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2021-03-31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建议学时数: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2.学会生字新词,能理解“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能正确运用词语。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绘画审美能力。

  内容分析

  《可爱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难、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整篇课文以总分总的方式描述。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第一、二、三、四节,了解西沙群岛美的海水,富饶的海底世界。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基本能独立思考、提问、解疑。但语言词汇积累不丰富,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所以仍需要老师引导、指引。

  西沙群岛对于我们湖南农村的孩子来讲,是很陌生的,不可能到西沙群岛实地观察,学生只能凭着想象去认识。这就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描写的那些动植物的陌生,增加教学的难度。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省时高效的学习。

  根据这些教学理念,我确定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合作学习,解决课文重点词句,延伸实现各学科知识整合的教学思路。

  教与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到过西沙群岛吗?

  学生回答:没有,师同时板书课题“西沙群岛”。

  2.教师:今天老师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可爱的西沙群岛。(媒体显示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3.教师: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老师带领大家去看一看。(播放录像)

  4.教师:游览完了,谁来说说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有的学生回答:西沙群岛是个美丽的地方;有的学生回答: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师板书出“风景优美”);有的学生回答:西沙群岛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师同时板书出“物产丰富”);师补充说明:西沙群岛还是个可爱的地方(补充课题“可爱的”)]

  5.教师:课文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6.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初步体会了描绘美丽而富饶的西沙群岛,现在请同学们具体感受一下课文是怎样描绘可爱的西沙群岛。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精讲课文内容

  1.师提问: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风景和物产?

  2.学生分组讨论

  3.交流后指名代表回答:介绍了海水的颜色;海底有石头;海底有珊瑚、大龙虾、鱼;海滩上有贝壳、海龟;岛上有鸟。

  4.师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海水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

  (三)学习第2节,理解内容

  1.教师:请你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第二节,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甲生:海水有各种颜色;乙生:海水是深蓝色的

  丙生:海水是淡青的;丁生:海水是绿的、淡绿的。

  2.教师:海水到底有哪些颜色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表示颜色的词句。

  3.师引读。

  4.教师: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些颜色

  甲生:美丽;乙生:漂亮

  丙生:五颜六色;丁生:色彩各异

  5.教师:课文中用了“五光十色”一词,请你们讨论一下,哪个词用来形容西沙群岛的海水最确切?

  6.小组合作交流。

  7.汇报交流结果

  甲生:海水颜色多,可以用漂亮;乙生: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丙生:用五光十色更加确切。

  ……

  板书,五光十色

  8.理解“五光十色”。(媒体演示海水景色,体会颜色多,有光泽,而且各种颜色交错在一起,同时理解“交错”一词。)

  9.体会朗读。

  10.海水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呢?读读课文。

  (四)学习第3节

  1.媒体演示海底物产: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2.同桌协作学习,要求一边看画面,一边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挑选自己喜爱的物产可以加上动作把它的特点介绍出来。

  3.组织交流

  珊瑚:通过做动作理解“绽开”一词。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

  海参:通过动作帮助理解“蠕动”一词,读出海参“懒洋洋”的语气。

  大龙虾:练习读出大龙虾“威武”的语气。理解“威武”一词。

  4.听录音,练习第3节朗读

  (五)学习第4节

  1.学生朗读第四节。

  2.教师:课文介绍了好几种鱼,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

  3.在投影上展示学生的作品,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点评,理解关键词“周身”、“长满刺”、“一蔟红缨。”

  4.师生合作朗读这段话。

  5.照样子说几句话,拓展课文内容。

  要求:各种各样的多得数不清。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三、教师小结,概括内容

  教师:今天我们游览了西沙群岛,体会了描写西沙群岛海水、海底的优美语言。下一节课我们再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的。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外作业: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资料或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出“可爱的西沙群岛”。

  板书设计:

  25 可爱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让孩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掌握一种吸收,处理,运用知识的方法去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发展新的语言。通过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我发现本班学生词语的储蓄不够丰富,如在讨论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海水的颜色时,学生找不出更多的词汇形容。从中我深有感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大力倡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收集优美的词句。

  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不够广泛。在这堂课中的说话练习中也体现尤为突出,如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时学生的兴趣不够高,有点怕说,只有几位成绩好的学生举手回答。所以今后一定要加强对全班学生的口语训练,在口语交际方面还需下功夫,要让他们肯说,有东西说。

  相关教学资源

  本课的媒体显示借鉴了湖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发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录像带。

  本课使用的朗读磁带是湖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朗读磁带。

  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典型作业。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蠕动”、“瑰丽”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能力目标:

  1、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提高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生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方法:读悟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5、可爱的西沙群岛,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西沙群岛或说说西沙群岛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学习。

  二、探究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文,其它同学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写什么?

