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绚丽多彩的皖南古民居。
2、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录像、文字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3、突出三个结合: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皖南古村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2、学习和借鉴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明成果。
3、引导学生提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和措施。重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特有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西递、宏村村落水系的特点;徽派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难点
西递、宏村是如何体现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完美结合的;徽派建筑所体现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多角度多层面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共同享受学习成果;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教学设计思路
立足课标,根据学情,整合教材,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体系,按照游览的时空顺序,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远眺、近看、纵观、透视四个角度,全面、具体、深入、细致地了解、欣赏、感受、品味西递、宏村。在每一个视角中,又分为了解、体验和探究、感悟两个层次。这样,纵横交错,经纬结合,形成系统的网状知识结构。
视角了解 体验探究 感悟
远眺从宏观上了解西递、宏村村落选址、布局的特点
概貌:“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
选址:依山傍水
布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天人合一
感悟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
近看感受徽派建筑艺术的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
结构:粉墙青瓦马头墙
装饰:精湛三雕砖木石感悟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纵观追溯皖南古村落形成的经济文化源头探究皖南古村落形成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
透视细细品味皖南古民居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探讨文化与徽商之间的关系:贾而好儒
探讨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一致
感悟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展望结合现实,以史为鉴探讨文物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Flash动画:西递、宏村精美图片6张循环滚动播放,配乐《流水行云》。
设计意图:“细微之处见功夫”,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课前等待时间和模版的设计。Flash动画紧扣课题“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创设清新典雅的美的意境,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感觉到一股清新典雅之风扑面而来。
在模版的设计上,也注重细节,紧扣“清新典雅”,以白色为底,上下各有一条窄窄的遮幅,配以淡蓝色的皖南乡村山水画 ,模版的右下侧配以“世界文化遗产”图标。让“清新典雅”的美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之中,时时处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营造清新典雅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新课
提起安徽,你首先想到的最有名的自然风光是什么呢?(黄山)
其实,黄山不仅以其雄奇峻美闻名天下,而且还以其厚重的历 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四方。如果说黄山是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恩赐人类的一份厚重礼物,那么黄山脚下黟县的西递、宏村则是徽州先民巧夺天工造福后人的无价之宝。2000年11月,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9月,西递、宏村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两个普普通通的皖南古村落,为什么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西递、宏村到底有什么迷人的魅力呢?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力求达到“凝神、起兴、点题、得法”的目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长白山→黄山→西递、宏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在上课伊始,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正课讲授,师生互动
1、远眺
首先,让我们远眺西递、宏村,从宏观上了解西递、宏村,了解它的选址、村落布局的特点。
幻灯片:西递、宏村图片
设问:西递、宏村都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分别是什么?缘何而得名?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形成对西递、宏村的初步印象,教师补充图片,总结、深化,加深学生对西递、宏村概貌的印象。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从空中俯瞰西递、宏村。
幻灯片:西递、宏村鸟瞰图
设问:通过俯瞰西递、宏村,你能看出西递、宏村的选址有什么特点吗?古代徽州人一 般都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建设村落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西递、宏村正是依山傍水,“山为骨架,水为血脉”。
设计意图:通过西递、宏村鸟瞰图,给学生以生动直 观的印象,便于学生了解西递、宏村选址的特点。
过渡:水是建筑永恒的主题,徽州人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宏村的牛形人工水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仔细品味一下宏村的人工水系有什么特点?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哪些方面体现了“诗意”?
播放录像片断《宏村人工水系》(3′38″)
【讨论】宏村人工水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它的科学价值何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诗意?体现了古人怎样的指导思想?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古时候建设村落虽然不象现在这样有完整详尽的规划方案,但是,西递、宏村的选址和村落布局尤其是宏村的牛形人工水系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人居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割、密切相连的,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协调一致,融合为一。
设计意图:“巧夺天工的人工水系”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学生仅靠阅读教材难以准确把握、理解,从《探索与发现——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十一):皖南古村落》中选取一段录像,使学生对宏村牛形人工水系的形成原因、历史沿革、设计思路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为学生理解“天人合一”的科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充 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2、近看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远眺西递、宏村,一起从宏观上了解了西递、宏村选址和村落布局的特点,品味了它的科学价值,感受了西递、宏村整体的美,朦胧的美,但远眺有点象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失之真切、直观。下面让我们换一个视角,近看西递、宏村,一起感受徽派建筑艺术的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
展示徽派建筑艺术图片
设问:通过对刚才图片的欣赏,谁能说一说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是什么?它的色彩、它的形状与其它地区的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是粉墙青瓦马头墙。粉墙青瓦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会产生一种宁静祥和的效果。马头墙又叫封火墙,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防止一户失火,殃及邻居。为了美观,起垫飞翘,完若昂首晴空的马头,所以又称马头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
过渡:皖南古民居不但气势宏伟,结构巧妙,而且细部的雕刻也美不胜收。木雕、石雕、砖雕一起并称徽州“三雕”,“三雕”艺术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至今焕发着异彩。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录像欣赏一下。
播放录像片断《徽州“三雕”》(2′05″)
设计意图:“徽派建筑艺术的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因专业化、学术化色彩过浓,学生一时难以把握。因此,应根据课标要求,适当控制难度,淡化专业色彩,通过录像、图片等生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易于掌握。重在让学生欣赏、了解,为后面挖掘徽派建筑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奠定基础。
【历史探究】
材料一:徽州的地理环境是“七山二水一分田”。
材料二:“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明清时期徽州的一句俗语,指徽州男子十三四岁就得外出去当学徒做生意了。
材料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材料四:据统计,自宋朝至清末,徽州籍进士累计近2000人,“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类的佳话并不少见。自古以来,徽州名人辈出,素有“东南邹鲁”、“程朱阕里”的美誉。
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在封建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那徽州人为什么还把经商作为主业呢?
