,要求的恰好是单位“1”的重量,所以不能直接用乘法直接乘,可以列方程解答.或是找准和已知量相对应的分率用除法解答。

  出示例7。

  烧煤多少吨?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画图分析解答。

  ①从这个条件可以看出题中是几个数量相比?(两个数量相比。

  追问:哪两个?(四月份实际烧煤量和四月份计划烧煤量。

  我们应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为什么?(把原计划烧煤量看作单位“1”。因为和它相比,以它为标准,所以把它看作单位“1”。

  ②画图时我们要用两条线段表示两个数量,先画谁呢?(先画原计划烧煤吨数。

  下一步画什么?(实际烧煤吨数。

  指名回答:把计划烧煤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9份,实际比计划节约的烧煤量相当于这样的1份,即节约的烧煤量占计划烧煤量的这两条线段谁为已知?谁为未知?

  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板演线段图:

  ③指图提问:计划烧煤量与实际烧煤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计划烧煤吨数-节约吨数=实际烧煤吨数。

  计划烧煤吨数未知怎么办?(设计划烧煤吨数为x,用方程解答。

  ④试做在练习本上。

  ⑤反馈:说说你的解答方法及依据。

  解设四月份原计划烧煤x吨。

  答:四月份原计划烧煤135吨。

  学生独立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反馈提问:

  ②你用什么方法解答的?依据的等量关系式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例6、例7与前边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数量间的等量关系相同,解答方法不同。

  三、巩固练习

  (一)找出下面各题的等量关系和对应关系.

  1.某修路除要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还剩240米没修,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等量关系:

  一条路的长度-已经修的米数=没修的米数

  一条路的长度×没修的分率=没修的米数

  对应关系:

  剩的米数÷剩下的分率=全长的米数

  一根电线杆,埋在地下的部分是全长的,露地面的部分是5米.这根电线杆长多少米?

  选择正确的列式.

  一个畜牧场卖出肉牛头数的,还剩300头,这个畜牧场共有肉牛多少头?正确列式是()

  解:设共有肉牛()头。

  四)巩固反馈

  课本第76页的第2题。

  根据列式补充条件: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76页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教材第145页期末复习第13—16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册教材里学过的应用题及其结构,加深理解对这些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认识一些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比较熟练地分析推理并正确地解答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复习本学期学过的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本册教材里的应用题的特点,更加熟练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确定要先算的中间问题,进一步认识一些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解答本学期学过的应用题。

  二、复习三步计算应用题

  1.整理思路。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三步计算应用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解答时可按怎样的方法来想要先求出的中间问题?还可以按照怎样的方法来想要先求出的中间问题

  2.做期末复习第13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两道题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第(2)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小结:这两题都是求两商之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而第(2)题有一重复条件,所以也可以两步计算列式解答。

  3.做期末复习第14题。学生读题,比较: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1)题根据问题可以怎样想?根据条件又可以怎样想

  第(2)题可以怎样想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小结:这两题都可以从条件想起,或者从问题想起。但第(1)题的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和第(2)题的互换,所以解题思路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中间问题:即6天装配电脑的台数要先求出来。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道题。

  山边林场栽槐树和杉树各12行,槐树每行24棵,杉树每行30棵。栽的槐树和杉树一共多少棵

  提问: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怎样解答?(板书综合算式)这样做是怎样想的

  第二种方法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谁来说一说,这道题为什么可以用两种方法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解答应用题可以用哪两种方法来分析

  指出:解答应用题,可以根据条件来想能求什么问题,也可以根据问题来想需要什么条件,确定每一步算什么。在列式时,要根据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尽考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在本学期学的三步计算应用题里,如果有一个条件是两个数量共同的条件,也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答。

  五、课堂作业

  1.期末复习第15题。要求先说一说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2.期末复习第16题。要求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解答。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能把稍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数学思考:能牢固掌握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解决问题: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复习梳理,再现知识。

  1、复习一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两条信息,生根据这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

  (2)合作交流。

  在小组中相互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3)讨论梳理。

  比较归纳各题的相同点。

  板书:找出单位“1”

  2、复习二、三类应用题。

  (1)复习巩固。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A、蜡笔画有80幅B、水彩画有50幅

  35

  C、水彩画比蜡笔画少—D、水彩画是蜡笔画的—

  88

  让学生从以上信息中任选两条,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探讨。

  屏幕出示四种情况。(略)

  (3)总结梳理。

  以上各题的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弄清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后两条板书)

  (4)类推延伸。

  教师点拨:如果把以上几道应用题分率句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你会做吗?这说明什么?

