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认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使学生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做诚实的人。
教学重点:使学生从读书中受到有关诚实的教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将根据种花的情况来挑选继承人。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许多孩子种出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捧着一个空花盆来见国王,到底谁当上了未来的国王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小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书课题,相机教学盆、孩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刚才大家听故事听得很认真,故事的结尾究竟如何呢?下面就请爱读书的同学们把书翻到126页,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读课文之前,我想提几点建议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这些生字。
师: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说出来,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解决。
学生分小组学习。
是:课件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读。
师:生字解决了,能不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呢?同桌俩试着分角色朗读一下。
生:(同桌合作练习朗读课文)
(在合作中练习,互相纠正,以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默读课文,提出疑问
师:刚才大家读书声音真响亮,下面我们再读读课文,要求大家一边读一边想,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
生:提出问题。
(二)精读课文,解决疑问
师:同学们刚才读书真用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像你们这样爱动脑筋,爱提问题,将来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明!那么这些问题是想让老师告诉你呢,还是自己读书解决?
师:你们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老师非常佩服,那老师就看你们的了!
生:(迅速拿起笔边读书边在书上画,同桌、小组都在热烈地讨论、交流。)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集体交流,消除疑问
师:我们先看这个问题:为什么国王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未来的国王?(这是一个中心问题,只要抓住这个问题分析开,其他问题都可迎仞而解。)
生:因为他诚实。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读课文)(雄日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听了,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师:(大屏幕出示这段话,)我们大家都来做国王,一起读读这段话,此时的国王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高兴地笑着读。
生:齐读句子
师:国王真高兴,因为他找到了继承人。那么国王根据什么判断雄日就是继承人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读出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大屏幕出示国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生:国王把花种都煮过了,不可能开花。
四、重点朗读,感悟主旨
师:老国王知道发给大家的花种都是煮过的,不可能开花,但是孩子们知道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所以大多数孩子是怎么做的?
生:(读课文)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
师:雄日的'花盆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写了雄日种花的经过?谁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十分用心
师:出示句子。。。十分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句子中能够看出雄日十分用心?
生:交流重点词。(天天、看啊,看啊)
师:谁把雄日用心种花的感觉读出来?指导朗读(十分、天天、看重读;看啊看啊要慢读)
师:十分在这里能不能换成其他的词?(非常、特别........)你能用十分说一句话吗?
生:交流
师;雄日十分用心的培育花种,可种子就是不发芽,在规定的日子里,许多孩子手捧鲜花拥上街头,雄日却捧着空花盆来见国王。
师:如果你是雄日,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交流
师:你会怎么想?
师:充当记者采访, 请问雄日小朋友,你来之前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的各种人物的回答及内心独白,使学生感悟到,诚实是一种高尚品质。
师:同学们回答得太好了!看来,为什么国王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吧!
五、课堂小结,推荐作业
师:同学们,诚实是做人最重要的美德,诚实的人才能生活得快乐幸福,老师衷心地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做诚实的人,快乐的人,幸福的人!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这个小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也可以阅读一些有关诚实方面的文章,然后讲给我们的同学听一听。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06-0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01-20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01-17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11-26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06-0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2-04
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优秀教学设计11-05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02-06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