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实践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杯1石子2枚、正方体2个、长方体1个、太空杯1个盒子若干
学具准备:
橡皮泥少量
课前准备:
文具数学书,小学数学作业本橡皮泥(放到桌斗里)做好准备的,就可以静息了。
教学过程:
环节一:乌鸦喝水
师:同学们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其实在这个故事里还蕴含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来,一起欣赏!(电脑出示乌鸦喝水动画)
师:乌鸦最后为什么喝到了水?
生:放了石子,瓶子里的水面上升了。
师:放了石子,为什么水面会上升?
生:石子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
师:哦,原来是这样: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导致了水面上升。所以乌鸦喝到了水。板书:占空间。
(设计意图:在这部分教学中,开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学生声辩的事介入学习的主题,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环节二:模仿乌鸦喝水(黑白石子,一大一小)
师:我把乌鸦喝水的情境,搬到了咱班。来看:现在,在桌面上有两个量杯,里面放了同样多的水。(把量杯放在桌子上)我把一枚小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会怎样?
生:上升
师:为什么?
生:因为石子要占一定的空间。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水面大致上升的位置,用左手比划一下?不要动。
师:假如我把这枚大石子放进去,水面会怎样?(上升)会上升到什么位置?用右手比划一下。
师:带着你们的猜测,看这里,老师真的放进去,引导学生观察。
师:和你猜的一样吗?为什么一个上升的多一些,一个上升的少一些?
生1:一大一小
生2:小石子占得空间小一些,水面上升的小一些;大石子占得空间大一些,水面上升的多一些。
环节三:举生活中的例子,得出体积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占空间的大小)。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这样占空间大小的例子。讲桌占有一定的空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讲桌占的空间大,课本占的空间小。
谁还能举这样的例子。
学生举例:郭老师占的空间大,我占的空间小;文具盒占的空间大,一支笔占的空间小;书柜占得空间大,空调占的空间小、
师总结:同学们举得例子可真不少,看来,和大石子和小石子一样,许多物体都占有空间,并且是有的占空间大,有的小。数学上,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范文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基础观念的重要载体。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重要铺垫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
量杯、红薯、土豆、一个水壶、一个保温杯、一个塑料水杯、一个大的长方体盒子、一块香皂、苹果、橡皮泥、用小正方体拼插的形体等。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断)在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思考:
师: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喝到水?
师: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
生:水占的空间,石子也占空间,石子占的那部分的空间把水挤压上去了。
(板书:占空间)
【设计意图】这个动画片与本节课所学有共通之处,用它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石子和水都占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
活动一:体积的认识
师:(教师出示一个粉笔盒)找一找比粉笔盒占空间大的物体?
生:课桌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大。……
师:再找一个比粉笔盒占空间小的物体?
生:橡皮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小。……
师:看来,物体不仅占空间,还有大小之分。(板书:大小)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粉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粉笔盒的……
生:体积。
师:(教师出示实物)水杯的体积呢?铅笔盒的体积呢?苹果的体积呢?
生:水杯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水杯的体积。……
师:我们说了这么多物体的体积,你概括一下究竟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呢?
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聊天式”的教学活动,体现了一种“双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看、找、想、说等活动中,体验“物体占空间的相对大小”,感悟出“体积”的内涵,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在不经意间对“体积”的概念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轻松,学生活泼,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气氛悄然形成。
活动二:比较体积大小的其他方法
1、比较体积差距大的物体。
师:(教师端出装有保温杯、塑料水杯、一个长方形较大的空盒、香皂、苹果的一个托盘)比一比这些物体的体积。
生1:苹果比保温杯的体积大。
生2:在这些物体中,长方形盒子的体积是最大的,香皂的体积最小。
师:这么快就计较出来了,你们用了什么方法?
生:看出来的呗!
