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杨万里教学设计

2021-03-28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池杨万里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池杨万里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插图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荷花图。)

  2、想想荷花开在哪里?看看小池是怎样的?

  (出示课文插图。)

  3、古人把这么美丽的小池写成了一首《小池》。

  齐读课题,教学“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那么美的古诗,现在就来听一听!

  (听录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

  2、下面请你自己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师:带着你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

  指名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师:那么现在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泉眼无/声/惜(细音)细(惜音)流……

  (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

  师:你能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吗?看清楚拼音。

  (该学生还是没有读准确。)

  师:你先坐下,我们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等一下再请你读一次,相信能读正确了。

  (指名另两位学生读后,再请他来读,果然读正确了。师生共同祝贺他。)

  4、很多小朋友读得非常的好,下面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划了出来,听老师读一读。

  5、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相信会读的更好!

  6、揭示作者:

  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

  生(齐):杨万里!

  板书:

  宋 杨万里

  师: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

  生1:一个静静的小池。

  生2:美丽的小池。

  生3:这是一个长着荷叶的小池。

  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是春天。

  生2:不对,应该是夏天。因为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这儿没有荷花。

  生3: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所以这是早夏。

  师: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说早夏,是初夏。

  板书:

  初夏

  三、再读,读通读顺诗句

  1、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

  先来听听课文录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叫一些学生来读或者背:

  师:她哪些地方已经读得好了,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愿意将它指出来?

  4、小组互相朗读:

  还没有读的在小组里读,读给同学听听,互相纠正共同进步。同桌两人互相读。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同桌把每句诗读通顺。

  5、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四、交流,简单了解诗意

  1、师: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句读懂的?

  生1:我读懂了泉水是没有声音的,泉眼“无声”惜细流。

  生2:我读懂了泉水是轻轻地流过的,是从“泉眼无声惜细流”知道的。

  生3:我知道了荷叶刚刚长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停在上面了,是从后面两句读懂的。

  2、师:你能在插图中指一指那刚露出尖尖角的荷叶吗?

  指名该学生上来在图中指出,其余学生一起朗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4:老师,那我有问题了,为什么蜻蜓是“立”在荷叶上,而不是“停”?

  生5:“立”在荷叶上就是“停”在荷叶上。像杂技表演那样倒过来了。

  3、师:哪里还读不懂?

  生:“泉眼”是什么意思?

  师:那我们来看看插图,你认为泉水是从哪边流出来的?

  生:是从右上方流过来的(指图)。

  师:泉眼也就是泉水流出的地方就在这边。

  生:“惜细流”的“惜”我又不懂了。

  师:你们谁能用“惜”组词吗?

  生:珍惜,爱惜。

  生2:哦,就是泉水爱惜流水。

  师:是啊,泉眼珍惜地让泉水轻轻流出。

  4、“晴柔”说明了天气怎样?所以是初夏。

  5、小荷是荷叶还是荷花?

  五、画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师:你能把这样的情景画一画吗?

  师:你觉得在你的画中应该画些什么呢?

  生1:荷叶,泉水,大树,蜻蜓。

  生2:还有太阳!

  师:为什么要画太阳?

  生2:因为这是个晴天。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好!谁愿意来黑板前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最后大家一起画一画,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和老师一起画,师生一起画,其余画在纸上。将诗与画,情与景融为一体。

  六、巩固生字

  小池杨万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3、背诵古诗,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所见》,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背诵《所见》。

  2、板书课题:

  教师一丝不苟地书写,边写边告知学生: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好看。

  3、理解课题,提醒学生:

  “池”是翘舌音,出示画面,知道“小池”指的是小小的的池塘。

  4、简介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⑴ 读书姿势要端正。

  ⑵ 圈出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

  ⑶ 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⑴ 叫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导语:大家读书真认真!瞧,生字宝宝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快拼一拼,读一读吧!

  ⑵ 同桌互读互纠。

  ⑶ 个别读。

  (去掉拼音)

  ⑷ 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⑸ 齐读。

  3、读熟古诗:

  打开书,把这首诗再读几遍,要读得正确、流利。

  三、借助插图,明白大意

  1、(出示插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说说这些景物。

  2、边读古诗边看图,想想:

  读明白了什么?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

  4、这首诗写了小池的哪些景物呢?

  快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师相机板画。

  5、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重点探讨的问题。

  如:“泉眼”“晴柔”“尖尖角”等,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解疑。

  四、创设情境,诵读古诗

  1、出示画面:

  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讲述,师生在音、画中共同想象,感受“小池”的“自然”“情趣”美。

  2、学生交流仿佛看到的景色及心里所想。

  3、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4、师范读。

  5、学生再读,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

  边读要边想像看到的美景。

  6、指名读、评议。

  赛读、齐读。

  7、练习背诵。

  五、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1、玩“小青蛙认字”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

  仔细看写有生字的荷叶卡片,会读的小朋友叫:

  呱呱,这是“X”“X”。

  2、齐读生字,交流识字的好办法。

  3、积累课后“我会读”的部分词语,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六、学写生字,感受汉字的美

  1、课件: 出示“闭”、“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范写: 强调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练写:

  师提示学生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4、投影展示,评议,欣赏。

  七、拓展积累,课外延伸

  1、课件: 西湖画面,配乐朗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欣赏。

  2、课外自己找杨万里写的诗,读一读.

