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

2021-03-29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1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居然”“成熟”造句。

  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教具学具

  1、自制幻灯片。

  2、写有“读读写写”中词语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同桌互相检查。

  酿蜜倘若有限枯燥厌恶譬如通俗风俗

  见识屠场疏忽署名黯然泪下

  2、今天学习《落花生》。板书:落花生。

  谁知到什么是落花生?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二、检查预习。

  1、指明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音和破句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榨”是翘舌音。

  2、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学生自由发言,认识可深可浅。)

  三、初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1、提出要求: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播种花生、收获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其余部分是第三段,讲过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交流。

  我们姐弟几个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

  父亲却认为花生“有一样最可贵”,这个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

  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这几种植物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说明了花生的什么品格?(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实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说明了花生默默奉献自己的果实,从不夸耀自己的品格。)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父亲的希望是什么?找出课文理的话说一说。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课后思考练习3中的两句话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指导学生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要着重使学生在了解花生品格的基础上,体会到这样一层意思:做人要做有花生品格的人。)

  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因为这几句话虽然浅显明白,却富有哲理,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所以对作者一生的为人处事都产生了影响。)

  父亲的话对你有什么影响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一个有花生品格的人?(学生练习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五、布置作业:在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学生的读音。(显示幻灯片)

  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提醒注意:“辟”的左半部分不是“启”;“茅”“榨”可用部件识记法记忆字形;“慕”的下半部分是“”,不是“”。

  3、学习新词。

  “居然”是什么意思?找出课文中有“居然”一词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讨论总结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做人要像花生那样,作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给课文编写简要提纲。

  1、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课文先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

  2、编写课文提纲。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四、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1、根据课文提纲,想一想,在这些材料里面,哪些内容是主要的?

  哪些内容是次要的?(学生讨论回答。如果学生不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在学生回顾课文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种花生、收花生是次要内容,课文中略写,一笔带过;过收获节时谈花生是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2、联系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主次分明的好处。(阅读的时候,抓住谈花生、论人生这个主要内容,就能加深对中心思想的体会。)

  五、完成思考练习3。

  1、学生填写思考.练系3中的空格。

  2、指名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学生在作业本上抄写这两句话。

  六、完成思考练习4。

  1、齐读小黑板上的词语。

  2、指名说说“居然”“成熟”的意思,并口头造句,适当评议。

  3、学生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用“居然”“成熟”书面造句。

  七、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毛主席在花山》.

  板书设计:

  20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

  准备过收获节

  吃花生味美、榨油

  过收获节谈花生价格便宜

  论人生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概括课文中心,练习分清课文主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初步学习“借物喻人”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导语: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分析许地山先生的著名散文《落花生》。板书:落花生。

  一提起花生,我们就会想起它那又香又脆的美味儿来,说真的,老师就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管是炒花生还是煮花生,也不管是咸花生还是淡花生,只要抓一把往口里一嚼,立刻便会香气四溢,吃着花生,那真是满口生香,吃完了花生,那真是回味无穷啊。

  在许先生的笔下,花生不仅具有令人心动的美味,更具有一种独特的品格,那么,花生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品格呢?请听录音:

  二、分析课文。

  (一)录音播放课文的第三部分,边听边思考:

  1、大家听到的是课文的第几部分?你能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吗?

  (吃花生、谈花生)

  2、“实在很难得”。你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父爱的伟大,参加我们举办的丰收节,是父亲爱我们的具体体现。)

  3、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听录音中的角色对话等,来体会一家人团聚时的欢乐气氛。

  4、孩子们说到了花生有哪些好处?

  (味儿美、榨油、便宜)

  5、理解“便宜”在文中的意思。

  6、花生最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知道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7、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突出了花生具有哪些方面的品格?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桃子等:果实鲜红嫩绿、高高挂在技头上。

  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

  8、父亲把花生人格化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道出了花生的品格,用意是什么?

  生齐读:父亲接下去说......这一自然段。

  填空: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的东西。

  用“成熟”造句。

  9、“我”理解父亲的话吗?是怎样理解的?

  生齐读:人要做有用的人......自然段。

  理解:“体面”一词的含义。

  你读了这段话后有什么感想?说一说。

  10、通过谈话,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句话的意思。并希望同学们也把花生的品格“印在心里”,学习花生的品格。

  三、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1、准备过收获节是课文的哪一段?写得具体吗?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大约有多长时间?用了几句话来写?你觉得是详写还是略写?

  3、课文哪一部分与中心联系得紧密?写得具体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总结文章的详略与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中心。

  2、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五、练习设计:

  1、查字典。“成”部首查字法怎样查?音序查字法怎样查?