  小结:在一般情况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术或方程来解答。

  三、加强联系,综合应用。

  1、迁移方法,完成练习卷上的第1题练习。

  (1)生独立思考解答,后集体订正。

  (2)师小结。

  2、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1)生独立思考解答,再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2)师点拨:废品率、合格率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纸上的第2、3、4题。

  2、讲评。

  五、总结归纳。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指导看书P111的例4,并补充完整。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1、2、3、4题。

  板书设计

  1、找出单位“1”;

  2、分析数量间的关系;

  3、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

  教学设计说明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把复习课上得轻松愉快又富有实效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倡“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样,要上好数学复习课,也应该切实转变复习方式,突出自主性、针对性、系统性,才能全面提高复习效率。现结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分数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谈谈具体做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重点和学生学的重点,不在于解,而在于学解。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答的全过程。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学生对各种解题方法的探索和理解,还是让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都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交流、讨论等活动,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2、应用题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出需要的数量关系式或等量关系式。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并不是展示学生的方法如何多,因为解决办法是可以举一反三的,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分析,找出等量关系式的过程。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多种办法来分析。如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关键字列等量关系式;通过画线段图理解题意;通过画示意图来理解题意。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思考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本节课中呈现的画线段图、画示意图、抓关键字或词来理解和分析应用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感悟、理解、掌握新知识。

  3、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本节课的练习安排了三个层次,一是巩固练习,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促进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掌握;二是开放性练习,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学生学习兴趣高,主动性强。三是通过独立作业,检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

  P17~19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会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的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两次判断谁作单位“1”的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指出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2)图书总数的是科技读物。

  2、指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分数,各把什么看作单位“1”。

  (1)苹果的.重量是橘子的,梨的重量是苹果的。

  (2)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足球的个数得排球的。

  3、一根电线长10米,用去,还剩下这根电线的几分之几?还剩多少米?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小亮、小华、小新三人在说班里同学们理想,请看他们的对话:

  小亮:我们班有36人。

  小华: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教师。

  小新: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教师人数的。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3、动手操作,理解题意,学生动手画线段图

  4、主动尝试,解答例题

  (1)讨论,学生交流解题方法,并尝试解答。

  (2)汇报,学生说解题过程,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板书:想成为教师的人数:36×=12(人)

  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12×=9(人)

  (3)追问:第一步求想成为教师的人数,就是求什么?

  第二步求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就是求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18第4题。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谁是单位“1”?

  四、小结

  在解答应用题时,每一步都要找准单位“1”,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乘法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1、P19第9、10题。

  2、P19第6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三个修路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12千米,甲队修的等于乙队的,丙队修的相当于乙队修的。丙队修了多少千米?

  2、有三筐苹果,第一筐苹果重28千克,第二筐苹果是第一筐的,第三筐苹果的重量比第二筐的多5千克。第三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9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12一132页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的:

  1、通过一些有联系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2、使学生会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教学关键:

  找准单位"1",理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使知识建成网状结构

  1、口答:(打开投影仪)

  (1)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有几种?哪三种?

  (2)解答这三种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3)解答这三类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

  2、(l)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①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1/4,女生有多少人?

  ②某班有女生10人,男生4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某班有女生10人,是男生人数的士,男生有多少人?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①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4,女生有多少人?

  ②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3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③某班有女生30人,比男生人数少言,男生有多少人?

  以上这两组题把分数应用题全部展示出来,教学时可先出示第(1)题的3个小题(打幻灯),让学生口头列式并比较异同,生答师板书:

  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而后出示第(2)题的3个小题(打幻灯),让学生试做,再和第(1)题的三个小题比较异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解答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三个小题比较异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解答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然后根据这三个基本关系式进行解答。

  [评析:根据以上复习,使学生对分数应用题从简单到复杂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样既梳理了知识,又沟通了联系,通过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和梳理,使知识构成了网状结构,促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进一步理清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抓住结构特征,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1)某用户三月份用电100度,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10,?

  ①100×1/10?

  ②100×(1—1/10)?

  ③100×(1—1/10+1)?

  (2)某用户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00度,正好节约了1/10,

  ①100÷1/10?

  ②100÷1/10×(1—1/10)?

  ③100÷1/10×2—100?

  (3)某用户四月份用电90度,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10,?

  ①90÷(1—1/10)?

