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教科书光盘)
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
4、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68页,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请读书吧!
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认识。谁来认读生字词语。强调:肆虐,盘踞等词的读音,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看课件理解一些难的词语)肆虐这个词不容易记住,我们起来写写吧。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山野、肆虐、山沟、奇迹、创造、绿洲、价值、造福。
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抓奇迹:
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板书:
奇迹
2、快速默读全文,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⑴先用笔画下来,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你的上感受。
⑵写完了吗?四人小组内汇报感受。
《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我会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重难点:我会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中受到启发。
知识宫阅读闯关探新知。
闯关一: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劲挺、淤泥、荡漾、领悟、不紧不慢;
闯关二:再读,知大意、理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和生活条件的(),义无反顾地()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赞扬了(),()的精神和()的情怀。
闯关三:三读,细品味。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情景交融、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走进青山,欣赏风光美。
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青山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1、我发现作者是通过这些景物依次描写出了青山的美丽风光:等。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2、作者是为什么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3、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闯关四:四读,有提升(默读全文)。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青山是不会老的”的意思?
通关卡:(检测)
同学们,让我们来展示本节课的收获吧!(达标,时间为5分钟)
听写词语。
知识宫闯关须知:
1、自学闯四关,闯过一关,画一个笑脸。
2、没有完成任务先与同桌一起探究。
3、最先闯过四关的。
同学帮助没有完成导学案的同学闯关;同桌不能解决的,组内解决;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到小黑板上。
4、过关小组组长报到得分。
反思栏:
我的不会、易错点是:
已解决:
待解决:
欢迎来到演练场大显身手,相信你的大胆展示会给小组带来荣誉,给课堂带来精彩生成!加油啊!
演练场展示提升秀技能。
演练一: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演练二:1、朗读PK秀。我能找出描写景色美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形式可以多样:小组比赛,还可以发起挑战)。
2、背诵大比拼。青山的美景令人陶醉,我想把优美的句子、段落积累背诵下来。
演练三:读后抒怀。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演练四: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检测:同学们,让我们来展示本节课的收获吧!(分层达标,时间为5分钟)
《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
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
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3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讨论。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
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板书:青山不老)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3分钟;
2、引导学生勇于讨论和交流对文章首次感性认识,尝试地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6分钟;
(先介绍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师: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晋西北的一位老人:老——81岁、瘦小、孤单一人)(板书:人物、特征)
通过初步的了解,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觉得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板书:事件)
(先让每个学生牛刀小试,问题由浅入深)
3、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5分钟。
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肆虐、盘踞、淤泥、归宿、风雨同舟;
〔1〕阅读“课文提示”,带着提示的问题自读课文。
①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在自然条件极度恶劣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辛的情况下创造的)?
〔2〕说说文章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为什么?
〔3〕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又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课时总结——2分钟师:通过对文章信息的提取,我们基本上整体感知了课文;同时同学们还就作者的叙事意图进行了大致的品论,好,下节课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表达语言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深刻的分析。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理解句意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概括了文章的要点,并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板书:16、青山不老)
1、朗读第1段,展开想象并思考段中两个“全”字体现了作者此时此刻什么样的感情。3分钟。
2、朗读第2段:5分钟
①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三个“是”突出了什么,又暗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体会“竟”字的意义。
3、浏览第3—6自然段:15分钟。
①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种树是选择,青山是归宿”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情?
②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这里除了告诉我们这里的山改变了形貌,更蕴藏着什么?(老人们的精神在祖国各地无处不在,我们的自然环境也在逐渐改善。)
③理解第3、6段省略号和破折号的用法和作用。(板书:……——)
④联系上下文,说说老人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周边像老人一样的人。
使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感悟和敬仰为环保事业做出的精神。
二、升化主题——7分钟
1、“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终有一天,老人会不再出来,那我们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事业该何去何从?
让学生自主产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
2、学习课文以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认识,同时也产生哪些问题?(板书:青山不老)
三、课堂小练笔(6分钟):
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并交流所写感受。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人物:老人
特点:81岁、瘦小、孤单一人
事件: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
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
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读一读。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
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
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
(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
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让生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带着对老人的无限敬佩读一读。
教师点拨:老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指转化为他所创造的一片绿洲,还包含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精神。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老人的生命价值无限。)也就是老人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无限的延长。
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或:因为青山饱含了种树人(山野老农)绿化环境、保护家园、为民造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子子孙孙将会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保护好家园,青山就会长得更加茂盛,所以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交流感悟。
如:
1。你想对山野老农说些什么?对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2、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
3、讲一讲自己身边保护环境的事例。
4、学习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
五、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自然环境):险恶
奇迹(创造绿洲)老人精神永垂不朽
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辛
【关于《青山不老》的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