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对象:
三年级。
二、教学内容:
《苗岭的早晨》。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清晰地辨别出口笛和小提琴发出的的声音和特点。
2、初步了解苗族的文化习俗。
3、 能在欢快的乐曲中和老师一起完成舞蹈律动。
四、教学难点:
1、学生对乐器音色的准确辨别。
2、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境。
3、运用苗族简易舞步表达作品欢快的情绪。
五、 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苗家迎客曲》学生进入教室做上课准备,烘托课前气氛,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待学生全部坐端正准备完毕后正式进入课堂。
2、导言:音乐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它可以抒发出我们的欢乐与悲伤;可以表达我们想要流露的真情实感;可以带领我们去领略世界各地的怡人风光。世界各地的音乐有着其自身显著的特征,而中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不同的民族地区有着它们自己的音乐文化瑰宝。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乘着音乐的列车去到一个热闹的寨子——苗寨,去感受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带给我们别具一格的美感。
3、师问:同学们,咱们班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同学呀?那你们还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吗?还会唱自己民族的歌曲吗?如今呀,五十六个民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少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都已经汉化了,那是一种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的现象。
4、接下来,老师要代表苗家的朋友欢迎同学们跟随音乐的列车来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苗家寨子,我们苗家人呀热情好客,当客人走进寨子一定要为他们斟上一杯美酒,盛情款待他们,请允许老师为我们的小客人们唱上一曲咱们苗家的敬酒歌吧,(师分别唱《苗家敬酒歌》苗语和汉语版,有助于学生理解歌词大意)欢迎大家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去充分感受苗家儿女的热情。
5、出示苗寨图片,苗寨简介:苗寨,即苗族人民住的村寨。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家的古楼主要是由木质的吊脚楼组成,通常是依山伴水的)
6、早晨的苗岭静悄悄,阿哥阿妹们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刚起床,随着鸟叫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整个苗寨顿时热闹起来。播放歌曲《苗岭的早晨》
7、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名字叫做《苗岭的早晨》,《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
8、欣赏口笛版本《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形容一下耳朵听到的乐器音色的特点,随即出示口笛图片,口笛声音悠长抒情,清脆明亮,绵延山地里清脆绵长的鸟鸣声表现晨曦渐开,深树中鸟儿睁开睡眼慵懒而活泼地歌唱。呈现出苗岭自然风光的无限秀丽,大家出工了,苗岭渐渐沸腾起来。
9、刚才我们讲到了在1975年编创出了《苗岭的早晨》小提琴曲,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不同音色表现出来的苗岭又会有怎样一番风味。播放小提琴版《苗岭的早晨》,做乐曲分析: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第一部分实际上是一个较长的描绘性的影子,节奏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春色之中,接着乐曲转为快速,宛如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尽情欢唱。第二部分是乐曲的主体,情绪活泼,富有弹性,带有劳动的节奏特点。旋律由慢渐快,此起彼伏,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欢歌漫舞、愉快劳动的生活情景。尾声(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前后呼应,描述苗家一天的劳作手工了,鸟儿和苗寨又恢复了一片祥和的宁静,再次重现了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整部作品的速度呈现出:慢——快——慢的速度形式,形成了:A——B——A的曲式结构,使尾声与开始相互呼应。(再听一次,并跟随节奏用手做小提琴演奏动作的模拟练习)
10、口笛和小提琴这两种乐器所刻画出来的鸟叫声都有着其各自的音色特点,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清脆明朗,一个柔和婉转。
11、鸟儿如同我们大自然的歌唱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大自然里还有哪些天然的乐器可以为它伴奏呢?出示图片,海螺、石头、树叶。
12、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喜欢用树叶吹出动听的声音,他们把这个叫做木叶,是苗家富有古风色彩的天然乐器,吹木叶则是苗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如图所示。
13、苗家音乐的欢快节奏我们已经领略到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苗家小舞者,来跳一跳,尽情感受一下苗家舞蹈的欢快律动吧!(老师教学生简单的苗家舞步,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苗舞的律动来充分感受所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的欢快节奏。)
14、知识拓展:
(1)苗族最著名的是苗族飞歌(展示图片),它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一带,是见物即兴、现编现唱的形式,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唱时声震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
(2)侗族大歌(展示图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3)傣族孔雀舞(展示图片):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相传一千多年前人们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的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4)蒙古长调(展示图片):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为“乌日图道”,意即为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六、小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音乐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中国载歌载舞的民族实在是太多太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这样一个文化丰富的多民族国家里,我们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底蕴和音乐风格,而每一种音乐都能带给我们沁人心脾的享受和美感,!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音乐旅程到这里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在今后的音乐课堂中老师希望音乐能一直带给你们快乐,成为你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小伙伴!下课。
七、教学反思:
整堂课老师都是一个苗家人的角色,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地引导学生去欣赏苗岭的风光,课堂不再是一板一眼的说课讲课。在课堂开始时老师以一个苗家人的角色唱敬酒歌欢迎同学们跟随音乐的列车去欣赏苗岭的秀丽风光,这样的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通过听赏口笛和小提琴版本的《苗岭的早晨》,学生能清晰地辨别出两种乐器音色的区别,并能跟随节奏做小提琴的动作模拟练习;跟随音乐做苗家舞蹈的甩手动律时,学生也能较整齐地完成,并且课堂气氛活跃有序;最后拓展那一部分,学生对各个民族的服饰和风俗文化特别感兴趣,能激发学生较强的民族荣誉感。
- 相关推荐
【《苗家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苗家乐教学反思(精选10篇)03-21
苗家花前篼教学设计03-12
中班打击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05-15
《助人为乐》教学设计(通用12篇)09-27
《校园交响乐》语文教案教学设计03-18
雾霭深处是苗家作文850字09-23
乐高活动设计教案08-25
中班教学猜猜乐反思11-03
描而乐教学计划01-05
湘教版乐教学计划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