师:体积差距较大的物体,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来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板书:看)
2、比较体积相近的物体。
师:(教师拿出一个土豆和红薯)说一说谁的体积大?学生说法不一。
师:看不出来,想想办法,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1:称一称哪个重,那个的体积就大。
生:2:我不同意,长方形的空盒子比苹果轻,但长方形空盒子的体积大,不信你掂一掂。
生1:(学生1掂一掂,感到苹果比长方形的空盒子重,但明显看出是盒子的体积大。)我错了。看来,物体的体积是指所占空间的大小,和物体的轻重无关。
生3:在杯子里放满水,然后放入土豆和红薯,看看哪个量杯溢出的水多,哪个物体的体积就大。
师:是受了乌鸦喝水的启发吧。
生4:给2个容器倒同样多的水,把土豆、红薯放进水里,比哪个水上升的多。
师:你们想用谁的方法?你们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吗?做实验,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1:两个容器倒的水一样多。
生2:放物体要轻轻地放,防止水溅出。
生3:比水上升的高度。读数时,要平视。……
小组合作:每4人为一组,工具:两个量杯、一桶粉红色的水、一个土豆、一个红薯等。小组分工合作,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科学的、合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师:你们的结论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师:为什么看谁的水上升的多,谁的容积大?
生:水上上升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师:对于2个不规则的物体,大小差不多,如何比较谁的体积大?
生:测量。
师: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测量比较它们的体积。看来测量也是一个好办法呀。(板书:测量)
【设计意图】在用排水法测量土豆和红薯的实验中,实验的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都由学生决定的。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感受体积差距较小的不规则物体,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测量比较体积的大小,为后续为今后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埋下伏笔。
3、比较规则的几何形体。
(1)师:同桌比较手中由不同个数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各种形状的几何形体体积的大小。(包括长方体、正方体以及不规则的形体)
师: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生1:我们的两个形体的体积差别较大,直接看就比出来了。
生2:我们采用数小方块的个数,哪个个数多哪个体积就大。
生3:(举起两个长方体)我们也是数的,但不是一个一个数的,而是先看看有几行,每行有几个,共有几层,相乘得出来的。
师:数的好,数的有策略。(板书:数)
【设计意图】认识到规则的几何形体,可以利用“数”小方块的方法比较体积大小。学生不同策略体现,渗透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手中由12块小正方体拼成的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感受到体积相同的物体,形状有可能不同。
(3)师:大家猜测一下,老师手中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形体和刚才12块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哪个体积大?引导学生思考仅仅通过数量比较体积的大小是片面的,还要注重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是否一致,从而体会体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试验演示得出不同物体集体大小比较的不同策略。希望学生对物体体积的感受逐渐丰满、立体。
活动三:容积的认识
1、明确容器的概念。
师:(教师指一指桌上的托盘)请大家看看,这里有容器吗?
生:水杯、保温杯、空盒子都是容器。
师:你身边还有容器吗?
生:教室是一个容器。……
师:这些都是可以容纳物体的物体,它们都是容器。
2、明确容积的概念。
师:(教师出示一个塑料水杯和一个保温杯。)大家猜猜哪个杯子盛的水多?
生1:保温杯的体积大,所以保温杯盛的水多。
生2:看里面,容器内部空间大,容纳的水才会多,所以塑料水杯盛的水多。
师:两个观点,到底谁正确呀?谁有好办法?
生:给一个杯子倒满水,倒到另一个杯子中,看一看水是否溢出来。
学生演示:给塑料杯倒满了水,把水倒到保温杯里,水溢出来。
生1:老师!塑料杯的容积比保温杯的容积大。
生2:两个杯子的容积不一样,塑料杯的容积大,保温杯的容积小。
生3:物体的体积大,并不能说明它的容积就大。
师:什么是保温杯的容积?塑料杯呢?
生:保温杯所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保温杯的容积。塑料杯所能容纳水的体积的体积就是塑料杯的容积。
师:什么是茶叶罐的容积呢?氧气罐的容积呢?
