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2021-04-18 教学设计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像。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注:认识可以从童话中人物、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中的世界、童话的语言、童话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说)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指名给生字注音、指名拼读。

  hébàntiǎntuò·mo

  干涸绊倒舔净唾沫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无水爱心

  有水小姑娘给母亲找水

  端端正正的,满满的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

  银水罐小姑娘给小狗喂水

  金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

  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

  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大熊星座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像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五)课堂总结

  围绕“爱心”和“想像”做结。

  (六)布置作业

  1、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2、课外阅读一篇童话作品,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抛硬币游戏,看谁抛得最高。(师生同做),不管我们抛得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读懂了这篇课文,你们就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的?(讨论过程,教师和学生要及时补充)

  a.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b.学生交流后得出:地球爷爷的手是地心引力。

  c.朗读地球爷爷的话。(第十自然段)

  2.教师给学生用磁铁做个演示。

  (生认真观察)

  3.生理解第10自然段中省略号的意思,并补充地球爷爷的手还有什么作用?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有地心引力

  谁还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第二课时

  一、导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地心引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练后检查。

  2.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准备比赛。

  (1)练习读好小猴子的话。

  (欢快──第二自然段;请求──而且有礼貌──第四自然段,奇怪──第八自然段)

  (2)练习读好小兔子的话。

  (有礼貌──第六自然段;奇怪──第九自然段)

  (3)练习读好猴爸爸的语气。

  (慈祥、和蔼──第七自然段)

  (4)练习读好地球爷爷的话。

  (声音缓慢,粗壮有力)

  3.评价。评出优胜小组。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交流,这篇课文你又认识了几个生字?

  (1)学生自主交流自己认识了几个生字。

  (2)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

  (3)领读生字,组词。

  (4)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构字特点。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内写字。

  (“刚”字应左宽右窄,其余字则相反,“北”字的笔顺要正确)

  四、实践活动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讨论并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小结: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有很多科学道理蕴含其中。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体会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介绍知识的说明方法。

  2、 过程与方法:从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特色这四个角度来解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感受人类是征服宇宙的热情、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2、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 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

  2、 整体感知:

  (1)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不同于记叙文的“以情感人”,也不同于议论文的“以理服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的。速读全文,想一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宇宙的哪些知识?你了解的宇宙的哪些特征?

  (2) 学生举手发言,师生共同归纳。

  3、 理出说明顺序:

  (1)、设疑: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新奇而丰富的,作者说明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三个基本特征。但老师有一个疑问,宇宙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作者对它的介绍内容也是头绪繁多的,但作者是依据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宇宙的,从而让我们觉得宇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绝不可知的呢?合作小组讨论来回答。

  (2)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空间顺序:由远及近。(星星、星云——银河系——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等等。)

  逻辑顺序:由已知到未知。(如由人们肉眼能看到的恒星,说到行星和星云;由大家熟悉的银河系说到河外星系;由已经发现的数以亿计的恒星系推测到别的恒星系等等。)

  (3)牛刀小试:你能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方法来简要介绍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4、认识说明方法:

  这篇课文在介绍宇宙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产生某种惊叹呢?而作者又是借助什么手段激起了你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要求画出相关内容,并概括你的内心感受。同座互相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拨。

  5、品味语言

  在刚才的内容感悟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热情赞叹“宇宙之大”“宇宙之美”“宇宙之奇”.可是,老师有一些想法,想对这篇课文的某些内容进行修改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写的比作者还要好?清同学们来评论评论。

  原句: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改句;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比地球还小。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本文说明语言特色:语言准确而生动。

  6、课堂总结:

  宇宙深邃而又辽阔,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在闪烁的星星背后,隐藏着无穷的秘密。感谢科普作家郑文光向我们揭开了宇宙的秘密面纱一角,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相比于浩瀚的宇宙简直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相信人类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期待在更多天文工作者的努力下,宇宙的秘密不在神秘。

  7、作业:

