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认识“图、梨”等八个生字;会写“波、浪”两个生字。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劳的人们使秋天更美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
课件(包括生字、词以及句子练习)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秋天来啦,天空是那样蓝,白云是那样美,老师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山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出示挂图。)
2.看图说说是谁告诉我们秋天来啦?怎么告诉的?
对,它们告诉小朋友们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图画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3.指名读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书中的红苹果帮忙。
2.读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课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美丽的秋天来啦,想想该怎么读?
秋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不过得先过生字关。
3.熟悉生字(课件展示)。
图-图画 梨-梨树 笼-灯笼
浪-波浪(见过大海的波浪吗?是什么样子的?)
粱-高粱 燃-燃烧 颊-脸颊(摸摸自己的脸颊)
勤劳-(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勤劳的?)
4.书中有一句话把这里的好多词都装进去了(出示课文第二句)。
(1)指名读。猜猜秋姑娘带来了什么本物?
(2)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师:这多有趣呀,灯笼变成了金黄色的梨,脸颊变成了红红的苹果,波浪变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变成了红红的高粱,这么好的句子谁来读读?
(3)指名读、齐读。
这时候,如果你走到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说了些什么?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
(4)大雁说得对吗?为什么?
勤劳的人们,你们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______的图画。
师:是你们把秋天变得这样的美丽、神奇。梨树、苹果、稻海、高粱都会感谢这些勤劳的人们,让我们问问它们吧!(出示课件)
谁使你这样美丽?梨树说:“是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是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
稻海说:“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写“波、浪”两个生字
四、总结全文
今天大家在山野里玩得高兴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儿了,不过我们相信明年这里会变得更美丽!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2节 电功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四):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1、额定电压:
2、额定功率:
3、认识实际电压与实际功率
(五):电功率的测量
什么原因造成的?
提问:你知道“220--25”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认识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并总结定义。
展示收集的用电器的铭牌,并介绍额定电压及额定功率。
动手实验: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比较得出:
U实=U额, P实=P额 正常
U实<U额, P实<P额 较暗
U实>U额, P实>P额 较亮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技巧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体验团结互助带来的积极情感。
行为目标:让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1、 活动道具:筷子、报纸若干
2、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观察岛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课堂,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安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很有趣的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下。大家要仔细看,因为看完之后,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师:短片看完了,大家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
生:(这三个短片都是关于团结的,大家团结一致,抗击敌人,最终获得了胜利,保护了自己。)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提炼的主题也很准确,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活动主题:团结的力量。
二、体验分享:活动营
活动一:折筷子
师:中国有句俗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理解下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的面前都放有一双筷子,请大家拿起其中一支,听口令行动。当老师喊道“3”的时候,自己用力去折筷子,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123。
生:咔嚓
师:好清脆的“咔嚓”声,我想问问大家,折一根筷子的感觉怎么样?
生:很容易就折断了。
师:很多学生都表示so easy,这都不是事儿。那么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按照组为单位,将组内剩余的筷子聚合到一起,然后由每小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试一试,看看谁能把这一把筷子折断。
生:(尝试折筷子)
师:老师观察到,即使大家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奈何不了这一把筷子。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生:
师:通过这个游戏大家都体会到了,要折断一根筷子很容易,但是要是把一把筷子折断的话,就很难。这就说明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如果大家齐心合力的话力量就会变得很强大。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可以告诉大家,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会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们相信吗?
