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达标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1-01-07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达标课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的和任务:

  1.了解中国新诗朦胧诗的特点;

  2.学习诗歌的欣赏技巧之一:朗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

  2.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朦胧诗的写作特点。

  课型:讲读课。

  课件:POWERPOINT课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配乐诗朗诵:《我爱这土地》(刘李立)。

  师:感谢刘李立同学的倾情朗诵。从艾青的诗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将个人与祖国深深结合在一起,生死相依的浓浓爱国情意。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画面:祖国的苦难岁月、新中国的成立、神六上天等共六幅。看了这一幅幅画面,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让我们先把感触埋藏在心里。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诗人舒婷的情感世界里,去感悟她伟大的情怀。

  二、文学常识:朦胧诗&作者简介:舒婷

  A、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

  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B、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三、朗诵与品读:

  ㈠FLASH示范朗读。

  ㈡学生自由朗读

  ㈢学生选择一节汇报朗读,读完后其他同学评价。教师指导每一节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朗读注意事项:⑴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⑵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高、声音重、语速慢。

  ⑶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诗歌的每一节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也要停顿。

  ⑷态度要放开,感情要投入。

  (四)速读全诗,结合预习的内容,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赏析一两句诗歌,或者提出疑问的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例如:为什么说是“痛苦的希望”、每一节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飞天”是什么意思、本诗出现哪些意象、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五)分组讨论:

  每一节最后一句“祖国啊”,是对祖国的真情告白,满腹的心里话欲言又止,请结合每一节诗句的内容,补充作者的“真情”。

  (六)集体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分为男单A、女单B、男齐、女齐、全班齐。

  四、创作尝试训练:

  1、展示学生诗作:

  以“家乡赞歌”为主题的诗:陈倩倩、

  曹美玲、李华容、刘平双、夏梦玲、裴德华、刘阳等。

  2、课堂练笔(播放音乐《妈妈的吻》)

  回忆父母感动着你的瞬间,用诗的形式表达你的感触。(好的诗句即时交流。)

  五、小结:

  感谢我们正在腾飞的祖国给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感谢我们含辛茹苦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体魄。

  最后,让我们在一首诗朗诵中结束我们的学习,相信我们在聆听中会明白一个道理:感谢与报答不用用嘴去说。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

  何必为年龄发愁?

  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

  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有时候我也着急,

  那是因为工作的不顺利,

  有时候我也发愁,

  那是因为我的祖国还很落后。

  我曾踏遍人生的旅途,

  最后才知道,

  这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

  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

  谁的生命与它结合,

  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

  我不再有什么别的希望,

  只希望人民不再受苦难;

  我不再有什么别的要求,

  我的要求就在大家的要求里头。

  啊,朋友,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

  何必为年龄发愁!

  附:板书: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内容感情语调

  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深沉、悲痛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痛苦、希望舒缓

  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希望、欣喜高昂

  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深情、强烈

  达标课教后反思

  伴随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与九(2)班学生一起走进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同是一个花开的季节,我再次捧着书本,细细伴读(陪伴学生)。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往往是朗诵者的首选。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通过诵读感悟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去品味诗的妙处,并带领学生尝试用意象创造简单的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对家乡、对父母的崇敬之情、热爱之情、赞美之情。

  与过去的课堂教学,有了一点成熟和自信。“寻不到北”的感觉好多了!先说说自我感觉的良好之处:

  一、让学生充分预习,细细品味,走进作品,与诗人靠近。

  课前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作品,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在课本上写好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标出自己不能弄懂的诗句。仔细咀嚼诗

  歌的味道,了解诗歌的内容与结构。真正地走进作品,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大胆尝试,写出的诗还真有诗味。

  让学生读诗论诗再写诗,不要求学生写出惊世之作,骇世之文,只要学生有一定的意象,有集中的思想内容。讲究了一些诗歌基本的技巧(如押韵),就是理想的效果。当然,在写作中缺乏指导,那是很危险的——作文中都去写诗了,简单啊!可只是语言的“横七竖八”的诗是毫无价值的。课堂上学生的一些诗句真有一点诗味。当然也有仿写的痕迹,我认为是好的。

  试想,自己能写出像模像样的诗的学生何愁不会赏析诗歌,何愁不会写作,何愁不会阅读分析?

  三、课外延伸,营造氛围。

  1、优美诗歌的熏陶。在课前,让一学生配音乐朗读芍青的《我爱这土地》,让学生在激情的朗诵中受到诗歌它独特魅力的感染,同时也是对本课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调。结尾处,何其芳的《春的后面不是秋》,也是如此。它与开课时相互辉映,余间缭缭。

  2、诗化的课堂语言

  课堂中,老师引导的语言言简意赅,哲理性语言、诗味的语言贯穿始终。给学生及整个课堂以美的享受。

  有所得必有所失:

  一、课堂安排过紧,教学预案只有舍本逐末。

  “此事古难全”,课堂中顾及了时间的搭配,故舍弃了一些地方,如:让学生说说每节中“祖国啊”这一句话的真情告白。使得学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上大打折扣。在诗歌的朗读上似乎也较薄弱。

  语文课堂中对文本的阅读太重要了!记得李研主任说过:任何脱离文本的教学都是纸上谈兵。学生的思维不凭借具体的文本又何谈内化呢?所以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牢牢把握这个方向不放松。

  二、朗读的指导欠加强。

  本文曾是优质课的选择,听说优质课的执教者让全场的师生以泪洗面,作者将个人与祖国的命运相偎相依,教者却让读者与作品相偎相依。我佩服不已!在本文的朗读中,也只有让读者(学生)充分将自己融进作品中,才有可能体会作者对祖国真挚的情感。

  我在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还做得很不够。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在此方面多下工夫,练好自己的基本功,才能做学生的领头雁。“隔山观虎斗”、“岸上指导游泳”的效果总会大打折扣。

  很高兴,通过这节课,我又有了一定的进步。我一定会听取其它老师的指导意见,更深一层的反思自己。我相信,一年一次的“三课”活动我会逐渐成长,逐渐成熟,逐渐成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达标课教学设计与反思】相关文章: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反思

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优秀教学反思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优秀教学反思

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反思一

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含反思

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教学设计

8.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上一篇:《枣核》教学设计 下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