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1-02-27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更多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二、深层探究、朗读感悟

  1、找出课文中描写老人神态的词。板书:平静。

  点名读三句话

  2、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板书:(沮丧──神圣──沮丧──羞愧、兴奋。)

  问:是谁让我的心理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画出老人的语言。点名读、自读,说感受。

  老人真的“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联系上文谈)

  点名读、师生配合读。

  3、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⑴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读出了什么?

  ⑵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⑶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信心)

  4、出示: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

  三、想象拓展、突破难点

  师:平静实则不平静,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当我沮丧时,老人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坚持拉琴时,老人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演奏水平渐渐提高时,老人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问: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师:正是因为老人热情、耐心的鼓励,像深深潭水一样的眼神,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的听众,才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四、总结点题、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你能从最后一句中感受到什么?

  (对老人的怀念、感谢,老人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师:怀着对老人崇敬的心情,再次齐读课题。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新字、新词,理解词语的含义,会运用个别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我”成功的原因,体会老妇人善良、尊重别人的美好心灵,知道鼓励和帮助对提高别人自信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我”成功的原因,体会老妇人善良、尊重别人的美好心灵,知道鼓励和帮助对提高别人自信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1课《唯一的听众》,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的跳出来,就是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中的人物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你迅速浏览课文,想想你对课文有了什么想法?

  生快速浏览课文,组织语言。

  师:想与不想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老师听听你们的看法。

  生: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老妇人帮助“我”,使“我”成功的事。

  师:看来,你把文章读进了心里,你对文章有了高度的概括。

  生:读了课文,我认为老妇人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师:你队老妇人有一个美好的印象,老师也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生: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下一步》有相似的地方,都说人有信心才能成功。

  师:你注意与以前的课文相结合、对照、比较,这样更有助于你的学习。

  生:我认为课文中的“我”很坚强。

  师:你对课文的感受力比较强。

  生:我很喜欢老妇人,她善于鼓励别人。

  师:你真会读书,竟看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处。

  二、理解课文

  师:这一篇课文并不难懂,但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情味,都说“风雨过后,就见彩虹”,文中的作者历经风雨,最后见到彩虹了吗?

  生:见到了,因为他成功了。

  师:你从课文哪些内容知道的?读一读。

  生读最后一段。

  师:能深入进去,想想你从句子中哪些词感受到他的成功?

  生:“足够熟练、永远无法割舍、成百上千”等词。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成功的喜悦吧!

  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作者的琴艺水平一直那么好吗?那他的琴艺水平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同桌交流交流。

  生找句子交流。师板书“白痴”──“成功”。

  指导学生读句子。

  师:看到板书,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为什么会成功?

  师:静静的思考、思考他能由“白痴”最后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板书“走向”。

  生:他能走向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老妇人的鼓励。

  师:看来你深深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是离不开别人的鼓励的,老妇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鼓励他的?当时情景怎样?

  生:是在“我”灰心、沮丧的时候,老妇人鼓励我的。

  师:请找出句子,读一读,好吗?

  生读句子“我不由得诅咒自己……”。

  师:是呀,难过的是她又把锯子带到了林子里,从开始的沮丧到现在的诅咒,这种情景下你会怎么做?用语言劝解他?有用吗?老妇人怎么做的?她的哪方面最打动你?

  生交流句子。

  生:“也许我会用心感受这音乐……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接触了一篇感人的课文,大家还记得题目是什么吗?(板书课题)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

  二、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一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手)

  2.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3.品读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体会每句话的'含义。(相机出示课件)

  ①老人叫住我,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指导朗读。

  当我在树林里为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妇人笑笑,准备溜走时,从老妇人说的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出这是老人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她的言语中充满了对我的尊重和理解。)

  ②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指导朗读。

  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想?我是拉得非常好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让我不要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的练习。)

  ③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指导朗读。

  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份信心,此时此刻,她心里在想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人在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主动做听众,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的督促。)

  ④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指名朗读。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呢?

  (引导学生体会出这是老妇人对我的肯定,彭励我不断努力。)

  ⑤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4.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我、帮助我的别外一种形式是她平静的眼神。请同学们找出关于老教授眼神描写的句子。在文中画出来。

  出示课件:

  学生朗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我。

  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她的平静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毫无顾忌的大胆练习。

  ②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每天去练习,她的平静,鼓励我不断努力。

  ③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的平静,体现了对我更高的要求,告诉我不要满足,继续努力。

  5.老教授用她那真诚的鼓励和平静的眼神(板书:真诚的鼓励 平静的眼神),让我由一个被家人称之为音乐白痴的人,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段,一起来感受我的成功。(出示第最后一段的课件)

  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板书:感激 敬佩)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之所以找到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人。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教授这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你的人呢?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打开记忆的大门,走进回忆的殿堂吧。

  2.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的感受。

  四、作业

  写一写你的亲人朋友是怎样鼓励你的。

  附: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我──敬佩、感激──>老教授

  音乐白痴 真诚的鼓励

  小提琴手 平静的眼神

  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热爱音乐、但琴技却十分糟糕的青年,在一位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的真诚鼓励帮助之下,成长为一个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中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主要通过学生品读重点语句、讨论交流来实现。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点子语句虽然有通过课件一一展示出来,但在品读老教授言行、神态的重点语句方面却只是蜻蜓点水、仅浮于表面,而未能深入、落到实处。

  二、因重点语句品读未能真正落实,致使课堂时间分配前紧后松。后面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情形。

  三、课件出示不够及时,显得滞后。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四、课堂的教学应该体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感觉自己做得很不够。虽时常发问,提问方式却显得过于呆板。师生互动上,面向全班同学交流过少。

【《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

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4.《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5.《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6.《唯一的听众》 教学设计

7.《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8.《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下一篇:《我的信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