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2022-07-15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能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能通过具体事例感受罗丹做事执著的工作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自读情况,正音正字。

  (2)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重点词句,挖掘人物品质

  1、学生自读、全班交流

  自读提示:

  课文中那些内容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

  先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小组讨论,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读议结合,理解语句。

  (1)、读议有关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句子。

  a、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觜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b、忽然,他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说明罗丹想出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如果改成“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那一句好,为什么?

  c、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

  d、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e、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猛然想起”是讲罗丹刚刚从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中解脱出来。“对不起,请不要见怪”说明他对挚友的一片真情。从把朋友无意关在工作室这件事,进一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三、结合实际,谈认识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

  2、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解决这样问题的,谈谈自已的看法和启发?

  四、布置作业

  收集名人忘我工作的故事。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2

  【学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生动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以读为本。引导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未悟就问,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再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问,大胆地读,大胆地说,教师的作用只是架桥铺路,点拨启导,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追求在多元互动中的和谐发展,在活力释放中撞击出课堂教学生命火花。

  【预设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体会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重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预设流程】

  一、名言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名言,细读质疑: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斯蒂芬·茨威格

  ⑴ 指名读句子,质疑。

  ⑵ 随机揭题,板书课题。读题。

  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我检查生字词。

  2、生字词检查:

  指名读,正音。提醒注意“莫名其妙”。

  理解“挚友”,借助词语手册理解。

  随机了解两位名人。引导搜集资料。《词语手册》(资料袋)欣赏作品。

  3、在题目前后加些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

  4、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罗丹工作室,去感受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

  三、围绕专题,重点研读

  1、默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全神贯注的一个句子,用心读读,圈圈句子中的最能表现罗丹工作全神贯注的词语,并在句子旁边作作批注,写上你的理解与感受。

  2、交流研读,品悟重点句:

  句一: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⑴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⑵ 找出一对反义词,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在干什么呢?联系平常写生想象。

  ⑶ 还有一对近义词,我们也想像一下:他会跟谁说话呢?说什么、吵什么呢?

  ⑷ 补充空白,想像说话:只见罗丹一会儿皱着眉头说:“_________”;一会儿捋着胡子说:“__________”;一会儿说:“__________”。(练笔)

  ⑸ 加动作、神态感情朗读:(对着塑像)

  从这些动作和神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朗读表现。

  ⑹ 练习朗读。可加自己的想象读。自我评价读──同学评价读──齐读。

  小结:

  听着你们的朗读,如见其人哪,在这个过程中,他想到旁边的茨威格了吗?还忘记了什么?

  句二: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⑴ 齐读,再读这句话,用心去读,能否从句子中分别读出两个字,最能反映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和状态的字。

  ① 理解“醉”,“痴”的含义,连在一起说“如痴如醉”,从这两个字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② 他忘记了朋友,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真是“浑然忘我”啊,那是不是什么都忘记了呢?

  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联系实际体会说说。

  ⑵ 指导朗读。

  ⑶ 罗丹塑像修改完了,他该想起旁边的朋友了吧?指名读第3自然段。茨威格莫名其妙,你们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⑷ 再齐读句子。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塑像修改完了,为什么还用湿布盖起来呢?(讨论体会)

  2、看到这里,对于罗丹,你又有什么感想呢?

  3、再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理解。

  4、联系实际理解。

  5、讨论学习写法。

  6、课外练笔,延伸阅读。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个生字,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

  2、学会抓重点语句,朗读感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了解罗丹。

  同学们平时都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老师这里也有一句,请大家看,一起读,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罗丹是个什么人?谁来说说?(指名说,开罗丹投影)

  师:是呀,他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作品形象生动,富有力量,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你知道这个大艺术家工作起来是怎么样的吗?(学生说一些词,引到课题上去)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写罗丹的文章:全神贯注(投全神贯注,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写这个词,注意“贯”字的写法,师板书)。读两次。

  谁知道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师提出一个要求:那么我们这节课也来比一比谁的全副精神高度集,谁做得好,等下就把你手中的那颗星星送给他,行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翻到26课,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通字词,把句子读通顺,还要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要求: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通字词。

  b、想一想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3、齐读课文,方法跟以前一样:愿意读的起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至少起来读一次,注意要把句子读通顺,读整齐。(表扬读得响亮,有精神,特别表扬坚持读完的同学,从他们身上让我看到了认真二字)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看投影填空。(先具体说过程,再出示投影)

  三、品味语言,感受专注。

  1、出女像的投影。说:这就是课文里说到的那座女像,当时茨威格是怎么评价她的?

