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ü》教学设计1
教学难点 :说明文的说明语言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 3` )
由现代生活中的图案说起,引起学生对说明对象的仔细观察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 :( 7` )
1 .先请学生对语文书封页进行欣赏、观察,然后小组讨论;
2 .提问学生,语文书封页象征含义及图案构成;
3 .学生评议;
4 .教师统一意见,给予评析。
三、展示一枚邮票,巡回演示,分组讨论 :( 5` )
1 .认真观察,弄清画面的构成,注意其中每一处细节,抓住其特征,弄懂它的象征含义。
2 .注意安排说明顺序,或自上而下,或从左到右,或由外到内。
3 .注意说明文结构,分清主次,重点突出主体部分。
4 .说明语言有主动与平实之分。
四、各小组成员畅所欲言,教师巡视 ( 10` )
五、教师抽签提问,其他学生评析 ( 4` )
六、教师归纳 ( 3` )
七、学生动手列出写作提纲 ( 8` )
八、教师展示一、二 提纲欣赏 ( 3` )
九、教师总结 ( 2` )
十、布置课后作 业: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 500 字左右的说明文。
参考题目有:
1 .说明某种商标的图案。
2 .说明某一本课本封面的图案。
3 .说明一张你喜欢的邮票上的图案。
写作指导:
1 .仔细观察图案,弄懂其象征含义;
2 .注间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3 .安排好说明顺序。
《ü》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m、f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b、p。(集体练,个别读)
2、拼读bá、pá及四声。
二、教学声母m。
1、看图说话引出m。
“摸”的声母是m。(出示m)
2、教学m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气流从鼻子出来。
(2)记忆字形。用顺口溜记字形:“两扇小门m、m、m。”
3、指导书写。m的笔顺是:m ,一笔写成。m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4、教学m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mō。
三、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
(2)记忆字形。
“像根拐杖f、f、f。”“像把雨伞f、f、f。”
3、指导书写。f两笔写成,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
4、教学f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fō。
四、巩固练习。
1、猜字母。
(1)两扇小门是什么声母?
(2)一竖像天线,右下半圆像收音机,是什么声母?
(3)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盆,是什么声母?
(4)像根拐杖是什么声母?
2、听音取卡片。教师读一个声母,学生取出卡片。
3、用卡片认读声母和音节。
板书设计:
b p m f
《ü》教学设计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
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
矗立建设似的拼图图案大厦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3.指导读好方位的词。
4.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三段。
1.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结合画面和上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么?
3.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读这段课文。
五、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北京有......还有......,说明什么?
2.解释名胜古迹,并练习用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说话。
3.练习用高楼大厦说话。
4.指导朗读。
六、朗读全文。
七、全课小结。
板书:
《ü》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能将《续小儿语》诵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内容;《续小儿语》(节选)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你会怎么做?当别人给你提出好的建议或批评时,你会怎么做?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能教我们学习做人道理的《续小儿语》。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
1、自己来读一读第9页的对联。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朗读,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3、学生齐读。
4、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教师结合10页文意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6、教师范读。
7、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要求讲究韵律。
8、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准。
三、温馨点击
教师讲解《续小儿语》的相关知识。《《续小儿语》是明朝吕坤编写的,我们学习它,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学生练习背诵。与小组同学进行一次背诵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流利地背诵下来。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讲给大家听一听。
五、填写成长袋。
如果你的表现十分优秀,就给自己两张小贴画,如果还需要继续努力,就给自己一张小贴画。
《ü》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一、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
二、巩固刚学过的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纯熟、陶醉"等词语,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自学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范读课文,讲读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总结课文、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课本上的第28 课《月光曲》(板书课题)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默读)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提示:《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揭示句式:《月光曲》是的传说)
《ü》教学设计6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试图沿着“诗意语文”所倡导的让学生整体把握古诗的意境,在意境中去理解、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在给一下两个方面处理的很好:
一、与学生配合读诗。轻轻松松的使得学生掌握了读诗的节奏,找到了读诗的感觉。