  搜集中国近几年来宇宙探索的重大进展,依照一定的说明顺序,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或整理特征。不少于200字。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㈡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㈣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导读法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㈡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㈢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㈠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㈠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㈡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㈢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㈣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㈤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㈥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很久以前,地球大旱,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却把自己千辛万苦为生病的母亲找来的水分给小狗、过路人喝。由此,水罐发生一次次变化,最后变成金罐,并从金罐中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七颗星星的故事。表现了小姑娘那真诚助人,尊敬长辈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 、认读本课 8 个生字,理解“焦渴、干涸、干枯、喜出望外、一瞬间”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昨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小姑娘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一、启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钻石吗?钻石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己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钻石的图片。钻石美吗?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代表了纯洁、高尚的爱。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以钻石为题的文章——七颗钻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读词语。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找同学读词语。重点讲解“唾沫”。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词语)

  2.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集体正音。

  4. 指导读错的字音,学生练习快速熟读课文。

  相信这回同学们再去读课文,会读得更加通顺和流利了,去试试看。

  三、有感情朗读,教师进行指导

  同学们,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吧。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1. 体会环境的恶劣

  当时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大旱灾)再说一次,发生了什么?(大旱灾)你能不能读出这种大旱灾呢?旱到什么样子?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当时大地干旱的程度?(所有、都)我们来看看图片。

  学生自己练习,再指名来朗读。

  人和动物都怎么样了?(焦渴而死)“焦渴是什么意思”(非常干渴)在文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天特别的旱;说明了人们很需要水)如此严重的旱情,你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自练,齐读。

  2. 体会小姑娘前后的心情

  假如此时此刻你就是故事中的人或动物,你最需要什么 ? (水)是啊,水对活着的人是多么地重要呀!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天夜里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小姑娘找水真不容易,谁能读出她的不容易?(哪也找不着,累的倒在地上睡着了)你读得不错;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小姑娘的筋疲力尽,就像她这样自己练一练。

  当她一觉醒来发生了什么?出现了怎样的水啊?想象一下,这清澈新鲜的水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当小姑娘看到罐子中的水时,她会觉得什么?(惊喜、惊讶)这可是意味着生命的水啊,看到这水,小姑娘的心情会怎样呀?(喜出望外)谁能读出小姑娘的惊讶与喜出望外呢?相机抓住“竟”字引导体会用词。小狗怎么样的叫着?(哀哀地叫着)为什么哀哀地叫着?说明什么?(被小姑娘踩到了,渴得没有力气了)很痛苦啊!

  让我们自己再练习读读这一段,体会小姑娘心情的变化。

  指名完整读这一段。

  3. 感受水罐的变化和女孩的爱心

  水罐掉在地上水洒了吗?水罐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呢?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水没洒,但当小姑娘把水让给小狗喝的时候,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罐变成了银的)对!水罐变成了银的!多么神奇的变化,你能读出来吗?谁来读!

  当小姑娘把水给母亲的时候,母亲说什么了?当时她的母亲怎么了?(生病了)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身体虚弱、疼爱自己的女儿、善良的母亲)你能读出一个病重身体虚弱,而又善良的母亲的话语吗?就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的一瞬间又怎么了?(水罐变成了金的!)我们一起来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此时此刻,小姑娘怎么了?谁来读?指名读。小姑娘太渴了他真想喝水,我们一起来读——“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小姑娘又把水让给了谁?这时水罐又再一次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我们找同学把这一段水罐连续发生的三次变化读给大家听一听。

  奇迹再一次的发生,那七颗钻石怎么样?我们一起来。

  4. 感受文章的情感

  同学们,我们再来回想小姑娘行动和水罐的变化。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还是满满的—银水罐—金水罐—跳出了七颗大钻石、巨大的水流—七颗星星 )

  是小姑娘的爱心使空水罐变得满满的,还从中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跳出了七颗巨大的钻石。这七颗钻石代表了什么?(感动、关爱、希望、善良、生命、真诚、赞赏)。

  就让我们带着对小姑娘的赞赏、带着对每一种爱的向往,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吧。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配乐)

  四、归纳主要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很久以前,地球大旱,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却把自己千辛万苦为生病的母亲找来的水分给小狗、过路人喝。由此,水罐发生一次次变化,最后变成金罐,并从中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七颗星星的故事。

  写作顺序是什么 ?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事情的起因是?过程是?结果是?

  解决学生的问题

  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

  五、续写童话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我们也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完善这篇童话。同学们可以选取这样几个方面:

  1、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梦见了。

  2、 从水罐中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 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七颗星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6篇】相关文章: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02-1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02-05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02-0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六篇01-0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八篇01-04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7篇02-0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8篇01-10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九篇03-09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5篇03-05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02-21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