  可是在罗丹眼里她却不完美,于是他开始修改她,看看课文那些句子最能表现罗丹修改时全神贯注的?边默读课文边找出来画上横线。

  2、指名读句子。说理由。

  这几句话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板动作、神态、语言)提写作方法:通过事情来写人,要把事情写具体,就要进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

  你从中感受到了罗丹对待工作的哪些态度或精神?

  用什么语气来读好这几句话?(指名读)

  谁来合作演示一下罗丹工作时的状态?(一个读,一个演)

  齐读。

  3、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全神贯注这一点?

  4、茨威格在罗丹身上学到了什么?(找出茨威格的话,指名读,投影这句话,)

  你是怎么理解的?

  齐读。

  大家一起来欣赏罗丹的部分作品,感受一下作品的艺术魅力,你会不由得被罗丹的艺术才能和创作精神所深深地折服。

  出示茨威格的作品,说说他的成就。(师说;而茨威格被罗丹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本人也创作了许多为世人所喜爱的作品,有时间就找来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你从罗丹身上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小学生要怎样做才算做到了全神贯注?小组讨论一下,并把结果分条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等下汇报。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心神专注、投入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从罗丹的动作、神态等方面入手,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预习作业是:写一写自己或别人在生活中全神贯注做某事的经历。如果写自己,写清楚当时的感受;如果写别人,写清楚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课上交流。

  2、得出自己对“全神贯注”的理解,板书课题。

  二、走近罗丹。(重点)

  1、读课文,感受罗丹的全神贯注,画出有关句子。

  2、交流:

  (1)有感情朗读,读出罗丹的全神贯注来。

  罗丹的全神贯注主要体现在第二自然段,读时抓住描写他的神态、动作的词句来品味。

  另外,罗丹径自关门离去也能体现出他的全神贯注。

  (2)预设学生提问:

  此时的罗丹已经异于常人,你怎样看待这如痴如醉?

  方法:联系生活(如预习作业)说一说。

  联系读过的有关故事,如《王羲之吃墨》《牛顿煮怀表》《法布尔成“小偷”》等谈一谈。

  (3)在此基础上,理解有关句子,更深入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三、感悟茨威格的话。

  1、出示茨威格的话: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2、谈感受。

  3、出示后人对罗丹的评价:

  罗丹是一位毕生用思想、用感情去创作的伟大的雕塑家。

  四、作业:

  预习下一课《鱼游到了纸上》,说说青年是怎样全神贯注画鱼的。

  困惑:

  1、罗丹投入地工作和“怠慢”客人的问题。

  2、我们该怎样看待生活中这些因全神贯注而有些“异常”的人。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学习罗丹做事专心致志、全神投入的精神

  2.在结合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条理。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一段话。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词。

  3、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给文章划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每个自然段,以自然段为依据,划分结构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让你们看几幅图片(出示罗丹作品图片《思想者》、《沉思》和《行走的人》,其中一件作品市场拍卖价100万美元左右。)这些图片都是什么来的?(雕塑)那么大家知道这些价格不菲的雕塑是谁的作品吗?没错,它们就是罗丹的作品。那么大家了解认识罗丹吗?(课件出示罗丹的有关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罗丹的课文——《全神贯注》。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解释“全神贯注”一词。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围绕“全神贯注”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围绕“全神贯注”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做客时,由于全神贯注地雕塑作品,却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

  2.顺便解释“雕塑”、“奥地利”、“挚友”:

  (“雕塑”,造型艺术,用泥土、石膏、竹木、玉石、金属等材料雕刻或雕塑艺术形象。“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首都是维也纳。“挚友”,“挚”,诚恳; 指亲密的朋友。)

  三、学习生字词

  1、再听课文录音,把本课的生字词圈画出来。(课件出示生字词)

  2、解释生字词,并尝试用生字词组词。

  3、老师带读生字词,学生跟读

  4、注意下面这几个字的读音:

  “挚”是翘舌音,“醉”是平舌音。

  “雕塑”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ǘ”。

  “不禁”的“禁”要读成“jīn”,不要读成“禁止”的“jìn”。

  “径(jìng)自”是表示自己直接行动。“径”不要误读成“jīng”的音。

  “悄悄地站在一边”和“悄悄话”中的第二个“悄”应读儿化音。

  “叽哩(li)咕噜”,这里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楚。“哩”应读成轻声。

  5、注意以下字的字形结构:

  “诞生”的“诞”的中间是“廴”,不要写成“辶”。

  “罗丹”的“丹”,不要和“舟”相混。

  “醉”的左半部是“酉”,中间不要少写一横。

  “激烈”、“激动”的“激”和“邀请”的`“邀”,部首不同,前者是“氵”,后者是“辶”。

  四、按自然段默读,概括出自然段段意,再讨论划分结构段。要求边读边想,边画出重点和概括性词语或句子。

  1、概括各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参观工作室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要立刻修改。