二、在对“东风面”的讲解时,虽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东风面”是什么意思,但通过引导、举例使得学生明白了“东风面”实际上就是春天里所能看到的、能代表春天的所有景物。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诸多不足:
1、知识点讲得很细,但总是缺少最后的总结,导致把学生思维发散出去了,让学生们说了很多,做了很多,最后却不知道所说、所做的这些是为什么服务的。
2、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学会了倾听,能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发言过程中的优点,但缺少引导性的评价语言,使得学生在发言时无法出现一个比一个说的更好、更准确的场面,导致我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提问了很多学生,但谁也不能给出我想要的答案的情况。
《ü》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1、按照偏旁归类组词。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3、会根据图意,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表达。
4、会用自己喜欢的边框画上自己喜欢的画。
教学重难点:
1、会根据图意,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表达。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字典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
(1)出示三个偏旁
(2)出示词语
(3)找找规律
2、查一查,认一认。
(1)教师教部首查字法的步鄹
(2)以一个字为例。
(3)学生联系用这种方法查字
3、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两句话
徐悲鸿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2)比较2句话有什么不同
(3)哪句更好。
4、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
(2)说说短文蕴涵的含义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四幅图。
2、展开想象,分组交流。
3、小组汇报。
三、我的作品。
1、出示画好的我的作品
2、学生先搜集自己喜欢的句子
3、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上漂亮的花边。
《ü》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松鼠找刺猬的故事,认识到观察要仔细,看问题要全面,做事情要细心。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
3、认识9个生字
教学重点:认识9个正字
教学难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特点,明白文章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流程:
一、初读中整体感知
1、谈话导课,整体感知:出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
二、在演读中体验角色。
1、指导学生抓住对话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语气。
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1)、句式对比,如:
小松鼠跑到山上,东张西望地找了一圈儿,匆匆忙忙地跑回来对刺猬妈妈说……
小松鼠到山上,找了一圈儿,回来对刺猬妈妈说……
2)、语气对比,如:
教师分别用“慢条斯理”和“心急如焚”两种语气读句子“不好了,你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全爬到山顶那棵大树上吊死了!”让学生听评议。
1)评议读。
2)引读。
一、议读中体会寓意。
这是一只()的小松鼠。
二、检查识字。
板书设计: 吊在大树上
找刺猬{ }不认真观察
钻进土里
《ü》教学设计9
以前的我,天真友谊,不懂得思考为何物。现在的我,活泼,大方,体会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
记得小时候,那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十道口算题,我本想在学校做完,可打开一看,“哎呀呀,真难啊!”我心里不禁一惊,“算了,回家再写吧!不懂的也好问问爸爸妈妈。”就这样,这种以来的心理,促使我已有不会的,也不去思考、探索,就问家长,问同学。第二天,老师批完我的作业在全班表扬了我,说我写的作业正确率总是很高,让全班同学向我学习。我听了,心里很高兴。因此,这种虚荣心是我的依赖心理变得越来越强,使我不会独立思考和探究。
这样的心里一直持续到了二年级。那一天,办主任韩老师的一席话关闭了我的虚荣心,打开了我纯洁的心灵,使我终身受用。老实说:“你们每个人学习都是为自己而学,为祖国而学,并不是为老师、为家长而学的。你抄,不代表你会。你不思考,不探究,就问家长,这不是你得真本领。其实是害了你自己。”老师这一番话,让我的心顿时明亮起来。回家后,妈妈问我:“今天作业有没有不会的:”我坚定地说:“妈妈,以后我都不会再问您题,我要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从那以后,妈妈再也没问过我学习,我也在没有问过妈妈,因为我学会了独立,独立思考、独立探索。
当你没有依靠任何人解决了问题时,你就会感到心里特别爱了,舒畅,也会更加自信。
《ü》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 读准单韵母和音节yu及其四声。
2. 能正确书写ü、yu,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找到儿歌中所含的本课韵母和音节,借助图画、儿歌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学会ü和yu,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找到儿歌中所含的本课韵母和音节,借助图画、儿歌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i、u、y、w、yi、wu
采用游戏形式进行复习,用“摘果子”的游戏,按声母,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归类,摘一个果子读一个音。
二、 学习单韵母
1、 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小鱼吐泡泡)
2、 让学生把“鱼”读成一声。告诉学生“鱼”读成一声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自由读,体会读音。
3、 抽读,观察口型编儿歌:“扁圆嘴巴。”
4、 开火车读,齐读。
5、 观察图画,说说ü像图上的什么?你怎么记住它?试编顺口溜:“小鱼吐泡,u加两点。”
6、 观察ü在拼音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试写。教师讲评,示范。强调:ü占中格和上格,共四笔,两点写在上格靠近第2条线。
7、 作业讲评。
8、 练读ü的四声。提示:ü带调后头上的两点不能丢。
三、 学习音节yu
1、 故事导入:老师指导学生给音节yi和单韵母编故事。(韵母ü看见大y带小i去公园玩。就对大y说:“我也想跟你去公园玩。”大y说:“好吧,我带你去。”小ü听见了,高兴地脱下帽子,向大y行了个礼,赶紧跑到大y的身边。你们看,这就是音节yu。在这个音节里,小ü的`帽子不见了。)
2、 读、认音节yu,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小i见大y,脱帽行个礼,摘掉帽子还读ü。”
3、 练习读yu的四个声调。分别用yu的四个声调组词。
四、 读语境歌
1、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 学生练读儿歌,用“ü”画出ü的音节。
3、 疑难处教读,小老师教读。
4、 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后交流。
五、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 游戏巩固:送拼音回家
