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学设计

2022-02-25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姓氏歌》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教学准备:

  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一)易混字音的拼读

  1.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

  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

  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 双木林 国旗 地方。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今天学习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识字课文是一首歌谣,是一首关于“姓氏”的歌谣。“姓氏”是指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学习这篇识字课文,不但要知道“姓氏”指什么,还要学习这一课文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并且背诵下来。

  二、学习朗读课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出示任务:在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

  1.导语:课文是一首歌谣,歌谣的朗读讲究的是节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这首歌谣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歌谣的朗读要讲究节奏,就像我们歌唱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和新的偏旁

  (一)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

  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二)学习新的偏旁。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偏旁,也知道偏旁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学习生字。今天,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偏旁,请同学们在双横线会认读的字里找一找,我们要通过哪些字学习什么新偏旁?

  2. 反馈指导:

  张(“弓”“长”)弓字旁

  赵(“走”“?”)走字旁

  钱(“钅”“戋”)金字旁

  3.小结讲解:同学们找得真准确!是“张”字的弓字旁、“赵”字的走字旁和“钱”字的`金字旁。(一边通过PPT演示,一边讲解)带弓字旁的字,大多与弓有关。如“张”字的本义是上弓弦,“弯”字的本义是拉开弓,从而引申出弯曲的意思;带走字旁的字大多与行走有关,如“赵”字的本义是快步走,“起”字是表示站起身子才能走的意思,即战旗、起来的意思;带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钱”字的本义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后来才指货币。

  4.PPT示,齐读一遍:

  “张”字――“弓”,弓字旁

  “赵”字――“走”,走字旁

  “钱”字――“钅”,金字旁

  5.小结:今天我们又交了三个偏旁新朋友:雨字头和双耳旁。这些偏旁朋友作用可大了,他们表示一定范围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宝宝,可以帮助我们牢记字宝宝。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韵文,结合句子认识姓氏,并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认识姓氏。

  教学准备:

  了解周围人的姓氏。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 张 胡 吴 徐 许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gu shi wu xing guan qian zhao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双、方。

  2、背诵课文。

  3、练习册。

  《姓氏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中国姓氏。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

  4、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照样子做问答游戏,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问:谁会背诵《百家姓》?

  2、谈话:你姓什么?请你写一写。

  3、板书课题,指导认读、书写"姓",辨析:姓、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带音节生字。

  3、检查:去掉音节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着重是合一合方法。

  师生对答,如:木子李,口天吴等。

  4、辨析:王、玉、主。

  5、指导写字:王。

  三、再读课文

  1、指名逐句朗读,要求: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要求读流利。

  3、教师范读,圈出课文中的姓氏。认读。

  4、交流: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氏?练习句式说话:

  我知道班里的同学有的姓(),有的姓(),还有的姓()。

  5、师生问答方式朗读课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相机讲解:单姓,复姓。并再举几个例子。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方。组词,造句。

  2、辨析:方、万、放。

  3、指导书写:方。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自己的亲人、朋友都是什么姓氏。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

  1、朗读课文前两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问:你发现什么?

  仿照例子说话。

  2、出示三四两行: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同法练习。

  3、小结: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2、熟读成诵。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什、么、双、国。

  2、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和家人做有关姓氏的问答游戏。

  2、诵读《百家姓》。

【《姓氏歌》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姓氏歌》教学反思12篇02-21

姓氏歌教学反思(精选6篇)02-18

长恨歌教学设计范文07-01

上学歌教学设计12-20

反义词歌教学设计范文10-13

《拍手歌》教学设计02-18

音乐《螃蟹歌》教学设计12-23

长恨歌教学设计07-13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姓氏歌》教学设计01-17

《反义词歌》语文教学设计范文10-12

红领巾真好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