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湖》教学设计

2021-03-14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游沙湖》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现代学人吕淑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曾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或直抒所怀,或因事见理,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这篇似乎是随手所记,决无刻意痕迹的《游沙湖》,就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人格品味,能让我们见“其为人,其哲学”的佳作。文章前一部分以文写人,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真正体现了单元主题“文无定法,贵在鲜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随笔小品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情趣、探究理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感知情趣、探究理趣。

  教学难点:

  了解黄州东坡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预习:

  了解苏东坡的黄州生活;

  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教学过程:

  一、生平多磨砺,“老来事业转荒唐”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说到: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1、“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2、了解“乌台诗案”。

  3、“突围”的意蕴是什么?

  二、黄州有新篇,“客来梦觉知何处”

  我们无法知道初到黄州的苏轼,当时会是怎样的心境。但是我们可以透过他流传后世的作品来感受他的心路变化。

  回顾我们学过的或熟悉的作品,看看黄州时期的苏轼,都为我们留下了哪些经典的篇目,表达过哪些深沉的喟叹?

  三、旷达发豪情,“休将白发唱黄鸡”

  1、初步了解课文:指名朗读。

  2、请学生指出本文中需要掌握的重点词句。

  3、解题:作为一篇写游记的作品,《游沙湖》和我们以往学过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a、篇幅短小。b、并没有以记游为主……

  4、设计解读文本问题。

  “谁与共游”——“游赏之景”——“景中之意”——“游中之趣”——“游时之感”。

  5、解读文本。

【语文《游沙湖》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游沙湖作文05-19

游沙湖原文及翻译10-12

游沙湖作文(12篇)05-20

游沙湖作文12篇05-20

游沙湖作文通用12篇05-21

游沙湖作文(集合12篇)05-20

游沙湖作文(通用18篇)04-01

沙湖_写景作文01-22

宁夏沙湖导游词优秀范文03-17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范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