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领会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感悟哲理,培养直面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体验人物心理,感悟中心。
2、难点:多角度探究文本的内涵,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学生简述自己记忆犹新之事。
2、简介莫顿·亨特,想一想65岁的莫顿为什么深深记得8岁那年的那次脱险经历。
二、默读与复述
1、默读:注意速度,每分钟500字,4分钟读完;把握内容,怎样冒险,如何脱险。
2、复述:说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悬崖的情况等等。
自己放声准备(冒险或脱险的经历。),同桌合作。
班上交流,点评,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三、朗读与感悟
1、在冒险过程中,我的心理感受怎样?从哪些文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
2、小伙伴们的态度如何?
3、脱险过程中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分析,筛选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进行朗读指导,力求传达出人物丰富的情感。
教师范读。
变语言朗读,体味。
如: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改成我忍不住啜泣起来效果如何?
又如: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这是父亲见到孩子时所说的第一句话,似乎没有一点紧张和关切,改成我的孩子!可把你爸给担心死了!你怎么样?受伤没有?别害怕,爸爸抱你下来!效果如何?
小结:
1、经过了这样一次冒险与脱险的经历,莫顿学到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哲理?
2、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究竟有什么含义?
3、有感情朗读教材第10页汪国真的诗。
四、合作与探究
1、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为什么不上去抱他下来?
2、那五个孩子的做法对不对?
五、延伸想象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六、比较阅读《一条美丽的鲈鱼》
他11岁时,每当他家的船泊在一个湖心岛的船坞,他就去钓鱼。
有一天,刚好是鲈鱼休渔期的最后一天,傍晚时分,他和他父亲想去钓些翻车鱼来。他把诱饵挂在鱼钩上,然后抛入水中。诱饵沉下去了,周围漾起细细的涟漪,在夕阳的照耀下,银白的涟漪象是月亮从湖中升起。过了好些时候,他的钓竿被重重地向下拉了一下,鱼儿上钩了!他的父亲看着儿子钓鱼时那副熟练的样子,脸上露出了赞赏的微笑。小男孩很谨慎地把鱼从水中拉上来,啊,这是一条非常大的鱼,他从来没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男孩和他的父亲看着这条美丽的鲈鱼,它的鳃在月光下一呼一吸。父亲擦了根火柴,看看他的'表,晚上十点,离鲈鱼休渔期结束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看了看鱼,然后对男孩说:你必须把它放回去,儿子。
爸爸!男孩极不情愿地喊了一声。
我们会钓到别的鱼。父亲说。
但不会有这么大的了。男孩不甘心。
男孩看了看湖周围,在月光下没有其他的渔夫和船只。男孩又看了看他的父亲,虽然没有人看见他们,虽然别人也不会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捕到这鱼的,但男孩从父亲的声音里知道这命令是不可更改的。他漫漫地把鱼钩从鱼嘴里拿出,把鱼捧到水面上,让鱼游回黑暗的水里。鱼二摇摇尾巴,游走了。
这是34年前的事了。男孩已经是纽约一位成功的建筑师。他父亲的小船依然泊在湖心岛,他有时带他的儿女去那船坞钓鱼。他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鲈鱼,但他的脑海里时时浮现那条美丽的鲈鱼,当他考虑道德问题时。
诚如他父亲所说,道德很简单,是个是非问题。但一旦付诸实践,又会变得很困难;当没有人监视我们时,我们会不会监守道德呢?我们会不会依然做对的事情呢?如果我们像男孩的父亲那样教育,把鱼放入水中,那么我们可能会一生树立一种内在道德;永远做对的事,不管有没有人在旁边看着。
这是条美丽的鲈鱼,这也是个令人骄傲的故事。
七、联系实际,写一段自己的生活故事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10-11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1-01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12-05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2-04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设计12-04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学设计11-27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优秀教学设计11-06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范文07-07
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范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