  ②90÷(1—1/10)×1/10______________?

  ③90÷(1—1/10)+90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口述,集体订正,比较异同)

  2、根据补充的条件或问题列式计算:(发散思维,提高能力)(用幻灯逐题打出)

  __________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___________?

  (1)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2)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苹果是桔子的几倍?

  (3)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4)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5)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有多少吨?

  (6)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7)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多少吨?

  (8)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多少吨?

  (9)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0)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多少吨?

  (11)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多少吨?

  (12)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于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3)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了比苹果少,求运来的苹果有多少吨?

  (14)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15)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平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16)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7)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有多少吨?

  (18)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有多少吨?

  (19)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20)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以上各题采用先让学生试做,然后老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①先找出单位"1"的量

  ②谁和单位"1"的量相比

  ③确定算法:a: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b: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④确定算法(或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3、发展题(用幻灯逐题打出)

  (1)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多2千米,还剩了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2)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少2千米,还剩下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教师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试做,估计有一部分同学会列出错误算式:(12—2)÷(l—3/5),此时,老师不要急于纠正,而应再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比较异同,引导学生发现两题仅一字之差,列式却不同,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画图分析解答。

  通过以上两小题的讲解,使学生在找准单位"1"的基础上,通过图形,灵活掌握"量率对应"。

  三、课堂小结,再次构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师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甲生答: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

  乙生答: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看谁跟单位"1"的量相比,它相当于单位"1"量的几分之几。

  丙生答:根据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确定算法。

  丁生答:有些灵活题还要通过画图,找出"量率对应"再解答。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求一个树比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

  2.学生能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经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发现和探讨问题,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灵活解答。

  教学过程:

  一、巧设铺垫,激趣导入

  1.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兵,谁呢?(请出小记者)现在我们来做个现场采访:在前面所的知识中,你感觉哪部分知识比较难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与小记者产生共鸣,从而引出“应用题”)

  2.设疑:小记者请求大家来帮助他如何理解、掌握应用题?

  3.小记者设问探讨:解答前面所学的分数应用题关键在哪?(学生自由探讨,发表意见,引出找关键句、找单位“1”及数量关系,也可画线段图理解关系)

  [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应用题是感到既头疼又枯燥的知识,课一开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为新知的引出拉开了一个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活花、趣味化。通过巧妙设疑,既复习了以往所学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又为今天所要学的新知作了铺垫,可谓是“一石数鸟”。该环节切实做到了在情景中习旧,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4.小记者示题:说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及数量关系。

  (1)一些奖状,发了3/5

  (2)已经看了全书的1/8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7

  (学生自由口述,选择喜欢的题目解答)

  引出“刚刚的3句话,在应用题中是作为什么部分?(关键句)

  5.示问:除了刚刚的几句关键句,你能找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过类似的话?又如何找出单位“1”及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探讨,根据学生回答选择适当的关键句写在黑板上,为后面服务)

  [设计意图: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每让学生亲身经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突破了教学重点,其找一找、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用生活中的素材,制造认知冲突,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一)自由构建新知。

  1.设疑:一道完整的应用题除了关键句,还需要什么部分?(学生交流,引出“条件、问题“)

  2.编题:那你能否选择自己喜欢的关键句,补充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并思考如何解决?我们分小组比赛,看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有新意,可邀请我们的小记者和老师一并参与(分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入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应用题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所,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为有意义。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通过动脑编题——动手写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并通过小组合作比赛,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掌握新知的方法。

  (二)探讨交流新知。

  1.交流展示成果:选一些小组向全班交流

  根据小组的汇报,选出一些典型的题目(多媒体)适时展示,全班共同交流。

  例如:一些奖状共15张,发了3/5,还剩几张?(发了几张?)(发了的的比剩下的少几张?发了的比剩下的少几分之几?)

  示问:对刚刚那小组的成果(题目),你们会帮忙解答吗?(全班尝试解答,请部分学生板演)

  2.交流:“还剩几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介绍方法:

  (1)根据数量关系,总共的—发了的=剩下的,总共的×3/5=运走的'

  15—15×3/5

  =15—9

  =6(张)

  (2)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分析:结合线段图理解“把什么看作单位“!”,运走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各是哪部分?怎么表示的?)

