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2021-03-22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情怀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

  2、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教学重点: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

  四、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政府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二)品味词义,体会感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首句“失”字是实写,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同失爱侣,两个“失”字表达了共鸣之情,体现了对李淑一的革命情谊。

  “骄杨”如何理解?为何不用“娇”?

  毛泽东解释道:“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词中开篇称杨开慧为“骄杨”,就是借“骄阳”的谐音书写了杨在自己心目中的如日中天的生命形态,为革命洒尽热血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透露了自己不无骄傲的内心自豪与积聚多年的'无限怆痛。

  (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无限崇敬的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稍后,当二儿岸青、二儿媳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有顷后,挥笔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岸青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满怀爱慕和怀念之情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第二句“杨柳”用谐音和比喻,两位烈士的英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其革命精神将传布四方,鼓励生者,教育来人,直至感动天上神仙。这里用“轻飏”二字,首先架设了从实到虚的一个连接通道,其次,把感情从首句中表现得悲痛转向对烈士革命精神永生的歌颂,这是这首词的重心。所以,“轻飏”二字使词的上半阕从地上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飞跃,很自然地完成了感情的转变。这句用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烈士到天上后受到的热情款待。从表现手法上看属于用典。前一句写烈士一方面向月宫仙人问好,另一方面又询问仙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后一句写吴刚捧出月宫里特有的礼物桂花酒来款待烈士,表现了烈士壮烈牺牲,仙人都为之感动的情景。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嫦娥伸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中献舞,这两句是承上阕继续写仙人的敬意。后两句写想象英烈们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他们激动、兴奋,以至于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烈士思想感情的巨大波涛借助这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忽报”二字把词义从天上带回人间,这种奇特非凡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象征。没有这种丰富灵动非凡的想象,就不能充分体现烈士轻飏飞动的灵魂和精神,词作者的悲痛哀婉与思念之情也将难以达到言近旨远的美学境界。

  (三)比较阅读,理解本悼亡词的与众不同之处。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词中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勾勒的烈士远赴天国受到的礼遇,正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这一构想,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苏词表达了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很感人,但毛泽东没有像苏轼那样仅仅表达夫妻之情,他的情感属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伟业。所以苏轼“惟有泪千行”,而毛泽东则“泪飞顿作倾盆雨”,因为英烈们的事业感天地,泣鬼神。

  (四)本词的艺术特色:

  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手法有:

  1、想象与夸张

  2、谐音与双关

  3、用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作者冥想吴刚、嫦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对英雄业绩的敬服,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等,词意境界因而超越了字数的限制而更加开阔,词的内蕴也因而丰厚起来。

  (五)作业

  1、背诵

  2、阅读所发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怀。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诗人奇特的想象力,理解本词的浪漫特色。

  过程与方法:讲度与朗读结合。

  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思念亲人之私情与社会历史之宏阔在情感上的统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想象与典故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悲切的丧亲之情与新中国成立后的豪迈与自豪如何统一。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的有关内容

  1词,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词的特点:每首词都有词牌名(表示音乐性的词调,往往与词的内容相关)

  一首词大都要分片、“阙”,以分两片居多。

  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但可以换韵。

  句式参差不齐。

  用字分平仄,每个词牌的平仄都有规定。

  2根据篇幅分为:小令,58字以下

  中调,58—90字

  长调,90字以上

  3词的风格以及代表词人

  豪放派婉约派

  题材选择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无一不可入词儿女之情、离别之思

  表现情感的方式直抒胸臆含蓄蕴藉

  格调恢弘、沉郁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范仲淹柳永、李清照、欧阳修、周邦彦

  二课文说明

  见课文注释①

  三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字、句的理解)

  (一)补充一些关于杨开慧、李淑一的材料。

  杨开慧是杨怀中之女,杨怀中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时,毛泽东作为该校学生,经常到老师家里请教。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2.蝶恋花·答李淑一

3.蝶恋花 答李淑一

4.蝶恋花答李淑一

5.《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反思

6.《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案

7.《蝶恋花·答李淑一》赏析

8.《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上一篇:《李时珍》教学设计 下一篇:《挑山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