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2021-05-27 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下面是关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书信的形式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强烈情感。

  根据中年级学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本册阅读教学的目标,结合本课的特点将“初步感知书信格式,通过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联系现实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语意转折的句子在文中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因此,体会语意转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及热爱和平的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有了一些阅读积累,但本文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他们没有因战争失去亲人的经历和感受,因此在把握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上可能有一定难度。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采用借助图片再现情景、加配音乐、列举生活实例、联系课文具体事例、各种形式的读、教师声情并茂的叙述等形式,缩小学生对本篇课文理解的情感差、时间差,以使学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这个写信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学习课文。

  二、教学目标

  ⒈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写“牺牲”两个生字,初步感知书信格式。

  ⒉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两处关键语句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⒊ 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热爱和平的感情,以及语意转折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明意理序

  ⒈环节预设内容

  ⑴了解书信基本格式,练习生字书写。

  ⑵了解一个中国孩子向全世界发出呼吁的内容和发出呼吁的原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⒉环节预设方式

  教师指导活动

  ⑴引领学生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

  ⑵点拨学生学写“牺牲”两个生字。

  ⑶引领学生了解呼吁的内容和呼吁的原因。

  ⑷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

  ⑴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

  ⑵练习书写“牺牲”两个生字。

  ⑶认真读课文,了解一个中国孩子发出了什么呼吁,理解发出呼吁的原因,画出相关句子。

  ⑷练习归纳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师生交互活动

  ⑴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

  ⑵针对学生学写“牺牲”两个生字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加以评价,相互交流。

  ⑶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呼吁的内容和呼吁的原因。

  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用简练的语言归纳主要内容,教师予以点拨指导。

  ⒊环节难点预设

  ⑴书写“牺牲”一词,学生可能把握不好生字右半部分的位置和宽窄。

  ⑵课文主要内容可能一下子难以全面把握。

  ⒋突破难点策略

  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的特点,适时予以点拨,并且互动评价。

  ⑵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归纳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书信格式,落实课标对中年级学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

  (二)品读重点,学习表达

  ⒈环节预设内容

  ⑴体会语意转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⑵理解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一个句子的含义。

  ⒉环节预设方式

  教师指导活动

  ⑴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体会两个语意转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⑵提出默读要求:画出其他语意转折的句子。

  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示范朗读。

  ⑷点拨学生理解书中的“小泡泡”和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一个句子。

  学生学习活动

  ⑴默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⑵动笔画出语意转折的句子,同桌或小组合作朗读后全班交流阅读理解,读出体会。

  ⑶对别人的朗读进行评价。

  ⑷联系现实和课文内容理解书中的“小泡泡”和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一个句子。

  师生交互活动

  ⑴结合上下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两个语意转折的句子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读书感悟,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⑵教师提出默读要求:画出其他语意转折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⑶学生动笔画出语意转折的句子,同桌或小组合作朗读后全班交流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并示范朗读。穿插引导学生对别人的朗读进行评价。

  ⑷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和课文内容理解书中的“小泡泡”和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一个句子。

  ⒊环节难点预设

  ⑴学生朗读语意转折的句子有困难,可能把握不好轻重缓急,表达不出句子特有的情感。

  ⑵学生可能对“和平之花”,娇嫩的“和平之花”理解有偏差。

  ⒋突破难点策略

  ⑴通过看图片、听音乐以及师生合作读的形式体会语意转折的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⑵联系现实和课文内容理解书中的“小泡泡”和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一个句子。

  【设计意图:落实课标中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这一要求,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体验的尊重。】

  (三)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⒈环节预设内容

  ⑴理解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二个句子的含义。

  ⑵背诵积累语言。

  ⒉环节预设方式

  教师指导活动

  ⑴引读“呼吁”。

  ⑵点拨学生理解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二个句子并指导背诵。

  学生学习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二个句子并背诵。

  师生交互活动

  ⑴教师引读“呼吁”,学生跟读“呼吁”内容。

  ⑵教师帮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后思考题中所举出的第二个句子并指导背诵。

  ⒊环节难点预设

  ⑴学生可能对句中“为战争敲响丧钟”“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的含义不太理解。

  ⑵短时间内积累语言可能有难度。

  ⒋突破难点策略

  ⑴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⑵提示有效的背诵方法。

  【设计意图:完成书后练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积累词句,落实课标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运用能力。】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11-0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15篇04-1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听课报告10-11

对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后记12-17

一个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04-04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10篇)02-18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11篇)02-18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10篇02-18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15篇01-0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