  2、交流汇报。

  3、出示西沙群岛图,生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所处位置,同时从图上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

  三、探究2-5自然段

  1、自由读文,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从哪几方面介绍的?

  2、交流汇报。

  3、师总结板书:海水、海里、海滩、海岛。

  A、探究海水段(2自然段)

  (1)指名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汇报读文所得。

  (3)找出文中表现颜色的词,并理解“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

  (4)想“五光十色”能换成“五颜六色”吗?为什么?

  (5)想象海水还有哪些颜色。[进一步体会海水颜色之多,之美]

  (6)理解海水为什么会呈现如此多的颜色,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7)根据理解感情朗读,体悟海水这美。

  (8)出示西沙群岛海水图。[让生进一步感受海水之美]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水,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接下来让我们再到海底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

  B、探究海底段(3、4自然段)。

  (1)先请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看看图上有什么?[从图上初感海底的美丽、富饶]

  (2)指名读3、4自然段,想西沙群岛海底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读文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汇报

  (4)师总结板书

  珊瑚多各种各样有的……有的……

  海参多到处

  大龙虾威武全身披甲

  鱼多数不胜数有的……有的……

  物产丰富

  (5)理解“蠕动”、“威武”,引导生边做动作边理解这几个词,同时进一步体会它们的特点。

  (6)展开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体会西沙群岛海底鱼多。

  (7)用一句话概括西沙群岛的`海底给你的印象。

  (8)生根据理解体会感情朗读升华的理解。

  (9)对生朗读不到位的地方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用自己的情感染学生,让生无形中模仿着读,加深理解[

  C、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海滩段(5自然段)。

  读——想——找——悟——读

  读文写了什么找特点体会到什么感情读

  有什么特点有何感受升华理解

  过渡:五颜六色数不清的贝壳很吸引人,庞大的海龟也特有趣,西沙群岛好玩的地方很多,下面让我们再去“鸟的天堂”看看吧。

  D、探究岛上段(6自然段)

  (1)发挥想象,说说你想象中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

  (2)读文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课文中“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关词句,进一步体会鸟多。

  (3)根据理解感情朗读。

  (4)师范读后生感情朗读。

  (5)用最简略的话说出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E、齐读最后一段,学习作者先总写,再分写,最后再总写的写法。

  四、训练设计“课文内容我知道”。

  我知道西沙群岛在,是我国的,课文从**、***、***这几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海水写了多,海底写了***和**,主要写多,海难上写了和多,岛上写了多。

  五、作业超布

  1、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西沙群岛。

  2、课外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3、积累用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词语。

  板书设计:

  25、可爱的西沙群岛

  总说分说总说

  风景优美海水:颜色多

  海底:珊瑚、海参、龙虾、鱼(多)

  物产丰富海滩:贝壳、海龟(多)

  海岛:鸟(多)

  反思:本篇课文篇幅较长,要掌握的东西较多,所要培养的能力也较多,故在教学中必须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力求通过让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让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掌握一种吸收、处理,运用知识的方法去拓展生的学习领域,发展新的思维、语言,提升多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学我自认为教学设计较为合理成功,尤其是在第3、4自然段的教学中有几个词需要生理解,如“蠕动”、“威武”这几个词生理解起来较抽象,在教学中为了节省时间,并且形象具体地让生理解,我引导生借用肢体语言,通过做动作来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化了,降低了生的理解难度,还有一点感触较深的是朗读的指导,不能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而是让生在有所悟的基础上自已体会,自已感情朗读,同时教师的示范性朗读也不能忽视它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让生通过听老师的感情朗读,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然后模仿着读,效果很不错,我认为教师的范读有时能胜过录音朗读的效果,这种方法虽原始,但值得借鉴,美中不足之处是课上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不太充足,致使个别学生发言不太积极。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说教材】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篇文章可按总、分、总的记叙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第三段是总结,写守卫在岛上的英雄儿女必将使西沙群岛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这种总、分、总的叙述方式不仅体现在全篇文章中,还体现在段落、句群和句子中,形成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正好配合中年级进行段的训练。

