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本文思想观点。
2、体会并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本文思想观点。
2、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文体及作者
1、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 (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二、现实切入
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咱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1、读课文
2、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3、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4、儒家的鼻祖是谁?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5、后人学习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6、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板书“仁”)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
《礼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8、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对吧?
这样看来,老师不一定都有职称,不一定都站在讲台上。凡在某一问题上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我们可否得出这样的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当然,“老师”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学的,也可以是劳动技术方面的。在我们中间,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师”、“一题之师”、“一文之师”吗?
9、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伟人和他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同学说,徐特立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呀?谁知道小鸡崽儿是怎样来到人间的?还有别的办法吗?(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说,先有鸡蛋,然后用老母鸡或孵化器,经过二十一天然后,小鸡崽儿就破壳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鸡蛋大的石头放进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鸡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后能孵出小鸡来吗?时间再长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为什么?为什么小摊上卖的鸡蛋摆了二十多天,还是出不来小鸡崽儿?(因为缺少外部条件。)缺少外部条件,鸡蛋就不会变成鸡崽儿?
成才固然离不开个人奋斗,它和一个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关系这是事物变化的内部根据,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毛泽东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他具有伟人的素质,除此之外也和机遇、和他的老师的教诲等外部条件不无关系。徐特立六十大寿的时候,毛泽东特意给他写了一封贺信,开头就说“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说明毛泽东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这种尊重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出于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仅过去,就是现在乃至将来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毛泽东的贺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恩师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诚的感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思考:为什么说那位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因为他错误地否认了老师在他儿子获奖中的重要作用。这就如同否认老母鸡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会变成小鸡崽儿!”这可能吗?这种否认既不符合客观现实,也抹杀了老师含辛茹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和唾弃的。
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毛泽东成为伟人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们要成为跨世纪人才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
我们反对否定教师的观点。我们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主观努力。刚才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内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块石头,我怎么把你变成小鸡崽儿呀?就算你是个鸡蛋,可你不愿意变成小鸡崽儿,我这老母鸡一爬上去,你就滚得远远的,宁可“淌黄儿”也不转世,我也没有一点办法嘛!
10、所以,我们要正确评估老师的作用,要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当然,尊重老师并不是唯师是从。《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也不让步。用一位科学家的话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1、小结: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2课时
一、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
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
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二、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 读书(dù)不能(bù)传道(chùan)从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三、背诵第2段
四、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课时
1、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
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3、背诵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又称连珠句式,上递下接,有如“连珠”。自然恰当运用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连锁关系,表现了物的发展规律,在句子的结构上,紧接递承,冲流而下,诵读起来,气势也是宏肆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之所存也。”这段文章第二句的开头“师者,……”紧接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从师,……”紧接着上面的“……孰能无惑”。第四、五两句中的“吾从而师之”紧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这样的承接句,有如“连珠”式滚转,流畅自然,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一写马的对联 :
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
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此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马笼”与“笼马”、“笼马”与“马笼”,“鸡罩”与“罩鸡”、“罩鸡”与“鸡罩”,形成句内小回环;“笼松”、“笼松”,“罩破”、“罩破”,是相对应的两组连珠;联中的叠字“笼笼”、“罩罩”,前一个字为名词,后一个字为动词,又为转类。
魏正伟先生有一副嵌四“马”的奇巧联:
紫竹园中赏紫竹,紫竹箫吹紫竹调
白马寺里看白马,白马驹啸白马图
此联调动了重复、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联语工整,有情趣,有韵味。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第4课时(练习课)
一、字词解释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动词,有两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如: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从师“讲。如:或师焉,或不焉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二、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三、课后习题三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2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掌握古汉语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学习内容
一、背景及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3.“说”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字词解释
1.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于”
(3)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词句解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欢古文。古文,指先秦两汉言之有物的散文,与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相对。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不但用自己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则耻师焉 同上
(4)不耻相师 同上
4.多义词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读 下同。 朔气传金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读zhuàn,下同 《张衡传》 记载个人事迹的文字,传记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则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学问、修养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4)受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绳则直 经受 恐前后受其敌 遭受
(5)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授”,传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疑难问题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蒙蔽,欺骗
(6)贱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地位卑下,卑贱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地位卑下,卑贱 心忧炭贱愿天寒 物价低,便宜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石 轻视,贬低
又迫贱事 谦称自己
(7)圣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聪明贤哲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圣人
圣君治国 圣明、贤能
诚宜开张圣听 君王
三、结构分析
《师说》是一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卓越见解的议论文。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内容详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一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重点、难点解析
1.“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论述从师学习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2.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3.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
(1)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疑问语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五、论证方法
1.下定义、作结论
中国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议论见长。能言善辩如孟子、荀子,也总是在他们议论文章中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相比之下,韩愈这篇论说文却在逻辑思维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人。这表现在概念明晰、论证严密上。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这在现在的学术论文中也是最常见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六、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同步习题
射说
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①,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悦》。
注:
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
②彀:拉弓。
③走:自称谦词。
1.写出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晋侯觞客于柳溪( ) 再而贯马耳之左( )
而的又为一( ) 以卒贤主人之欢( )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线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顾尝学焉 / 顾谓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 将若车轮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何谓得之于心?
