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2023-12-13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1

  一、学习目标

  1 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

  2能说出身体部分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二、重点难点

  1 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直到部分器官的作用。

  2 珍爱自己的身体,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游戏:指 “五官”

  (二)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你能说出你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下面前后桌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并写下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生:学生讨论。

  师:老师巡视。

  师:请部分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板书

  师:提问学生:老师写的乱吗?能不能把它们归以下类?

  师:按老师的提示进行分类。并出示课题——《我们的身体》

  (三)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要想说我们身各部位的作用真是一节课都说不完。身体各部位不论大小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它们,那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呢?老师请你在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关于保护身体这方面的资料可以上网、看书、问问爸爸、妈妈、问问医生,下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看、画、摸、听等各种方式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初步了解我们身体的特点。

  2、知道我们身体由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组成,并且人身体的外形是左右对称的。

  3、通过探究,了解在我们的皮肤下面隐藏着肌肉、韧带、骨骼等。

  4、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同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乐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画、摸、听等方式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初步了解我们身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观察身体,了解身体的结构。

  教学准备:

  大纸板、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收集关于人体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我们身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以前上的科学课都是研究动物、植物以及周围的环境,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呢?

  2、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研究我们自己。

  板书:第二单元我们自己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观察我们的身体。

  揭示课题:

  观察我们的身体

  二、聚焦

  1、教师引导:同学们,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在许多方面很相像,可是在一些方面又不一样,谁来说一说我们在哪些地方一样,又在哪些地方不一样?

  2、学生说一说自己和他人一样以及不一样的地方。

  3、教师引导:是的,我们作为同一个物种,身体的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可是,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又有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索

  (一)看--了解身体的组成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下面,请同学分小组观察小组的一名同学,说一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并小结:我们的身体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头部、颈部、躯干、四肢。

  4、指一名学生上讲台,其他同学指一指这名学生的头部、颈部、躯干、四肢,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我们身体的四个部分。

  (二)画--感受身体的左右对称

  1、教师引导: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画一画我们的身体。

  2、出示材料:一块比较大的纸板。

  3、老师讲解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法:用纸板挡住一名同学的半边身体,请其他学生在纸板上画出这名同学的另一半身体轮廓,并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4、教师指一名学生上讲台,用纸板挡住他的半边身体,然后请另一名同学上讲台用粉笔画出这名同学另一半身体的轮廓,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看看这名同学画的对不对?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5、全班交流,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发现人体外形分为左右两部分,而且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6、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观察,进一步体会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对称的特点。

  (三)摸--感受骨骼和肌肉

  1、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看和画的方式,了解了我们身体的四个部分及身体左右对称的特点。下面我们进一步来了解我们的身体,请大家通过摸的方式来了解我们的身体。

  2、提出要求: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可以摸一摸自己的,再摸一摸同小组其他同学的。摸完之后,再交流交流自己的收获。

  3、同小组同学合作进行本次探究活动。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摸的活动,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皮肤下面,还有肌肉、韧带以及骨头。相对而言肌肉、韧带比较柔软,而骨头就比较坚硬。

  (四)听--人的身体发出的声音

  1、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下面请大家竖着耳朵,贴着同桌的腹部或者背部仔细的听一听,看看能听到什么声音。并想一想,这是人体什么部位发出的声音。

  2、同小组同学合作进行此项活动,听一听我们身体里发出的声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耳朵一定要贴着同学的腹部或者背部,认真仔细的.听,同小组的其他同学不要干扰。

  3、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声音?这声音是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发出来的?

