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1-04-14 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对于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还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为了进行好知识的教授,就必须要提前备课做好教学设计。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到底该如何写教学设计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具体讲讲《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以供参考学习。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样子,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2、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方法进行练笔。

  教学重、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的方法进行练笔。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6分钟)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请大家拿出本子,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请一位上台写。

  1、听写词语,交流订正(小艇、船艄、翘起、船舱、祷告、雇定)

  师:全对的举手,有错的请马上把正确的字再写两个。

  2:小结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息息相关,这是威尼斯的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独特的风情。(板书:风情)威尼斯的小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细品课文(2、3)自然段,体会小艇的特点(8分钟)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语。

  2、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说小艇特点。请你把这段话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小艇这一种景物的特点的?(板书:景物)

  3、读后指名答(课件出示)这里分别把小艇比作了—独木舟、新月、水蛇

  4、师课件出示两段话比较读,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第一段话中用上比喻,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你能用手比划比划水蛇是怎么游动的)

  师:原来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写具体,如果能用上生动形象的比喻,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我们以后在写作时也能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5、(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如果你的朗读能让人觉得小艇的奇特,那么你也是奇特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学生闭眼想象小艇的样子)

  6、小艇的样子有没有装进你的脑袋?我们一起来画画小艇。(请一位同学上板画)

  7、小艇的样子真的很奇特,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边读边想像小艇的样子,让小艇装进我们的心里。

  过渡:威尼斯的小艇有很多很多,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是来到威尼斯没有乘坐小艇,就等于没有来到威尼斯,那我们也来现场模拟一下,体验乘坐小艇的乐趣哦!

  (二)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配乐)

  (1)老师当你们的导游,课桌就是小艇,走廊就是河道,注意听导游的介绍,要认真听,注意看,否则你会跟不上的。坐好了,开始出发了。(师读:“我们坐在船舱里,……打招呼”,一二小组的小艇过来了,赶快打招呼哦!三四小组的同学过来了,赶快打招呼,那些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老师来啦,赶紧问好呀!坐在小艇里,真是有说不完的情趣。)(招呼两声)

  (2)谁来说说乘坐小艇的感觉怎样?

  过渡:我们坐在小艇里有这样舒适的感觉,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么船夫的驾驶技术到底如何呢?请看第4自然段。

  三、品读第4自然段,感受船夫的高超技术(6分钟)

  1、生默读,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横线划出。后课件出示指名答。

  2、指名读,其他思考:围绕这一句话主要从哪些方面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

  3、指名答,(课件出示理解)(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船夫的这种驾驶技术,你会用哪个词?)(板书:操纵自如)

  4、说说“操纵自如”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船夫都能驾驶好自己的小艇,让小艇不受阻碍地前行。)用“操纵自如”说句话。

  5、船夫的驾驶技术为什么这么好?(板书:活动)

  6、指导读(采用引读的方法),师读船夫遇到的情况,学生读船夫的动作。

  (嗯,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7、小结过渡:这段就围绕这个中心话从三方面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具体的,让我们也来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请大家看练笔要求。

  四、迁移练笔(20分钟。练笔和点评各10分钟)

  1、出示练笔要求:(二选一)

  (1)围绕“的骑车技术特别好。”这一中心句写一段话。

  (2)围绕“特别好”这一中心句写段话。

  2、学生动笔,教师巡视。

  3、展示习作,全班评议。

  (1)(刚才老师看了同学写的练笔,有的写妈妈的厨艺特别、有的写妈妈织毛衣的技术特别好、有的写表哥骑自行车技术特别好、有的写爸爸骑摩托车的技术特别好、有的写詹彦的学习特别好……老师选了两篇让大家一起来欣赏)

  (2)认真听注意看,围绕中心话从哪些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

  4、小结:这两位同学都能围绕一句话,通过几个方面把内容写具体,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练笔,如果写不具体的课后再去补充。

  五、课堂总结:

  1、写作方法总结:刚才我们是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这篇课文作者为什么能把威尼斯小艇以及与小艇有关的事物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呢?(课件)仔细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抓住事物的特点是写作的方法(板书:仔细观察抓住特点)作者不仅能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还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写是本文写法上最大的特点。(课件出示)

  2、学习内容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小艇的样子、感受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还学会了围绕中心话写一段,并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收获真不少!

  六、拓展延伸欣赏水上城市,陶冶爱美情操

  意大利有个这么美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我们中国也有个水上城市――苏州,人称东方威尼斯,其他的地方也有威尼斯,让我们一起目睹他们的风采。(出示课件)(有兴趣的同学们课后能去收集苏州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七、作业布置:

  1、继续修改练笔。

  2、背诵第4自然段,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样子:(板画)(景物)

  26威尼斯的小艇驾驶技术:操纵自如(活动)仔细观察

  重要作用:息息相关(风情)抓住特点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前四个自然段。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斯水城关系,感受大自然与生活的乐趣。

  4.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小艇的特点及他在威尼斯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感受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培养学生发现美、追求美的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感知全文内容。

  学生快速默读。

  二、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了解威尼斯概况的文字资料。

  三、让学生质疑

  师:小艇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威尼斯的独特风景线。那么学习这一课,你想弄明白哪些问题?

  四、学习表达、品味语言

  1.小艇的特点(学生自学,组内交流)

  ①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小艇的自然段。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勾出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

  ③指名读一读勾出的比喻句,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句之生动、形象好处,体会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④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小体格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小艇的作用大:

  ①观察课本上插图或课件,体会小艇对威尼斯水城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②学习小艇对威尼斯的居民起到的作用部分。(学生自学)

  A.学生默读课文有关段落,填表。

  人物

  干什么

  白

  坐着

  天

  小艇

  晚上

  B.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完成填表。

  ③小结:人民的生活离不开小艇,人们与小艇息息相关。

  五、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

  师: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向我们展示了造型独特优美的威尼斯小艇,强调了小艇的巨大作用。那我们还能发现哪些美的事物、情趣?请学生用心体会。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回味。

  2.小组交流学习体会。

  3.学生汇报自己感受到的威尼斯的美。

  六、背诵

  让学生在音乐陪伴下,朗读课文,背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七、阅读欣赏

  出示《威尼斯之夜》,让学生快速读,感受其美。

  明确了目标行为的主体

  昨天我看了李老师的讲座,明确了课程标准检验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课程标准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这与我们以前用“教学目的”中“使学生……”“提高学生……”是不同的,而现在的“交响乐目标”行为主体不含“学生”二字,但行为主体隐含其中。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01-05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1-03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10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30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12

关于《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21

关于《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07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范文11-11

《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