  第2自然段: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作品。

  第3自然段:罗丹工作完,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第4自然段:罗丹发现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里了。

  第5自然段:茨威格对这件事感受很深。

  2、划分结构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大段(第1自然段):讲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里做客并参观他的工作室。

  第二大段(第2自然段):讲罗丹怎样修改女像。

  第三大段(第3、4自然段): 讲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

  第四大段(第5自然段):讲茨威格的感受。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全神贯注》这篇课文的结构,还学习了本课的6个生字词,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重点预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真心专注、投入的精神。

  2、学习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茨威格说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了什么吗?(学生回忆)那么罗丹究竟是怎么全神贯注地工作的呢?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细节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一篇课文。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罗丹邀请茨威格到他家去作客,并带他参观他的作品,茨威格拍手叫好,罗丹却发现了问题。)

  2、茨威格是怎样评价这件雕塑的?

  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祝贺又一件杰作的诞生。

  “杰作”说明了什么?(说明罗丹雕塑的技艺高深)

  “又”说明了什么?(说明罗丹不断地创作作品)

  可是罗丹觉得怎么样?(罗丹觉得还有毛病,表示需要修改)

  3、结合句子的内容看看,“端详”一词写成“看”可以不可以?为什么?“皱着眉头”表示了什么?

  (“端详”写成“看”不可以。因为“端详”是仔细看的意思;“看”只是看,没有“仔细”的内容。如果用了“看”,罗丹创作态度上的认真,就表现得不够充分了。 “皱着眉头”,表示事情难办,得想个办法解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明罗丹工作态度是严肃的,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严格的。)

  三、阅读分析第二自然段。

  1、画出课文中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想象罗丹的心理活动。

  (课件出示句子)

  (1)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罗丹在跟谁说悄悄话?(自言自语);

  他一会儿上前是为了 寻找细微的毛病 ,一会儿后退是为了 观察整体 ,嘴里还 叽里咕噜的 。

  (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异样”的眼光是指不同寻常的眼光,这是通过描写罗丹的神态,反映他想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激烈的争吵”是有可能指方案又感到不成熟,可用可不用,还在推敲之中呢。

  你从他异样的目光里看到了什么?(有了新的构思,却有犹豫不决)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踩得吱吱响”,“不停地挥动”是通过写脚的动作的重量大,手的动作的连续不断,说明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4)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说明罗丹工作起来时完全忘记了时间)

  (5)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完全消失了。

  喝醉了酒是什么样?根据生活中见过的说一说。“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是一种什么景象呢?

  (一种是神态不清,有失常态,这里不指这种。还有一种是蒙头大睡,好像不醒人事似的。正像课文中讲的:整个世界好像已经消失了。课文用喝醉了酒,处于沉迷状态,比喻罗丹全身心地投入到修改作品的工作中,其他什么也不管不顾了。这是“全神贯注”的最高状态。)

  (6)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罗丹的女像的毛病,只是左肩偏了一点儿,脸上可能还有一点儿不满意的地方,修改共用了多长时间?(大约一个小时。)

  课文为什么要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呢?是不是太啰嗦了?索性直接写“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不好吗?为什么?大家想一想,再回答。

  (课文从“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写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时间由短到长,步步加深,给人的感觉是时间过得太慢了、太长了。作品那么一点儿毛病,竟用了那么长时间。这就从侧面突出了罗丹“全神贯注”、认真工作的忘我精神。)

  表演一下“痴痴的地微笑”。 从罗丹的这个表情,他对这个塑像感到“满意”了。想象一下罗丹这时的心情。(高兴)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四、阅读分析第三、第四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想一下这两段写了一件什么趣事?

  (写罗丹忘了茨威格的存在,差点就把茨威格锁在里面了。)

  2、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这句话的“径自”和“随手”是什么意思?表明罗丹的什么?

  (“径自”是表示罗丹修改完作品,自己直接拉上屋门离去,没绕道,也没看一下周围。“随手”是指罗丹走出屋门顺手就要锁门。这两个词放在句子里,说明罗丹还没有从刚才埋头工作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朋友忘得一干二净。这充分证明,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已经到了如醉如痴、全身心投入的程度了。)

  3、结合上下文,想一想第四段中的“莫名其妙”是什么意思?