  4、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刚刚同学们通过听的方式,听到了我们身体里面发出的声音,有肠胃蠕动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有肺部呼吸发出的呼呼的声音,还有我们心脏跳动时发出的咚咚的声音。当然,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发出声音,有时候我们要借助特别的仪器才能听到我们身体发出的声音。

  四、课堂研讨

  1、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了解了我们的身体。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几种方法来观察身体,通过这几种方法,我们了解了我们身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2、学生回忆课堂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进一步巩固对本节课的学习。

  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关于我们的身体,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找人体结构图,联系我们观察中的发现,认一认人体结构图。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一个简单认识。

  2、认识人体各部位及其组成和功能,同时认识到为了身体健康,要讲究卫生,并加强锻炼。

  二、教学重点:

  人的身体各部分名称

  三、教学难点:

  各部分再细分

  四、教具(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坐立行的姿势,谁能背诵两首儿歌?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看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又有些什么

  作用

  二、认识身体

  1、认识人体结构的四个部分

  师:(指着挂图上的头部)这是人体的哪一部分?

  生:这是人体的头部

  师:(指着模型的躯干)这又是人体的.哪一部分呢?

  生:这是人的身体

  师:其实,这是人身体的一个部分,它的名字叫躯干。

  生:躯干

  师:人的头和躯干是靠什么连接起来的呢?

  生:脖子

  师:对了,脖子在身体上又叫做颈,指出你身体上的颈部

  (学生纷纷指出各自身体上的颈部)

  师:对了,这部分是我们称作“脖子”的部分,也就是颈部。看一下颈部有些什么作用(作出抬头,低头,左右摆头的动作)

  (学生讨论)在老师帮助下说出颈部可以让头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运动

  师:除了这些部分,你们看一下,身体上还少认识了哪一部分?

  生:手和脚

  师:是啊,光有头、躯干和颈部还不完整啊,还少了手和脚,我们把手和脚合起来称四肢。双手就是上肢,双脚就是下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人体的四大部分,现在谁能指着自己的身体说出这四部分。(学生上台示范)

  2、认识头部的几个主要器官,了解它们的功能。

  师:(拿出红色粉笔)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粉笔(红色的粉笔)。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

  师:对了,是一支红粉笔,是小朋友们用眼睛看到的,要看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东西都靠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眼睛。、那眼睛是长在什么上面的?

  生:头上。

  师:头上除了眼睛以外还有哪些很重要的器官呢?

  生:还有鼻子、耳朵。

  师:鼻子和耳朵各有哪些作用呢?

  (学生分别作出回答)

  师:头部呀还有两个重要的部分,一个长在里面我们看不见,是什么?

  生:是大脑

  师:对了,大脑是我们的司令部。还有一个是口,我们吃东西、说话都靠它。

  三、活动小天地

  你能当小讲解员吗?小讲解员要向大家介绍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头上主要有哪些器官?最好还要能说说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身体”,知道了我们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大家再说一说。

  生: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师:头上主要有哪些器官?

  生:有鼻子、耳朵、眼睛、口、脑

  师:今天学习有收获吗?那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躯干里面有些什么器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为学习其他涉及人体生理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人体各部分结构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具体功能。

  四、教学过程:

  请一位学生指出人体结构中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他。

  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头部:包括头颅和颜面。颅骨内有脑子,通过神经指挥和协调人体和一切活动。颜面长有眼、耳、口、鼻、分别负责视觉、听觉、进食和味觉、呼吸和嗅觉。

  颈部:由颈椎、肌肉和肌腱、血管、神经组成,是躯干支撑头部的支柱,也是心脏和肺向脑供血、供氧和食物,空气进入胃及肺的通道。

  躯干:由脊柱支撑。躯干前面上部称为胸部,下部称为腹部、躯干后面上部称为背部,下部称为腰部。心脏负责全身血液循环,肺负责肌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胃肠负责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和粪便排泄。

  肝脏有制泌、贮存、排泄尿液、胰腺分泌液。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就是手,包括胳膊、前臂和手掌,负责劳动;下肢就是脚,包括大腿,小腿和脚掌,负责行走和支持整个身躯。思考:人体分为哪两大部分?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自行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能用简单的方法来判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2、过程与方法:

  查找收集资料、自行探究、比较、整理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实验和交流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探究食物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教师:碘酒、白纸、酒精灯、火柴、镊子、食物图片、双面胶、课件

  学生:自己喜欢的一些食物、课前收集的资料、小刀一把、一个食品包装盒(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组介绍带回来的食物,指出课题。

