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教学设计

2021-01-15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歌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歌声》教学设计篇1

  一、教材分析

  《歌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眼看大海就要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一个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给大家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救了大家。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过“歌声”这条主线,以及马金纳和其他落水者在听到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这条副线,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跃然纸上,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

  这也是一篇渗透着生命教育的文章,小姑娘坚强乐观的品质给我们增添了无形的精神力量,鼓励我们要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两年级的学生而言,已经基本具备自学字词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运用偏旁部首、汉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独立分析字形。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以学生独立识字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

  在阅读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逐步养成静心圈划的阅读习惯。通过抓住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对于从未亲身体会过“沉船灾难”的他们来说,怎么引导他们领会在茫茫大海中,小姑娘的歌声对于遇难者的重要意义呢?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拼、扎、隐、抹、脆、昂”等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抹”。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找出描写歌声的词语,感受小姑娘的坚强乐观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2、感受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是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2、感受小姑娘坚强乐观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配乐介绍,出示课题

  1、师介绍:一个漆黑的夜晚,一艘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沉没了,人们顿时落入冰冷的海水之中。海面上,人们的呼喊声和海水的咆哮声响成了一片,眼看着大海就要无情地吞噬着大家的生命。遇难者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歌声的故事。(配乐)

  2、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说明:通过教师的叙述和音乐的渲染,为学生创设了文本中的情境。教师在介绍中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探究落水者命运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试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船沉了,正当落水的人在海里时,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的歌声。一个小女孩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力量,救了大家。

  2、学生交流完成填空

  3、生齐读填空

  (说明:从整体入手,以填空的形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三、创设情境,体会歌声

  (一)学习第1节,体会落水者的绝望

  1、师过渡: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

  2、师引读: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出示: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地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1)齐读这句句子。

  (2)播放录像(感受人们拼命挣扎的画面。)

  学习生字“拼”、“扎”。

  (“扎”:多音字)

  理解“拼命”、“挣扎”

  (3)指导朗读,感受人们落水后的不幸。

  (指名读,齐读)

  (说明: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了“拼命”和“挣扎”这两个词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会落水者的不幸。)

  3、师生对话,理解马金纳的绝望

  (师:马金纳也和大家一样,对生命充满了渴望。此时,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救生船。10分钟过去了,救生船——没有来,20分钟过去了,救生船还是——没有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救生船始终没有出现。此时的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他的内心感到非常——绝望。)

  (1)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筋疲力尽”。

  (2)理解“绝望”。

  4、指导朗读,感受马金纳的绝望。

  (指名读,赛读,齐读)

  5、师:此时,马金纳心里会怎么想呢?

  想象说话:马金纳绝望了,他心想:。

  (生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二)学习第2、3小节,感悟歌声的力量

  1、师过渡:就在马金纳感到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了什么?

  出示:突然,远处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1)这是怎样的歌声,自己读读句子,找出描写歌声的词语。

  (2)生交流(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3)学习生字“隐”

  (4)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2、师: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这是谁在唱歌?为什么歌声是断断续续的?)

  3、自读第3小节,找出相关语句。

  交流出示: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1)自己高声读读这句话,圈出描写小姑娘动作的词。

  (冒、抹、唱)

  (2)体会动词的含义,学习生字“抹”(指导书写:注意“抹”字右半部分第一横比第二横长。)

  (3)通过朗读强化两个“又”字的学习,理解歌声断断续续的原因,感受小姑娘的坚强。

  (说明:抓住句中的两个“又”字,通过三次层层递进的情境创设朗读,理解歌声断断续续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在大风大浪中仍然高声歌唱,感悟她坚强勇敢的品质。)

  4、师:马金纳听到小姑娘的歌声后,他想些什么?

  想象说话:听到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心想

  5、师:听到歌声后的马金纳是如何表现的?