  15×(1—3/5)

  =15×2/5

  =6(张)

  整个方法介绍过程中,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群策群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拨。

  3.小结:刚刚由于全班的共同努力,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了,真是聪明!看来我们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解答刚刚那一小组的题目的,说说你比较喜欢那种。(自由发言)

  那对于刚刚的方法还有什么困惑的吗?提出来大家共同解答。

  [设计意图:不再将黑板视为教师神圣的领地,把黑板的权利回归学生。黑板上的每个解题过程后面渡藏着那个经典的解题思路、方法,学生的交流无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影象投射在所写的算式、线段图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学生的求异心态无时无刻不让其他学生处于活跃的互动之中。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题并说出解题意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到方法中,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对学习重难点的理解得意进一步的升华。通过小组展示比赛,促进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比赛展示中形成,学生比较感兴趣。]

  (三)灵活运用新知。

  1.小记者发言:谢谢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参与讨论,然后听了大家介绍的好方法,体会到了解答应用题的乐趣。领略了你们班同学的风采,受益匪浅,表示感谢!(拿出“智慧奖、创意奖”等奖状感谢刚刚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疑:还剩下的问题能帮忙解决吗?

  2.学生解答剩余的题目,拓展、巩固对新知的理解。(自由发言、交流)

  4.小记者兴致昂然,想展示一下自己学到的本领,请其余同学出题来考他。(学生出题,视平台展示)

  4.创设情景:小记者解答有困难(数量关系出错,对应分率出错)请同学们帮助解答。

  突出强调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理清数量关系,理清对应分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表现颁发奖状,与我们的例题浑然一体,学生兴趣昂然激发了学生后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设立小记者遇到困难,突出强调今天所学的知识的重点。这一活动,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再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

  三、巩固应用

  小记者出题:看同学们表现那么棒,考官做的那么溜,也想当会考官,你们敢不敢应战?(多媒体演示出题)

  [总体设想]:

  我设计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是为新授部分服务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课一开始,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方面比较困惑的知识话题导入新课,从“解答应用题关键所在”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他们被浓浓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2.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小组自由选择喜欢的关键句编题并思考如何解答。学生通过合作探讨交流,得出解答的方法。从自己质疑——解疑问——汇报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双基训练扎实。教学中设置了许多开放性问题,拓宽了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学习的课程渠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注重学习的开放性,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整个学习过程,从问题导入,引出新知,到自由探讨新知,解决问题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参与其中,从而引导和辅助。学生是整节课引发的一环有一环,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性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1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理解和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理解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并列出数量关系式。

  (1)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连环画本数的百分之几?

  (3)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1)140吨是60吨的百分之几?

  (2)260吨是40吨的百分之几?

  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复习,为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做好必要的'准备:①明确题目中哪个量是单位“1”;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也就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模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讨论:

  (1)这道题与上面的复习题相比较,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学过程说明:从题目对比中引导学生找出异同点,通过不同点,引入新知,构建新知。】

  板书课题: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2)出示线段图:

  提问:

  ①题目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指的是什么?

  ②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哪一个量和单位“1”量比较?

  ③要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可以理解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吗?你能说说?

  ④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

  ⑤那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说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将问题转化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出的面积是原计划的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辅导,注意观察学生列式有没有不同。

  列式解答:

  (14-12)÷12

  =2÷12

  ≈0.167

  =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如果发现有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道题目还有其它解法吗?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原计划造林数量看作单位“1”,例3还可以有以下解法:

  14÷12-1≈1.167-1=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教学过程说明:在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题,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学生可以从中体验解题思路的多样性。】

  (4)独立练习

  我校在创建规范化学校中,队部室进行装修,计划投入0.4万元,实际投入0.5万元,实际投入超过计划百分之几?

  3、思考:如果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问:与例三相比较,又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①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时,要弄清楚谁与谁比,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也不同。解题时要注意找准谁是单位“1”。

  ②由于比的标准不同,甲比乙多百分之几,乙并不比甲少相同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列式解题:

  ①(14-12)÷14②1-12÷14【教学过程说明:鼓励学生

  =2÷14≈1-0.857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0.143=1-85.7%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14.3%=14.3%和创新精神。】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4.3%。

  小结:

  (1)找准单位“1”量,和“哪一个量”与单位“1”量进行比较。(2)依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分析下列问题,指出所求问题是什么量与什么量比,把哪一个量看做单位“1”。

  (1)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2)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商品,降价了百分之几?