  二、交流信息,知道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1、指出五大营养成分

  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把五种营养成分贴到黑板上。

  2、交流信息,知道各营养成分的重要作用。

  (1)开个“营养交流会”:先小组内交流,再请学生向全班介绍,其他适时补充。

  (2)教师小结,相机板书。

  三、小组探究,找出带来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小组讨论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各种方法(包括听家长介绍、看食品包装、上网、做实验等)。

  2、学生汇报,师生交流归类方法。

  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四、拓展:比较、分类,进一步认识食物中丰富的营养成分。

  1、看食物图片,比较、整理信息。

  2、汇报,并把各营养成分含量最丰富的食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五、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些什么收获或想法?

  学生自由说。

  六、课外延伸

  师:我们还有许多食物的营养成分没有检验,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通过各种方法找找其它食物的营养成分做好记录,小组合作搭配一份营养餐。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5

  设计意图:

  1、教材价值分析:

  “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等。4-5岁学习活动中主题《身体的秘密》目标一为:“认识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外部特征,体验他们的作用。”在《身体的秘密》主题下开展这个活动,非常合适。

  2、幼儿经验分析:

  中班的幼儿处于身体的敏感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同时幼儿对探索身体一些隐藏的秘密也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我们身体里的洞”这本绘本里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内容,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选择了一些中班幼儿感兴趣的洞洞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

  3、环节设计分析: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第一环节为“猜猜生活中的洞”,我运用绘本中的图片引发幼儿大胆猜测,激发幼儿对生活中洞洞的关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二环节为“了解身体里的洞”,先请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并记录我们的身体上哪里长着洞洞,让每个幼儿都有探究与表达的机会;接着,我与幼儿一起交流身体上洞洞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在体验中感知我们身体上的一些“洞”的重要性。第三环节设计为“保护身体里的洞”,在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保护身体上的“洞”的基础上,我采用一段保健老师的讲话视频帮助幼儿梳理提炼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萌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身体里的“洞”,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2、愿意大胆表达对自己身体的发现,体验探索身体奥秘的乐趣。

  重点难点

  幼儿敢于表达自己关于身体里“洞”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我们身体里的洞》、身体里的“洞”图片、保健教师的录像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猜生活中的洞

  1、这张图片里有什么洞?你还知道哪些洞?

  2、这会是什么洞?它是用来干嘛的?

  3、这些是什么洞?你用莲蓬头洗澡是什么感觉呀?

  小结:管子洞、下水道的洞、莲蓬头的洞,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洞,每个洞洞都有它的本领,真了不起!

  二、了解身体里的“洞”

  (一)找“洞”游戏

  1、除了下水道的洞,莲蓬头的洞,你还发现了哪里有洞洞?

  2、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洞?游戏规则:

  4个人一组,一张纸,一支笔。

  用勾线笔把你们找到的洞洞在纸上画出来。

  3、幼儿分组,把找到的身体洞洞画出来。

  (二)交流找到的身体上的洞,说说洞的作用

  1、会呼吸的洞——鼻子

  鼻子的两个洞有什么作用呢?

  鼻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知道吗?(呼吸)

  动作体验:深呼吸

  小结:鼻子的这两个洞洞作用可大了,即能呼吸又能闻味道。

  2、听声音的洞——耳朵

  耳朵有什么本领呢?

  游戏体验:悄悄话(教师小声说“上海”,“春天”)小结:耳朵是能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的洞洞。

  3、看世界的洞——眼睛

  眼睛有什么用?

  游戏体验:找不同(找教师当天与图中有何不一样)小结:眼睛是看世界、发现秘密的洞洞。

  4、美妙的洞——嘴巴

  除了吃以外,嘴巴这个洞还有别的作用吗?

  小结:嘴巴是用来吃东西,又能发出美妙声音的洞洞

  5、排泄的洞洞——大便洞、小便洞、毛孔

  我们身体里的垃圾从哪里排出去呢?