  (表明罗丹工作完了,竟不顾友人的存在,径自走出门去,准备上锁,这件事太奇怪了,使得茨威格不明白事情的奥妙和真相。)

  4、当茨威格叫住罗丹的时候,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唉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从这几句话里的“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的“猛然”和“简直把你忘了”的“简直”两个词语,你体会出什么问题来?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身边虽然站着朋友,实际上在罗丹的心目中,朋友根本不存在了。现在修改结束了,突然想起请来做客的朋友还在跟前。)

  5、分角色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五、阅读分析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这一段话。

  2、这段的第一句话“茨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这里的“感触”是什么

  意思?

  (“感触”即是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这里指茨威格接触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这一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思想情绪。)

  3、读一读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想一想,说一说,有什么含义?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教育?

  (茨威格感触很深的两句话是: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含义:这句话是说,那天下午在罗丹的工作室学到的比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不是指学到的知识或能力怎样多,而是指学到罗丹对艺术创作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有了这种态度和精神,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创作更好的艺术作品。总之,强调这一天下午的收获是非同寻常的精神财富。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把《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全部学完了,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要好好体会和学习罗丹那种全神贯注的精神,学会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像罗丹在他的工作室修改他的作品女像那样,认认真真地去做,全神贯注地去做,那样我们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2、3、4自然段。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

  2、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3、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和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是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罗丹忘我的工作情景。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名人名言。

  2、收集有关“罗丹”的资料。

  3、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4、教法:

  采用“质疑问难——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起源于思,思起源疑”。教学中问题的提出由学生发现和由教师的提出效果大不一样。由学生提出能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读名言,引出“全神贯注”

  1.师生共同背诵名人名言。如: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出示名言,请同学仔细读并提出疑问。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茨威格

  (设计意图:以名人名言的形式直奔主体。)

  3.学生围绕“全神贯注”质疑:

  学生提出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主要问题。

  “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从什么地方看出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这两个问题最重要。

  (设计意图:问题让学生提,以培养学生主体性探究能力。)

  4、初知课文内容: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件事,这事不难也不容易——就是快速地读全文,一段一段地跳读,读后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信心做好吗?(生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遵循“整体——部分——整体”教学思路。在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读悟表达训练。学生提练出来的四个小标题,简明扼要地勾画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

  1、自读感悟,理解体会“全神贯注”

  (1)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

  (2)放声练习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组内交流,准备汇报的形式:

  (设计意图: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未悟就问,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表演出来,教师给以点拨启导,以培养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

  2、讨论交流,体会“体会“全神贯注”

  你将以什么形式汇报交流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学生用各种形式体会,有表情的朗读的、表演的、自读自悟的、小组交流讨论的……)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法:

  a.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罗丹一会近观,寻找细微的毛病,一会远观,观察整体,一边还自言自语,说着自己发现的问题)

  b.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罗丹忽然有了灵感,想到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但又在反复推敲,仔细斟酌)

  c.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罗丹在紧张忙碌地修改塑像)

  d.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罗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使塑像完美,他已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同自己的朋友也忘了,完全沉醉于他的艺术世界)

  (2)小组成员表演法:

  表演朗读,表现人物精神

  a.充分自读,画出最能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反复读,并自己试着演一演。

  b组内同学分工,任选一段、几段或全文,准备分工表演读。

  c分组表演读,在表演和朗读中适时指导理解重点词语:杰作、端详、像喝醉了酒、痴痴地笑、吁了口气。

  (3)朗读法:

  (如,第一自然段,通过罗丹语言中的“偏了点儿,等一等”等词,说明在朋友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能找到瑕疵,并“立刻”修改,表明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读时应能领会到这一点。

  第二自然段作为重点段落,要读出罗丹动作神态的变化,读出工作的时间长和如痴如醉的状态,读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情景。可通过多名学生比赛读、教师范读、看插图想象情境读等多种形式,将这一段读充分,在评读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身心的投入。)

  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一词的理解。)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学习活动的构建上都体现了这一理念。重情境、重活动、重体验、重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有创意地演,充满激情地读,大胆地发表见解,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鲜活,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

  三、写名言,体会“全神贯注”

  1、其实,名人写名言,老百姓也能写名言,农民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老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们在座的是未来的名人,都能写名言,读了这篇课文,感触很深,也一定能写。比如我写一句:‘啊,干什么事都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

  2、请你们根据这件事,各人也写几句,写好后画上破折号,并写上名字,未来的什么家xxx。”。

  3、学生写好后把自己的名言送给朋友或家人。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找名言,延伸课外