  出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出示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的句子,对比朗读,感受歌声的力量。

  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男女生对比读,体会听到歌声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

  6、师:为什么马金纳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生交流:歌声的力量)

  (说明: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前后迥然不同的心理变化,感悟小姑娘的歌声给人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

  7、师:其他遇难者听到歌声后,也有了希望,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交流,注意提示语)

  想象说话:一位妇女激动地说:“”;一个小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人哆哆嗦嗦地说:....

  (说明:加强说话练习,增加练笔机会,是二年级教学中应当加以重视的。通过这道说话训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歌声的力量。并且抓住这三个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情境说话,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师引读: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9、师:对呀,小姑娘好像就是在用她的歌声告诉人们不要放弃,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生交流:勇敢、坚强、乐观)

  10、师引读最后一节,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

  四、拓展训练,总结全文

  1、人们终于获救了,假如你就是船上的一个人,回到家后会对你的亲人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说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独立整合课文内容。借助教师的板书提示,对课文进行复述,不仅再次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为学生创设了语言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师总结:歌声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安慰、勇气和力量。小朋友们,希望你们永远记得这样的歌声,像小姑娘一样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

  《歌声》教学设计篇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13个,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吧!听着歌声你的心情怎么样?在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用嘹亮的歌声挽救了大家的生命。板书:歌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二)听录音:《歌声》

  (三)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四)初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标出自然段。

  (五)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解答)。

  (六)组内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师生相互答疑)。

  (七)看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挑出难记易错的字,大家探讨识记方法共同解决。

  (八)测读生字:

  1、开火车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小老师帮助解决)

  2、“你指我读”游戏:为全对的同学击掌鼓励。

  3、抢读比赛。

  (九)多音字:

  zhá(挣扎)

  zhā(扎根)扎花扎实扎针

  (十)指名生分别读课文

  (十一)指导写字:

  1、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幸:下面是“羊”字少一横

  昂:与“迎”比较

  聚:第十笔是“丨”注意下面部分的写法

  拢:与“扰”区别

  添:注意右下的写法

  3、学生读读写写

  (十二)作业:

  1、生字、词

  2、读课文

  (十三)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歌声

  幸 昂 聚 拢 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落水的小姑娘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2、懂得在遇到危险时要积极想办法摆脱困境。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准备:

  录像《铁坦尼号》沉船时人们惊慌的场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叙述生想象)

  黑暗中,海风呼啸,大海中行驶着一艘巨大的游轮,船舱里人们在尽情欢笑,突然,船身剧烈摇晃起来,人们立刻慌乱起来,船渐渐下沉,落水的人在冰冷刺骨的海面上拼命挣扎,过了很长时间,救生船还是没有到,人们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二)读第一自然段,体会马金纳“绝望”的心情。

  (三)师:在这时,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件演示: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体会这两个词的意思,谈谈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五)师:这是谁在唱歌?她为什么这样做?大家为什么感激她?

  请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六)小组交流(如有疑问可在组内解决)

  (七)质疑: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

  (八)齐读课文:

  (九)想象:假如没有歌声会怎样?

  (十)播放录像《铁坦尼号》

  (十一)这个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谈感受,体会小姑娘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十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危险时你会怎么办?

  (十三)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预习《江凡》

  (十四)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歌声

  小姑娘  救大家

  (勇敢 乐观)

  《歌声》教学设计篇3

  一、导入

  播放课件。(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二)识字、写字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抢答读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书写。

  (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挣扎”“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而这种困境,对于10岁的小姑娘更加困难。

  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及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

  :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练习

  1.画出课文中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抄下来。

  挣扎 筋疲力尽 隐隐约约 激昂 聚拢 增添

  2.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  抹一抹

  3.填空。

  ( )歌声 ( )海面

  4.用“激昂”造句。

  四、实践

  班级举行歌咏比赛,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歌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04-04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05-26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05-08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05-28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5篇)04-10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5篇04-09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5篇)04-03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5篇)04-05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5篇04-03

歌声说课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