  另外,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因而也是训练提高朗读和说话能力的好教材。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课文通过对海面、海底、海滩和海岛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进一步学习总分结构的句群,掌握围绕总起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读出句子的语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学生自评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读法及抓住中心词等方式,帮助学生领会课文总分结构的句群和段落。

  2.在新创设的情境练习中,进一步掌握围绕总起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借助多媒体演示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愉快积极地投入以欣赏、朗读、感悟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领略祖国山河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总起分述的记叙特点,能判断一段话中的中心句。进一步掌握围绕总起句把事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能够围绕总起句,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将鱼的特点说具体。

  【说教学难点】

  1.判断总分关系句群中的中心句。

  2.能在课文学习中准确地把握珊瑚、鱼、海龟等海洋生物的特点。

  2.能够围绕总起句,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将鱼的特点说具体。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景入情地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西沙群岛地处南海,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虽然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出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但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学习水平决定他们很难去真正感受其中的美。而运用多媒体演示既把语言文字变成直观的美丽活动的图象,儿童容易感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愉快地学习课文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如五光十色、交错、高耸的山崖、低陷的峡谷等词语学生只需看一看电脑图象,就能充分感受而不需要徒劳多余的讲解。本文作者为了说明西沙群岛物产丰富,运用总分结构把多种海洋生物的特点加以具体描写。而进一步巩固、掌握这种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些段落学生较难找到中心词即生物的特点,当然也就发现不了中心句。文中写鱼那一段在预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把“一群群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作为本段的中心句。于是在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通过图象演示,问学生西沙群岛的鱼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面对画面上种类繁多的鱼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把握本段的中心句,进而掌握总分段落的基本模式,为后面的说话练习打好基础。

  除了运用多媒体,老师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的过渡语,始终吸引学生留连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哪怕是提个要求。在这一堂课上,“请某某同学读课文第几小节”换成了“请某某同学带着我们穿上潜水衣,尽情地潜入神秘奇幻的海底世界畅游一番。”“请一个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说说这幅画面”换成了“谁愿意跟着老师再去一趟海底世界,与那些可爱的海洋动物作伴?”在意境美和语言美的双重体验中激发求知兴趣和欲望,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二、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

  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要的教学环节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自己通过学习、讨论来理解课文。并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形成比较熟练的阅读技能。本课写到西沙群岛四个地方,我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重点学习一段,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而学习途径也可以自主选择,或朗读或表演或填表,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以课文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学习海底和海滩两部分时,针对本课教学重点及难点,屏幕上显示各种各样的鱼和贝壳,我要求学生按所给的总分句式把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说具体,这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提高运用语言、运用写作的技能都有一定的帮助。

  四、朗读训练贯穿教学始终,且读有不同的要求。

  无论是齐声朗读、自读或男女声互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引读是本堂课上使用最多的方式。因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课文总起分述的记叙特点,能判断一段话中的中心句。引读能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同时避免一问一答式,提高教学效率。在具体运用时,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引读内容。如体会“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时,我两次运用引读法,前一次我读第一句学生读其余部分,帮助学生体会总分段落结构。后一次我除了读第一句,还将“各种海鸟、鸟蛋、鸟粪”这些词特地提到前面来读,为的是提醒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是从鸟多、鸟蛋多和鸟粪多三方面表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可爱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5篇)05-11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03-25

可爱的小虫-教案教学设计04-20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通用5篇)03-02

《可爱的校园》教学设计5篇04-03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3篇04-01

老舍的《猫》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07-01

教学设计范文03-03

《珍珠鸟》个人教学设计通用范文04-25

《珍珠鸟》工作教学设计范文通用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