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

2022-10-13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2、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图画。

  3、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2、学生回答: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二、分析理解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2、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三、混色游戏

  1、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2、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3、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四、欣赏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2、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

  五、自主表现

  1、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六、总结评价

  1、教师总结。

  2、学生自评和互评。

  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2、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画;

  3、增加自然常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资源手段:

  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学生: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二、分析理解。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混色游戏:

  1、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2、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观察颜色的变化;

  3、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通

  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欣赏感知:

  1、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2、学生欣赏教材范图,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

  三、自主表现。

  教师巡回辅导。

  1、一画,请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2、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画稿,看看上次画到那里,继续完善画面。

  二、根据设想上色,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帮助学生一起解决。

  三、作业评价。

  欣赏评析,交流感受,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探究学习带来的愉悦。

  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2.技能目标: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图画。

  3.能力目标: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4.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颜色,画出一幅带有彩虹的图画。

  教学难点

  正确排列色彩顺序,大胆表现心中的彩虹,画出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具

  勾线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图画纸、教学课件

  学具

  勾线笔、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小彩虹。小朋友们,你们在平常生活有见过彩虹吗?

  是在什么地方看见它的呢?在什么时候呢?

  我们可以在雨后天晴的时候看到它,也可以在晴天的瀑布旁边看到它,还能在阳光下的水池旁边看到它。

  二、知识讲授

  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小彩虹会在这些时候出现吗?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小彩虹是怎么出现的吧。

  小彩虹呀,是被太阳光在水珠的反射下出来的,是不是很神奇呢?那小朋友你们看清楚彩虹的颜色了吗?那你们知道彩虹都是什么颜色组成的吗?你们能从自己的'彩笔中找出那几种颜色吗?

  生1找到了红色,大家刚刚看到的彩虹有没有红色?生2找到了黄色……(等学生找齐七种颜色)

  老师也来找一找(拿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彩笔),同学们,老师找得对不对?大家看看少了颜色吗?

  是的,没错,小彩虹就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组成的(一边操作PPT)

  那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呢?同学们,你们想想小彩虹的颜色是怎么排序的呢?现在,你们就把刚刚我们找出来的彩虹颜色彩笔按顺序排在在桌子上。(学生排完之后,老师拿笔排一次给他们看。)小彩虹的第一个颜色是…红色,第二个颜色是……

  那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看看小彩虹在其他小朋友的画中是什么样子的呢?(PPT展示范画)他们把彩虹画成美丽的空中河道、水上滑梯、跑道。你们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学生回答)

  现在就拿起你手中的画笔,在本子上画出你自己心目中的七彩飞虹形象,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想象更奇特?

  (学生作画,放轻音乐,PPT重复放映示范画)

  三、师生互评

  老师看到好多同学画的真是太好了,谁愿意把你的画拿上来介绍给大家呢?

  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本课以彩虹为主题,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象观察其形状和色彩,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彩虹的色彩与成因);并提供机会,让小朋友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表现彩虹。教材提供的画家作品,其中《折断的虹》充满了童话的浪漫,表现内容能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和创作冲动。课程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关注学生经验和兴趣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领域:认识彩虹,了解彩虹的形成,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操作领域:较熟练的使用工具作一幅有彩虹的想象画。

  3、 情意领域:通过彩虹的认识与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有意识的灌输人际交往和环保意识。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彩虹的形状、色彩与形成。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启发学生进行彩虹的联想。

  四、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

  《七彩飞虹》在课程设计上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同时,因为教材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要向“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教学形式倾斜。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转变了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美术本体意识的思想,适度淡化学科的学习,加强美术与人文、自然科技的交流整合,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重在活动过程的体验。设计了线条联想、实验操作、欣赏交流、创作表现等教学环节来充分表现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想象能力。并在美术学习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与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

  五、教学过程:

  一、 线条联想,启迪思维。

  1、用形体表现线条。

  2、学生用“弯线”作近似物的联想。

  (我的设计意图是: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环节是采用线条的趣味游戏活动,营造一个开放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联想,开启学生思维。同时,为后面的彩虹联想做好铺垫。)

  二、 解析课题,实验探究。

  1、 阅读课题,学生分析“七彩”含义。

  2、 师生实验1:还原阳光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

  3、 师生实验2:制造彩虹,探究彩虹的成因:阳光穿过水雾,就会形成彩虹。并适时进行环境教育。

  (我的设计意图是: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之一。本环节的设计是与自然、科技活动相结合,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展实验活动,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让学生在玩中求知,乐中求真。)

  三、 欣赏交流,激发情感。

  1、 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画出七彩飞虹,选出一组讲台演示。

  2、 欣赏彩虹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感,引发学生联想。

  (我的设计意图是: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本环节设计首先是在实验探究的情感基础上训练学生运用色彩的基本技能;然后通过丰富的图片素材,展现给学生一个有美丽彩虹的自然景象,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通过生活中彩虹近似物的图片展示,为学生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四、 说说想法,激发创造。

  1、 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彩虹出现,你会怎么做?”。

  2、 学生交流故事,激发创作欲望。

  教师引导:如何组织画面?

  (我的设计意图是:《美术课程标准》认为,美术课程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环节设计采用“说自己”的形式来内化学生对彩虹的情感和认识,并通过教师的启发激发出学生的各具特色的想象,引导学生更深层思维的活动,为学生下一步的创作做好准备。)

  五:添画故事,创作表现。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彩虹画的创作:彩笔画、剪贴画或剪、画结合的形式;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

  教师加强辅导巡视,及时评议。

  (我的设计意图是: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环节鼓励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彩虹画的创作,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照顾到学生在表现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彻底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更加放心大胆的进行想象创作。)

  六:展示交流,评价鼓励。

  1、 作品展示交流活动:把自己的故事与别人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

  2、 师生评议:重在画面的想象力和学习的过程。

  (我的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美术评价的基本目标。本环节设计以交流展示与师生共议的形式进行课堂评价,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即积极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过程,评价形式活泼自由。事实上,评价也贯穿了整个学习活动过程。

【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年级美术七彩飞虹教学设计11-21

《七彩飞虹》教学反思范文07-04

七彩飞虹的教案06-13

《七彩飞虹》说课稿范文09-21

《七彩飞虹》说课稿范文06-16

一年级美术教案:七彩飞虹06-13

美术会飞的翅膀教学设计07-01

中班美术《会飞的鸟》教学设计06-14

新教学设计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蜻蜓飞呀飞》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