  2、写句子。用“便宜”、“成熟”、“居然”各写两个句子。

  3、“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训练。(连线)

  花生洁白无瑕,纯洁高尚

  小草勤勤恳恳,默默无闻

  老牛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蜡烛生生不息,顽强不屈

  雪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4、课后思考。

  桃子、石榴、苹果等果实“鲜红嫩绿”是讲体面,“味道鲜美可口”说明也很实用,你能以此得出桃子、石榴、苹果的品格吗?你认为这种品格好吗?请谈谈你的感想。

  附板书设计:

  落花生

  (略)次种花生

  (略)次收花生

  (略)次(准备过收获节)

  (略)次吃花生

  (详)主议花生

  味儿美榨油便宜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成熟挖出

  (实用)(不夸耀)(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第10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的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重点内容

  (出示实物花生)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花生)花生又叫什么?(落花生)

  板书课题:落花生

  普普通通的话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也对花生产了兴趣。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第三段——议花生

  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道理

  1、分角色朗读课文

  问:姐弟们谈论出了花生的那些好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

  (姐弟谈:味儿美、榨油、便宜。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他的果实埋在地里)

  2、赞花生

  (出示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想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又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读一读,思考: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矮矮地”与“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进行比较,果实结出时的位置“埋在地里”与“挂在枝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花生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需要别人去挖掘、发现,因此父亲才得出以上的结论。)

  (2)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什么可贵的品质?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4)出示带有填空的父亲的话,尝试背诵。

  3、学花生(出示句子)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

  (父亲教育子女做心灵美的人,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

  (2)教师点拨。

  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想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4、做有用的人

  (出示句子)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话的理解。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虽然作者年纪还小,但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没有好处及贡献。)

  (2)感悟作者的理解。

  5、指导背诵有哲理的语句。

  三、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1、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什么?

  (借物喻人)

  2、我们曾经还学习过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

  (如:梅花魂)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蜡烛……)

  附:课堂小练笔的题目设计:

  (1)直抒胸怀。赞美你,(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2)借物喻人。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那么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诉我们花生什么样子,如何好吃呢?而是以“落花生”为题,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一件事,什么事呢?(生答)

  2、回忆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过渡:作者一家人到底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借花生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1、默读议花生部分,出示默读要求:

  (1)勾画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什么,又想告诉我们什么?

  (2)勾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赞花生

  (1)指名朗读7-10段,想一想:大家议论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父亲的观点是什么?

  (2)出示父亲第一次议论花生的语句: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需挖起来才知道。

  自由读、指名读思考并回答:父亲是怎样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3)感受花生的可贵品质。

  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与埋在地里矮矮的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这是一种怎样的品格呢?(生谈)

  (4)感情朗读句子,原文填空。

  学花生

  出示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生谈)

  (2)引读:一个外表不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果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所以父亲说——

  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们做好事,所以父亲说——做有用的人

  作者从父亲的议论中感悟到什么?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读句子,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交流: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奉献。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感悟写作方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多长时间?课文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议花生又经历的多少时间,课文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父亲的话着重写,这样可以突出文章中心。其他内容略写,因为它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代的作用,又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2、这篇文章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较“借物喻人”。杂我们身边又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道理,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默默无闻却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小草等等。从下列题目中自选一个,补充完整,模仿《落花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短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懂得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对他人、对社会有用。

  2、了解“落花生”笔名的含义,对许地山用生命践行理想感到钦佩。

  3、能将自己从身边事物受到的启示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4、能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二、教学过程

  (一)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可否像桃子等?可让学生讨论,说真话,讲理由。

  教师可做类似小结:如果只是外表好看,不做正事,什么用也没有,可取么?

  ——不可取。过渡:我们来看看少年许地山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这句话的。

  (二)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体面”什么意思?讲体面有错么?只讲体面呢?不能,要有用。怎样就是有用?举例。

  (三)了解父亲的话对许地山的影响

  结合课文结尾及许地山生平,明白许地山为何以“落花生”为笔名以及这笔名对他做人的影响。产生敬佩之情。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写字。

  观察“吩、咐”及“榨、榴”,指导书写。学生自己观察仿写其它字。

  (五)课后小练笔。

  【作业安排】

  1、背诵父亲的话这部分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

  2、进一步理解课题,问: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学资料】

  电影资料《落花生》、投影图片、投影仪、投影片。

  【自问自答】

  自问:一个外表不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怎么理解呢?

  回答:学生根据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大胆谈想法,谈感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懂得不能只讲体面,而要对他人、对社会有用。

  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

  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⑴种花生、收花生。

  ⑵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⑶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⑴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⑵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⑴体会第一层意思:

  (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师:

  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⑵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

  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思考?练习2)

  种花生→→→

  2、思考: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人教版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人教版五年级《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3篇

2.《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

3.《落花生》优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

5.人教版五年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6.人教版五年落花生教学设计

7.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8.人教版《风筝》优质课教学设计

上一篇:《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下一篇:《位置》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