  小结:我们的身体有许多的办法,用大便洞、小便洞、汗毛孔把没用的东西排出去。

  (三)、洞洞分类

  1、哪些洞洞要藏起来,哪些洞洞露在外面?(在黑板上图片分类)

  2、追问:为什么要藏起来?为什么要露出来?

  小结:原来我们身体里的洞洞由于作用不一样,才会有的洞露在外面,比如嘴巴、耳朵、眼睛、鼻子;有的洞藏在衣服里,比如用来排泄身体里垃圾的洞洞;还有一些毛孔洞洞有的露出来,有的藏在衣服里。

  三、保护身体里的“洞”

  1、怎么保护身体里的洞?

  2、听听医生老师的建议,了解保护身体“洞洞”的方法。

  小结:我们身体上的“洞洞”都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要保持这些“洞洞”的干净卫生,也不能随便让别人摸藏起来的“洞洞”

  延伸活动

  将绘本投放进班级阅读角,幼儿自主阅读,寻找身体里的“洞”。

  活动总结

  本次语言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从生活中的'洞衍生到我们身体上的洞,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探究。《纲要》指出我们幼儿园的教学要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本次活动主要分三个部分来展开。第一个环节“洞洞大猜想”,我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许多孩子都大胆发言,参与到集体讨论中,气氛十分得热烈,洞的话题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了解身体里的洞”,首先通过游戏,请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寻找并记录我们的身体上哪里长着洞洞,让小朋友们自主探索,刚开始,以为这个环节会出现混乱,结果小朋友们有商有量,配合的十分好。接着,我与幼儿一起交流身体上洞洞的作用,从中穿插的悄悄话游戏、眼睛找不同等都充分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并通过藏起来和露出来对洞洞进行分类,进一步帮助他们梳理身体里洞洞的作用。

  第三环节“保护身体里的洞”。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将“如何保护我们身体里的洞”的问题抛给孩子时,孩子们说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最后再通过观看保健老师的视频,帮助幼儿梳理提炼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萌发自我保护意识。

  整个活动应该来说是比较成功的,目标达成度较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活动紧紧围绕他们的兴趣,所以使得他们在整个活动中显得非常得积极、活跃和配合。这个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分组讨论、游戏体验、视频等等,让孩子们能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有利于增强他们对身体洞洞的关注程度;也使师生间的尊重、合作、亲密的这种平等、互主体关系体现得更加得体。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到身体各部分的重要性,关爱自己的身体。

  2.树立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主动关心、照顾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关爱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1.教学中所面对的这群可爱的学生,他们只有七八岁, 很多都是在家人的宠爱中成长起来的,还不知道该怎样照顾和保护自己,步入小学后,自理自立能力不是很强,健康安全的意识也不强,经常在学校操场上、走廊里,看到学生们摔倒、摔伤的情景。

  2.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身体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他们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艰辛和困难。

  (二)物质资料准备

  体验卡片和各个小组体验时所需的物品:轮椅、矿泉水、纸杯、蒙眼睛的毛巾等。

  活动时间

  课内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和了解了我们的身体,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身体生病了,不能再为我们服务的时候,我们会怎样呢?

  生:我会感到很可怕,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生:我们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快乐地学习和游戏了。

  师: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关于我们身体的体验活动,你们愿意参加吗?

  (二)体验活动一:取物比赛

  请三名学生拿好文具盒,送到台阶上返回。请第一位学生蒙上眼睛;第二位学生抬起右脚;第三位学生坐上轮椅,再到台阶上取回文具盒。

  (活动中,每个学生的表现都有所不同,抬起右脚的学生虽然费了些力气,但还是把文具盒最先取了回来;蒙上眼睛的'学生,在取文具盒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上台阶的过程中,还差点摔倒;坐在轮椅上的学生,使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没能上台阶,最后也没有取回文具盒。)

  师:文具盒是你们刚才亲自送上去的,那么在刚才你们去取的过程中,你们都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生:我原以为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当我抬起右脚的时候,我才知道拥有双腿是多么重要。

  生:当老师把我的眼睛蒙上的时候,我的眼前一片漆黑,那时候我很害怕,不敢向前迈步。走着走着,就分不清方向了。我想到了平时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东西,很幸福。