师:什么是容器的容积?
生: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容器的容积。(教师板书)
师: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只能是水吗?如果不是,举例说一说。
生:可以是液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气体。
师:“所能容纳”是什么意思?
生:“所能容纳”就是“最多能容纳”,再多一点就冒出来了。
【设计意图】用直观演示法和谈话法,让学生认识固态、液态、气态的物体都是有体积的,知道什么是容积并重点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丰富学生对于体积实际意义的认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3、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容积和体积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教师加以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体积和容积的区别和联系,一个指外部空间的大小,一个指内部空间的大小;有的物体有容积,有的物体没有容积只有体积;体积大的物体容积不一定大。
师:这节课我们一直在研究什么呢?
生:体积与容积。(教师板书课题)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玩一玩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橡皮泥,任意捏成一个形状,然后再捏成球体。前后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物体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以加深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2、“练一练”第2题。(教材第37页的内容)
用相同数量的硬币分别垒成下面的形状,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在观察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搭一搭,增强实际体验。
3、“练一练”第5题。(教材第37页的内容)
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学生先观察,然后计算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既然学生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又为后面学习计算长方体体积做了铺垫。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范文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两个相同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水、土豆和红薯、橡皮泥一块、饮料瓶、茶叶桶和水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
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
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
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
……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二)新授
(1)认识体积
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说得完吗?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
3、体积的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体积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同学齐读2遍)
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呢?(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苹果的体积)。石头呢?(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石头的体积)。
4、谁的体积大?
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物品,与你同桌的作比较,说一说我的体积大,你的体积小
5、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大小,体积不变。师叫一位同学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
接着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
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把橡皮泥捏成球体,同时问:“它这时是什么形状?(球体)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形状)说明了什么?(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但体积不变。)
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生:妈妈把一团面擀成一个薄饼。生:爸爸把一个黄瓜切成了一片片的。)
6、实验法,比较体积大小
师拿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问:“谁的体积大?”(同学争论不休)
师:看来有时用眼睛看是无法分辨出谁得体积大,谁得体积小,你能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同学独立考虑想方法,并指名说。)
生1:把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入一个装有水的量杯中,看哪个放入水中后,水面升的高。
生2: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相同的两个量杯里,放同样多的水,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体积就大。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认为第二种方法能够看的更清楚,你们认为呢?(第二种方法好)但要注意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下面咱们就来做这个实验。(请一名同学做实验,另一名同学帮助。)
师: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
生2: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
师:那说明了什么?(土豆的体积大,红薯的体积小)
师:在我们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动手做实验是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2)认识容积
1、出示:饮料瓶,水杯,茶叶罐。
师:请迅速给这三个物体按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2、认识容器。
师: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生1:装饮料。生2盛水。生3:装茶叶)
师:也就是可以——容纳东西(板书:容纳东西)
师:还有什么能用来装东西?(生口答)
师:像脸盆、油桶、水杯这些能容纳东西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容器。(板书:容器)
3、感受物体容积。
师:饮料瓶,水杯,茶叶罐)这三样容器谁容纳的物体多?
生:水杯容纳的物体多,茶叶罐容纳的物体少。
师:不同的容器盛东西有多有少,但每个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是一定的。
板书:物体的体积饮料瓶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饮料瓶的容积。水杯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茶叶罐呢?
师:生活中的容器有很多,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师:给水杯里装一半水,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老师说的对吗?(不对)为什么?
