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021-06-2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求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重点。

  难点: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分别说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如电话号码、牌照号码、人数、钱数等。教师选择其中几个板书,如:7234698、6403105、3210、734、5816、72等。

  2、说说这些数中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学生回答后再问:你是怎么判断的?(根据个位上的数字判断)

  3、问:如果要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请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学生提出看个位上的数,就马上组织讨论。如果学生不提出这个观点,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是也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小组讨论要求:

  (1)小组中每个同学自己报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供大家观察讨论。

  (2)仔细观察,探求规律。

  (3)各抒已见,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或补充自己的想法。

  4、全班学生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看个位上的数。

  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二、动手实验,探索规律。

  1、分类。

  (1)请学生先在卡片“()4”中一个数字,使其成为两位数,再将这些数按能否被3整除进行分类。

  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被3整除的'数

  235484143444647494

  (2)分小组验证学生分类是否正确。

  2、实验。

  (1)实验(1)

  A、将上面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数。

  教学过程

  备注

  424548414344464749

  B、通过观察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交流)

  (能被3整除的数,交换数位上的数字的位置,得到的数也能被3整除;不能被3整除的数,交换数位上的数字的位置,得到的数也不能被3整除。)

  C、思考: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跟数字所在的位置有没有关系呢?(没有)那和什么有关系呢?

  (2)实验(2)

  A、将组成各组数的几个数字分别相加,看看会发现什么?

  2+4=64+5=912578101113

  B、学生计算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能被3整除的数,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也能被3整除;不能被3整除的数,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也不能被3整除。)

  思考: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吗?(初步得出结论,并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

  3、验证。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3根小棒摆数,一根小棒在个位表示一个1,摆在十位表示一个10,请你任意摆出一个两位数(如12、21、30),再摆出一个任意的三位数(如111、120、102、201、300),观擦一下,你发现摆出的数有什么特点?

  先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发现(用3根小棒摆的任意两位数、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再讨论3是这些数的什么?(实际上是这些数各位数字的和)那刚才的那句话也可以怎么说?(得出:只要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这个书就能被3整除)

  (2)游戏:用6根小棒或9根小棒在一分钟内摆出几个山三位数(同桌合作,边摆边作好记录),观察记录下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用6根小棒摆出的任意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那么两位数呢?四位书呢?为什么?(得出:只要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6或9,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总结: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实验和游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来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再对照课本加深记忆。

  三、应用规律,巩固知识

  1、基本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数能被3整除。(课本上练一练第1题)

  45517890111201

  学生先独立判断,再交流是怎样判断的。

  (2)同桌间互说三个能被3整除的数。

  2、发展练习。

  (1)在下面每个数中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有约数3。“()”里有几种填法?(课本上练一练第2题)

  23()51()27346()58()0

  教学过程

  备注

  (2)你能迅速判断出下面的数能否被3整除吗?

  396399817263312874219

  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即先把数字3、6、9划掉,再把凑成是3的倍数的数字划掉,最后把剩下的各位数加起来看能否被3整除。

  (3)课本上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你还想研究什么?

  2、你有什么疑问?谁能帮他解决?

  五、作业《作业本》

  课后反思:

  “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现实,这节课我设计这么情境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回小老师,由你们任意选一个自然数,考考老师:它能被2或3或5整除吗?看看哪位同学能考倒老师。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都难不倒老师,心里头觉得老师太了不起、太神奇了。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来了,这时老师一语道破:同学们,不是老师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掌握了有关数学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规律,好不好?让学生也来当一回小老师,这事很新鲜。本案例的“新”就充分体现在这里。正是这幕别出心裁的“考老师”情境,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了学生急于想探索数学规律的强烈欲望。

【五年级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优秀教学设计06-22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设计范文11-21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反思07-04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反思01-07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数学教案09-03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反思范文07-03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实录04-28

数学《能被 2 、5 整除的数》教学设计06-05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数学教案10-06