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2021-02-23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大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接触甚至已经会背诵,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古诗意境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古诗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教学设计抓住古诗教学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识字为出发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感官的参与性,注意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使学习气氛活跃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复习旧字,旧字巩固新字的方法扩大识字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二、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②、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③、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过程与方法

  以情激趣,导入新课;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与复习巩固,指导写字相结合。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来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③、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老师现在想考考大家,还认不认识这些朋友的名称(师出示卡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复习整体认读音节,与本课生字有联系的音节重点读,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激趣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汉字朋友最喜欢与上课专心听讲、爱动脑筋的同学交朋友,看哪位同学在这节课中交的汉字朋友最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看看课本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进行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说。

  师述说:这是一个离我们不远的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这里住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山上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山下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你觉得这充满生机的村庄美不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美丽的画面)

  3、作者把这个美丽的村庄写成一首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学,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课。

  4、昨天晚上,大家进行了预习,谁给大家读读这首童谣呢?

  (设计意图:观察图画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文,并且能学会观察图的一些初步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看图学文有很大的帮助。)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1、这么美的村庄,这么有趣的童谣,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读读,去感受这乡村美丽的风光,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

  a.闭上眼睛

  b.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这么有趣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去读,边读边和童谣中的生字交朋友。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提示: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

  (设计意图:好的读书习惯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能为学生今后读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你交了哪些生字朋友?你是怎么认识的.?(出示要认的字)

  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既懂得观察,有能通过各种途径自己识字,真棒!

  3、你觉得这些字中哪个音或字形难读,难记的,给同学们提个醒。

  (设计意图: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醒,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4、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抽取生字卡,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五、 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①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②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设计意图:田字格儿歌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指导书写“一”。

  这节课我们来写一个字(出示“一”),我们来看看它怎么写?

  ①学习笔画:“横:一”。

  ②指导写好“一”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用了本课的生字。比一比谁找得多。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写字是本课重点;分辩“八”和“入”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或生字卡片。

  【设计特色】

  游戏中识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看图图画上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老师范读 板书课题并学习新字“里”。

  三、自读课文

  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看谁最先读会。

  2、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丽。(领读,一起读等)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

  四、自学生字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读准确,再读给同桌听。

  2、用圆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课后的生字注上拼音。

  五、检查自学情况

  做找朋友的游戏。重点指导读准“三、四、十”。

  六、看图找出文在篮球上的生字

  七、练习写字

  1、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2、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说清楚笔画所占的位置。

  3、学生描红,并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八、巩固练习

  选卡片填空,读儿歌等。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看一看,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一到十的数字。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3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拼音我们都学完了,你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2、点击课件,出示:sān、wǔ、yī、liù、bā、shí、èr、sì、qī、jiǚ。

  3、拉火车读音节,看那列火车开得最快。(小火车、开开开、火车头!)

  二、自主研读、认识生字

  1、同学们学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大家到一个小山村看一看!(出示《一去二三里》挂图,挂图后面是这首诗的板书。)

  2、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在山间的小路上看风景。)

  3、想一想他们可能在谈论什么。

  生:小哥哥指着远处说:“你看看,那有一个小村庄,冒着烟呢,村子里的人正在做饭!村庄后面是几座小亭子,真漂亮啊!”小妹妹说:“我们身边的花也很漂亮啊!你闻闻,多香啊!”(提示学生按照顺序观察,把短诗中写的内容说全,可适当发散。)

  4、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想了这么多小哥哥和小妹妹说的话!有人啊,只用了20个字就把他们说的东西全都说全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揭掉挂图,展示板书。)

  5、根据我们学过的拼音把这首短诗读一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6、师:老师标红的这些字就是我们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根据老师标的拼音,你能读出它们吗?(指名读,学生齐读。)

  7、师:在课文中我们都能读出来,但是如果这些生字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并试着用这些生字组词或说一段话。)

  8、师:认识了这些生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诗中都写了哪些美景。

  三、反复品读、感受画面

  1、同学们仔细看这首小诗,你能从诗中“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呢?在诗中把这些景物挑出来、画上横线,并在图画上把你看出来的景物圈一圈。

  生:烟村、亭台、花……

  总结:两个小朋友,走了大约二三里路,看到了一座小村庄,村子里炊烟袅袅。再往前走是几座亭台错落地排列着,他们身边的小路旁开着各种美丽的野花。

  2、两个小朋友看到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他们多高兴啊!谁能读出他们那种高兴的心情?(指名读,学生点评。)

  3、他读得非常流利,但是还不够高兴。下面听老师读一下,感受一下,怎样读出小朋友高兴的心情。(教师范读,指导停顿和重音。)

  4、下面老师找同学来读一读,谁读得最有感情,老师就为他把这幅图画再挂上去!