活动二:踩报纸
师:大家看,老师的手里现在有一张报纸,大家猜一猜,这张报纸上可以站多少个人?如果把报纸折叠呢?在折叠呢?(老师一边折叠,一边将同学们的竞猜数板书到黑板上。)好,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进行挑战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挑战的规则:
踩报纸游戏规则:
1、 每组抽出5名同学来参加比赛,当老师发出“开始”的指令的时候,参赛队员要想法设法把脚放在一整张报纸范围内,并坚持5秒。如果有学生的脚超出报纸范围,就会被淘汰。淘汰的组员离开比赛现场,剩余的组员继续比赛。
2、 将报纸对折,剩余的组员继续在老师的指令下将脚放在报纸范围内,并坚持5秒。规则同上。
3、 继续将报纸对折,比赛。
4、 经过三个回合的比赛,组内留下人员最多的组获胜。
师:现在请各小组讨论,派出参赛队员。
(比赛过程)
师:经过激烈的比赛,第*小组获得了胜利。现在有请这些小组的成员上台领奖并和大家分享你们成功的秘诀。
生:
师:他们说的非常好,请下台。接下来我们来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你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师:看来想要团结力量大,还需要一定的技巧,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大家分享的经验,来总结下,在团结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三:总结提升:分享屋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总结的团结的经验呢?
生:
师:整理归纳
1、有计划和安排
2、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3、信任合作伙伴
4、多鼓励合作伙伴
5、有意见不一致时,要一起商量,不能一意孤行。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相信大家都懂得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团结力量最大的技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希望大家可以学以致用,运用今天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本节课到底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 、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 个生字,学会8 个生字。
3 、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4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 重点难点]
1.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2. 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
[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依靠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会12 个生字,理解词语,通过朗读和默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除让学生学会字词句和掌握课文内容外,还要让学生获得观察方面的知识,受到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教育。渗透“分段”的教学内容。
[ 教学手段] 用“挂图、生字卡”辅助教学。
[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 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ǔ ,“数数”读shǔsh) 。
二、读通全文。
1. 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 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思考: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 个)
(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3. 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
三、学习生字。
1. 引导自学。自学前4 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 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
3. 教写生字。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
2. 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
思考:
(1 )图上画的谁和谁?
(2 )他们正在干什么?
(3 )是什么时间?
(4 )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
3. 轻声自读。
思考:
(1 )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3 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 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4. 讨论。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采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
5. 朗读训练。
(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范读。
(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
(4)指名读。
五、课堂练习。
1. 用卡片指读4 个生字、4 个词语。
2. 抄写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听写: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 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
3. 讨论。在这一自然段中,找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和句子各是什么。
二、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 学生轻声自读。
思考:
(1 )“奶奶”为什么说张衡是“傻孩子”?(“奶奶”认为天上的星星是数不清的,张衡一颗一颗地数是白费劲。)
(2 )“奶奶”的话里,哪些词语是讲星星是数不清的原因的?(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
(3 )“奶奶”说的“又在数星星了”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说明张衡非常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
(4 )“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
(5 )张衡为什么说能数得清?(“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热爱天文,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多次观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进一步说明“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不只是在观察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 讨论。
(先想后说,让全体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讨论。)
3. 朗读训练。
(1 )轻声自练。
(2 )指名读。
(3 )分角色练读。
(4 )分角色指名朗读。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 轻声练读。
2. 学习生字。自学后8 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后,指导学生写“之、名、睡、楚”。强调“之”是3 画,强调“睡”的笔顺。
3.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
(1 )“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爷爷”同意张衡的意见,从“爷爷”的前三句话可以看出来)“爷爷”都说了些什么?(“爷爷”前后说了6 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星做例子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
4. 教师讲授北斗星知识。让学生看书上第二幅插图,看北斗星和北极星,还可用挂图或幻灯片讲解。
提问:
(1 )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是什么关系?“总是”是什么意思?