  生:这个轮椅太不方便了,我使尽了全身的力气,都上不到台阶上,我想到了那些坐轮椅的人,他们真的很不方便。

  (三)体验活动二:穿鞋带、系鞋带比赛

  请四名学生参加。第一位学生蒙上眼睛;第二位学生把左手背过去;第三位学生双手都背过去;第四位学生双手和眼睛都可以用,再用最快的速度把鞋带系上。

  (活动中,蒙上眼睛的学生把鞋带穿错了位置;只用一只手的学生虽然成功了,浪费了很长的时间;双手都不可用的学生只能看着干着急,都快哭了;最后一名学生很快就把鞋带系好了。)

  师:为什么在刚才的体验活动中,有的同学完成了任务,而有的同学却没有完成任务呢?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你们都有什么感受呢?

  生:蒙上了眼睛,就看不到鞋带上的小孔,所以都系错了位置。

  生:一只手真的很不方便,我想到了用嘴来帮忙,太费劲了。

  生:我的手都不能用,我都快急死了,真不知该怎么办好,所以也根本就没有办法系鞋带。

  生:我的手和眼睛都可以用,和他们一比较,我才感觉到自己真的很幸福,因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四)体验活动三:集体体验

  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想亲自体验一下呢?在你们的书桌里都有一张体验学习卡片,上面写清了体验的内容和要求,大家拿出来,一起小声读一下,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聋哑体验的小组请注意,你们同桌之间的卡片内容是保密的,请你不要读出声。准备好的小组可以开始了。

  (五)交流总结

  1.小组交流体验感受。

  师:在刚才的体验活动中,你们都有哪些感受呢?在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呢?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呢?

  生:应该保护好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它对我们太重要了。

  生:平时生活中并没有感觉,这节课才真正感受到身体不健全时的困难和不方便。

  2.师:生活中,真的就有这样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身体出现了问题,不能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注意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主动去关心、照顾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反思

  回顾这一主题活动的教学过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当他们蒙上眼睛,眼前一片漆黑时,才真正感受到能看到生活中所有的一切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当他们不能说话,想尽办法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时,才真正感受到平时的语言交流是多么方便等等。在充分的、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很好地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不足之处是感觉教学中,有很多很好的教育契机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渗透和培养,教师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需继续努力,有意识地提高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利用水平。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一课。《我们的身体》一课身体的结构是本单元的总起,让孩子比较宏观地认识人体的结构组成。首先让孩子们应用以往观察动物的方法,通过对人体外形的观察,划分身体结构,同时发现人体外形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其特有的相互协作的功能;其次将观察的视角转变为身体内部的观察,不同观察方法的使用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身体内部的一些信息;最后以身体各部位能做不同的事,让学生从功能的视角来划分身体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节课充满兴趣,直接从自己的'身体入手,观察自己身体的外部结构。随着引导学生对于身体内部结构进行初步了解。学生以自主体验、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认识身体内部器官,但部分孩子过于依赖与查阅的资料没有认真观察,这就需要老师适时进行引导与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能力: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能力、比较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了解自己身体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索精神,感受健全的身体有利于更好的生活。

  四、教学准备:

  人体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上台跳绳。

  2、在跳绳过程中,都有哪些部位参与了这项活动?

  3、我们的身体到底有什么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交流。(板书课题)

  4、你想了解我们身体的哪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

  1、认识身体的外部结构

  (1)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我们的身体外部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学生小组内讨论积极)

  (2)学生汇报总结:分为四部分头、颈、躯干、四肢

  (教师板书:头、颈、躯干、四肢)

  (3)学生同桌两人互相指身体部位,学生上台指

  2、认识身体内部组成

  (1)猜猜我们身体内部有什么器官?但人体内部结构我们无法看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了解?

  (2)游戏:老师手拿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学生猜里面有什么?(解暗箱)

  (3)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方法推测我们人体内部有什么?

