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2021-07-04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浙江省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文章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文章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 。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教师巡视了解。

  ⑵ 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⑶ 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⑴ 同学们再默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 学生阅读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教师巡视了解。

  ⑶ 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

  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地方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那么,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学生四人一小组课堂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⑴ 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① 船小。

  ② 行船方式。

  ③ 乘船姿势。

  ④ 乘船感觉。

  (找出相关词句,说出思维过程,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⑵ 同学们体会得不错。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兴趣?正因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点写,使我们如临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是这样的吗?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⑴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请看黑板,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后呢?

  ⑵ 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体会写法:

  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下面,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

  6、学法小结:

  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⑴ 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内洞也很有趣,喜欢内洞的同学介绍内洞,补充、评议。

  ⑵ 理解重点词句:

  “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进”。

  ⑶ 小结并指导朗读。

  8、总结学法:

  ⑴ 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⑵ 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⑶ 学生答,教师板书。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⑴ 游完了双龙洞,回过头来看,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⑵ 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⑶ 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2、小结写作方法:

  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

  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

  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五、赏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读看看怎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来。

  2、指名读、学生评议。

  六、总结全文,布置下节任务

  这节课我们不仅弄清楚了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那些地方,还弄清楚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出洞的呢?此外,作者从上山到进洞每次都提到的泉水和作者游双龙洞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外洞:宽大

  空隙:窄小

  内洞:奇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8-30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9-01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1-11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1-25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12-17

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02-03

记金华的双龙洞优秀教学设计12-16

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2-31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模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