  2、选择题。

  果园里有荔枝树50棵,苹果树比荔枝树多10棵,苹果树比荔枝树多百分之几?()

  A.50÷10B.10÷50

  C.(50+10)÷50D.(50-10)÷50

  3、做一做

  某工厂九月份用水800吨,十月份用水70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

  四、小结

  解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

  1.找出谁是单位“1”。

  2.由问题找出谁与谁比(数量关系)。

  3.依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进行解答。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有关分数单位的知识。

  1、什么叫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2、填一填7/16的分数单位是(),它有()这样的分数单位。7/16和1/16的分数单位相同吗?1/2和1/4的分数单位相同吗?

  (二)复习通分

  2/7和1/31/2和1/4师:咱们已经掌握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咱们从这节课开始研究。出示课题:分数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出示例1(展示课件)

  师:你瞧,工人叔叔正在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抽学生口头汇报,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让学生明白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生1: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列式为:1/16+1/16=8/16=1/2。答: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1/2。

  生2: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或上午比下午少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列式为:7/16-1/16=6/16=3/8。答: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3/8。

  师:你们真能干,不仅提出了问题,还正确的解答出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把结果算出来的吗?同桌议一议。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加减呢?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结果能约成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生举出类似的算式计算(全班练习)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孩子们真能干!那这两个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前几天和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今天比前几天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生:1/2+1/4=3/4,1/2-1/4=1/4师:这两个算式与前边的算式的区别?(分母不同)

  师:说说结果是怎样得来的?预设:画图得出结果。把分母变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得出来的。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的小数化成分数。……

  师:大家积极的开动脑筋,探索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是这几种计算方法是否对每个分数加法算式都是适用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

  师:同意既适用又简便的方法(先同分,再计算)再把1/2+1/4=(),1/2-1/4=()全班练习,写出计算过程。1/2+1/4=2/4+1/4=3/41/2-1/4=2/4-1/4=1/4

  师: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生:最关键的步骤是先通分,再计算。

  师:说一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三、学生练习

  1、基础练习填一填:(出示课件)

  ①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算一算:4/15+7/15=11/155/6+7/8=20/24+21/24=41/24

  2、拓展练习下面的题有什么特点?怎么算比较快?1/4+1/3=1/3+1/7=两个分母是互质数,分子都是1。得出:1/a+1/b=(b+a)/ab

  3、接龙游戏

  1/2+1/33/4-1/2

  四、课堂小结

  1/2-1/32/3+1/61/2+3/42/3-1/61/a-1/b=(b-a)/ab1/3-1/4=1/2-1/5=17/18-13/18=4/18=2/97/9-2/3=7/9-6/9=1/9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每组6个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计算,看哪组又对又快)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13

  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找准单位“1”,找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辅垫

  1.找出单位“1”,写出数量关系式

  (1)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1/3.

  (2)红花朵数的1/2相当于黄花的朵数。

  (3)白兔只数的5/6是黑兔的只数。

  (4)一批化肥运走3/8。

  2.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吗?(水)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那么你们了解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

  师: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师:你能算出自己体内的水分吗?(学生回答)师:一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你们能帮他算出他体内水分的质量吗?生回答后出示:儿童的体重×4/5=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

  35×4/5=28(千克)

  师:谁还能根据另一个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式?成人的体重×2/3=成人体内的水分的重量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以前的知识学得可真好,如果老师告诉你们小朋友们体内有28千克水分,你们能算出他的体重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

  2.合作探究

  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数量关系是怎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解答出来。

  3.学生汇报

  生1:根据数量关系式:儿童的体重×4/5=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再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示课件)生2:直接用算术方法解决的,知道体重的4/5是28千克,就可以直接用除法来做。

  28÷4/5=35(千克)

  4.比较算术做法与方程做法的优缺点。

  5.对比小结

  和前面复习题进行比较一下,看看这道题和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1)看作单位“1”的数量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

  (2)复习题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例1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用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3)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相同,所以这两种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找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确定是用乘法解还是方程解。

  6.试一试: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

  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谁和谁在比?哪个量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的?

  根据学生回答画线段图。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学生列出等量关系式。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找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师:这道题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解答吗?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只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为用除法计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练一练:

  (1).小明体重24千克,是爸爸体重的3/8,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2).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2.对比练习

  (1)一条路50千米,修了2/5,修了多少千米?

  (2)一条路修了50千米,修了2/5,这条路全长是多少千米?

  (3)一条路50千米,修了2/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教师强调: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答后要注意检验。)

  • 相关推荐

【《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06-29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的教学设计03-02

《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02-03

《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02-03

《分数的意义》的优秀教学设计06-20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01-09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03-08

《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范文06-21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11-25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