准备好拼音卡片。游戏时,分小组活动,先将声母、韵母、音节分类,再将拼音送到相应的家。分类正确、朗读正确为优胜小组,并送上一面红旗。
板书设计:
ü ǖ ǘ ǚ ǜ
yu yū yú yǔ yù
教学后记:
《ü》教学设计11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
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ü》教学设计12
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我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欣赏团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扇文化,领略扇面画的艺术魅力,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设计并剪出团扇的形状,结合适合纹样图案的基本格式安排扇面,并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教学一开始,我用课件播放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同时参照教材的前导语配上解说词,营造情境,在古文化的氛围中进入教学活动。说扇知扇环节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团扇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说说对团扇的认识,同时我也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师生共同学习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接下来进入对教材中团扇作品的欣赏,我先提出赏析要点,如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组,每组重点讨论一件作品,最后师生一起交流评析结果。赏扇评扇环节应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剪扇画扇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装饰扇面的方法则描绘、剪贴均可。
作品完成后,布置了一个展示台,提示学生用白色或黑色的皮纹纸折成一个支架,把团扇作品摆放在支架前进行展示,采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学延伸可让学生在课内欣赏部分折扇及其扇面画,课后我鼓励学生用教材提供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尝试做一把团扇。
《ü》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孩子能理解作品中的情节,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情感。
培养孩子愿意在众人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教学准备:自制有层次的图书一本,有各种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吵醒别人。
故事的名称。
提问:猜猜故事中会讲什么呢?
通过看看、猜猜,逐一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按其顺序贴在图书的“树”上,除去小鹿的角色。
提问:谁住在最上面(最下面)?
啄木鸟的上面(下面)住着谁?
老师讲述故事至最后一段,引导孩子观察画面。
提问:现在你们知道了吗,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了?
教师继续讲完故事,与孩子一起夸夸小麻雀。
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其它办法。
展示图书。按序让小动物住进每一页中。“让我们一起翻着书,讲讲故事。”
合作讲述。教师放慢速度讲,对话处留给孩子讲,以利于孩子们在听故事中掌握语言。
提问:小麻雀还可以怎么做?
辅助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怎么办呢?
到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
第三遍听故事,转化行为--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听录音故事。(配乐对话)
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唱跳跳,抒发情感。
《ü》教学设计14
本周教学内容为正反比例以及比例的运用。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内容以及讲义的设计调整。
在前几周教学基础上,本周课堂讨论环节有所调整。之前,每次的题单设计取消,一是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二是同步练习中的探究交流习题设计难度适中,便于学生自学指导。
实际进行了几次教学尝试,课堂时间缩短了。
二、紧扣概念,理解正反比例的含义。
除了结合现实的实例外,教学中注意强化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上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加记忆环节。让学生人人熟识概念,逐个讲解概念。通过讲述再次巩固概念,扎实掌握。
三、抓关键点,理清解题思路。
比例的应用,利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点是:先找不变量。找准不变量,再确定属于什么比例。根据比例来确定解题方法。在教学中和练习中不断强调,怎样找不变量,学生做题准确率较高。
四、尝试组建一对一辅导模式。
数学学困生占二成,之前的辅导难度较大,一时间不能保证;二精力顾不过来;三师生比较疲惫,效果难以保证。从上周末开始让学生自己挑选师傅和辅导徒弟,从本周开始启动结对辅导。运行一周,目前效果良好。学困生的作业上交率明显提升,辅导师傅积极性高,辅导跟进到位,今后继续坚持,不断调整。
以上反思,将继续扬长避短,不断完善。
《ü》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积累词语句子。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杂交水稻这项举世瞩目的科研项目。
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
教 法:自学指导法
教 具:图片资料
时 间:20xx年xx月xx日
过 程:
一、兴趣导入,板书课题
“民以食为天”,我国培育成功的一种高产水稻——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魔稻,这一成功,为我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探究新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在读中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
2、在小组内互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流利。
3、交流:在读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4、再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5、“中国魔稻”指的是什么?怎么研究出来的?
6、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7、朗读全文。
三、积累内化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2、摘抄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3、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交流读文感受
板书设计:
中国魔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水稻专家)
研究经过
重要价值
高度评价
【《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