(2)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叙议的观点是(用文中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6.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1.觞: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1)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2)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
4.晋侯子婿驰射失败,客分析原因并愿用自己的骑射证明则“有道”,但遭拒绝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
5.A 6.C 7.D 8.B 9.D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作者简介、解题
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问题五】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2)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五、思绪拓展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附录】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
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士大夫之族()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
●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③或师焉,或不焉()
②吾师道也()④吾从而师之()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齐师伐我()
(2)之:①择师而教之()③古之学者()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⑤句读之不知()⑥蚓无爪牙之利()
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4
【教学设计】
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5、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6、教师范读课文。
7、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8、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10、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2、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3、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4、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1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6、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7、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 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 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 由《马说》导入
2.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
1. 骈体文
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运动
指唐代中期以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载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研读课文
(一)第一段
1. 疏通文意
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师的重要性?你觉得老师重要吗?
从教师的职能作用来正面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道之有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
1. 疏通文意
2.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 本段分为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层,对比论证。
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把为子择师而自己却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三)第三、四段
1. 疏通文意
2. 第三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 第四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四、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1. 运用排偶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也很自然流畅。
2. 语气语调婉转多变,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嗟乎”,“呜呼”(语气词加强感叹)
“其皆出于此乎”(疑问语气)
“吾未见其明也”(判断语气)
“其可怪也欤”(感叹语气)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大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作者议论文中运用正反对比写作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学习作者议论文中运用正反对比写作的方法。
(二)难点
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利用写作背景导入,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古代的选官制度各个朝代均有不同,从世袭、察举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渐形成了以门第取仕的形式,门阀士族逐渐垄断政权,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从师的程度。对于这种“学风日下”的形势,在唐德宗年贞元十八年,韩愈批判了这种风气,提出了从“道”而学的观点,那么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说的?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一探究竟。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韩愈生平介绍。
明确: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诵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各段大意,明确中心论点。
明确:
(1)老师结合课下注释为学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实词(如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虚词(如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特殊文言句式(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判断句)等。
(2)本文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三)深入研读
1、默读文章第一段,说一说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什么?是怎样论述的?明确:老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说出学习无长幼尊卑贵贱之分,点明道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从正面论述了师和道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从哪些方面论证师道的“存”与“不存”的?明确: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1)把“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的从师而问和不耻学师对比,指出圣人和愚者的区别是是否尊师重道。
(2)把为孩子择师而自己不学习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错误观点。
(3)把巫医乐师百工等人和士族门阀对比,批判轻视师道的风气。
3、赏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明确: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满而要勤学好问。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4、说一说最后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确:引用李蟠从师好学的事例,再次批判不耻从师的社会风气。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运用对比从多个方面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呼吁当时的人们要培养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这对现如今社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2、对比手法是写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谈一谈它的好处以及以后如何去运用。明确:本题较活,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五)小结作业
课下小练笔: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写一篇以“师道”为主题的议论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接受起来较难,因此在课前应当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文章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分析文本,了解作者意图和写作手法的运用。本文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文章中“尊师”“重道”的观点。
2、积累“传”“师”“从”等多义词用法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内涵。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感知全文,解读第一段。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1、先秦散文──汉魏晋散文──唐代散文
2、单元提示,唐代散文三种形式:说、赋、疏、传
二、文本感知
1、解题(板书课题):师说(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
2、作者(投影显示)
①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
②古文运动,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言贵创新,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诵读指导(音频播放)
①音频听读一遍,展示注音,学生标注字音,重点词。②学生自读一遍,注意节奏。③指明一学生读一遍。纠正字音。
4、解读第一段
①学生结合注解自学第一段,找出难解文言词句
②教师讨论纠正词义、句意。
三、背诵指导
1、梳理第一段结构
〖板书〗┌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
阐述从师的道理│(为什么)└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么样)(以什么人为师)
2、学生背诵5分钟。
3、学生自查,默写,自我检查。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2、3题
2、第二教材前7道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文言词,解读并背诵第二段。
【教学流程】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第一段
2、检查讲解课后二、三题
3、提问:韩愈的文学常识要点
二、研读课文
1、齐读第二段
2、文本研读
①学生结合课后注解翻译,明确重点文言词句。
②一小组翻译并指出重点词,组内其他学生随机补充
③师生共同完成对本段文言词的`积累整理
3、背诵指导
①梳理结构结果
┌今昔对比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小学而大遗(错误认识)
└贵贱对比其智反不能及(错误行为)
②小结方法(对比论证、反面论证)
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
“古之圣人……”──“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
“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
③根据结构背诵本段(5分钟)
④学生默写并自查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翻译课文,熟记重点字词;
2.了解韩愈及其写作背景;
3.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用讨论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2.请学生快速翻译课文,发现学生仍没有掌握的地方,加以强调。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有关韩愈的介绍,强调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绍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并点明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为学习新课,谈论“传道”、“师道”做铺垫。《师说》里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业”指的是儒家经典。
(三)学习新课
1.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师说,就是谈一谈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介绍写《师说》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韩愈及其生活的时代
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学校教育长足发展"甚至早于西方一千多年设立了实科学校,“被誉为达到了世界上和中国空前的昌盛程度”。安史之乱后官学教育虽有些衰落,但经学、文学大家的私人教学和乡村私学反而有较大发展,韩愈就曾从独孤及、梁肃等学者游学,李翱、李汉、皇甫湜、孟郊,张籍等则均师从过韩愈。韩愈的好友柳宗元遭贬柳州,“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可见,当时并不存在一种普遍厌学、“耻师”风气。《师说》也承认童子“择师而教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所谓“耻学于师”究竟针对何人?