(生:应该把水装满)那应该怎样说?(生:给水杯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水杯的容积。)
4、出示容积概念
师:刚才咱们研究的就是容积的概念,他到底是什么呢?指明同学说一说。出示概念: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同学齐读2遍)
5、比一比。铅笔盒与桌斗。牙膏盒与电视机盒。出示:高瓶子和矮瓶子,说一说谁的容积大?(又一次争论)师问:“怎么办?”(生一:给这两个瓶子都装满水,然后分别倒入相同的量杯中,看哪个倒得多。
生二:给其中一个瓶子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另一个瓶中,看是装不满,还是溢出来。……方法很多)
师:“那一个方法简便容易操作?(第二种)谁愿意来做实验?(请一位同学上台做实验。)
师:结果怎样?(矮瓶子装的`水多,它的容积大。)
(三)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体积于容积,他们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1:不一样。
生2:容积说的是里面,体积说的是外面。
生3:容积是所容纳物体的多少,体积是占空间的大小。
生4:烟灰缸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1、从概念上说,体积指的是物体自身的大小,容积所装物体的多少。
2、从丈量方法上,体积是从物体外部丈量的,容积是从物体内部丈量的。
3、同一物体,它的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的时候,容积近似等于体积。(出示课件)
(四)复习巩固,升华主题
1、出示课件。谁搭的体积大?
2、出示课件。那一个的体积大?
3、出示课件。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2杯,而小红倒了3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4、数学日记。今天,老师安排的数学作业是做一个长方体,我(小丽)觉得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找来一根铁丝,量出它的长度,这根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体的()。然后,计算出它的长、宽、高,依照算出的长度,折出了长方体的框架。再找来一张纸,剪成合适的大小,把这个框架包起来,剪好后纸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这个纸盒不大也不小,装在书包的侧面正好合适,它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长方体的()。既然做好了,怎样把它利用起来呢?当垃圾盒不错,他所能容纳垃圾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
(五)总结评价
师: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对自身的表现进行评价。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范文篇4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
【教材分析】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三个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这三个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在“试一试”和“练一练”的活动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物体体积的一些特征(形状改变,体积不变)。教材的编写者意图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学生分析】
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容积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童话故事和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物体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形”思想。
3、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话故事情境
1、谈话
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这个故事中乌鸦还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喝水问题呢!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2、师生欣赏《乌鸦喝水》动画片
二、提出问题,理解体积的含义
1、提出问题
(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
(2)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升高了?
(3)小乌鸦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
2、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交流。板书关键词:占空间大小
3、联系生活,理解问题
(1)提问
在的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大?哪些物体占的空间小?
(2)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4、揭示体积的概念
(1)教师举例:杯子所占空间的大小是杯子的体积。
(2)学生理解体积含义:什么是笔盒(橡皮等)的体积?
(3)学生总结概括体积含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三、比较体积大小
1、看一看,比较讲桌上物体体积的大小。
2、测一测,比较土豆和红薯体积的大小。
师:用眼睛看很难做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
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
②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在两个量杯里。
师: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理由并指出红薯和土豆的体积。
3、数一数,比较几何体的体积大小
比较由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体积大小,体验“等积变形”思想。
四、在实验中,理解容积的含义
1、提出问题。
液体,比如水。气体,比如空气,是否有体积呢?
(1)认识容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水杯,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师:像水杯这样能容纳物品的器具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
(2)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出示两个杯子)
师:谁装的水多?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说办法。选择一种做实验。
(3)初步感知体积与容积的不同
实验小结:体积大的容器不一定盛的东西多,光看外表(体积)不能确定容器装东西的多少,要从里面看容器装东西的多少。
(4)归纳容积概念
师:我们把杯子所能装的水的体积叫做杯子的容积。茶叶罐里装满了茶叶,它所能容纳茶叶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你能从生活中举例,也像这样说一说吗?
归纳总结容积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2、联系实际,加深对容积理解
(1)判断:可乐瓶上标注的“净含量600毫升”是可乐瓶的容积吗?理解“所能容纳”的意思。
(2)举例说明笔盒、教室等的容积。
3、练习: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可乐,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体积”和“容积”。(出示课题)
五、评价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
【《体积和容积》的教学设计范文四篇】相关文章:
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3篇11-09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1篇)02-21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1篇02-10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通用5篇)05-11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05-2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05-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05-16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5-14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4-18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