  汇报交流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教师出示人体结构模型。

  小组内互相指身体内部结构位置。

  3、 讨论部分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 出示图片,选择你喜欢的器官进行研究,将表格补充完整。

  (2)小组汇报

  (三)拓展延伸

  1、单脚走和双脚走。

  2、用双眼看和闭一只眼看。

  (四)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里,如果你们对我们的身体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研究。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8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的某些部位―――头、手、脚、屁股、膝盖。

  2、教育幼儿在平时注意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

  3、教育幼儿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头、手、脚、屁股、膝盖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下雪”舞蹈(舞蹈时,奖励红、黄、绿的小花给幼儿,给予鼓励)

  提问: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会动?

  过度:

  1、小朋友说得真好,舞蹈时,我们身体的好些部位都在动。

  2、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图片,是小朋友的哪些部位呢?

  二、出示图片

  1、每出示一张与小朋友的相应部位碰一碰

  2、图片出示完后再逐个认一认

  3、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三、游戏

  1、每人拿一个图片,让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与它亲一亲

  2、看一看自己奖励到的花的颜色(红、黄、绿),然后按颜色排队

  3、将身体部位的图片放成三排,幼儿逐个地去跟自己相应的部位去亲一亲

  四、 小结

  今天我们玩得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大家一起说)那我们再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好吗?

  五、听“碰一碰”的音乐,找个朋友碰一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音乐带来的欢笑,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有趣的音乐很感兴趣,并非常急切的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的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本活动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指正。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9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器官,并了解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2、懂得要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自己身体。

  3、培养幼儿初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水果及小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的活动室来了一个水果客人老师,它们藏在魔术盒里,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魔法咕噜变(出视苹果)

  二、认识身体各部分你们看到了什么?

  苹果请问你们是用什么能看见苹果的?

  眼睛你的眼睛在哪里,小朋友用小手摸摸你的小眼睛。我们的眼睛可以做什么?

  (看老师,看爸爸妈妈)还可以干什么?(看书)我们闻一闻苹果是什么味道?

  香香的请问你们是用什么闻出苹果的香味的?

  鼻子指指看我们的鼻子在哪里?鼻子有什么用途?

  我们摸一摸苹果表面是什么样的?

  光滑的请问你们是怎样知道苹果的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的?

  手摸的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在哪里?拍拍你们的小手!我们的小手还可以做什么?

  (画画、拿东西、)用小手可不可以打人啊?

  我们把苹果划开,尝一尝?

  甜甜的脆脆的请问你们是用什么尝出苹果的味道的?

  嘴巴嘴巴可以干什么?(说话、吃东西)你们听到了什么?嚼苹果的声音。

  那耳朵可以用来干什么?(听声音)

  三、动动我的身体请你跟我做:我的头,我的脸,这是我的肩。

  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小小手手,小小手,小手真可爱,上面还有我的.十个手指头。

  四、引导幼儿爱护身体小朋友的身体上有这么多的宝贝。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好好的爱护它们呢?能不能让它们脏脏的呀?

  勤洗头,勤洗澡勤洗头,勤洗澡,身无异味身体好。

  讲卫生,爱整洁,仪表美观朋友到。

  活动反思:

  通过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的探索学习,孩子们对身体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了身体上不同部分的不同本领,更懂得了保护自己的身体。通过运动和生活保健,孩子们的活动时更灵活,更协调,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2、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3、知道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教学重点:

  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

  知道怎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教学关键点: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收集有关生活习惯的资料。 准备一个情绪表演节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人都有一个身体,你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怎样?(板书:身体)(瘦、胖、高、矮)形成这样的体型,与你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你们的生活习惯又是怎样的呢?从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三方面说。

  小结:你们的'生活习惯很多,其中有良好的习惯,有不良的习惯。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就是呵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呵护我们的生命

  二、学文明理:

  讨论:他们的习惯好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书上图)

  学生总结发言:“我是怎样克服不良习惯的。”

  过渡:从这三幅图看,这些小朋友都没有自觉性,随便放纵自己,使自己不经意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你看,他用手拿东西吃,手上的细菌就会跟着往肚子里跑。这样,后果是怎样的呢?