在韩愈的时代,虽然仍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高门”、“公卿大夫”一类用法,但在韩文中的“士大夫”除了与官位相联系外,却更多地与科举进士背景相关联。中唐以来,由于科举取士弊端丛生、得举者趋利忘道、攀附权贵。我们由此可以判定韩愈所谓“耻学于师”者就是指那些有进士背景的当朝权贵及其子弟。
众所周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独尊权威地位屡受佛道冲击。唐王朝为扩大统治基础,整合重构意识形态,佛道地位交替提升,儒家道统不断削弱。唐代官学虽也设有儒家经典课程,但由于“科举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遂出现“末学之驰骋,儒道之不举”的“取士之失”致使“生徒不以经学为意”。如此一来,儒学经师地位自然每况愈下。
此外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垄断了政治和经济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上层士族子弟凭借其高贵门第就能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韩愈所处的时代,这种风气依然存在。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于是写作此文予以抨击。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3.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在说什么?
第一段是文章的主旨段,首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指出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接着韩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框架对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
让学生从第一段找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原句,“是什么”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什么”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怎么做”的结论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了得到这一结论,韩愈在之前还进行了说明,即“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概括每一部分说的是什么,之后得出下列总结。
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去惑必从师老师的必要性
怎么做:凡有道者皆吾师也从师的`标准
(2)又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文章的第二、三段,在整体上是正反论证相结合,第二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文章第二段从反面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从师的重要性,开头首先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叹开头,感叹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造成严重的后果——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接着以三个对比来描述现实社会出现的问题。第一个对比——“古”与“今”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第二个对比——“少”与“长”对比(“爱其子”与“于其身”)第三个对比,“贱”与“贵”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文章第三段从正面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说明从师的标准,呼应自己第一段倡导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用孔子从师的事例证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正确性。
(3)在论证过程中,语言上有哪些特色?(这一教学步骤主要是让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A.对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式整齐,增强了表现力。
B.顶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C.语气词:文章的第二段中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其可怪也欤”中的“欤”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这些语气词的使用,加强了语气,起强调作用。
五、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议论文三段论:引论——本论——结论
引论(提出问题):古之天下必有师
本论(分析问题):师道不传,严重后果三个对比
结论(解决问题):从师标准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9
文本简析
本文为第二板块“获得教养途径”中探讨从师而学的原则的核心文本。《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讨论的,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在今天流行新读书无用论时仍有强烈的针对性。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是教学的重点。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端正学习态度。
2.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
3.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设计理念
问题探讨。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安排三教时。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尊师重道的传统和谦虚好学的学风已经得到了发扬,那么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韩愈的《师说》一文。
解题:说,是一种文体,多用来发表议论。师说即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
【板书】师说(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
二、作者简介(见注解)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推崇儒学,力排佛老,“古文运动”的倡导这之一,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丈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 10
【教学设想】
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
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
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
⑴ 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
⑵ 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必、受、师(6个)、是故。
① 老师是干什么的?
② 人为什么需要老师?
③ 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
⑶ 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5、学习第二段:
⑴ 朗读:点读──师正音──齐读。
⑵ 理解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弄懂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参与下面问题的讨论,并且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下列几个词的意义:出、下、耻师、句读、不、族、相若。
①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有何区别?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 今之众人对自己和对孩子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抨击了“耻学于师”的陋习。)
⑤ 本段文字论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比。)
⑶ 熟读──背诵──齐背。
⑷ 老师总结:本段运用了三个对比,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这是结合当时的现象从反面进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应的,前面提出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惑的现实,然后通过三个对比来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尾两句与首句照应,再次说明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
6、学习第三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有:常、师、之徒、专攻。讨论下列问题:
① 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 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
7、学习第四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
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应掌握的重点词语有:传、拘、嘉、贻。并参与讨论一个问题:
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
8、理解全文结构:
(这是为学生背诵课文作准备。)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并形成如下板书:
三、段意
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
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3、背诵全文:
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写作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4、课后拓展:
⑴ 学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⑵ 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请谈谈你的见解。
- 相关推荐
【《师说》最新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师说》教学设计03-24
《师说》教学设计05-02
师说教学设计02-12
师说教学设计03-01
《师说》教学设计15篇03-26
师说教学设计的总结12-09
《师说》教学设计(15篇)05-01
《师说》教学设计(集锦15篇)05-02
《师说》教学设计(通用15篇)08-09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精选11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