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

2022-07-09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各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教学准备:

  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各种恐龙模型或图片。

  同学们这是你们很感兴趣的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到6500万年前,去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爬行动物——恐龙。(板书)

  二、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

  1、关于恐龙的知识同学们一定了解的很多,想说说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将汇报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

  4、我们的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38亿年的历史。这38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我们都知道恐龙是早已灭绝的,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三、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

  1、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故事。

  2、学生简单介绍恐龙化石被发现及还原的过程。

  3、同学们从课外书上看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恐龙化石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5、引导学生从头骨大小或牙齿的尖利程度等展开合理想象,推断这只恐龙的体形和食性,让学生体验到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6、小结: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四、根据恐龙的外形猜想它内部的骨架结构。

  1、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或模型。

  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恐龙吗?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恐龙的外形,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每一只恐龙最独特的地方。)

  2、作为一名小考古学家,你们应该能粗略地描绘出内部的骨架结构。

  分组活动,每个人试着画一画。

  3、出示各种骨架模型图片。

  根据你刚才描绘的骨架请你将这些恐龙和它们的骨架一一对应起来。

  学生分组活动。

  4、交流、汇报,说说这样对应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对恐龙有了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对恐龙的兴趣更浓厚了,回去以后查找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跟同学们交流,或者观看一部跟恐龙有关的影片。

  2、了解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说说你的想法。

  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 篇2

  【预期学习目标】

  1、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2、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知道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并重演考古过程。

  3、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记录纸、恐龙模型、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认识对恐龙的了解来源于恐龙的化石。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从录像上你们了解到了什么?请大家看完后讨论一下。

  (教师播放一段恐龙以及挖掘恐龙化石的录像)

  2、学生观看录像,并讨论。

  3、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你们了解到了什么?能说说吗?

  开始汇报。

  4、谁知道关于恐龙更多的知识?可以用简短的话来补充补充。

  5、哎呀,同学们的恐龙知识可能比老师的还丰富呢!你们的知识是哪里来的?书上是幻想吗?是猜测吗?科学家们对恐龙的了解又是来源于何处呢?

  学生进行讨论并猜测。

  6、说说你们的想法。(聚焦化石)

  板书:发现化石

  7、下面我们来看看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看书第25页,相关介绍?

  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化石发掘视频),看看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恐龙的。(请你们边看边思考)教师出示需要请学生思考的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科学家们挖掘恐龙化石经过了哪几个步骤?

  (2)科学家挖掘恐龙化石可是很不容易的,你们觉得他们在挖掘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8、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这些问题。

  学生汇报

  根据将学生说的步骤板书:

  挖掘搬运清理修复。

  细致坚持风吹日晒不气馁。

  9、小结:恐龙已经消失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所有有关恐龙的知识,都是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得到的。

  板书课题:消失了的恐龙

  二、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复原活动体验复原恐龙化石的全过程。

  1、看了古生物学家们的工作,你们想不想学着古生物学家去挖掘恐龙化石?(想)可惜我们不可能到实地去参与古生物学家的工作,但是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后续研究,你觉得古生物学家在修复了恐龙化石以后,就需要做什么了?(判断、复原、分析、)

  板书:判断、复原、分析

  今天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恐龙骨骼化石的模型,现在请同学们也来当一次小古生物学家,像古生物学家家那样,对你们的化石模型,进行分析好吗?你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注意要边讨论,边记录:

  出示PPT课件:

  (1)你从化石模型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初步判断它是恐龙骨骼上的那一部分吗?

  (3)它有哪些功能?

  (4)你能根据恐龙的骨骼化石,大致判断它有什么习性吗?

  2、学生讨论。

  3、汇报:边汇报边组装。

  重点比较头:

  (1)展示尖角。

  你从这个尖角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它是什么?

  牙:为什么?(尖尖的)从这颗牙齿中,你能分析一下它有什么功能(撕咬)?为什么?(尖利)它就一定是牙齿吗?

  角:为什么?(如果是牙就太大了)你能分析一下,这个角可能长在什么地方吗?(头、背)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想得到答案光靠这一块骨骼行不行?(不行)

  (2)展示完整的半个头骨。

  介绍半个头骨信息(有牙齿,有尖角,有宽宽的挡板)你认为它可能是什么?(头骨)那么前面的那个角还会不会是牙齿?(不会)为什么?(两个牙齿比例不对)从恐龙的牙齿方面判断你觉得你只恐龙是食草的还是食肉的?(食草)你觉得头骨上面的角可能有什么功能?(防御)这时能不能判断前面的那个小角就是头部的?(不能)那还需要什么?(另外半个头骨)

  (3)展示另外半个头骨。

  拼装,这时你觉得前面的小角在什么部位?(头部)

  (4)完成头部拼装。

  其实古生物学家们就是像我们今天一样去分析、讨论、研究的,这只恐龙别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时间关系请同学们简单说一说?

  4、(整体拼装好以后)看看刚才同学们说的功能,是不是这样的?现在还能不能发现其他的信息?

  (1)低矮。

  (2)防御。

  (3)搏斗。

  5、如果现在要你给这只恐龙命名,你可以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

  6、小结:其实科学家们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时候也无法确认他们是何种生物,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具有这样骨骼的生物和目前在地球上生存的蜥蜴类动物很相似,所以给他们取名为“可怕的蜥蜴”,翻译过来就是“恐龙”。又根据恐龙的形态、发现地的不同带恐龙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

  三、拓展:

  1、(出示各种各样龙的视频)。

  它们这些龙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

  2、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找出和我们今天研究的恐龙骨骼一样的恐龙吗?为什么?

  3、今天我们学习了《消失的恐龙这课》这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你们对恐龙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提供学生几种获得知识的方法。图片出示。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观看课件上提供的几种获得知识的方法。

  课件出示:

  1、上网查找。

  2、阅读书籍。

  3、请教老师或者专家。

  4、电视节目或者DVD光盘。

【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苏教版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10-21

苏教版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范文02-23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03-31

科学《消失了的恐龙》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04-01

大班科学活动消失的恐龙教案08-24

大班科学活动消失的恐龙教案09-30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反思怎么写05-10

六年级下册《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09-21

《恐龙》教学设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