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设计

2021-04-04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个体的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衰老的原因,细胞的凋亡。关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的衰老和寿命有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因此,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有个完整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内容,对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本节的内容比较接近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教学目标:

  ①描述细胞衰老的基本特征。

  ②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③分析细胞凋亡的原因,认识细胞的衰老、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①运用所学的细胞衰老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提高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①通过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实践中的.现象,形成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观点。

  ②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关注社会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①细胞衰老和凋亡的概念和意义;

  ②衰老细胞的基本特点。

  细胞衰老的基本特点。

  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有关的实例,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并通过比较正常细胞和衰老细胞的形态特征与代谢的差别,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出有关细胞衰老的基本特点。同时,向学生提供有关细胞衰老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也体现了生物学课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课程理念。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料分析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提示作用。“细胞衰老的原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至今有多种学说,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处理为选学内容,可安排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课外阅读,不做硬性要求。如果有学生课堂上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就介绍给学生。“社会老龄化”“细胞凋亡”等内容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事先确定要收集的资料的方向和主题,安排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搜集,然后将资料加以整理和归类,以便上课时使用。

  六、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结合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具:多媒体平台

  九、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1:展示明星衰老图片、早衰症患儿图片。

  学生活动1:观看图片。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关注,并激发学生对生命自然规律的认知。同时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

  教师活动2:复习回顾细胞分裂知识,提出问题: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是否等同?并在学生活动之后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并得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联系生活举出实例。

  设计意图:回忆旧知识,并联系生活经验,由表及里,层层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3:人体衰老的表现有哪些?衰老细胞有哪些特点?引导并总结细胞衰老的特点:水少酶低色素多,呼吸减慢通透差。

  学生活动3:联系生活回想衰老表现:白发、皱纹、老年斑、耳聋、眼花、行动迟缓、记忆减退等。回忆以前所学的水分、酶、细胞器及生物膜系统等知识,阅读课本内容,总结衰老细胞的特点并填写导学案。

  设计意图: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运用旧知识理解新概念的过程中使知识形成网络,加深理解。并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既巩固知识又提高兴趣。

  教师活动4:简要介绍细胞衰老的原因(内因、外因)。怎样延缓衰老?

  学生活动4:思考、讨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设计意图:与实际生活联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巩固知识提高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师活动5:引导与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学生活动5: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思考、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活动6:细胞寿命有限,细胞凋亡就是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展示图片,讲述细胞凋亡的实例,启发学生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意义。

  学生活动6:思考、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尊重科学知识的态度与精神及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资料探究结论的能力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态度。

  教师活动7:介绍细胞坏死特点,联系生活介绍细胞坏死实例。学生活动:思考、总结、讨论、回答并填写导学案(表格)。

  设计意图7: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

  教师活动:小结本节内容(细胞衰老的特点、原因,细胞凋亡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分)

  学生活动8:回顾本节知识,完成导学案练习题。

  设计意图8:巩固所学知识,理清层次。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自然的基本规律,我们应该积极对待,健康快乐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衰老:

  水少酶低色素多,呼吸减慢通透差

  二、细胞的凋亡:

  生理性死亡、积极的意义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10-1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01-05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04-04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和反思12-16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说课稿11-04

《牛和鹅》 教学设计03-24

寒暄和攀谈教学设计01-17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04-02

《牛和鹅》 教学设计03-24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