2、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徽州人从事商业,是不是心甘情愿?那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实现人生梦想的途径是什么呢?
3、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徽州人读书、经商、做官三者之间的关系。
4、徽商和皖南古民居浓郁的文化色彩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先读书,后经商,边经商,边读书,使徽商比一般的商人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经营策略,因此“徽商”号称“儒商”。徽商常常资助家人、同乡读书、科考,营造了浓厚的读书的氛围。徽州人寒窗苦读,金榜题名,出仕为官,激励了更多的同乡、族人纷纷效仿。徽州人考取功名后知恩图报,庇护徽商,这样一来,官商结合,使徽商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顺。徽商虽然家财万贯但地位地下,未能金榜题名是他们心中永远的遗憾,他们对读书、做官念念不忘,对儒家文化倍加推崇,因此我们说徽州人“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读书、经商、做官关系图 人、自然、文化关系图 (图略)
有人说,建筑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的确如此,在建筑房屋的过程中,徽商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理念把自己所推崇的儒家思想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和生活情趣巧妙地渗透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为徽州建筑打上了深深的徽商的烙印、儒家思想的烙印。徽州建筑因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融合为一,浑然天成。
设计意图: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形象直观的示意图的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透视
过渡: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西递、宏村,细细品味皖南古民居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想一想 猜一猜】透过楹联、木雕、天井、古匾看徽商,细细品味徽派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
读书、经商、做官关系图 人、自然、文化关系图 (图略)
读书、经商、做官关系图 人、自然、文化关系图 (图略)
1、天井:
设问:在徽州民居中,整个屋顶的屋瓦以靠天井的一边最低,瓦沿的四周有类似水槽的设计,贴墙直通地面上的下水道,使水不至于流到别人家里。你知道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徽商的一种什么观念吗?
2、木雕:
设问:是西递村大夫第的一副门扇木雕“梅花冰裂图”, 主人在建造时煞费苦心,你能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寓意吗?
3、楹联:
设问:这是西递村瑞玉庭中的一副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快乐每从辛苦得”中的“快”字少了一点,而“辛”字又多了一横,“便宜多自吃亏来”中的“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又多了一点。西递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村中不乏饱学之士,为什么会让这样一副写“错”字的楹联悬挂了百余年。其间,究竟有什么奥秘? 4、古匾:
设问:在西递村敬爱堂有个巨幅“孝”字古匾,独具匠心,是一幅融书、画于一体的艺术珍品。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孝”字古匾充分发挥了中国文字象形的特色,上部右半边酷似一仰面朝天拱手作揖的书生,左半边酷似一尖嘴猴腮的,寓意是什么?
学生抢答,教师总结归纳:这些天井、木雕、楹联、古匾等等皖南古民居的建筑细节,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百姓为人的信条、治家的根本和精神的追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徽州的风俗民情和文化底蕴,极富历史价值,它们堪称世界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赛的形式,看谁猜的准,看谁猜的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化对徽派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感悟。
通过对图片、文字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自然景观让学生自行观赏,用心感受,而人文景观,往往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的结晶。不经指点,则很难发现它的精华与奥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点拨。
(四)回顾总结
过渡:刚才我们按照游览的时空顺序,由远及近,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多角度多层面地欣赏了西递、宏村。
下面,我们总结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欣赏了西递、宏村?
远眺:从宏观上了解西递、宏村村落选址、布局的特点是(依山傍水),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科学指 导思想。
近看:感受徽派建筑艺术的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是(粉墙青瓦马头墙),徽州“三雕”是指(砖雕木雕石雕)。
纵观:探究皖南古村落的经济文化源头。西递、宏村大兴土木,基本形成目前的风貌主要在(明清)时期,主要的经费是(徽商经营所得)。
透视:细细品味皖南古民居的每一个细节,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细细品味皖南古民居的每一个细节,体味徽商和徽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贾而好儒),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协调一致)。
设计意图:以填空题的形式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印象,建构知识体系。
设问:2000年11月,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宏村为什么能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西递、宏村体现了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深厚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有人说,建筑是浓缩的历史和文化,是凝固的音乐。西递和宏村浓缩了徽商鼎盛时期的那段历史,凝结了徽州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因此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绝唱。西递、宏村堪称一部“活着的历史”,有人说:要了解皇家生活,请到北京去;要体味民间生活,请到徽州来。
设计意图:本课的最终落脚点是突出本专题教学的宗旨: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感悟皖南古村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由于前面的教学已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西递、宏村的价值。通过这一部分的设计,总结升华,画龙点睛。
结束语:西递、宏村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严格遵循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如果能做到这些,我相信,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定能焕发出更加迷人的色彩!
设计意图:延伸拓展,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提出保 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和措施。重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特有功能,关注学生情感 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结束。(配乐《春江花月夜》)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课型的定位。既不能把它上成导游课,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也不能把它上成专业课,晦涩难懂,空洞乏味。应当紧扣四个视角(远眺、近看、纵观、透视)、两个层面(了解、体验和探究、感悟),纵横交错,经纬结合,形成系统的网状知识结构。深入浅出,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徜徉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感悟文化,陶冶人生。
由于本课涉及内容繁多,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处理过程中容易操之过急,使得讨论、学生分享交流、学生为主体活动的时间不够充分。
5 O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03-03
皖南古村落导游词05-24
皖南古村落导游词范文04-16
写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03-06
有关皖南古村落导游词03-10
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范文03-15
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内容03-16
关于皖南古村落的导游词11-10
皖南古村落导游词6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