  1、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3.激励学生课外搜集图片,欣赏罗丹的作品。

  (设计意图:课内外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

  看女像皱着眉头

  全一会儿……一会儿叽哩咕噜

  神改女像异样的光争吵挥动

  贯喝醉酒痴笑

  注忘朋友径自出门

  谈感受如果……就……

  (设计意图:,清晰地展现文章的主线和文章的结构,便于学生对不懂问题提问,体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资料带:

  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14岁随勒考克学画,后随巴里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刻5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农民》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官派学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的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了《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罗丹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罗丹一生作了许多速写,别具一格,并有《艺术论》传世。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犹太工厂主家庭,曾任报纸编辑。纳粹执政后被列入黑名单,作品遭到查禁,后流亡到国外。1942年在巴西偕妻自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看不见的收藏》《象棋的故事》和长篇小说《心里的焦灼》等。他为巴尔扎克、狄更斯、罗曼罗兰、托尔斯泰等人作传,开拓了侧重人物性格描绘的文学传记样式。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设计理念:

  结合略读课文特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悟、体验与感受,理解内容,体会写法;挖掘空白点,以读导写,读写结合,激发情思,深化理解。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回归本色教学。

  教学目标预设: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出示一段文字资料,学生默读,这是怎样一个人?

  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被迫转学,他没有考上大学。

  2、再出示一段文字资料,学生默读,这又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那就是罗丹(出示罗丹照片)。读了这两段资料,你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出示的两段简短的文字资料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引导质疑,引发思考,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

  二、揭示课题,初知大意。

  1、罗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罗丹的朋友——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起走近罗丹,学习一篇关于罗丹的课文。读题目。

  2、什么是全神贯注?由这个词你想到什么?

  3、指名学生根据课题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小结:有时候,在课题的前后补上一些内容,连成一句话,就能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设计意图】课题《全神贯注》正是罗丹工作态度与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在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利用题目资源,让学生在题目前后补上词语连成一句话作为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方法的引领,也是对文本整体的把握,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件事的呢?自由读读课文,生字读准,课文读通,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学生读词语,相机纠音,强调“挚”、“塑”等字形。

  邀请挚友塑像诞生激烈径自猛然抱歉感触

  3、交流: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相机板书。指名学生结合板书与课题,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相机指导。

  发现毛病修改塑像忘记挚友深有感触

  4、小结:把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加以综合组织,归纳出来的故事内容更加清晰与完整。那么,对于这件事,事后茨威格是怎样评价的呢?出示茨威格的话,指名读:

  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5、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这件小事会影响茨威格的一生?影响茨威格一生的究竟是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的结构特点,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每一部分的要点,再根据板书综合组织语言,归纳出更加清晰完整的课文内容。在这一过程的展示中,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升,脑海中也初步建构起人物的形象。

  四、感受形象,了解写法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和茨威格一起去认识罗丹。请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划出印象最深的描写罗丹的句子或词语,感受感受。

  2、随机重点感悟以下句子,指导朗读:

  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杰作”一词,体会罗丹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了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罗丹的情感变化与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体会文章的描写特色。

  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

  3、联系上下文,写一写:走出罗丹的工作室,茨威格心想:。

  4、交流点评。

  5、茨威格被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打动了,顺势出示结尾:

  茨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指导朗读。

  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以茨威格作为事件发展的线索,以重点句子为切入口。在动态生成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感受罗丹的形象与文章的表达特色,达成“写了什么”、“怎样描写”的教学目标,体现语文学习的本位特点。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再次出示茨威格的话,指名读:

  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2、这个伟大的人——罗丹影响了茨威格一生,也影响了欧洲的雕塑发展,为世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学生欣赏罗丹的艺术作品。

  3、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课尾欣赏罗丹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罗丹杰出的艺术成就,呼应课前谈话的主旨,回归学生提出的问题,使课堂的结构趋于完整,罗丹的艺术形象得以丰实。

  板书:

  一、发现毛病

  二、修改塑像:动作、语言、神态精益求精

  长时间持续工作如醉如痴浑然忘我

  三、忘记挚友:全神贯注

  四、深有感触:做事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8

  【教材解读】

  《全神贯注》(上海市教材三年级下册、人数版四年级下册)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言行的语言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并学习体会本课人物描写的方法。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对教材作了“集约化”处理,使教材内容形成“板块结构”,着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语言训练,力求体现“突出语文本性,加强语言训练”的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人物关系

  1、板书课题,注意“贯”字上面的笔顺容易错(板书示范),从字面上理解什么叫“全神贯注”。

  2、了解课文主要讲的是谁的故事。(出示罗丹头像,简介罗丹)(板书:罗丹)