  小池杨万里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两首古诗。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杨万里的《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这两首古诗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学习古诗,重在吟诵,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2、认识“所、枚”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多媒体课件:

  (大意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一个牧童骑在

  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2、教师引导学生猜想:

  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正确流利

  小朋友们,有一个诗人叫袁枚,他看到这样的画面,觉得很有趣,就写了一首小诗《所见》。

  (板书课题)

  相机学习“所、枚”。

  1、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老师哪儿停顿长一些或者声音延长一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注意诗的节奏与音准。

  4、指名试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捕、蝉、闭、立、童、林、黄(1)带拼音读。

  (提醒学生读好翘舌音“蝉”,后鼻音“童、黄”,前鼻音“林”。)

  (2)去拼音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自己读得准的字读一读。(及时表扬激励。)

  (3)游戏:我指你说。

  一个小朋友随即指大屏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齐读,要求迅速而准确。

  三、再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读读诗,看看图,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就把它圈画出来。

  2、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意。把不理解的词讨论讨论;把诗的大意轮流说一说。

  3、欣赏读,结合图画,想像意境。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观察图画,体会诗的意境。

  四、想像画面,熟读成诵

  1、闭目想像。

  小朋友们,请把眼睛闭起来,想像画现,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注视着树上鸣叫的知了。这种情趣,你有过吗?

  2、带着这种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3、练习有感情的背诵。

  五、识记字形,练习写字

  1、教师再次出示会拼音的生字。

  瞧,你们的好朋友又来了,还认识吗?指名读。

  2、通过形旁理解字意来帮助识字。

  (如提手旁跟手的动作有关:捕;木字旁跟树木有关:林;虫字旁跟昆虫有关:蝉)。

  3、通过猜谜引导学生识字。

  如:一户一斤米

  (所);骑牛写文章

  (牧);人才进了门

  (闭)

  4、读词语,造句子识字。

  如:认读:所有所以;放牧、牧草;关闭、闭路电视机等童———牧童———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歌。

  5、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林”字左边“木”字的捺变成点;“童”“黄”的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立”字下横要写长。“黄、童”笔画较多,指导学生书写时可以通过分解笔画,化难为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所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袁枚的《所见》,你们会背诵吗?

  (齐背)

  你还会背诵哪些古诗呢?

  (指名背)

  2、教师及时热情表扬,导入新课。

  哇,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背这么多的古诗。今天老师跟大家再来学习一首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你们愿意吗?

  (出示古诗)

  二、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

  四人一小组,请小组长安排好读的顺序,其他组员听一听,评一评节奏与音准。

  4、指明试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池、惜、阴、晴、柔、露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1)带拼音读

  读准翘舌音“池”,前鼻音“阴”,后鼻音“晴”,边音“露”。

  (2)去拼音读

  谁能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准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

  (3)游戏:找朋友

  老师把写有生字的卡片发给小朋友。如:师:“阴”字在哪里?快来和我做朋友。

  生:“阴”字在这里,我来和你做朋友。

  三、再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1)播放多媒体课件:

  泉水悄然从泉眼里流出,浓密的树阴倒映在清清的池水里,嫩绿的小荷叶露出尖尖的小角,一群群蜻蜓飞来立在它的上头。

  (2)小朋友们,读读诗,想想画面。

  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用笔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读,合作学习说说诗意。

  四人一小组,把不理解的词讨论讨论,把诗的大意轮流说一说。

  3、欣赏读,结合图画,想像意境。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观察图画,体会诗的意境。

  四、想像画面,熟读成诵

  1、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像。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如果你就是那只蜻蜓,面对这样的景象,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带着这种感情朗读。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识记字形,练习写字

  1、教师再次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读。

  2、联系前面的课文,熟字带生字,如:蜻———晴(同声旁);怪———惜(同偏旁);阳———阴(反义字)

  3、创造性识字,如:柔

  (把矛放在树上。)

  4、读词语,造句子识字。

  如认读:可惜、爱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软

  池———池塘 池塘里开满了荷花。

  露———露珠 露珠在荷叶上跳舞。

  六、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这两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

  (揭题:古诗两首)

【小池杨万里教学设计(精选3篇)】相关文章:

杨万里《小池》教学设计11-25

杨万里《小池》教学设计(通用8篇)03-09

小池 杨万里11-15

杨万里《小池》10-13

古诗小池杨万里12-05

杨万里《小池》诗意10-29

小池杨万里拼音08-30

小池杨万里视频08-29

小池 杨万里赏析08-25

杨万里《小池》朗诵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