  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归纳板书:注意个人卫生

  现在,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把它们写下来。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俗语、谚语读一读,互相交流。

  过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陋习。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或自己做过的一些陋习给同学们说说。

  出示图片。说说陋习的危害性。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去革除陋习呢?(自由谈,然后老师归纳并讲述卫生误区。)

  过渡:既然注意卫生,身体好。那么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你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你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呢?

  学生填表:

  我常参加的锻炼活动

  我喜欢的锻炼活动

  我不喜欢的锻炼活动

  我应参加的锻炼活动

  教师归纳:你们的锻炼活动很丰富。在这里,我向你们推荐“每天锻炼一小时”板书:坚持锻炼身体

  讨论:张明的问题出在哪里?学生根据实际归纳,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小结:大家不但要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还要从严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才能有强健的身体。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保持良好心态

  (1)请学生根据情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2)表演后,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他们这样的行为流露出了什么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师小结:

  情绪是人体对内外界事物的变化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反应。不良的情绪是健康和寿命的大敌。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行动起来,开展“告别游戏机”活动,从“蛋壳文化”里解放出来,让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延伸:

  进行“笑一笑”游戏活动。

  学生围成一圈,做“击鼓传花”游戏。鼓停时,花落到谁那里,谁就站在圆圈中央,讲一件自己最近遇到的不愉快的事。然后,同学们尽量逗他笑。依次进行,使每位同学都能感受一下“笑一笑”对自己心情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在课后,让学生和家里人一起讨论: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使学生时时、处处都爱惜自己的身体,呵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设计:第三课呵护我们的身体

  注意个人卫生

  坚持锻炼身体

  保持良好心态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11

  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身体中能动的部位。

  2、初步了解保护身体的方法。

  3、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准备:

  1、纸盒做的“木头人”一个、人体结构图一幅、音乐磁带《大家一起来》

  2、丰富孩子有关身体的认识。

  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幼儿园,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

  (第一环节以出示木头人的方式导入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用木头人导入课题:

  师“木头人很羡慕小朋友身体会动,它想让小朋友跳一段舞给它看,你们愿意满足木头人的心愿吗?”

  幼儿跟着音乐跳舞

  二、探索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跳舞时自己身体哪些部位可以动?

  师“刚才跳舞时小朋友哪些部位可以动?“

  (2)、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做标记

  幼儿互相探索,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给大家看。

  (3)、游戏《找关节》老师做动作请幼儿观察

  师“这些会动关节平时都可以帮我们做什么?怎样保护它们?”

  (4)、听音乐,幼儿做动作,体验关节作用

  (活动让幼儿自主探索,观察,让幼儿在之间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操作的快乐)

  三、讨论,知道如何保护身体

  (1)、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师“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

  (2)、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师“日常生活中你看到人们做过哪些运动?”

  延伸活动:在科学区中投放有关人体模型和书面资料,让幼儿之间探索发现身体的秘密。

  反思:

  在第一环节中幼儿能跟着跳舞,但是孩子在回答刚才在跳舞的时候你身体哪些部位会动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孩子积极性不高,也许是我在跳律动的时候动作不规范造成的,我想把这个环节改成弹琴请一个幼儿做动作,动作可以为:手腕转、耸耸肩、扭扭屁股、踢踢腿、跳一跳等动作,这样可以给幼儿一个直接的经验,为我的提问做好铺垫,在引出下面环节中(关节)也许是问题提得太深,幼儿没有经验,所以互动不是太好,我觉得在课前可以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探索身上会动的部位在幼儿与家长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出问题,在其他方面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还比较积极,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探索的快乐。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1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6、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7、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 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四、表演《眉飞色舞》

  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

  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 相关推荐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们的身体的教学设计06-21

《爱护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07-19

《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范文04-20

《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04-20

《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04-20

身体的教学设计04-10

身体的教学设计04-10

《植物的身体》教学设计03-27

身体结构教学设计05-18

《人的身体》教学案设计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