  3、简介茨威格,读好外国人名,随机理解“挚友”。

  4、齐读课题。

  5、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师小结依据课题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对小学生来说,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要多读多写,但还要适当给予语言规律和方法的指导。此处设计力求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如痴如醉”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2、选择最喜欢的一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抓住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猜猜罗丹心里想的是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同桌交流)

  4、师逐句读文,生相机交流,师适时点拨。

  5、师小结:

  读书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应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空白点”一般都是学生的疑点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或突破点,但有时它存在于很浅显的句子中而往往为人所忽略。第二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好,就是因为它写了罗丹的动作、神态,写了他发出的一些声音,但是没有把罗丹内心的话写出来,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设计这样几个步骤:先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自己读,读中想象,揣摩体味,让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去猜一猜罗丹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罗丹当时的工作状态,理解了“全神贯注”这个词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6、出示句子: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释“痴”字,选择解释义项,说说理由。(板书:痴)

  7、补充板书:如痴如醉

  8、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教“痴痴”一词时,通过选择字义的方法,既解决了生字的字义,又使学生感悟到罗丹对工作的痴迷。同时,又与上文的“好像喝醉酒一样”巧妙地联系起未,一个如痴如醉的工作狂形象跃然纸上,板书也顺理成章。学生不仅把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信息提取出来,而又体会到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立体化”的教学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强度增大。

  三、略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全神贯注”

  1、出示句子:

  “罗丹如痴如醉地修改女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释“整个世界”,理解“全神贯注”。

  2、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从哪里体会到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精益求精”

  (课堂实录片段)

  师:就是这样一座让罗丹如醉如痴地修改的女像,在茨威格看来是非常完美无缺的,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找一找,是哪一个词?

  生:杰作。杰作是什么意思?

  生:仪态端庄。

  生:不禁拍手叫好。“不禁”说明茨威格看到雕塑忍不住叫好,说明这座女像实在太完美无缺了。

  生:大概因为茨威格不是雕塑家,欣赏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认为是杰作。

  师:我要纠正你一下。茨威格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和罗丹在雕塑上的造诣同样高,文学和雕塑都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他的眼力不会错,作为罗丹的挚友,他也不会去吹捧罗丹,他说这件作品是杰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这样的杰作罗丹还不满意。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中茨威格为什么能对罗丹的作品如此理解、欣赏、赞美是这篇课文的空白点,老师可补充茨威格在文学上的造诣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艺术是相通的,茨威格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让他足以能够理解罗舟的艺术作品,而罗丹的这一雕塑作品得到具有如此欣赏水平的作家的赞赏,它必定是十分杰出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件杰作,罗丹还是觉得需要修改,可见他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茨威格资料的补充从侧面表现了罗丹对自己创作的永不满足,使罗丹的形象更加丰满。

  师:这个句子里有个词──“端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认真、仔细地看。

  师:这一句中还有一个带“端”的词:端庄的“端”和端详的“端”意思一样吗?

  生:端庄的“端”是端正的意思。端详的“端”是仔细地看的意思。

  师:罗丹仔细端详后怎么说,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读罗丹的话)“不,还有毛病。……”

  师:对于这样的杰作,他还说有毛病,还要去修改,值不值得?(自由讨论)

  生:没有更好,只有最好。

  师:是啊,罗丹精益求精,永不满足。正因为这样,茨威格被罗丹邀请参观他的一件作品,又被罗丹遗忘,他不仅没有──(生:责怪),反而更加理解罗丹,敬重罗丹,钦佩罗丹。齐读茨威格的话。

  设计意图:对于词句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语言环境,不仅要懂得词句的表层意思,还要理解其中隐含着的意思。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把一些重要的问题放回语言环境中“猛滚一番”。在教“端详”一词时,先问学生哪个词最能体现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精益求精,引出“端正”一词,再辨析“端”字,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五、升华中心,拓展延伸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分步理解茨威格的话,随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展示罗丹的部分作品。(播放媒体)简介罗丹作品并总结全课。

  设计意图: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学生初读课文觉得一目了然,可实际上读懂的仅是文字的表面意思。

  我采用了层层剥笋法:

  ⑴任何工作,首先要值得去做,然后要做好,就必须怎么样?

  ⑵罗丹认为什么事值得去做?

