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经历二力平衡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是不是只用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做匀速运动?举例说明。
(三)进行新课:
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
实例分析:不同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对媒体展示),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能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我们就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只有两个力作用时,就叫二力平衡。引导学生认识平衡状态。
引出: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设计好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分析得出结论。
小车是否静止?小车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还能静止吗?
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由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
(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而判断各力间的关系;
(3)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六、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3、4题。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放在桌上的书是静止的,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可见,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这是因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也就是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2.新课教学
[板书1]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互相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如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要沿斜面向下滑。汽车或电梯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物体受到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板书2]
2.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1]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光滑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为45厘米×60厘米,板上安装2个定滑轮,3个羊眼圈。木块上安4个挂钩。如图1所示)在木块挂钩1、2上拴好细绳并跨过滑轮,绳下端各挂若干钩码如图2所示。
研究对象:木块。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到绳施加的两个拉力。
观察木块在什么条件下静止,什么条件下发生运动。
提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保持静止。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如图3所示,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的挂钩1、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2、3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装置与图3相同,将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拴在木块挂钩3、4上,另一端各穿过羊眼圈1、2后分别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小结: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个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4]每个同学桌上有2个弹簧秤,一块塑料板,板上有几个洞。用两个弹簧秤拉这块塑料板,想一想怎样拉才能使塑料板保持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用投影仪打出实验的投影片。
请一位同学归纳、总结一下要使塑料板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在塑料板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板书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请同学们用力的示意图把塑料板上受到的两个力画出来。
教师打出相应的投影片。(可用复合片)
问: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答: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板书4]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板书5]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1)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如图4),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定)研究对象:电灯。
(析)受力分析:重力、拉力。
(判)运动状态:静止。
(找)两个力的关系: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结论:拉力是5牛,方向竖直向上。
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事例。
(2)放在桌上的书。(重力、支持力)
(3)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重力、阻力)
(4)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阻力)
例2.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研究对象:汽车。
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牵引力F,阻力F。
两个力的关系:F>f,两个力不互相平衡,F合=F-F。
运动状态: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结论:汽车在F合作用下将做加速运动。
当F=f,F<f时汽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请同学们分析。
例3.如图5所示,物重6牛,弹簧秤向上拉示数为牛,水平地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是多大?
答:支持力是2牛。
3.布置作业
(1)思考题:课本第108页“想想议议”。
(2)书面作业:课本第108页练习1-4。
(3)做做看:课本第112页巧找重心。
(四)教法说明
1.讲述物理规律的课,一般分四步进行: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2)通过实验研究问题;
(3)分析、概括得出规律;
(4)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体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使学生懂得按照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来认识、处理问题会更有效。
2.教法上采用边提问,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一个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领会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有序地进行观察、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对传统的二力平衡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使演示的现象更直观、鲜明,便于从实验现象导出结论。为使更多的学生能看清现象,可在实验装置后放一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作业
习题5、6、7。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条件。
2、会应用用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的条件。得出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具:滑轮、钩码、细绳、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方法1:复习提问引入
牛顿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引导: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可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方法2:现象引入
课堂演示: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匀速行驶的电动汽车
或录像片段: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匀速步行的学生、静止在地面上的汽车
提出问题:上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请你再举出几个静止和做匀速直线的物体,分析它们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态的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平衡状态
由上面学生举出的例子定义平衡状态。指出这时作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说几个力互相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最简单的情况是受两个力作用。
过渡:物体受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3-1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面问题。
木板是否静止?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关系?
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任选其它两个孔重复上述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自己得出结论。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多名同学互相补充使其完善。
方法2: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同上。
教师明确实验目的: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
学生探究性实验
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根据力的合成的知识,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方法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请学生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方法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由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分析受力情况。
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首先要判断被研究的物体是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可以应用这个条件。对于能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物体,要分析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学生分析中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
一、巩固练习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二、总结、扩展
让学生讨论课本“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可让学生分析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工具,实验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思考其应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
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力的平衡
1、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1)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3)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便,既“控制变量法”。
(4)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实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5)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例题:重力为6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A、确定研究对象:木块
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C、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静止---平衡状态
D、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关系:二力平衡
E、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N=G=6N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
(1)看课本图12—6—2,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
(2)看课本图12—6—4,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说受的阻力是多少N?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若向前的牵引力是1000N,则阻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
此时汽车只受这两个力吗?是“二力平衡”吗?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判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总结: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有两种情况: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也可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拓展:“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一课三练:基础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一、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
教学难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
弹簧、铁架台、钩码,课本图2-22的装置、细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以师生谈活式形式进行)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有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中,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你能否准确地分析。下面举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说出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各是什么和力的方向是怎样?
①粉笔盒的重力。
②手把粉笔盒提起来的力。
③用手通过绳子在桌面上水平拉小车的力。
④人推墙壁的力。以上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各人把答案写出来,再教师分分析,同学有错进行订正。
二、讲授新课
1、边演示边问
①用手拿起一只钩码,然后放开,钩码就往下落,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由于钩码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②演示再将这只钩码挂在固定的铁架台的弹簧上,问学生,钩码现在还受到重力吗?为什么不落下来?启发学生分析此时钩码的受力情况,再把同学位正确的分析结果填在下表中。
力的名称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方向受力物体的状态
重力地球钩码竖直向下保持静止
拉力弹簧钩码竖直向上保持静止
2、根据上表,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分析吊在电线上的电灯泡的受力情况。
3、再要学生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的受力情况。
4、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上几个例子并得出:一个物体,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
1、问题:
(1)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就能平衡对吗?
(2)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就能平衡,对吗?
(3)只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就能平衡对吗?
(4)只要两个力同时满足上面的任意两个条件就能平衡,对吗?
2、按书本图2-22演示
(1)在静止的小车上加上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同方向的力,看小车的状态有无变化。
(2)在静止小车的一直线上加上方向相反的大小不同的力时,小车的状态怎样。
(3)在小车上加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然后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则小车的状态怎样变化?以上实验问学生看到小车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转动)。
(4)再演示静止的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加上二个力时,小车仍然处于静止状态。通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这两个力具有什么特征,共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举例
(2)电灯泡用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不动,下列叙述中是平衡力的是——,不是平衡力的是——;原因是什么?
a.灯泡的重力和电线的重力。
b.灯泡的重力和灯泡对电线的拉力。
c.灯泡的重力和灯泡对地球的吸引力。
d.灯泡的重力和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e.灯泡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泡的拉力。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二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二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对吗?为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再次二力平衡条件。要特别强调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平衡,必须要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缺一不可。
4、如果在已经作匀速成直线的小车上再加一对平衡力时,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作图与学生一起分析:
①F1的作用是什么?
②F2的作用是什么?(是阻碍小车的运动速度加快),所以小车仍然作匀速成直线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巩固练习。
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重1.5牛顿?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怎样?请作出这些力的图示。
2、在书图2-22的演示中,除了水平方向的二个力外,还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它们共有几对平衡力?请用力的示意图将小车受到的力都表示出来。
3、起重机的钢绳吊着400千克的货物,当货物以0.4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绳对货物的拉力为多少?当货物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绳对货物的拉力为多少?
四、布置作业
1、课本30页第①、②、③题。
2、作业本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二力平衡教学设计03-19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设计12-18
二力平衡的教学反思11-24
二力平衡教学课件03-30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01-04
《二力平衡》的教学反思03-29
北师大版《二力平衡》教学设计08-20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01-28
有关二力平衡的教学反思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