  5、指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直到学生能够读出诗歌的声韵,把图画挂上去,盖住诗歌的板书。

  6、背古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色。

  四、指导写字(课前认识田字格和三线格)

  1、观察生字一共有几笔,每一笔是什么笔画,在田字格中占什么位置,找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边指导、边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样子。

  2、伸出手指书空:学生一边念笔顺、一边书空。(例“木: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撇、四笔捺。)

  3、在课本上描红,并仿写几个。

  4、找写得好的和写得有问题的进行评议。

  5、学生在三线格本上进行书写。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心中冲模了新奇感,对他们来说,文本就像一个好玩的迷宫,里面乐趣无穷。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诗歌语言简洁,设计本课教学应着力创设情境,引导孩子想象说话,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使文本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化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文中的12个字,会写“一”“二”“三”这三个字。

  3、认识笔画“一”。

  4、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十位身穿球衣的小朋友,小朋友的衣服上印有1到10的数字)

  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

  1、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揭示课题:古代有一位诗人,用这十个数字写了一首童谣,想读读吗?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同桌互读生字

  2、利用识字卡片认读生字,先由生自由说自己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3、游戏认读

  [设计意图:在生字的认读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识字形象,有趣。]

  四、朗读感悟诗意

  1、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2、利用插图,理解“烟村”“亭台”

  3、理解“烟村四五家”

  [设计意图:诗的意境很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4、结合插图读诗句

  一边读诗句,一边用手指图。

  5、边读边用手势表示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加强诗句与意象的联系。]

  五、配乐品读全诗

  1、指导掌握诗的节奏

  老师范读诗文,学生听,说说你发现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并做上记号。

  2、生自读,师生交流。

  3、指导生有节奏地朗读。

  [设计意图:读出诗的韵律美,进一步感受诗意。]

  六、背诵全诗

  1、请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全诗,边背边想象诗中的景象。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山村

  [设计意图:再次启发想象,让学生再次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情彼景”化为“我情我景”。]

  七、写字

  1、认识田字格

  用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出示汉字(“一二三”)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都由横组成)

  3、识笔画“一”。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横的变化。

  4、指导书写“一”、“二”、“三”。

  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字的?

  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四就是四横(生发现错误),古时候有个故事,那里面的人就闹了这么一个笑话。(师讲这个小笑话)。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告诉学生对待学习一定要认真。]

  八、巩固练习

  1、看图填空。出示简笔画,让学生选择生字卡片填空。

  如:画四条鱼,五朵花,三支笔………让学生挑选相应的汉子,贴在图画旁边。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棵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九、实践活动

  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这一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加强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运用。]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5

  分析学生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

  (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

  (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四、写字

  (设计意图:练写了三个字,学生略感疲劳,此设计能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讲故事渗透了学习不能想当然、一定要认真的意图。)

  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学生终于学完拼音,开始接触汉字了。第一篇识字是古诗《一去二三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课文,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的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一幅幽静美丽的山村田野画面,这首诗巧妙地把一到十10个数字隐藏其中。

  在教学古诗时,我运用课文的插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使我们大家和诗人一起都置身于这美丽的小山村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们一个个都读得兴致勃勃,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从田字格的结构教起,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方位小格。写字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字形引入笔画:(横)“一”。板书示范(横)“—”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指导书写。再引入“二”的书写,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而“三”的写法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上台演示,教师相机板书,让学生体会字的间架结构,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并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范文

2.《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3.《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

4.《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5.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6.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

7.《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8.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9.《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上一篇: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下一篇:芦花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