  ⑶他认为应该做好吗?层层剥笋就是紧扣语言文字,从一点切入,然后逐层展开,层层递进,直至最后揭示文章主旨,达到训练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敏锐的语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

  2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 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重点:

  1 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

  2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认识课文中的人物

  1 导入课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则名言,谁来读读。出示茨威格的话:“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目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你们知道这则名言的出处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名言选自课文《全神贯注》,茨威格是看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后才发出的感慨。)

  2 板书课题“全神贯注”,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理解课题,范写“贯”字。

  3 你对罗丹有哪些了解呢?(板书:罗丹)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罗丹的图文资料(部分资料选入教师课件)。

  4 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确,读通顺。(2)用“全神贯注”说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桌互查生字词。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小结并介绍依据课题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重点学习第二段。体验“全神贯注”

  1 课文哪一段最能表现罗丹工作全神贯注呢?(第二段)

  2 默读第二段,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罗丹全神贯注的一句话找出来,练习有感情地读。教师相机指导。

  结合插图。重点理解“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并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板书:醉)

  3 你发现作者是通过描写罗丹的哪些方面把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样子写具体的?(描写动作和神态)

  4 通过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你能否想象出罗丹的语言或心理活动,小组交流。

  (教师逐句读,学生汇报。)

  5 让学生放声练习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6 男女生赛读。

  教师小结:我们读课文,不仅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了解文字背后的意思。

  [设计意图:第二段之所以写得好,在于它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神态,但对罗丹的语言或心理活动未加描写,这一空白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利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引领学生驾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倾吐感情。为此,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中想、读中悟,悟后说、说后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罗丹的全神贯注,而且还学到了阅读方法,进行了语言训练。]

  三、略读三、四自然段,理解“全神贯注”

  1 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体会到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已经消失了。学习小组交流(径自、猛然想起、忘记)

  2 组长汇报。(板书:忘)

  3 让各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

  四、再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精益求精”

  1 这一尊让罗丹如痴如醉修改的女像,在茨威格看来是非常完美无缺的,看一看第一段中两个人对塑像的评价有什么不同呢?

  2 辨“仪态端庄”、“端详”中“端”的不同意思。

  3 有感情地读罗丹的话。

  4 罗丹的全神贯注让茨威格不仅没有责怪罗丹,反而深有感触。再次出示茨威格说的话,齐读,加深理解。

  五、写名言

  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谈一谈。

  2 茨威格的话成了一句名言,你能否将你的感受也写成名言呢?

  3 同学之间交流名言。

  六、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 将自己写的名言做成标签,送给你的好朋友。

  2 把课文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3 排练课本剧。

  总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节课里,由于巧设了语言训练,并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品读重点词句,想象罗丹所思所想,谈谈自己全神贯注做事的心得,写写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生逐渐走进课文内容,走进罗丹的内心世界。从课堂上学生响亮的回答,有感情的朗读,有个性的解读,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这种精神,理解了全神贯注的内涵。领悟文本,获取知识,提升境界,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真正语文味。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主人公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全神贯注的精神。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整理感知,理清人物关系:

  同学们,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从字面上“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主要讲的是谁的故事呢?(出示罗丹头像,简介罗丹)

  3、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是谁?(简介茨威格)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总结时用上课题)

  5、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全神贯注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主人公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作风和全神贯注的精神。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如醉如痴”

  1、出示阅读提示: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罗丹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或句子。体会罗丹心里想的是什么?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1)、描写罗丹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或句子。

  (2)、指导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罗丹心里想的是什么?

  (4)、师小结:读书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还应该理解文字的背面意思。

  (5)、出示:“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 ,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a、指名读

  b、出示“痴”的解释,在本文中“痴”字应选择第几个义项,说出你的理由。板书:“痴”

  c、补充板书:如醉如痴

  d、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四、略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全神贯注”

  1、出示句子:“罗丹如醉如痴地修改女像,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a、“整个世界”是什么意思?

  b、出示阅读提示: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从哪里体会到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已经消失了?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精益求精”

  1、就是这样一座让罗丹如醉如痴地修改的女像,在茨威格看来是非常完美的,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找一找,是哪一个词?

  2、这个句子里有个词“端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这一句中还有一个带“端”的词,端庄的“端”和详的“端”意思一样吗?

  4、罗丹仔细端详后怎么说?谁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5、对于这样的杰作,他怎么还说有毛病,还要去修改,值不值得?

  6、师小结:是啊,罗丹精益求精,永不满足,正因为这样,茨威格被罗丹邀请参观他的一件作品,又被罗丹遗忘,他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理解罗丹、敬重罗丹、钦佩罗丹。齐读茨威格的话。

  六、升华中心,拓展延伸:

  1、出示:那一 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

  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2、齐读茨威格的话

  3、茨威格的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

  a、强调了这一天下午的收获非同寻常。

  b、这一天下午他的感受和体会。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罗丹的作品还有许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相关课件)

  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看来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最后老师希望大家:只要值得我们做的,都要全神贯注地去做。

  七、布置作业:

