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较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事件或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教学过程
(2课时)
(一)知识抢答,导入学习
小黑板出示抢答内容:
1、马拉松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项目,这项运动的名称源于:
a、一个士兵的名字
b、一个波斯小镇的名字
c、一个希腊小镇的名字
d、这个运动项目跑的路程太远,连马都吃不消会松懈。
请独立读题,用手指比出所选答案的字母a、b、c、d的形状。
2、快速读文,指出第一题的各个选项不正确的内容。
〈设计意图:单刀直入的切入方式,直接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气氛中,检查了预习情况。同时在用手比字母的过程里初步感知手势语,提高学习兴趣。因为课的起始要着力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情节实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欲望被充分激发,他们有的毫不犹豫的比出手势,有的满怀着想表现自己又要约束自己的想法跃跃欲试,有的不好意思地低头再读课文。在知识抢答的过程中教师轻易就观察到学生预习情况,用这种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导入,培养他们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预习及再思考的习惯。)
(二)读文理解,理清文章内容
1、走进马拉松,在直观演示中,写小练笔,为理解菲利比斯的精神做铺垫。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项目很多,我们来看看马拉松的比赛吧!
(画面描述:在临近终点的跑道上,大家在为选手加油、递水、送毛巾。选手们大汗淋漓,有的在努力超过对手冲向终点,有的显得筋疲力尽争取跑完比赛,有的狼狈不堪,坚持不下,只好退出比赛。)
看画面,尽量用上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面红耳赤等词,写写你看到的马拉松队员。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画面的直观印象里,搜寻合适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的词语的目的降低练笔难度。画面和词语解决了练笔的源泉问题,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人文性紧密相连的氛围中学习。)
这确实是一项考验耐力、毅力的比赛项目,大家已经在画面中体会到,在练笔中用自己的语言触摸到,请小组交流练笔内容,并及时修改。
2、解读第二自然段,在咬文嚼字中抓点拎线,感知菲利比斯的爱国精神。
现代的马拉松选手的终点是象征着胜利的红绳,菲利比斯的终点是雅典的城门。你们看:
A、出示句子:他跑呀,跑呀,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读句子,请说说你对句子中终于一词的`理解。
终于这个词的出现,让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读第二自然段,谈体会。
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表小组意见。
战士是菲利比斯的身份,他参加了战斗吗?读文同桌交流。
完成语文天地中照样子写一写的练习。结合生活实际用终于说句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为了发展思维,而理解是前提条件。只是读读书追求浮光掠影的感动,肯定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语文素养形成的摇篮就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字里行间。)
这一段中有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吗?请动情地读一读吧!
(用读来总结本段的学习,在读中充分彰显孩子的读书感受。解决感情渠道的设置问题。)
B、这一段里,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提问、互答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是让教学张弛有度地进行的举措。使得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实例:
问题1:
生:雅典人翘首以待,为什么不参加马拉松之战?我瞧不起他们!
师:你爱憎分明,有自己的感受,那些爱看军事故事的小军师解答一二。
生:翘首以待就说明雅典人很在乎决战结果,不出城门是因为马拉松村是第一道防线,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当然不能出城。
问题2:
生:有谁能说菲利比斯筋疲力尽的原因?
略
3、快速读文,在预习本上整理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自主学习整理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并在小组内找伙伴互相复述
1、齐读课文,指名复述故事
2、评价
3、小组交流复述。
(设计意图:在整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达到重视复述,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的。同时,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直接体现,又提供交流素材的机会。)
(四)激情小结,引导评价菲利比斯
这是一场没有观众的比赛,这是一次没有对手的比赛,菲利比斯在和自己的生命比赛,菲利比斯是用呼喊胜利的号角完成了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奇迹。请你想像一段你和菲利比斯的对话。(提问并根据角色性格特点设计对话内容。)
1、小组内角色扮演并对话。
2、独立反思并把修改的对话写在预习本上。
(五)结合单元主题,读《在互联网上》,由问题菲利比斯在今天?!展开关于通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想。
(设计意图: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儿童创造思维的活动的展开,在积极思考中描绘关于通讯的新形象,而且,当这个活动伴随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时,更让他们难忘。达到课后余音缭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