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2021-01-24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宿建德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整体感知内容)

  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

  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导朗读

  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习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加深对诗人的了解,感悟诗人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美。

  2、领会评价重点词语,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

  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山水田园诗呢?

  二、介绍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四、赏析《宿建德江》。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二)赏析诗歌

  1、初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准字音。如:渚zhǔ

  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句。

  (1)词语解释

  (2)基本解读:先解释每句话地意思,再解释整体的诗意。

  (3)思考讨论:

  ①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②“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③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3、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三)艺术特色

  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介绍作者及建德江。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学习要求:(出示图片)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出示古诗内容:(出示图片)

  1)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理解诗意。

  2)个体感知:

  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可小组内交流。

  3)说一说:

  你认为你理解了哪句,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如果有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

  4)比一比: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一首诗的意思。(小组比赛)

  5)问一问:

  客人的“愁绪”有哪些?

  后两句诗更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读一读:

  有感情朗读。

  7)背一背:

  比比谁背得快。

  三、复习巩固:

  对照图片,发挥联想,用第一人称来描述古诗内容。(先写后说)

  四、古诗欣赏:《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五、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上一篇: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 下一篇:《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