  1.搜集罗丹或其他名人全神贯注读书、工作的小故事。

  2.撰写本课的读书笔记。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要求的6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挚友”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抓重点语句,朗读感悟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3、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酝酿“全神贯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句话,我们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斯蒂芬·茨威格

  你知道这句话是从哪儿来的吗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怎么样才是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点上)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全神贯注

  二、通读课文,靠近“全神贯注”

  过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靠同学们自己学习,带着下列要求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生字多拼读几遍;(2)思考: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刚才老师发现个别同学这个音没有读准:吁(xu)了口气

  (2)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文主要写罗丹()的事。

  学生试着说,交流。

  (师小结:读懂课文,首先要弄清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这很重要。)

  (3)你能简单介绍一下罗丹的关系吗(理解“挚友”的意思)

  三、细读语言,感受“全神贯注”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但这对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还不够,还应对文章的词句进行仔细研读。

  罗丹到底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该读哪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读这一段,划出写罗丹已经完全沉浸在工作中的句子

  交流:哪几句。

  2、罗丹此时的工作状态,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课件点击)

  (1)这句话中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罗丹的全神贯注

  a:“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哪些东西消失了(时间、地点、挚友……只剩下了罗丹和女像。)他的眼前本应该是怎样的他忘记做什么了(陪伴挚友……)

  在他眼里,只剩下——(女像),所以,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已经消失了。)

  b:“喝醉了酒一样”,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比喻,很生动、精彩、形象)你平时看到的喝醉了酒的人有哪些表现

  (醉了的人脑袋一片空白,会失去常态,做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

  罗丹本该好好陪伴这位远道而来、亲密无间的朋友,可是他该做的却没做,反而沉浸在修改女像的过程中,就像喝醉了酒一样。

  C:看似简单的词语或句子,却能准确生动地写出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带着感受读读这句话。

  过渡:罗丹的哪些行为跟喝醉酒的人一样呢

  3、课件出示: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1)上前是看——(细微的毛病);后退是为了——(看整体);向前往后都是为了把塑像修改得——(更完美)

  (2)比较句子,出示: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

  (抓住“好像”、“似乎”,体会联想这一写法的好处。)

  (3)他嘴里叽里咕噜的,和谁说悄悄话呢跟谁在激烈地争吵(自言自语,与女像交流……)为什么不是和茨威格交流呢(茨威格站到一边去了。罗丹心中有且只有女像了。)

  (4)你能想象他在说什么话吗

  过渡:罗丹醉了,深深地醉在修改女像上,太投入了。他心里想着的、眼里看着的、嘴里说着的都是女像。

  (5)指导朗读:谁能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罗丹当时的样子吗指名读,齐读。

  过渡:还有反映罗丹工作时的投入,就像喝醉了酒一样。

  课件出示: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1)自由读这句话。

  (2)读着这句话,有什么感触吗

  (3)“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抖动”:你体会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额头上沁出的汗水、不停比划、蹲下身来看、往前走,向后退……)

  (4)这省略号,省略了哪些东西(罗丹的很多动作行为、神态等)你能想象出吗我们来试着写一写:

  出示: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学生试着写,交流。

  (5)课件出示: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6)三个时间词,是不是太啰嗦了索性直接写“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不好吗为什么

  一刻钟过去了,罗丹在干什么半小时过去了罗丹在干什么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了下来)

  这么长的时间,罗丹觉得长吗(没有了时间概念,时间已经消失了。)对谁来说时间很长呢茨威格在这一个小时里都在干什么呢

  “痴痴地微笑”:在旁人看来是怎样的笑罗丹呢(满意、会心、成功……)

  罗丹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工作,把朋友搁在了一边,并且一搁就是一个小时,自己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简直就是一个喝醉酒的人。朗读句子。

  5、罗丹醉了,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醉”(板书:陶醉)

  罗丹的工作过程我们可以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全神贯注

  四、提高认识,品味精益求精

  1、让罗丹如此沉醉、如此全神贯注修改大约一个小时的女像,真有那么多不足吗(找出句子读一读)

  2、被茨威格拍手叫好的杰作,在罗丹眼里又是怎样呢(抓住“偏了点儿、毛病”理解)

  3、罗丹的这种对工作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对艺术的追求可用一个词概括——精益求精

  4、欣赏作品

  5、茨威格远道而来见挚友,结果被挚友冷在一边近一个小时,而且差点被挚友锁在工作室。他不但不计较,反而被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说(课件出示名言)齐读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1-19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04-01

全神贯注的教学设计10-29

课文《全神贯注》的教学设计03-19

课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03-19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04-23

全神贯注的教学设计范文04-06

全神贯注 教案教学设计12-05

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12-06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范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