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的教学设计

2020-11-25 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滨小城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滨小城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关键语句读懂第4自然段,采取找、圈、划、读的方式,积累语言,感受小城庭院的美,迁移合作学习第5、6自然段。

  2.利用思维导图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海滨满载安静喧闹整洁

  海天交界银光闪闪绿绒大伞

  2.自由读词语,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海上色彩丰富的景象,有时安静有时喧闹的沙滩,庭院,公园,街道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品读悟法,体会庭院之美

  (一)找关键句,知大意

  1.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2.找到相关句子,并用横线划出来。

  交流并板贴:树多

  小结: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样的句子叫——关键句。

  (二)抓关键词,品树多

  1.聚焦句子: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指名读,相机正音:凤凰树、亚热带(图文出示:亚热带树木,拓展认识别的亚热带树木,如:红豆杉、樟树、水松。

  指名说这句话是写树的什么多?了解树的种类多。

  圈出“有。还有。”“许多”,这些词说明树的种类非常多!让我们感受到庭院的树很多。(板贴:种类多)

  齐读句子。

  2.聚焦句子: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读着读着,你好像闻到了桉树的什么?(香味)

  那香味怎么样呢?划出关键词语:满街满院

  引导质疑:满街满院跟树多有关系吗?这是从哪方面写出树多?(板贴:香味浓)

  3.聚焦句子: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笼罩”。抬头往上看,庭院上空是一片片红云,公园上空是一片片红云,街道上空是一片片红云,整个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指名读,这一片片红云就是?(凤凰花)作者就是这样抓住凤凰花开得多的样子,来表现庭院树多。(板贴:花很多)

  (三)回归段落,悟写法

  1.配《小城故事》音乐朗读。老师读第1句,同学们读2-4句,从整体感受小城庭院的郁郁葱葱、迷人风光。

  2、整理板贴,梳理思维导图

  第4自然段围绕“庭院树多”这一意思主要写了树的种类多、叶香浓、花多这三方面的内容。读懂这段话,我们是借助“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个关键句来理解的。

  像这样,当一段话的其他句子都围着一句话展开写,这句关键的句子我们就称它为“中心句”,当它的位置在开头时,我们又称它为“总起句”。

  3.拓展阅读:《花钟》第1自然段。再次明确: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它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4.小结学法:读课文--找关键句--圈景物--梳理思维导图--再读课文

  三、迁移学法,读懂第5、6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小城庭院的美丽,下面,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

  1.出示学习单

  2.交流,相机教学:“绿绒大伞”“密不透风”“每逢。总是。”

  引导小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

  3.配乐师生合作朗读。

  四、拓展运用,围绕关键句表达

  过渡:抓关键句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读懂一段话的意思,还可以帮助我们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家乡美景图,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围绕一句话从多个方面来表达一个场景。

  2.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导图,进一步习得方法。

  3.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前期观察到的美景进行交流,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提供的或自己积累的词语,对景物进行简单描述。

  海滨小城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品句和散句朗读理解海滨和小城的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寂寞”和“热闹”的意思。

  2.理解本课是从海滨和小城这两个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预先板书课题,出示海滨小城的投影画面。)

  同学们,咱们都生活在首都北京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我们熟悉的是一个高楼林立、公路纵横、汽车如梭的环境。今天,我们一起去遥远的.海滨小城,领略那里独特而美丽的风光。

  打开书,迅速默读课文,回忆上节课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海滨?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小城?

  (板书:海滨小城)

  二、范读课文,质疑明标。

  1.听老师读课文(配乐朗读),边听边用“?”标出不懂的内容。听之后用简单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质疑明标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的疑问都是紧紧围绕海滨小城景物的特点提出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解开疑问,进一步了解、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第五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段

  (师:现在我们先到海滨看看吧。)

  1.自己读1~3自然段,按要求学习。

  出示要求:

  ①边读边找:这部分介绍了海滨哪两处地方?

  ②再读标画:你看见了哪些景物?从哪儿体会出美?

  ③带着感情读出美。

  2.学生读句子,抓景物特点谈自己的体会,并列实物投影前用相应的彩色水笔写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教师在学生谈体会的同时用简笔画形式表现海滨的绚丽色彩,以此帮助学生体会色彩之美。其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浯,并指导朗读散句,随时评议。

  (板书:海上海边)

  △如:“镀”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镀”?

  (“镀”是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化学方法。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像镀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

  指导朗读:金灿灿的阳光把美丽的海滨变得更加迷人,谁能把这种奇异之美读出来?(自己练读,指名朗读)

  △“寂寞”是什么意思?海边的贝壳颜色多,花纹美,为什么还寂寞地躺在那里?(出示投影重点句)

  3.出示学生所填的投影片,小结景物特点。

  (师:在海滨,我们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自己说说。)

  ( )的大海 ( )的贝壳

  ( )的天 ( )的鱼

  ( )的机帆船 ( )的虾和蟹

  ( )的军舰 ( )的海螺

  ( )的海鸥和云朵

  师:海滨的景物那么美,颜色那么多,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板书:色彩绚丽)

  4.在美丽的海滨,除了能看到绚丽的包彩,我们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汽笛声喧闹)

  出示画面,想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人们为什么高兴?他们会说些什么?

  (渔船满载而归的热闹场面,充满欢声笑语。)

  师抒情小结:海滨绚丽多彩,而且还展现出一幅水产大丰收的生动画面。从这儿我们看到家乡不仅景美,而且人民勤劳。如果你把自己当作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一定会为家乡的美丽和富饶感到骄傲。你们能体会出作者对家乡有一种什么感情吗?带着这种感情一齐朗读“远处响起了……”(板书:爱)

  5.小结学法:

  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海滨这一部分的?

  (①读,找地点,标景物。②读,抓特点,体会美。③读,有感情,读出美。)

  四、按刚才的学法分组讨论学习第二段。(4~6)

  (过渡语:从美丽而喧闹的海滨归来,让我们再到小城里轻松漫步吧。)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边读边想:这部分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

  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②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小城的美?有感情地读一读。

  2.讨论汇报: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庭院(树多) 花园(更美) 街道(干净)

  指导学生散读句子体会美,读后评议,读中理解重点词语:

  ①“热闹”:繁盛活跃。这里指凤凰花开得娇艳而繁茂,生动地描绘出凤凰花竟相开放的景象。

  ②“绿绒大伞”:形容榕树树冠高大,枝繁叶茂。

  (师用简笔画画出‘红云”和“绿绒大伞”)

  3.朗读比赛(各组分段朗读)。

  4.练习背诵第五自然段

  师:小城处处有美景,你们愿意把这美景留在心里吗?试着把“花园”这一段背下来。(自己练背,出示填空齐背。)

  5.小结:小城的特点可以用什么词概括?(板书:美丽整洁)

  师:你们看,小城中庭院树木繁多,花园榕树更美,街道干净整洁。这一切都是谁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的?(家乡人民)

  齐读最后一句,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学习连段成篇的方法

  (师指板书)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海滨、小城)也就是说课文是从海滨和小城这两个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这就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出示投影,口头填空):课文是按( )和( )这两个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

  六、总结全文

【海滨小城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海滨小城教学反思(精选3篇)

2.三年级语文《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3.小城镇建设计划范文

4.海滨之旅作文

5.美丽的海滨长廊作文

6.《南部小城》的歌词

7.海滨之都——厦门作文

8.美丽的厦门海滨作文

9.夏夜的海滨作文(6篇)

上一篇:《我们爱老师》教学设计 下一篇:小学语文《杨氏父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