(2 )“爷爷”的后三句话和前三句话是什么关系?(后三句话是举例具体说明前三句话的)
5. 复述练习。指导、训练学生口述“爷爷”讲的天文知识,用“爷爷告诉张衡……爷爷还告诉张衡……”的句式练说,人人练说,同桌互说。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严禁背诵课文的语句。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 轻声自读。
思考:
(1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张衡的想法,说明他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很感兴趣。)
(2 )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说明张衡从小就肯动脑筋,对“爷爷”讲的天文知识不肯轻信,非自己观察,自己验证不可。也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刻苦精神和认真态度。)
(3 )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张衡相信了“爷爷”的话?(果然)
2. 讨论。先想后说,人人练说。
3. 完成课后作业第3 题(2 ),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认识北斗星,认识比喻句。
4. 朗读指导。
(1 )范读。
(2 )人人练读。
(3 )指名读。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张衡对学习知识的刻苦、认真态度。
五、课堂练习。
1. 抄写8 个生字。
2. 抄写第五自然段。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
2、学会7个生字,把握诗中出现的反义词。
3、会正确地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并默写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挂图
准备:图画若干,课文挂图,生字卡片、田字格
出示若干画,有大有小,有黑白有彩色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画”,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研究这个“画”字。请你数一数,这个字共有几画啊?你是怎么来记住它的?那好,让我们一起在田字格里把这个字来写一个。
谁来带大家读这个字。我们已经给他找了好几个朋友,你还能来说说有关画的词语吗?
研究了这个字,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来欣赏一幅画好吗?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写上“山绿色 水”
这高山流水看了真迷人啊?那现在请你静静地听听,来,走近些,再走近些,你听到了什么吗?
没有听到声音,那么古代有个诗人,就把没有听到声音用两个字就概括出来了“无声”,这样连起来就成了两句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我们刚才讨论了那么多,他就用了这么两句话表达出来了,你觉得他写得好吗?
讨论:语言很简洁,用了反义词
那么在这两句诗里,有好几个字我们没有学过写过,你是怎么来记住他们的?
教学生字:远色近无声
谁能连起来再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味道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个画家画好这幅画后呢,总觉得缺点什么,于是他又提笔添上了一些。你看到了什么?
粉红的桃花是在春天开放的,这说明呀,画家画的景色是春天的,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春天过去了,花儿和鸟儿有什么变化呢?
那在这幅画里呢?春天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地开放着,小鸟看到人走过来了,一点也不害怕。所以诗人说是: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在这里,教师一边引导说,一边板书:春去花还开着,人来鸟不怕。改成“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两句话,谁来带大家读好这两句话。
这样,四句连起来,就是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画”,谁能连起来读一读。
这古代的诗句虽然用词精妙,但这五个字五个字地说话,总是和我们现在太不一样,我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做一做翻译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行吗?
我们各请三大组一个代表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你可以提意见也可以补充。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幅有有有有的画。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幅的画,还可以说,这幅画真啊!句式说话。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啊,仿佛也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美丽的高山流水间,小朋友,当我们外出游玩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些很美很美的景物,那么,如果你看到了,会用什么办法把它带回来和我们分享呢?
画画、照片、摄象机,这些都是好办法,不过,老师有个更方便,每个人都可以用的方法,你想知道吗?
那就是请你用“心”把它带回来,你用心记住你看到的东西、想到的,把它写成文章给我们听,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讨论明确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商量,换位思考,才能避免矛盾,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分析。
难点是主题的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的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
朗读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教室。刚到门口,突然,“嗖”的一声,一个粉笔头飞了过来,不偏不倚打在老师黝黑的脸上……
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亮出结果:(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师若无其事地擦了擦还在微微发麻的脸颊,弯下腰捡起那还在地上跳动的粉笔头,轻轻地放入粉笔盒,面带微笑地说“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
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美好啊!可是有一件事由于处理不当给双方带来了伤害。
老师板书:羚羊木雕。
二、默读课文思考
1、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3、每个人物的形象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刻画的?
三、讨论交流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讨论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重点段落体会人物情感。
四、再读课文联系自己,联系生活思考讨论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或“父母”你会怎样做?
五、布置作业
续写“我回家之后”(注意关键词:沟通、和谐)
【板书】
要回羚羊木雕──伤害
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 沟通 商量 换位思考──避免矛盾 和谐相处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集锦6篇】相关文章: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03-07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十篇02-14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九篇01-31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八篇01-27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八篇03-12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四篇02-09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03-12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8篇01-14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01-05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8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